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爱国,就是曹植说的“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写风云突变的西湖雨。

③“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写了院外山水的景色。

④“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表现黄河雄伟的气势。

⑤“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写了江南春光之美。

⑥“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红军长征精神。

⑦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______,惟有他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⑧“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让人感觉到恬静的生活美。

2、语言积累。

天上的明月历来是诗人品味、寄情的美好凭借——面对月亮,辛弃疾热爱农村夜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继多愁善感:“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孟浩然的羁旅之思跃然纸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写出三个描写环境的四字词

( )( )( )

(2)写出三个赞美家乡的四字词

( )( )( )

(3)写出三个形容人物品质的四字词

( )( )( )

4、根据所给的意思和语境,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她(心神极为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3.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

4.设计师(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地在小天鹅头上雕刻了一颗红宝石,立刻就让这件参赛作品显得(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5、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赏析。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浪淘沙_____

2解释词语。

九曲:______。   簸:_____

3请写出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作者借______的景象,抒发自己______

7、课内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背景】1935年春天,毛泽东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天险,向陕北革命根据地挺近。

【注释】六盘山:指的是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接处的六盘山山脉,海拔3500米,山势险峻,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征服的最后一座高山。

望断:向远处望直到望不见了。

屈指:弯着指头计算。

长缨:这里指的是人民军队和工农红军武装力量。

【1】“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___,“苍龙”指的是___

【2】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画面。

_________

【3】读这首诗,我感受到了毛主席表达出了_________

8、阅读。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综合运用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读到这首诗,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宋朝的李纲说:“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代一代爱国人士像陆游感叹的那样“位卑_______”。为了保家卫国,英勇的革命者前赴后继,“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和平时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时刻缅怀先烈,为建设新中国,在各自岗位上鞠躬尽瘁。

【2】信息整合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和《长征》中“______________”这句诗描写的是同一个历史事实。

【3】分类整理

除了《长征》这首诗,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诗词?从中选两句你印象深刻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除了这首诗中写到的各种艰难,你还知道长征中,红军将士们遇到的哪些艰难?请选一个,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______日,到2019年是建国_____周年。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草是怎样一点点绿的

最先让我惊喜的是,有一天清早,我忽然看到公园的草地绿了,虽然只是毛茸茸的一层鹅黄色的浅绿,却像事先约好了一样,突然从公园的四面八方一起向我跑来。前一天的夜里刚刚下了一场春雨,如丝似缕的春雨是叫醒它们的信使。

我看着它们一天天变绿,渐渐铺成了茵茵的地毯。蒲公英都夹杂在它们草叶间渐渐冒出了小黄花骨朵。但树都还没有任何动静,还是在风中摇动着枯涩的枝条,任草地上的草旺绿旺绿聚拢着浓郁的人气,真是够沉得住气的。一直快到了五一节,才见网球场后面的一片桃树探出了粉红色的小花。没几天,公园边上的一排排梨树也不甘示弱地开出了小白花。然后,看着它们的花蕾一天天绽放饱满,绯红色的云一样,月白色的雾一样,飘落在公园的半空中了。尼考斯公园一下子焕然一新,春意盎然起来。

然后,金色的连翘花也开了,紫色的丁香花也开了,每一朵,每一簇,我都能看得出来它们的变化。变化最快的是连翘,昨天才看见枝条上冒出几星小黄花,今天就看见花朵缀满枝条悬泻下满地的黄金。变化最慢的是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树,很高,开出的花米粒一般,很小,总也见它长不大。近处看,几乎看不到它们,远远地望,一片朦朦胧胧的玫瑰红,在风中摇曳,如同姑娘头上透明的纱巾。这种树,在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前的兩道旁铺铺展展的一大片,那玫瑰红便显得分外有阵势,仿佛咱们的安塞腰鼓一样腾起的遮天蔽日的云雾,映得校园弥漫在玫瑰色的雾霭之中。

变化最慢的是树的叶子,几乎所有的花都开了,树的叶子还没有长出来,无论是榉树、梧桐,还是朴树或加拿大杨。一直到芝加哥大学教学楼的墙上的爬山虎都绿了,尼考斯公园草地间的蒲公英的小黄花都落了,长出伞状的蓬松而毛茸茸的种子,它们才很不情愿地长出了树叶。我看见它们一点点冒出小芽,一天天长大,把满树染绿,在风中摇响飒飒的回声。

