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______

2.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______

3.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______

4.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______

5.当地人按其各自的形态、风格,冠以一些具有神话意味的美丽名称,如,阿波罗神殿、狄安娜神庙、婆罗门神庙,等等。______

2、形近字组词。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素质提升

我国古代替父从军的_____,北宋著名的女词人______,她们都是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这句话的最好例证。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强--( ) 迫不及待――(   )

 

5、默写《矛与盾》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

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被称为(     

A.诗仙

B.诗鬼

C.诗圣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

【4】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中的“排闼”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2】下面对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   山的图腾

①一到西宁,便感觉到青海山川的不同凡响。这里的奇峰峻岭和条条深邃的沟壑,使我的心灵受到阳刚的洗礼,引起我精神上的强烈震撼。

②那天我们乘车沿山谷间的栈道盘旋而去寻觅黄河的源头时,只见山路侧旁皆为红色的高山峻岭。车子行驶于其中,如同盘旋在燃烧的火焰之中,让我内心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友人邓友梅在途中看见山上耸立着的一块充满曲线美的红石时,诙谐地喊道:“看呐!那是诗人舒婷在山巅上向大地吟唱她的新诗呢。”这个比喻可谓天衣无缝,因为那天舒婷刚好穿着一件红色的外衣,亭亭玉立之姿,颇像峰顶上那块婀娜多姿的红石。舒婷没有反驳,她看着窗外的大山,自语道:“人在旅途中,已是美的享受。”她的喃喃之语道破了高原上红色大山诱人的奇丽与娇美。

③这是远古天崩地裂时,天地造物之神,让大海沉沦地下,让红色高山凸起于东方大地上的杰作。它诱惑一切游人的想象,因为这里不仅有友人戏言的“舒婷读诗”,还有纯天然的“亭”“台”“楼”“阁”;如果将它和时代的距离拉得更近一些,这层层叠叠耸立于云间的山峰,有的像原子弹爆炸后升腾起的蘑菇云,有的像一条条虹鳟鱼遨游于太空……其形之怪,其貌之绝,真是让我目不转睛,我直到双眼酸涩时,才愿意眨一眨眼皮。

④我询问司机大山的娃名。他说:“这峡谷叫‘拉水峡’。”

⑤第二座令我为之动情的山峦,当属日月山了。它古时的名字叫赤岭,但是密密的青稞与碧树绿草覆盖了整座山,凸显出它生命的永恒青春。

⑥当汽车向日月山的山脊上攀时,一个古老的故事盘升于我的心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就是穿越这个山口进入西藏的。翻越这座大山时,她因惜别故土,曾拿出父王赐她的日月宝镜,观看镜中“八水绕长安”的美景,泪水凄然而下。此情此景,被奉命来接她的使臣发现,这使臣为驱散她的离情悲楚,偷偷把宝镜换成了石镜。聪颖过人的文成公主见到石镜后,心中想道:   便将宝镜摔碎了,以示诀别故土、踏进西藏的决心。她没想到,此举成了日月山之名称的来由——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那颗亮若太阳和月亮般的心,将“赤岭”改为“日月山”。“日月山”这圣洁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⑦青藏高原的山,是迷人的。西行路上,我在与大山无数次的对视中,心灵得到了最为完美的陶冶。

1文中“舒婷读诗”指的是______(用原文回答)。“直到我双眼酸涩时,才愿意眨一眨眼皮”

说明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③段省略号处还可能像什么?展开想象写下来,并使句式与前文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日月山”这个名字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   ”画出与结尾“西行路上,我在与大山无数次的对视中,心灵得到了最为完美的陶冶”相呼应的句子。

5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拉水峡的特点是奇丽娇美,山形奇特。

B.“西行路上,我在与大山无数次的对视中,心灵得到了最为完美的陶冶。”写出了作者对青藏高原的山的由衷赞美。

C.作者对拉水峡充满敬意,是因为它富有历史内涵。

6短文第⑥段中文成公主当时可能会想到什么?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文成公主当时的心里所想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

流感

病原体

多种病毒

流感病毒

流行范围

散发

常发生大流行

流行季节

季节性不明显

晚秋和初冬

传染方式

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弱

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强

感染频率

每年可患2次以上

最多每年1次

典型症状

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咽痛、声音嘶哑等

全身症状较重:高烧,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极度疲乏和虚弱、头痛较重

病程

3-5日即可自愈

病程一般数周

材料二: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应该怎样来预防儿童流感的暴发呢?学校要创造良好、卫生的环境,每天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一些室内空气消毒措施,同时做好儿童课桌椅和玩具的消毒与清洁工作。学校要积极做好预防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小朋友养成勤洗手和正确的洗手方法,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要加强晨检和巡检工作,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烧、咳嗽或咽痛等表现,应通知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以免发生学校内传播。学校一旦发现流感样病例的聚集性疫情,要及时向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并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材料三:对流感疫苗接种率低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

接种率仅2%,为何大家不愿意接种?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流感由流感病毒引发,有特定的发作期;普通感冒则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作。

B.流感比普通感冒严重,但是般情况下,个人每年得流感的次数少于普通感冒。

C.流感比较突出的症状是发高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常会发生较大规模的传染。

D.流感常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呼吸道严重不适,极度疲乏等症状。

【2】根据材料二,学校预防学生流感爆发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

【3】某市政府欲下调接种流感疫苗的费用,以提高疫苗接种率。你认为这项政策是最有效的措施吗?为什么?

_______

【4】如何提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请你根据材料三,提出几点建议。

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2用横线画出选文中实在的事物,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看见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野兰

①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

②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

③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不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父亲又问。我说:“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欣赏   观赏]的盆景,自然就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

④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珍惜   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欣赏?

⑤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坐到潭边,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意味深长地说:“孩子,这正是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真性,如果以献媚处世,就会像家兰那样失去自己的[品质   品格   品性]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⑥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从那以后,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

【1】用“√”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兰的品格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读书吧。

“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

【1】《童年》中这位使“我”充满力量的“她”是______(谁),她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个关键词)。

【2】著作中,“她”给“我”带来温暖和爱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概括,至少1件)。

14、鹬蚌相争

一只大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张开贝壳,一只鹬鸟闪电一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一样刺入贝壳。河蚌立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在他们互不相让地争斗时,一位渔翁恰巧路过,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捉住了。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夸张

B.拟人、比喻

C.拟人、夸张

【2】文中鹬鸟和河蚌争斗的结果是( )

A.鹬鸟取得胜利。

B.河蚌取得胜利。

C.双方未分出胜负,但均被渔翁抓住。

【3】下列成语中,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意思相近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一)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队伍 的 不 那么长 一定 赴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脂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苍蝇拂拭圆脑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快活地叫起来:爸爸,你看!这是什么?”(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词序颠倒的病句。

跟我学: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修改方法:找出位置错误的词语,然后调整过来。

5.它们终于不动了,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本书是你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谢之情,思念着张老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风吹小树。(请扩句,要扩充两处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大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用关联词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蓝的天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其变成比喻句)

(3)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广场。

(1)2013年联合会杯足球赛上,巴西队击败了西班牙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机会,你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用加点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老华侨十分酷爱音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内容中任选一个写下来。

【题目一】我给大家带来了

要求:回忆生活中你做了什么事儿,温暖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或给别人带来了其他……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感情真挚,不少于450字。

【题目二】

要求:下面提供了一组环境和人物,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故事,不少于 450 字,题目自拟。

环境:干净整洁、充满生机、美丽如画的校园

人物:大家都喜欢的同学李丽和对学习没兴趣、酷爱踢足球的王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