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运用。
(1)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你也来写一写吧: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放暑假了,妈妈跟我约法三章。她说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我只有和往年一样首先参加奥赛培训才能选择其他培训活动。这不是______________吗?(填歇后语)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____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____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____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____
3、品读经典,品味人生。
1.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悠悠故乡情,淡淡思乡愁。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这样表达愁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怀,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陆游曾说过:“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李纲也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言。
5.课外,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如_____的《童年》,管桦的《_________》,曹文轩的《____________》。
6.他们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他已感受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他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得他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外祖父不仅经常打孩子们,还经常痛打外祖母,为一点点小事,外公就会大发雷霆,动手打人。
A.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 B.文中的外祖父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情境填空。
诗中有画,孟浩然用“绿树村边合,_________”带我们领略田园风光;苏轼用“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描绘西湖雨景图;刘禹锡用“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展现黄河的雄浑壮观;杜牧用“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水乡风貌;辛弃疾则用“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给我们呈现了一幅丰收图。
5、看拼音写词语。
(1)和ăi( )的地球母亲是无私的,它向人类kāng kăi( )地提供矿产zī yuán( )。
(2)天上的火烧云千变万化,有时候像cuò zōng( )在一起的云锦,转shùn( )即逝;有时候像燃烧的火yàn( ),骤然níng( )聚……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是一首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_。
【2】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形容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B.金沙:指金沙县城。
C.云崖:像云彩一样美丽的山崖。
D.三军:这里指解放军。
【3】请你分析一下“金沙水拍云崖暖。”中“暖”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春日》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这首诗中蕴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到朱熹,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8、阅读这首现代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汨(mì)罗怀古
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
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照样子,填空。
(春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读出这首现代诗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吗?
人物故事: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
9、①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勤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在他生前,曾经与我们天津的小站稻有着一段( )的情缘。
②袁隆平院士曾回忆:“我自幼就对米有一种莫名的感情。才稍稍懂事的时候,父亲有时从天津带来小站米,并对我们说:‘这是最有名的小站米。’在我幼时的记忆中,这个印象特别深,因为觉得那米真的很好吃。”
③2003年,袁隆平院士受聘为天津市首位特聘专家。
④2004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成立,袁隆平出任首席科学家。那年的天津之行,袁隆平对天津小站稻的品种优育和产业化进行了指导,还参与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天分公司等单位的课题研究,包括新品种节水型水稻、稻秆变青饲料喂牛、超级高产粳稻、如何使北方水稻更好吃等四个问题。他表示,用3到5年时间,将我国著名的“小站稻”亩产提高200公斤。在津南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小站稻生产基地,他蹲下身子,手捧稻苗如同捧着宝贝一般,说:“别的我不感兴趣,一见水稻就来精神儿。”
⑤2005年9月,袁隆平院士在天津提道:“天津是缺水的城市,应加大研究和开发节水型优质水稻,要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来实现小站稻种植面积的扩大。”
