屯昌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写词语:

cāng  qióng   yùn yù fù  yù shuò  dà  wú  pé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3、《盼》一课,围绕“_______”这个字,具体写了“我”放学后好不容易等到了雨,__________……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让我们对“我”“盼”的心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知音”是指______。《文言文二则》中是指___________,是音乐让他们成为知己。

5、积累运用。

1.《有的人》是诗人______为纪念_______逝世三十周年写的一首诗。

2.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____________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的人,有______的人,有______的人,有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4.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______ 茅檐:____________

无苔:____________ 成畦:____________

排闼:____________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

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 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快乐阅读。

泛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①艨艟(méng chōng):古代战船。②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③中流:水流的中央。

1先解释标下划线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枉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观书有感》的第二首,前两句是叙述,后两句是________,启发我们不要去做岸上推船的蠢事,而是应该为艨艟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

1.这两首诗都用了( )的手法,第一首明写( ),实质要表达自己( )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 ),赞扬了它们( )的精神。

2.《石灰吟》的在这儿是( );的意思是(   )。

3.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本学期在百花园中学过一首陈毅的《青松》,请你把它写下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问。

“你就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捕(dǎi  dài)决(chù  chǔ)枪(āi  ái)

【2】写出画线词的近义词。

(1)(敌人)妄图吓唬他。(__________

(2)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__________

(2)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__________

(3)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__________

10、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A  他生来就是种树的,他的一生就应该在种树中度过。 ( )

命运选择他来种树,那就把自己的身体留在这满树的青山上。 ( )

C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他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他要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这青山。     ( )

 

11、阅读。

水葫芦

【材料一】

中文名:凤眼蓝

别名:水葫芦、水浮莲、凤眼莲、水葫芦苗、布袋莲、浮水莲花

分布区域: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

形态特征: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叶色翠绿偏深,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状似凤眼。

繁殖方式:水葫芦可以依靠匍匐枝和母枝分离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使植株数量在5天内增加一倍;也可以通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一朵花大约能结300粒种子,沉积在水下的种子可以存活5年~10年。

【材料二】

①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①),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为“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②水葫芦在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泰国湄公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②),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人们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③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取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③)。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每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④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做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

⑥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④)的啊!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欣欣向荣   声名狼藉   始料未及   泛滥成灾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水葫芦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 )

(2)紫色是让人不忍忘记的颜色,正因如此,印度将水葫芦称为“紫色恶魔”。( )

(3)水葫芦在河中形似“岛屿”,在湖中状如“森林”,都说明了它的观赏性强。( )

(4)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引进中国后泛滥成灾,浙江最为严重。( )

【3】材料二的第②自然段是围绕一个关键句来写的,并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按提示完成填空。

【4】材料二的第③自然段选取世界各地治理水葫芦的事例,通过“三个月”“100亿只”“20年”这组数字,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

【5】繁殖迅速是水葫芦成灾的重要原因,通过阅读材料__________,了解到水葫芦繁殖的方式有以下两种: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6】当做青饲料引入我国的水葫芦,却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请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与下列资料,说说什么是“绿色污染”。

资料一:上世纪四十年代,原产于美洲的飞机草在西双版纳迅速蔓延,严重威胁着本地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资料二:120多年前从澳大利亚引进到广西的桉树,也称“速生桉”,它会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使得桉树底下的植物都长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照样子写词语

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他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穷无尽”的意思是:______

A没有;彻底   B.没有尽头   C.缺少钱

4画“____”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选文,完成练习。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儿弄树苗呢?杨善洲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如今这些庭院花木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片繁茂的树林。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1】从文中找出两上修饰树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抹别致的色彩”中“一抹”的意思是___________。它还可以这样搭配:一抹( ),一抹( )。

【3】杨善洲为了解决树苗短缺的问题,想的两个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说“繁茂的树林”最让人震撼,原因是( )。

A.树木的数量多

B.树木的面积大

C.这是由一枚枚小小的果核变成的

【5】从选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杨善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一】

英国一家报纸曾评选过“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诞生于20世纪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盒、塑料包装纸、塑料餐具以及塑料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其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大量的废弃塑料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的气体,其中有一种被称为二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使用塑料袋和塑料餐具,其产生的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的称号确属“实至名归”。

【材料二】

记者调查某超市19∶15—19∶35的20分钟内人们的塑料袋使用情况,其间共有57个人付款,下面是他们使用塑料袋情况统计图:

【1】读材料一,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 ____

(2)焚烧处理塑料垃圾会释放出多种有毒的气体。 ____

(3)材料一第一自然段中“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和“光荣”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相同的。____

【2】材料一控诉了塑料袋家族的五宗罪,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材料二中使用统计图这种方式吗?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给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这不是院中的丁香的香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当前的不幸处境,难道不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2.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3.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4.成长路上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将铭记在心。(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

18、 改成比喻句

晨雾飘浮在黄海滩涂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2.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3.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活动二:习作

习作要求:

人间的真情永远是生活中最动人的旋律,它存在于世界的每个焦落。选取身边真实的故事,写一篇记叙文,反映亲情、师生情、邻里情……

习作指导:

1.首先选择好材料,习作前先想想,生活中哪些事令你感动,找一个最典型的。

2.回忆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3.理清写作思路,思考详略安排,确定写作大纲。

4.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间真情,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语句要通顺。

评价:☆☆☆☆☆(自我评价,也可以请同学、老师、家长来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