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背一背,填一填。

(1)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里有两句描写节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勤勤恳恳,竭尽心力的决心。

(3)《春日》一诗中,“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春风吹拂,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4)《回乡偶书》一诗中描写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5)“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两句诗选白鲁迅的《答客诮》。

2、精彩回放和运用。  

1)鲁迅先生一生珍错时间,爱错生命。他在《门外文谈》中有一句精彩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诚信,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老子》中有这样的论断必实信;《庄子》则说________,不能动人:《礼记》则告诉我们: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所以有诚者,天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绝弦》是一个关于知音的美丽传说。伯牙善鼓琴,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第一个划线字的意思是擅长,那么第二个划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4)歌以言志,诗歌是表达诗人情感的。在轻叩诗歌大门这一主题单元的学习中,《春夜喜雨》中最能表现杜甫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表现辛弃疾抒发丰收之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________的圆月,下面是________,都种着________________的西瓜。其间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________。那猹却________,反从他的________逃走了。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人物有力量:本册教材中,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张思德______________,老班长___________……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诠释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

(2)只有在用知识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懂的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明被老师批评后,心想:老师的话虽然严厉,但句句都是为自己好,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按拼音写汉字

gǔ qín shàn tīng shàn zā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ài shān liú shuǐ zhī yī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根据拼音,写同音字组词。

yàn           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zuò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fē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说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体验。

我们爱你啊,中国(节选)

我们爱你——                    涌动的滚滚春潮,

龙井茶的清香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我们爱你——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我们爱你——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1诗歌第______小节介绍了闻名世界的中国特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小节热情歌颂了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贯穿全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诗歌的结构,再写一节。

我们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全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所给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 )     ③渡( )     ④夺( )     ⑤翻( )

【3】诗文中__________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是“万水”的代表。“万水千山”在诗中的意思是( )

A.指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数。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4】诗歌最后两句中,“三军”指________,“开颜”指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表达了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完成练习。

【资料】2022年2月,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第24届冬奥会。冬奥会各场馆的建筑设计凸显了创新实力,(huì jí)了诸多科技成果在北京赛区,运动健儿将在这里实现奥运(mèng xiǎng)。

在北京赛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外观有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象征速度和激情。张家口地域辽阔,(zī yuán)丰富,(shēng tài)良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镶嵌在山间,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

【2】下面与文段中“飘逸”一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草书《千字文》字体俊美飘逸,自然流畅。

B.院子里的丁香缀满枝头,飘逸着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C.蒙古包内,姑娘们载歌载舞,体态轻盈,舞姿飘逸

D.她的衣服仿佛天上的云霞,漂亮而又飘逸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特殊的搏斗

这是一本发黄的日记。它的主人是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日记没有记完,它最末的一页上写着:

体温很快到三十九度五。

胃剧痛。

燥热、耳鸣、睁开眼时眼皮疼……”

四小时了,我的伤口、鼻、嘴开始出血……”

笔迹,越往下越不规整,一个个字母歪歪扭扭、颤颤巍巍。可以看出,这是由一个正在 (剧烈 激烈)颤抖的人书写下来的。

原来,那一天下班后,施密特仍兴致勃勃地留在实验室里,观察一条南美洲毒蛇。稍一不小心,毒蛇猛地从玻璃缸里伸出头来咬了一下他的手指。不好!施密特迅速地将它关回蛇笼里,然后急急地挤出伤口内的败血。头晕眼花的他想打电话通知医院,偏偏室内的电话刚坏,别的办公室都锁上了门,而此时再要走到大楼外面的警卫室打电话显然已经体力不支。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施密特斜靠在座椅上,只能喟然长叹一声。

蓦地,从幼年开始的求学、投考、从师、做动物解剖、写学术论文……一幕幕情景交替在脑海中快速闪现。难道自己的科学生涯就此结束了?就这样坐以待毙?这位已经知道死神叩门的六十七岁的科学家痛苦地思索着。忽然,一个念头(展现 闪现)出来了:还可以再作一番贡献。记录自己垂死的感觉,这是一个中了蛇毒的人临死前的不可多得的自我记录,对后人一定有研究价值。他顶住了,支撑着,记录下去。周围是静静的夜,许多人该是进入梦乡的时候了,谁都不知道在博物馆大楼深处的这个房间里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搏斗。在被毒蛇咬后五小时,施密特因脑溢血与世长辞。日记的最后一段记录是:血从鼻子和嘴里流淌出来,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开始脑充血了。

一个有志者总是为着自己献身的事业(隐忍 坚忍)地奋斗。你看,即使死神在叩门的时候,他还不撒手,不畏惧,非得留下最后一道刻痕不可!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打“√”

【2】解释下面的词语,并造句。

不可多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六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不规整”具体体现在文中的__________两个词语上。

【4】短文第八自然段中画线的“一场特殊的搏斗”是指_____________;说它“特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下列对短文第八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痛苦”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科学家被蛇咬了,伤口疼痛。

B.科学家既有伤口的疼痛,也为自己要死了,要离开科学研究事业而痛苦。

【6】本文赞颂了科学家施密特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1)第一部分雪莲喻指________,“海燕喻指________,“雏鹰喻指________,“山丹丹喻指________。  

(2)第二部分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中华少年的________。  

(3)这短话主要写了________,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________。

12、课外阅读。

 

①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④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

⑤“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⑥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⑦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⑧我怔住了。

⑨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⑩“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坚持不懈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光滑_______ 沙哑_______ 坚决______ 半途而废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喃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疏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为什么说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描写母亲陪孩子练习时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男孩是个盲童,他母亲让他练习打弹弓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文章,说说第18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短文取一个题目,填写在横线上。

13、阅读《夜之歌》一文,回答下

1篇文章的主要容是什

时间  

 

干什  

干得怎么样  

2当时手里正拿着一?是用削什的?

答:  

3战争始,村子里的人就都了,大家边跑边喊着一句什么话

答:  

4的歌是向游击队传递么样的情?杜的叫呢?

答:  

 

 

14、阅读文中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阳光,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衣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倒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比较形近字并组词。

伶(   )   睁(   )   掩(   )  

拎(   )   挣(   )   淹(   )  

2.语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时光不知不觉地流失    B.时间去得快来得快

C. 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 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的来去匆匆。你能模仿作者试着写几句吗?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在旧社会,没有谁能改变小女孩凄惨的命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我是一片白云,我将尽力去装点蓝天:如果我___   ,我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改为转述句。

奶奶对我说:“我去跳广场舞了,你在家要注意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写成转述句。

他对我说:“老师叫你过去一下。”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大变身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请从下面题目中选择一个,补充完整后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写一篇习作。

都是     惹的祸                 的他(她、它)                 的校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