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悬( )峭(   狂风( )(   寝不( )(

思( )起(   可见( )(   百折( )(

 

2、诗词大会。

根据所给图片和提示猜一首诗,把它默写下来,再完成练习。

提示:①作者:朱熹。②内容:描写美好的春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找出这首诗中的一个成语写下来: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蕴含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下面的诗句。

1.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九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天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句诗作者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牵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织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描写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情境写格言或诗句。

1.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正所谓:_______________

2.鲁迅先生告诚我们要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

3.默默关心我们的老师啊,我想用“___________”来赞美你。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集中──_____      沉着──_____ 崎岖──_____

惊天动地──_____  英勇──_____ 豪迈──_____

昂首挺胸──_____  斩钉截铁──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古诗词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诗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凿:开凿

B.若:好像

C.等闲:平常

D.浑:浑浊

【2】根据诗句意思,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将清白留在人间。

A.尽管 尽管 只要 

B.只有 只有 只有  

C.不论是 还是 即使 

D.即使  无论 

【3】对该诗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前两句写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后两句写石灰的品格。

B.“要留清白地人间”是对全诗的总结,画龙点睛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全诗前两句纯粹写石灰,后两句借石灰的高尚品质来抒发诗人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质。

7、阅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

【2】诗中点明标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诗人“愁”是因为:时间上此刻已“__________”,空间上“__________”。诗人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大地之上,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此刻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

(2)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靠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

8、先补全诗句,再作答。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填空。

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景从_____写到____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看戏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shèn)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④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出场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动荡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迅即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辽远而又切近,柔和而又铿锵。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阵热烈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感情交融在了一起。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我们的女主角在这时候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A)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成了一个庞大的舞台。

⑥我们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

【1】短文描写了很多场面,不包括( )

A.观众等待看戏的场面

B.梅兰芳表演的场面

C.梅兰芳谢幕时观众欢呼的场面

D.观众们观戏的场面

【2】有人说短文第①段中加点词“静静的”与下文观众的表现相矛盾,需要修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短文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②-⑤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第__________________段主要是“面”的描写,第______段主要是“点”的描写。

【4】文中对梅兰芳唱戏的场景描写得十分精彩,请抓住关键字词细细体会,针对以下句子写写批注。

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第⑤段的情景,发挥想象,在(A)处用“点”的描写,写一写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从( )方面表现女主角的表演才华。(多选题)

A.唱腔

B.动作

C.表情

D.环境

10、阅读理解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的大海。

【1】写出文中横线上所缺的词语。

【2】文中的省略号省去的是____。

【3】读句子,再按要求填写。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_____一词写出了波光的形态,_____一词写出了月光照射的范围。皮鞋匠在想象到这一画面时,音乐家所弹的音乐曲调应是_____的。

【4】先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表示人物想象的句子,再试用小标题的形式,将皮鞋匠联想的三幅画面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不仅表现了《月光曲》的_____,也表现了音乐家贝多芬_____的琴技。

11、课内语段阅读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1唯一”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指(  )

A老人的语言有诗一样的韵律

B老人的语言富有诗一般的激情很能打动人心

3从未有过的感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用什么方法教育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成功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的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吊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4分)

 

 

 

 

 

1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画“——”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

【2】宇航员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________

【3】看过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母亲说?

________

14、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①我国安徽省宣城泾县小岭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青檀树和长杆水稻生长。远在唐代,这里就开始生产一种特殊的纸——宣纸。它以青檀树皮为主料,按比例配入沙田稻草浆,经过140多道复杂的工序,手工制作而成。

②宣纸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用纸,具有一些显著的特性。首先它有很强的湿染性、吸墨性。运用在国画中,可以增强韵味和层次感;运用在书法创作中,字体饱满且刚柔并济,水墨线条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A)

③其次,宣纸的柔韧性十分突出。将宣纸揉成一团后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即使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也会平展如新。(B)

④自古以来,在生产宣纸的过程中,工人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元素,保留相对稳定的纤维,不易招惹虫蛀。另外,绝大多数宣纸的pH值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能够抵御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纸内纤维不易发生化学变化。(C)和普通纸相比,宣纸的寿命至少有1050年,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⑤据考证,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代画家韩滉(huànɡ)所绘《五牛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用宣纸作画的作品,距今已超过1200年,但画中的牛依然惟妙惟肖,可见宣纸的耐久性功不可没。

⑥“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特有的手工制作工艺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不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1宣纸显著的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宣纸的特性,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文章中字母____处最恰当。

“所以,文物工作者经常把薄薄的宣纸贴在凹凸不平的碑文、器皿表面,用沾了墨汁的扑子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伸缩自如,裂而不断。”

3“宣纸的寿命至少有1050年,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这句话中“至少”“大约”两个词语能不能删去?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宣纸的寿命会远远超过普通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那里常有被工人遗弃的装钉子的麻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尽量吧 店主微笑着说 保留一段时间——估计没问题 (加上合适的标点)

3.他虔诚地把两枚硬币放在里面。(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本对工人说: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17、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一想到去世的母亲,我就泪流满面。

改成反问句

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有忧愁,有成功,有失败……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