⑥自2018年《天津小站稻产业振兴规划方案》实施以来,袁隆平院士多次关心小站稻的发展,2018年10月,在天津小站稻推介会上,袁隆平院士发来贺信表示“希望天津将传统稻作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快天津小站稻新品种的研发,把小站稻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灭津地方特色,为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2019年10月召开的天津小站稻振兴峰会上,袁隆平亲笔题词“小站稻重振辉煌”,为小站稻发展助力。2020年10月天津小站稻品牌推介会上,袁隆平院士再次亲笔题词“百年津沽小站稻,中国隆平稻花香”,对“天隆优619—金龙鱼”百年津沽小站稻品牌给予了支持和鼓励,为小站稻品牌振兴加油。
⑦袁隆平曾说自己心中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让水稻长得更高一些,籽粒更大一些。能够高到让我们坐在稻穗下乘凉。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全世界现在有1.5亿公顷水稻稻田,但杂交水稻还不到10%,若有一半用上杂交稻,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亿到5亿人。
⑧尊敬的袁隆平院士,您的贺信还在,您守望的稻田还在,您的梦想还在传递。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说的都是您。禾下乘凉的梦里,您在笑,我们在笑。
【1】文章括号处合适的词语是( )。
A.不可取代
B.不可思议
C.不可割舍
D.不可抗拒
【2】阅读短文,以下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院士从2003年,就和天津小站稻结下了情缘。
B.文章详写了袁隆平2018年在天津一行的活动,略写了其他年份。
C.袁隆平院士助力天津小站稻的发展,为小站稻题词3次。
D.文章结尾段用第二人称,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院士的深深敬意。
【3】给文章拟题目,比较合适的一项是( )。
A.袁隆平与天津小站稻的情缘
B.稻花香里说丰年
C.袁隆平的两个梦想
D.小站稻重振辉煌
【4】文章是按时间的顺序来写的,请仿照已给格式,用简练的语言填空。
2003年受聘为天津市首位特聘专家、_______、_______、2018年希望小站稻做出更大贡献、_______、_______。
【5】读画横线的句子,思考是什么描写方法,再抓住加点词语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6】你怎样理解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写几句话描写那幅美好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选段,做练习。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标出。
祭奠(diàn dàn) 吞没(méi mò)
【2】“废”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
【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一想,老汉可能要喊:“______”
【5】选段刻画了老汉这个人物形象,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老汉是个______的人。
11、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作者:李剑波、蔡士魁,选用时有改动)
【1】结合选文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渺小——_____ 恩赐——_____
【2】在第1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3】第2自然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_____。
【4】“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句话中,“蓝色”的是_____,“白色”的是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
【5】读到“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句话时,你想到了生活中哪些浪费自然资源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写出一种即可)
_____
【6】请你设计一条节约资源或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_____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踢毽子
①踢毽子游戏流传已久,老少皆宜。
②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鹅毛管不易得,把鸡毛直接缝在毽托上,把鸡毛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使之向上直挺。鸡毛须是公鸡毛。我们那里养公鸡的人家很多,入了冬,快腌风鸡了,这时正是公鸡肥壮,羽毛丰满的时候。孩子们早就“贼”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里都有一两只足以自豪的毽子。
③我们这里毽子的踢法花样很多,主要有“盘、绷、扬、磕”四种。“盘踢”是向内摆动小腿,用踝关节内侧踢硅子,使其在空中旋转。“绷踢”是指大腿向前抬起,脚背将毽子向前踢出,使其在空中直线飞行。“拐踢”是指小腿向身体后斜上方摆动,用脚外侧将毽子向侧后方踢出,使其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磕踢”是指提起大腿用膝盖将毽子向上磕起,使其在空中旋转。
④踢毽子是冬天的游戏。刘侗《帝京景物略》云:“杨柳死,踢毽子”,大概全国皆然。踢毽子是孩子的事,偶尔见到近二十边上的人还踢,少。北京则有老人踢毽子。有一年,下大雪,大清早,我去逛天坛。在天坛门洞里见到几位老人踢毽子。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多了。他们轮流传递着踢。一个传给一个。老人都腿脚利落,身板挺直,面色红润,双眼有光。大雪天,这几位老人是一幅画,一首诗。
(作者:汪曾祺,选文有刷改)
老师组织开展班级“阅读能手”大赛,给全班同学布置了三个阅读任务:
【1】为了完成任务一,林林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梳理了相关事情。
中心句:_________ | ||
找鸡毛做毽子 | 介绍毽子的不同踢法 | _______ |
【2】为了完成任务二,林林重点关注了第 自然段,并结合文中关键语句,画了四种路毽子的方法,请连一连。
盘踢 拐踢 磕踢 绷踢
【3】林林在文中勾画了两处重点语句,请你来品读。
(1)孩子们早就“贼”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
这句话主要运用____________描写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让我感受到孩子们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大雪天,这几位老人是一幅画,一首诗。
读这句话时,我眼前仿佛出现______________的画面,所以说这几位老人就是一幅画,一首诗。
【4】请结合林林收集的相关资料,完成《鸡毛毽子制作指南》。
鸡毛毽子制作指南
13、阅读理解
门牙
这是下班前的最后一个病人了。
经过检查,我对这位白发老人说:“你这颗门牙蛀了,得拔掉。”
“过……过几天吧。”他犹豫着说。
想拔牙和不想拔的都有,可想拖些时间再拔的倒不多见。我看了看病历卡,这是一位退休人员。他的坏牙齿已蛀到牙根,还拖什么呢?
