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用线把与之相对应的解释连起来。

(  )(  )待哺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   )好胜  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   )而出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孜孜不(   )  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而付出努力。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永远的歌声》表达了________之情;《秋天的怀念》表现了________;《“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从父母不同的________中感悟到他们对子女的爱;《花边饺子里的爱》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________之情;《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表达了鲁本对________诚挚的爱。这一个个爱的故事使我们感受到: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________的,使人终生难忘;爱是________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含蓄地表达了诗人______之情。

2.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的三黑和用了十五年时间奇迹般创造了______的山野老人。

5、根据要求写成语。

①写出四个含有“闻”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四个含有“说”的意思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四个含有“悲”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四个AABC式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1】老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却“横竖不说一句话”,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马十分驯服,完全忠实于人类。

B.老马一向是逆来顺受的,习惯了这种压力。

C.老马默默忍受,是因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割。

【2】诗的结尾“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逸逛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将这首诗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透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写出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阻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也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4】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_______ ③渡_______ ④抢_______ ⑤翻_______

【5】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的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句式整齐对称,富有韵律美,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首诗中也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这两联是( )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8、阅读乐园。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画   句子概括了长征途中两大著名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   一词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 ”“ ” “   ”“   ” “ 等词语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1】这段话主要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这段描写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照片右边横线上写一段简短的人物介绍。

【3】对比“父亲”在法庭上的样子与平时(见照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革命先烈都毫不动摇,正如坚韧的竹子在天地间傲然挺立。欣赏书法作品《竹石》(见左图),完成练习。

用简化字抄写其中的一行诗。

________

②在你读过的文章或查找的资料中,还有哪些革命先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写出其中两位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选文是按____顺序写的,把相关的语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对“我掩面叹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息日子枯燥无聊,一成不变。

B.叹息自己没有珍惜时间,一事无成。

C.叹息自己不知该干什么。

【4】“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个句子中的“闪”字能换成“溜”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书籍面临的危机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信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誉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途径一定会找到。

【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回答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①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

②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永远铭记我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在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店里。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地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③爸爸下了楼,走到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④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问:“先生,这个多少钱?”

⑤“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⑥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共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⑦“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为小男孩包装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那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根断了的鞋带。我只看见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光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②自然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请用“    ”画出其中一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外在表现往往能反映心理状态。短文第⑦自然段中,爸爸接过那个男孩手中的钱时说:你的钱正好够。”请你想象一下,此时文中的爸爸会想些什么呢?请以第一人称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的爸爸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鲁滨逊漂流记》片段,回答问题。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jǐ jī)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它们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得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为了打桩,我先用一根很沉的木棒,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jǐn jìn)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抄在横线上。_________

【2】请写出选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说明“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鲁滨逊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探险者的一课

①我那个不被允许离开前院的孙子贾森,已是无影无踪——10岁的孩子总是这样。我叫了几声,没人回答。我坐到草坪的折椅上准备读书,发现那架长梯子平躺在车道边的大树下。根本不需要夏洛特·福尔摩斯,贾森肯定是在树上,只是不巧把梯子碰倒了。看来他暂时还不想下树来,更不想让我知道他的窘境。我本可以过去把梯子重新摆好,但忽然想起孩提时的一件事。过了50多年,我突然明白了它的含义。

②雷蒙德·卡丁在许多人眼里是个可爱的乡下人。我记得他走在佛蒙特州诺斯菲尔的街上的样子:满头白发,衣着讲究,十分绅士。他与我有过一次短暂的交往,那时我正是贾森这般年纪。

③我可以自由地在镇里到处乱跑,父母禁止我去的地方只有佩因山脚下废弃的采石场。但那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到处淌着浅绿色的水,并布满了碎石堆起的小坡。小白杨树从石缝中长出来,攀着它们能轻易地爬上这些小坡。矮树丛中不时可发现生了锈的采石机。

④一个夏天的下午,我跟着一群大孩子去那个地方玩儿。他们走离了通往采石场的被人踏出的小路,然后扔下了我。我爬过一根根被伐倒的树干,穿过缠人的荆棘丛,找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找到原先的小路。太阳很低,已经过了晚饭时间,父亲大概在着急了,我惊慌起来,就坐在一棵树下,用声音表达了我的苦恼。

⑤当我止住哭声喘口气时,听见有人在吹口哨。我立刻就找到了吹口哨的人,他正坐在小路边的一段树干上,削着一根细树枝。

⑥“嗨,”卡丁说道,“出来散步吗?天气真好。”

⑦我点点头:“我只是想来考察一下这个旧采石场。不过现在我得回去了。”

⑧“要是你愿意稍等一会儿,”卡丁说,“我想和你一同回镇上去。我快要完成这个柳哨了,做好了送给你。”

⑨不一会儿,他把柳哨递给我,然后站起来,伴着清亮的哨声,我们一起顺着小路走下山坡。

⑩现在当我坐在这草坪的折椅上时,我第一次明白了那是一个多么不寻常的友善举动。那个人听到我的哭声,明白这是一个小男孩迷了路。出于一种情感,他不愿充当一个救援者的角色,而是坐在一旁吹口哨,使我能够找到他。他尊重一个小男孩的自主独立的感受。

我从折椅里站起来,把停在大门前的旅行车开进车道,停在大树底下——那是它平时停放的地方。然后我拿起梯子,拿着它绕过房子,将它放在屋后。当我回来时,贾森已坐在我的折椅上了。

“你到哪儿去了?”我问。

“探险,”他说,“我是个小童子军,你知道吗?”

“我知道。”我说。

【1】联系上下文解词并回答问题。

(1)“窘境”的意思_____________是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惊慌起来,就坐在一棵树下,用声音表达了我的苦恼”,“我的苦恼”是_________________,“用声音表达了我的苦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用________(倒叙 插叙 顺叙)的记叙方式介绍了“我”50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50多年,我突然明白了它的含义。”句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它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详细介绍采石场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贾森和当年的“我”都有极强的自尊心,一个明是在树上下不来却告诉我在_____________一个明明是迷路了却告诉卡丁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两位老人做出的举动,出发点是完全相同的,你能选择其中一人的做法,分析一下老人这么做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16、对这个艺术珍品,人们都赞叹不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自由战死沙场,(   )给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填关联词)

(2)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3)(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蚂蚁的触角(   )摆动得特别厉害。(填关联词)

(4)老虎的吼声特别大。(改为夸张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东东说:“我把你送给妈妈的礼物藏好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镭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问蔡林:“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会吗?我猜你是会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字句改为字句。字句改为字句。

1.我把《水浒传》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在记叙张富清的事迹时,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从“惊喜”“学会”“乐趣”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主题,用具体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一篇习作。

要求:1、注意围绕中心意思进行选择。2、要把话写通顺,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3、文题自拟。4、书写工整,字数400以上,写完后读一读,能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对错误的或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同时保持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