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写暴雨骤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表现诗人面对丰收而心中喜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一文按照_________的顺序,写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三幅草原风情图,即_________图、_________图、_________图,赞美了草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全文的中心句,又赞美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替代“说”字,使表达更生动。
奶奶站在自家院子里___________:“小海,你看见奶奶的拐杖了吗?”
“没。”小海____________。
一旁干活的小海爹__________________着:“是真没看见还是假没看见?整天拿着棍子舞东舞西,我看你惦记那根拐杖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3、读语段,完成填空。
他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知,尽皆股栗。
语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文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是一个 _____________的人。
4、补充词语。
神(_______)不(_______)
头发(_______)(_______)
不(_______)思(_______)
(__________)的男子
(__________)的老妇人
(__________)地奔跑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为我们介绍了 位爱游历的的古人。他们是 代史学家 ; 代地理学家 ; 代诗人 ; 代科学家 。
6、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本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牛刀小试。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_______。
【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_______。
8、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___”。
【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_____的特征。“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______,把雨比作________。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______)。
A.悲伤 B.平静 C.喜悦 D.焦急
【3】(1)本诗后两句中“______”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
(2)写出有关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检阅台
母亲河的自述
我叫黄河,全长5464千米。我的源头在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千百年来,我哺育着中华儿女,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都把我认作民族的摇篮,称我“母亲河”。
从前,人们总爱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的是我含的泥沙多。我每年要把16亿吨泥沙带走,淤积在中下游把河床抬得老高,有人又叫我“悬河”。这些我都没有办法,大自然就是这样安排了我。
最近又有一句话说我跳进黄河洗不净
我听了很伤心
要是以前
洗不清
澄澄泥沙就清了
现在洗不净
可事关我个人
品质
不知道最近大伙到我那儿看了没有,我的支流汾河、渭河、洛河、沁河都脏得不得了,有的地方简直成为“排污沟”,脏东西超了好几倍,连我周围的农民都嫌我臭,浇地时掩着鼻子干活。
前些年,我的水质还行,既能浇地,也能到机器里转转;现在好多河段里的水都不行了,就是放在池子里当景观用水,还有人提意见。人们对我说,中下游很多城市的饮用水都从我这里取,为了让人们喝得放心,处理脏东西花了好多钱。
我知道,今年我这样脏,与缺水有很大关系。从去年开始,我从来没有这样干渴过,我一年的来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将近2/3。而向我怀里排的脏水却是一天比一天多。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成了“一碗水,半碗污”,根本消化不了。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说不让往你那里排污吗?其实也有人管,但总有人偷偷地排,检查的人来了,少排点,检查的人一走,照排不误。管这种事的人也不好办,有人总结得很形象,叫“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更何况,还有一些不肖子孙说是当地挣钱重要,我干净的事往后放放。我听说,天津已经不用我了,我真羞愧。人们费老大劲修了引黄济津的水渠,我却帮不了他们的忙。要是再这样给我身上泼脏水,我这母亲河就变成臭水沟了。
救救我吧!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操心 ——( ) 自豪 ——( ) 高兴 ——( )
【2】在文章第三自然段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姥姥的蜡梅花
去年,大舅从昆明带回来两棵蜡梅,姥姥见了非常高兴。当天,姥姥就找来了两个最好的花盆,把这两棵蜡梅栽进了花盆。从那以后,姥姥常常给这两棵蜡梅浇水、施肥。天暖了,姥姥把它们搬到外面去;天冷了,又把它们搬回屋里来。在她所有的花中,姥姥最喜欢这两棵蜡梅。有一次,我到书柜那边去拿一本书,不小心碰了一下花枝,姥姥非常着急地说:“哎呀!你小心一些,千万不要把花枝碰断了。”从此,我每次经过蜡梅花盆时,都是小心翼翼的。
去年11月份 我看到花枝上的叶子都掉了 就去问姥姥 是不是花死了 姥姥笑着说
你看枝上长出了花苞 赶明儿就要开花了 过了几天 花苞果然变成花骨朵了
春节期间,花骨朵长大了,开花了,蜡黄蜡黄的,甜香甜香的,我和姥姥数了一下,足足开了88朵。姥姥说:“蜡梅花开了,春天就要到了。”
1.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姥姥喜爱蜡梅花?