我知道,这时候才是芝加哥的春天真正地到来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春意盎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遮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2—4自然段,请写出在作者笔下,芝加哥的春天是怎样一步步走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几天,公园边上的一排排梨树也不甘示弱地开出了小白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3自然段画线句子,谈谈你的休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②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片段从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桑娜进行了描写。

【2】片段中“厉害”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②了不起;③严厉。片段中的“厉害”应选第___个意思。

【3】片段中最能表现桑娜心情的词语是“______”,最能表现渔夫辛苦的一个字是“______”。

【4】在每个自然段中用“    ”画出表现桑娜矛盾心理的句子,选择准确的特征填空。

A.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B.体谅丈夫的难处

画出的句子都说明桑娜    ,第②段画出的句子还能说明桑娜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抄写员

叙利奥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十二岁,是个黑头发、白皮肤的男孩子。他的父亲是铁路上的职员,还有好几个比叙利奥小的儿女,一家人过着清苦的生活。父亲不因为孩子多觉得累赘,一味地爱着他们。

父亲年纪大了,因为一向辛苦,脸上看起来更老。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他的肩上。他白天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每天夜里趴在桌子上写到很晚才睡。最近,有个杂志社托他抄写签条,要用很大的正楷字写,每五百张给六角钱。这工作很辛苦,老人常常在吃饭的时候向家里人叫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有一天,叙利奥对父亲说“爸爸,我来替您写吧,我能写得和您一样好呢!”

但是,父亲无论如何不答应:“不用。你应该用功念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你的时间,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

叙利奥知道父亲的脾气,不再请求,只好暗自想办法。每天晚上,他听见父亲半夜才停止工作,回到卧室去。有好几次,十二点的钟声一敲过,就听到椅子向后拖的声音,接着就是父亲轻轻地回到卧室去的脚步声。

一天晚上,叙利奥等父亲睡了以后,悄悄下床穿好衣服,轻轻走进父亲写字的房间,把煤油灯点着。桌子上放着空白的签条和杂志订户的名册。叙利奥仿照父亲的笔迹写起来,心里又欢喜,又有些害怕。写一会儿,他放下笔,搓搓手,提提精神再写。他一面微笑着写下去,一面侧着耳朵听有没有动静,只怕被父亲看见。他写了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手,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地回到床上去。

第二天吃午饭的时候,父亲很高兴,拍拍叙利奥的肩膀,说:“哎,叙利奥!你爸爸还真是没有老哩!昨天晚上工作比平常多做了三分之一。”

叙利奥没说什么,心里却很快活:“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继续做下去吧!”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钟,叙利奥就起来工作。这样过了好几天,父亲仍旧没有发觉。只有一次,父亲在吃饭的时候说:“真是奇怪!近来灯油突然费得多了”叙利奥听了暗笑,幸而父亲没再说别的。此后,他仍旧每夜起来抄写。

叙利奥因为睡眠不足,早上起来觉得疲倦,晚上复习功课的时候打盹儿。一天晚上,叙利奥做功课,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喂,用心,用心!做你的功课!”父亲拍着手叫他。叙利奥睁开眼睛,继续复习。可是第二个晚上,第三个晚上,又同样打盹儿,而且情形越来越不好,不是趴在桌上睡着了,就是早上起得很迟。复习功课的时候,总是带着疲倦的样子,好像对功课厌倦了似的。父亲看到这种情形,屡次提醒他,最后甚至动怒了,虽然他是一向不责骂孩子的。

一天早上,父亲对他说:“叙利奥!你怎么啦?你和从前相比,不是变样了吗?注意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你不知道吗?”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他想:“不能做下去了,非停止不可。”