怕疼么?过几天拔就不疼了么?也许那时更疼哩。再说病牙会不断地刺激神经,而且殃及“左邻右舍”。
怕缺了门牙不美观?这么大年纪了,还讲究个啥呀!况且,拔了它,不久还可以再镶上的。
“拔吧,拔了好。”我劝老人。
“再过几天吧,几天,好吗?”老人恳求道。
既然这样,我省点事有啥不好。今晚又逢职称英语考试培训上课,这挠头的英语我还真得预先温习一下,那个女教师可厉害了,经常猝不及防地把学生叫起来提问。
……病历卡变成了课本,诊所换成了课堂。当老师迈进教室的时候,我立时傻眼了:挺立在黑板前的,竟是那位患牙病的老人。他把讲义放到讲台上,随即操起一口流利的英语,作为开场白。
他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那意思我们都听懂了:女教师病了,由他代课。
尽管坐在末排,我还是能望见:那颗摇摇欲坠的门牙,正顽强地屹立在牙床的前沿阵地,站它的最后一班岗。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整个词语.
(1)猝不及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摇摇欲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左邻右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文中两个省略号的作用。
(1)“过……过几天吧。”他犹豫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历卡变成了课本,诊所换成了课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我”曾对老人要求暂缓拔牙的原因作了哪些推测?删去这些推测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对“我”这一人物主要运用了( ),对老人主要运用了( )。
A.外貌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动作描写
【6】文末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贝多芬
①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 玩赏 欣赏)楼上(优良 优美 优秀)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雷鸣振撼着大地。
②“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滴”的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来人呀!”
③“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跑进来。
④“楼上是谁,怎么往天花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⑤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⑥“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句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⑦“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⑧“不,不!你不要(搅扰 打扰 干扰)他,我自己看看吧。”
⑨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⑩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赞叹 赞美 赞颂)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填空回答问题。
第一自然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第八自然段的“他”是指__________。
【3】默读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用“——”线画出实在事物;用“~~~~~”画出由此产生的联想。
【4】联系全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旅客生气的原因是板缝滴水滴进他的眼里。(___)
(2)旅客怒气消了大半的原因是服务员答应关照楼上客人不要让水漏下来。(___)
(3)板缝滴水是贝多芬用冷水冷却发烫的手指,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___)
(4)客人赞叹贝多芬的原因是贝多芬的琴声像珠子在盘中滚动,像雷鸣振撼着大地。(___)
【5】把下面的中心思想补充完整。
文章通过一位旅客在旅店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贝多芬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6】结尾处顾客会说写什么?请发挥想象在空线上补写出人物的语言。
15、爸爸对我说:“我今天晚上不回家吃饭了,你妈妈做饭,你来帮忙。”放学后,我应该这么跟妈妈说:_________。
16、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做。(8分)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18、用“……是那么……是那么……”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19、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不用“想”来表达。
例: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①他走起路来慢吞吞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地方的噪音太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运用相同修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凄凉(荒凉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凄凉(悲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真情习作
这次习作,我们也来表达真情实感。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感触最深的情感,如:惭愧、悔恨、自豪、惊喜、失望等等。写的时候,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可以通过一件事表达,也可以通过几件事表达。要求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