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1)我们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鲁滨逊,认识了_____________的尼尔斯,认识了___________的汤姆。

(2)明明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已经很好了不用再那么努力学习了,这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读书的时候,不能只看文字表面的意思,要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因为”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

(1)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_____的小诗。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______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_____的西瓜。

3、看拼音写词语。

ɡē da______ dǐ yù______ páo xiào______ 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栩栩( )( )       ( )( )        ( )( )

画龙( )( )       ( )( )        ( )( )

惟妙( )( )       ( )( )        ( )(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青青园中葵,_________。阳春布德泽,_________。(《长歌行》)

(2)读书须用意,_________

(3)听君一席话,_________

(4)《寒食》中“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两句写出了春天的长安城无限美好的景象。《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脉脉不得语”写出了咫尺天涯的无奈。《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渲染了中秋月色的清净悠远。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1.本诗的作者是(    ),清朝(    )家,(          )之一。

2.解释前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实写,写诗人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句是虚写,写出了诗人自己的__________,第四句诗人对百姓寄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以“_________”为依托,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襟,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概。

 

7、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

A. 圆圆的月亮。 B. 新月。

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  )

A. 越过中间。 B. 周代诸侯国名。

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  )

A. 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__

8、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现代]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给下列诗句用/画出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体裁)诗,全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儿童诗,回答问题。

友 谊

泥泞中 干渴时

一只扶持的手 一杯清凉的水

岔道口 倦怠时

一个引导的箭头 一声惊蛰的春雷

挫折时   纯洁的友谊

一句温暖的话   高山上的白雪

迷惑时   生命的蜜和盐

一个肯定的回答   森林中的松柏  

1.填空。

作者希望友谊像高山的白雪一样( ),像生命中的蜜和盐一样(   ),像森林中的松柏一样(   )。

2.问答题。

(1)为什么把友谊比作“泥泞中扶持的手”、“岔道口引导的箭头”?

(2)为什么把友谊比作“挫折是温暖的话”、“迷惑时肯定的回答”?

3.小朋友,你觉得真正的友谊像什么呢?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10、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公交站牌,然后按要求完成题目。

【1】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个公交站牌可能是平桥车站,可能是____________,可能是____________

【2】此时,张强在平桥车站,他要直接去人民医院,应该乘坐______路车,大约______(数字)站路。

【3】从这个站点乘车,______(选择“可以”或者“不可以”)直接去西部金科,因为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随着老师的一声哨声,比赛开始了。同学们脚顶着脚,身子住后倾,双手像只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狮队,互不相让。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叫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的方向拉。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脖子憋得通红,两只手像刀割一样疼,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我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松,要赢,一定要赢。比赛到了关键时刻,我们还是使劲地拔着,越拔手上就越“狠”,我们的腿不断地往后移,越挪越远,红领巾从中点慢慢地向我们这边移近。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狮队胜了!

【1】上面文段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龇着牙 咧着嘴 ______着眼 ______着头

【3】文段很好地运用了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表达方法,一场_____浮现在读者的脑海中,让人有________的感觉。

【4】用“ ”画出描写“面”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点”的语句

12、阅读《青山不老》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选段主要写了作者的______,在文章中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

【2】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种东西”表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事实上指老人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一起长大的玩具——抽陀螺

①“杨柳活,抽陀螺。”

②这是我童年时学过的一首童谣中的两句,说的是初春时节,孩子们玩的一种游戏。

③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圆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儿起来。

④玩的时候,先得从鞭梢缠起,缠住陀螺的腰身。直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再用鞭子不断抽打,越抽转得越快。

⑤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儿。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冻,谁也不觉得冷。

⑥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它才转;稍一怠慢,它就会停转、歪倒。

⑦抽陀螺,还很有进攻性。几个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以把别人的撞倒为赢。

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知是谁,把“抽陀螺”改为“抽汉奸”。这个新名称,很快就被大家认可。一说起“抽汉奸”,我们的鞭子抽得更响、更有力,把那些投敌卖国者视作陀螺,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团团转,很是解气。

⑨有时候,大人们在一旁看着,也会走上前来,和我们一起抽它几鞭子。

【1】文章第①段引用一句顺口溜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三个字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第⑦段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章第①-⑦段中找出具体描写抽陀螺精彩情景的句子。(举出一例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⑧段说“一说起‘抽汉奸’,我们的鞭子抽得更响、更有力”,为什么?(用文中语句作答)表达了“我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古人是这样表达爱国情怀的:“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

【6】抽陀螺这种游戏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检测台

梅兰芳练功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小时候,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梅兰芳曾进入云和堂学戏,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很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努力完成练功任务。当时,吴先生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着一块砖头,让梅兰芳脚踏两根半米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站一炷香的工夫,起初,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烧不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

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功的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的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光洁如镜,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踏上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吴先生看了有些怜惜和心疼,就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决地说:先生,你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先生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他晚年时曾多次说:幼年练踩跷,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然演出《醉酒》《穆柯寨》一类刀马花旦戏,就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梅兰芳是著名的________艺术家,曾拜____________老先生为师,练习过____________功夫。

从文中画“——”的语句,我们感受到梅兰芳先生小时候练功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到了什么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还可换成另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不是我们,小海龟们怎么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海龟们以为外面很安全,从巢口鱼贯而出。(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巢里的幼龟出来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跟我学:在谓语(一般是在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入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不能不等。有的需要稍加调整,使句子通顺,句意不变。

4.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粒种子的力量很大。(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习。

(1)例:“我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 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用其他的词代替)

①看着纷纷飞舞的雪花,她____________道:“雪精灵实在是太美了!”

②“路上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听讲……”每天早晨上学前,妈妈总要______我。

③“加油!加油!” 操场上传来同学们的阵阵____________

(2)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仿照例句的形式补充句子)

阳光下的月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漫步句子关。

第二天,正太郎把小狐狸要了回来。

字句: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请以《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