可是这一天晚饭时,父亲很高兴地说:这个月比上个月多挣了六元四角钱呢!”他从抽里拿出一袋糖果来,说是买来庆贺一下的。孩子们都很高兴。叙利奥也重新振作起来,暗暗对自己说:“还是继续下去,白天多用功,夜里仍旧工作吧!”父亲接着说:“只是这个孩子——”说到这里指着叙利奥,“他实在使我伤心!”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这样过了两个月,父亲仍旧责骂他,对他的态度更加不好了。有一天,父亲到学校去找老师,问叙利奥的情况。老师说:“他成绩还好,因为他聪明。但是不及以前用心了,每天总是打哈欠,好像总想睡觉。”

晚上,父亲把叙利奥叫到身边,更严厉地对他说:“叙利奥!你知道我为了养活一家人,怎样地辛苦工作。我为了你们,是拿命在拼呢!你什么都不想,也不管父母、弟弟妹妹怎样!”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道。他真想把一切说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还得帮助父亲,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而且对儿子渐渐冷淡了。他不跟他多说话,甚至不愿看见他。叙利奥伤心极了,再加上疲劳,他的身体越来越弱,脸色越来越苍白,学习似乎更不用功了。他自己也知道,夜晚的工作非停止不可。晚上上床的时候,他常常对自己说:“从今夜起,真的不再起来了。”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母亲觉得叙利奥的脸色比平常更坏了。她说:“叙利奥!你不舒服吗?”她又对丈夫说:“叙利奥不知怎么了,你看他脸色发青呢!——叙利奥!你怎么啦?”

父亲瞟了叙利奥一眼,说:“那是他自作自受。以前用功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是不是生病了?”母亲说

“我早就不管他了!”父亲接着母亲的话说。

叙利奥听了,心像刀割一样。父亲竟不管自己了!就是这个过去连自己咳嗽一声都要担心得不得了的父亲“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叙利奥的决心仍旧没有用。他半夜又起来了。下床点着了灯,看见桌上的空白纸条,忍不住又拿起笔开始写了。忽然手一动,把一本书碰落在地上。叙利奥吓得坐也坐不稳了。他侧着脑袋,屏住了呼吸静听,没听见什么响声,他这才放了心,接着工作。

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已经站在他背后了。他那白发苍苍的头俯在叙利奥黑头发的小脑袋上面,看着移动的笔尖。父亲全都明白了。他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叙利奥忽然觉得有人用两只发抖的手抱住了自己的头,不觉呀地叫了起来。等听出是父亲的啜泣声,他叫着说:“爸爸!原谅我!原谅我!”

父亲忍住眼泪,吻着儿子的脸,说:“倒是要你原谅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我真对不起你,快来!”说着,他抱起儿子,走到母亲的床前,把儿子放到母亲的怀里。

“快亲亲我们的好儿子吧!可怜,为了维持全家的生活,他四个月来竟没有睡过一整夜觉,我还那样责骂他……”

母亲抱住儿子,几乎说不出话来:“好宝贝,快去睡吧!”

叙利奥疲劳到极点了。几个月来,到今天他才好好地睡一觉,连梦也做得快活。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忽然发现靠近自己胸口的地方,横着父亲白发苍苍的头。原来父亲夜里把头贴近了儿子的胸口,这时睡得正熟哩。

(本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1】文章主要写了小叙利奥为了________,瞒着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抄写签条,虽然________,依然________着,最终才真相大白。

【2】联系上下文理解。

(1)“父亲全都明白了。他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联系全文理解,此时父亲明白了________,明白了________,明白了________

(2)“爸爸!原谅我!原谅我!”叙利奥要父亲原谅的是:________。父亲说“倒是要你原谅我……”父亲要儿子原谅的是:________

(3)文章结尾写了父子俩都睡得很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儿子睡得很熟,是因为________;父亲睡得很熟,是因为________

【3】小叙利奥留给你的美好印象是:________。这种印象主要是通过文中对人物________的描写感受到的。

【4】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永远向前》,完成问题。

永远向前

①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他就是张富清。“天亮之前,不拿下碉堡,大部队总攻就会受阻,解放全中国就会受到影响。”入夜时分,上级指挥员的动员,让张富清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潜进永丰城炸掉敌人的碉堡。

②他主动请缨,和两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天还没亮,他们就背上炸药包和手榴弹。一路匍匐前进,来到城墙下。张富清背着几十千克的装备,率先扒着墙砖缝隙,攀上四米多高的城墙,率先跳进城里。

