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动物,补充歇后语。

1.后的(      )——蹦跶不了几天

2.热锅上的(      )——急得团团转

3.(      )的眼泪——假慈悲

4.(      )的尾巴——长不了

5.天下(      )——一般黑

6.(      )过街——人人喊打

 

2、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2)近水知鱼性,________

(3)________,万物生光辉。

(4)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5)《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一句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3、品析诗句,回答问题。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这两句诗列举了长征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次战斗。

(2)诗句中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_____________

(3)“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寒”字使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穿越历史的长空,总有一些声音在耳畔回响。“共产党万岁!”这是嘉兴南湖的游船上háo mài( )的誓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zhèng fǔ( )今天成立了!”这是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习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典上的殷殷嘱托。“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中华少年在建党百年庆典上的kāng kǎi( )献词……这些声音定格了一个个值得铭记的shùn jiān( ),这些声音总让我们热血fèi téng( ),激情澎湃。

5、请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古时候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等。

2)现在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等。

3)现当代信息技术传播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沙白的《秋》令人称奇,你最喜欢我国现代或当代诗人的哪首小诗?请说说原因。

 

7、阅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

【3】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其中“万水”以____________为代表,“千山”以____________为代表。

【4】翻译下列诗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__________,这是实际的山;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________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领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7】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两首词都是____代大词人所写。前一首作者是______,后一首作者是_____

【2】两首词都描写了月亮,前一首描写的是______月,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后一首描写了______月,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两首词所描绘的月夜景象,前者展现了一幅色彩______________的画面,后者展现的是色调__________的画面。

【4】判断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缺月挂疏桐”这诗句描写非常巧妙,“缺”和“疏”二字,写出了一种残缺的意境,传达出作者哀愁的心境。_______

②“西江月”和“卜算子”是题目,“夜行黄沙道中”和“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词牌名。______

③前一首词重在抒情,后一首词重在写景。_______

【5】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第习题。

放学回去的时候,大家多高兴啊!同学们都大声狂叫,跳着走,或是用手抓雪,或是在雪中跑来跑去。来接小孩的父兄们拿着的伞上也完全白了,警察的帽上也白了,我们的书包转瞬也白了。大家都高兴得像发狂。永没有笑脸的、铁匠的儿子波来可西今天也笑了;从马车下救出了小孩的洛佩谛也拄了拐杖跳着;还未曾看过雪的卡拉布里亚少年把雪围拢了,像吃桃子样地吃着;卖菜人家的儿子克洛西把雪装在书袋里。最可笑的是“小石匠”,我父亲叫他明天来玩,他口里正满含着雪,欲吐不得,欲咽不能,只能看着我父亲的脸。大家见了都笑了起来。

【1】以上选段既写了人物群体,也细写了几个孩子的具体表现,运用______(A.点面结合B.动作表情)的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要语句概括内容)的画面,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_________》,原名《心》。

【2】下面不是出自这部作品的故事是(       

A.向盲人炫耀自己漂亮的衣服

B.小茨冈替阿廖沙挡鞭子

C.帮扫烟囱的孩子凑足了丢失的钱

D.戏弄红头发的残疾孩子

11、课内阅读材料《少年闰土》片段。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从上面的文字中找出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小作者所说的“闰土心里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指:____________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这篇文章,请你把想对小闰土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逐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⑤“这是我的妻子。”他指代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⑥“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让官指着我问父亲。

⑦“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⑧“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⑨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⑩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1】在法庭上,“我们”的表现是______,与父亲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写突出了父亲的______

【2】选文中画“——”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这些变化说明______;“平静而感祥”说明父亲______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父亲“瞅了瞅我们”,期望“我们”______;他“又望了望我们”,期望“我们”______

【4】对选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定”说明父亲已经做好思想准备,随时准备为革命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B.“沉着”说明父亲入狱后看淡了生死,早就觉得生无可恋,可以从容赴死了。

C.“伟大的力量”是指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D.通过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在危难时刻为了理想、信念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

