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悬( )峭( ) 狂风( )( ) 寝不( )( )
思( )起( ) 可见( )( ) 百折( )( )
2、诗词大会。
根据所给图片和提示猜一首诗,把它默写下来,再完成练习。
提示:①作者:朱熹。②内容:描写美好的春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找出这首诗中的一个成语写下来: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蕴含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下面的诗句。
1.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九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天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句诗作者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牵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织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描写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情境写格言或诗句。
1.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正所谓:_______________。
2.鲁迅先生告诚我们要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
3.默默关心我们的老师啊,我想用“___________”来赞美你。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集中──(_____) 沉着──(_____) 崎岖──(_____)
惊天动地──(_____) 英勇──(_____) 豪迈──(_____)
昂首挺胸──(_____) 斩钉截铁──(_____)
6、课内古诗词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诗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凿:开凿
B.若:好像
C.等闲:平常
D.浑:浑浊
【2】根据诗句意思,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将清白留在人间。
A.尽管 尽管 只要 都
B.只有 只有 只有 才
C.不论是 还是 即使 也
D.即使 也 无论 都
【3】对该诗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句的前两句写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后两句写石灰的品格。
B.“要留清白地人间”是对全诗的总结,画龙点睛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全诗前两句纯粹写石灰,后两句借石灰的高尚品质来抒发诗人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质。
7、阅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
【2】诗中点明标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诗人“愁”是因为:时间上此刻已“__________”,空间上“__________”。诗人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大地之上,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此刻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
(2)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靠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
8、先补全诗句,再作答。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填空。
【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景从_____写到____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看戏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shèn)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④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出场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动荡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迅即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辽远而又切近,柔和而又铿锵。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阵热烈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感情交融在了一起。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我们的女主角在这时候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A)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成了一个庞大的舞台。
⑥我们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
【1】短文描写了很多场面,不包括( )
A.观众等待看戏的场面
B.梅兰芳表演的场面
C.梅兰芳谢幕时观众欢呼的场面
D.观众们观戏的场面
【2】有人说短文第①段中加点词“静静的”与下文观众的表现相矛盾,需要修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短文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②-⑤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第______、______、______段主要是“面”的描写,第______段主要是“点”的描写。
【4】文中对梅兰芳唱戏的场景描写得十分精彩,请抓住关键字词细细体会,针对以下句子写写批注。
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第⑤段的情景,发挥想象,在(A)处用“点”的描写,写一写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从( )方面表现女主角的表演才华。(多选题)
A.唱腔
B.动作
C.表情
D.环境
10、阅读理解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的大海。
【1】写出文中横线上所缺的词语。
【2】文中的省略号省去的是____。
【3】读句子,再按要求填写。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_____一词写出了波光的形态,_____一词写出了月光照射的范围。皮鞋匠在想象到这一画面时,音乐家所弹的音乐曲调应是_____的。
【4】先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表示人物想象的句子,再试用小标题的形式,将皮鞋匠联想的三幅画面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不仅表现了《月光曲》的_____,也表现了音乐家贝多芬_____的琴技。
11、课内语段阅读。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1)“唯一”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指( )
A.老人的语言有诗一样的韵律。
B.老人的语言富有诗一般的激情,很能打动人心。
(3)“从未有过的感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用什么方法教育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成功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的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吊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4分)
1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画“——”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
【2】宇航员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________
【3】看过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母亲说?
________
14、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①我国安徽省宣城泾县小岭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青檀树和长杆水稻生长。远在唐代,这里就开始生产一种特殊的纸——宣纸。它以青檀树皮为主料,按比例配入沙田稻草浆,经过140多道复杂的工序,手工制作而成。
②宣纸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用纸,具有一些显著的特性。首先它有很强的湿染性、吸墨性。运用在国画中,可以增强韵味和层次感;运用在书法创作中,字体饱满且刚柔并济,水墨线条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A)
③其次,宣纸的柔韧性十分突出。将宣纸揉成一团后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即使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也会平展如新。(B)
④自古以来,在生产宣纸的过程中,工人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元素,保留相对稳定的纤维,不易招惹虫蛀。另外,绝大多数宣纸的pH值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能够抵御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纸内纤维不易发生化学变化。(C)和普通纸相比,宣纸的寿命至少有1050年,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⑤据考证,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代画家韩滉(huànɡ)所绘《五牛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用宣纸作画的作品,距今已超过1200年,但画中的牛依然惟妙惟肖,可见宣纸的耐久性功不可没。
⑥“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特有的手工制作工艺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不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1】宣纸显著的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根据宣纸的特性,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文章中字母(____)处最恰当。
“所以,文物工作者经常把薄薄的宣纸贴在凹凸不平的碑文、器皿表面,用沾了墨汁的扑子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伸缩自如,裂而不断。”
【3】“宣纸的寿命至少有1050年,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这句话中“至少”“大约”两个词语能不能删去?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宣纸的寿命会远远超过普通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那里常有被工人遗弃的装钉子的麻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尽量吧 店主微笑着说 保留一段时间——估计没问题 (加上合适的标点)
3.他虔诚地把两枚硬币放在里面。(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本对工人说:“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17、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一想到去世的母亲,我就泪流满面。
改成反问句:
②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有忧愁,有成功,有失败……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