③张富清刚落地还没站稳,几个敌人就围了上来。他端起冲锋枪一阵扫射,一下子打倒七八个。突然,他感觉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手一摸,满脸是血。他顾不上头上的伤,毅然冲向碉堡,用刺刀在碉堡旁边的地上迅速刨出一个坑,把随身背来的八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一个侧滚的同时,拉掉了手榴弹的拉环。一声巨响,敌人的一座碉堡被炸飞了。张富清忍着疼痛,趁着腾起的黑烟,顽强地爬近另一座碉堡,用同样的方法将其炸毁……大部队顺利地解放了永丰城。

④在和平时期,张富清又响应党的号召,前往条件艰苦的鄂西山区。这里有个高洞村,海拔一千二百多米,深居悬崖之上、峰岭之间。全村进进出出就只有一条不宽的小路。小路一侧的山岩笔直陡峭,如刀削斧砍;另一侧的山谷深不见底,怪石嶙峋。路面狭窄,人一不小心就会失足落崖。张富清二话不说,带上妻子儿女一头扎进大山,在高洞村住了下来。他亲自披挂上阵,领着村民,炸山修路。

⑤开工前,张富清上山下山辗转奔波,跑立项,备材料,搞勘探,样样亲力亲为。开工后,他身先士卒,带领村民夜以继日地奋战。

⑥谁也忘不了入冬前的那个夜晚:男女老少齐上阵,抬的抬,搬的搬,铁锤钢钎和各种工具撞击石头的声音响成一片。张富清手持铁钎,弯着腰憋足了劲儿,将大石块往悬崖边上撬,头上热汗涔涔;一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用力抡着大镐,猛砸坚硬的石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弓着身子就势将堆积在悬崖边的石块推下悬崖……

⑦寒来暑往,村民们在张富清的带领下,硬是用最简陋的工具,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路。路修好了,村民的出行安全了,货物的运输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迎来了希望。

⑧24岁,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51岁,在小家安乐与百姓福祉之间,他选择到穷乡僻壤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张富清完成的任务各种各样,但突击队员的精神从未改变:永远向前,突击!突击!突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身先士卒: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张富清的哪两件事,先提炼出小标题,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2)小标题1:_________________;小标题2: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两次运用“率先”一词,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高洞村的环境描写,对其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明了炸山修路的条件很恶劣

B.突出了张富清迎难而上的精神

C.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喜爱之情

D.说明了在这条小路上走很危险

【5】第⑥自然段先写了 _________修路的场面,又写了 _______的表现,运用了 ____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张富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华罗庚小时候做数学入迷的故事

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柜台上,他做数学题,顾客来问笔的价钱,他却误报了演算出的巨大数字;油灯下,他做数学题,鼻涕流下来,他却浑然不知;寒冬里,他做数学题,手冻得发僵还继续演算;酷暑中,他做数学题,写得汗流浃背都全然不顾。

(1)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短文的第一句和下文是什么关系?

 

(3)用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14、课外阅读。

读书使人优美(节选)——毕淑敏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那就是读书啊!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1)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

(2)形容专心听别人讲话。( )

(3)形容人说得滔滔不绝、非常喜悦、得意、兴奋的样子。( )

【2】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做一个美好的人”,一是指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本文向我们介绍了最简单的一种美容之法,那就是__________

【3】在选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读书可以使人变得优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你对文中画“ ”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选文只选了作者原文的一部分。如果这篇文章是首尾呼应的,你觉得结尾应该怎么写呢?试一试吧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用一个词语代替“说”字,改写下面的句子,且意思不变。

科学家说:“如果人类还不爱护环境,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毁灭!”

答: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例句,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写几句话,写出人物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例: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弟弟摆弄新玩具                    小海在观察蝴蝶                       小珠在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字句)

 

 

18、按要求做。(8分)

(1)我读书。(扩句)

 

(2)奶奶诉说着过去心酸的往事。(修改病句)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4)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不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做成了好几样花生食品。(先改为“把”字句,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挥毫泼墨。

题目:假如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把你想象的写下来,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