【5】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作者通过文段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送挚友情深意长

春天的黄鹤楼,鸟语花香,一片郁郁葱葱。在轩(xuān)昂宏伟、辉煌瑰丽的黄鹤楼上,两位诗人正在对酒畅饮,侃(kǎn)侃而谈。

坐在南面的,是诗人孟浩然。他虽然仕(shì)途不得意但已诗名满天下,此次是离开长安到各地漫游,前几天刚到此地。

坐在他对面的,是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李白比孟浩然小十几岁,此时他刚离开四川不久,尚未进入仕途,潇潇洒洒,自由自在,看着眼前的一切,觉得都是那么美好。李白久仰孟浩然的大名,此次在湖北得以相见,特别高兴。

孟浩然见到诗才如仙、谈吐非凡的李白,也是相见恨晚。几天来,二人一起遍游了湖北的名胜,谈诗艺,谈人生,十分投机,真是“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就要离开此地,沿长江东下,去江苏扬州了。今天,李白特意在依山傍水的黄鹤楼,为自己仰慕的孟夫子饯行。从此以后,他们将天各一方,不知何时何地才能再次相会……

船,就要起航了,两人都恋恋不舍。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了船,船终于扬帆而去,而李白还站在江边,痴痴目送那远去的白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孤独的一片白帆,直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水天交接的尽头。诗人心中的激情,也像这滚滚的东流水!这时,一首极为精彩的杰作,在李白的脑海中诞生了: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上补充相应的诗句。

2在文中找出相应形式的词语。

AABB:________  ________

AABC:________  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________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________

4李白所写的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C. 《送友人》

14、课外阅读。

最后一美元

20年前那个雨雪霏霏、北风猎猎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zhĭ zhī)身来到纳什维尔,希望成为一名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然而,我却四处碰壁。一个月下来,口袋里差不多已空空如也。幸而一位在超市工作的朋友用那里准备扔掉的过期食品偷偷接济我,我才勉qiáng qiăng)度日。

最后,我只剩下一美元,却怎么也舍不得把它花掉,因为上面满是我喜爱的歌星的亲笔签名。

一天早晨,我在停车场留意到一名男子坐在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里。一连两天,汽车都停在原地。而那名男子两次看到我都温和地向我挥挥手。我心里纳闷,这么大的风雪,他待在那儿干吗?

第三天早晨,当我走近那辆汽车时,那名男子把车窗摇了下来。我停住脚步,和他攀谈起来。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到这里yīng yìng)聘的,但因早到了三天,所以无法立即(jì jí)工作,口袋里又没钱,只好待在车里不吃不喝。

他忸怩片刻,然后红着脸问我是否可以借给他一美元买点吃的,日后再还我。然而,我也是自身难保。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不忍看到他失望的表情而转身离去。

shā chà)那间,我想起口袋里的那一美元。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走到车前,把钱递给了他。他的两眼顿时亮了起来。“有人在上面写满了字。”他说。他没有留意那全是亲笔签名。

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然而时来运转,就在当天早晨,一家电台通知我去录节目,薪金500美元。从那以后,我一炮打响,成为正式节目主持人,再不用为吃穿用而发愁。

我再没见过那辆汽车和那名男于。有时候,我在想他到底是乞丐,还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1】用“√”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确的读音。

【2】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泥菩萨过河—_____________

(2)空空的什么也没有。_______________

【3】“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美元。”为什么说这一美元是“珍贵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当时的“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转换和仿写。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姐姐对我说:“我昨天太急了,你不要怪我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很凶。(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字句: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悦耳的歌声被王强的思路打断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沙舟故意锯出一个跟老师规定的图形相反的木块。(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们观看演出。(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任选一题写作文。

(1)我不______

有人说,要学会说“不”,譬如:“我不哭”,“我不怕”,“我不是坏小孩”,“我不同意”;可以有“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大人们“我不小了”……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下来。

(2)请你接着写下去。题目自拟。

一觉醒来,天哪!我变成了一只老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