3.“我”喜欢蜡梅花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1、阅读短文。
与象共舞
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必惊奇,也不必惊慌,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dǔ),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一副悠闲沉着的样子。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chí)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在泰国,大象用它们的行动证实了这种说法。在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节目的动物演员。在人的训练下,它们会踢球,会倒立,会用可笑的姿态行礼谢幕。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mó)。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gān)尬(gà),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优雅得像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绅(shēn)士。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熟视无睹:__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这篇文章按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的叙述顺序写的,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来写。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2)文章重点详写了大象跳舞的场景,作者具体抓住大象跳舞时的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从这个细致的场面描写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象是泰国的国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具体通过哪几件事写“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3自然段“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一句中,有位同学认为“喷”字应换成“呼”字好。你认为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地球在呻吟
忧天,人类才可自救。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四种颜色——( )、( )、( )、( ),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形、无秽。
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原天”本身,此外还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雪、原气……
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峰的血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的海底有铅沉积,南极的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的烟雾在加浓变酸。
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今天呢?
今天,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虎的总量就由6万多只锐减为2000余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多只暴减为几百只。
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
【1】第2段中的“原稿”比喻________________。
这段中最能形象体现“污染”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在第3自然段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内容。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列举两种,并举例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课文主要想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不让地球母亲伤心,再次发出呻吟,请你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向大家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21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开发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下图)
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的唯一指定标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将首次颁授“七一勋章”,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意在大力弘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推动全党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1】下列关于标识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嵌入数字“1921”代表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
B.活动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
C.56根光芒线将数字“100”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寓意奋进之光照耀中华大地、照亮未来之路。
D.活动标识只能用于党和国家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其他群众团体无权使用。
【2】“七一勋章”要颁授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4、课外阅读。
亚马孙河曾是一条绿色的河, 因为这里有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守护着她;亚马孙河地区曾是动植物的天堂,因为这里有绵延不尽的绿色。
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东西长3400公里,南北宽2000公里,覆盖着地球上7%的大地,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这片广袤的森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其中阔叶林占全球的56%,森林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这里有3000万个生物物种,是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难怪有人称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为“地球之肺”。她的确像大地母亲胸口一片绿色的肺叶,呵护着母亲的健康与安全。
然而,时至今日,亚马孙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地母亲的肺叶正在遭受侵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在亚马孙河地区毁林伐木,卖木材赚钱,同时发展养牛业,使农场自南向北不断扩张。到80年代,亚马孙河地区每年砍伐的森林为200万至300万公顷。据估计,近十年的时间亚马孙河地区的木材产量增加了34倍,其代价就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哥伦比亚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毁于一旦。在秘鲁, 为种植经济作物而毁掉的森林也达100万公顷。进入90年代, 毁林的风潮又开始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带的森林的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这些惊人的数字证明: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毁坏雨林,大地母亲的肺叶上已经千疮百孔。
如果人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斧头砍伐森林,执迷不悟地残害大地母亲,那么,人类必将踏上漫漫的赎罪之路。而大地母亲滴滴苦涩的泪水,是在警示人们: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在她的庇护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她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乐园。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繁殖(____) 警告(____)
广阔(____) 保护(____)
【2】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坚持错误而不觉悟。(____)
(2)形容延续不断,没有尽头。(____)
(3)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
“大地母亲的肺叶”是指_______,遭受的侵害主要是指_______。
【4】造成大地母亲的肺叶千疮百孔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进行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句子与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一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请写出来。
(1)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乐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璧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扩句
2.我日日盼新年。
扩句
3.他的父亲带来了几只很好看的鸟儿
缩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大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我们热爱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2)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
19、句子训练营。(11分)
(1)①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②这两句子都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生产。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上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
请把上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4)用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温和(表示气候):
温和(表示态度):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把”字句: 。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改为反问句: 。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仿写一句话: 。
21、大作文。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题目:一个令人 的时刻
要求: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示心情的词语,如忧伤、悲愤、激动等。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语句通顺,450字左右。
2.在学知识、学本领的过程中,你也许已有了一技之长吧!这次习作写写你擅长的事,可以写计算、背诵、写字,也可以写唱歌、剪纸、炒菜等。要求语句通顺,表述清楚,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