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用四字词语填空。

曾经(      )的嘎羧老了。它走时,村子里许多人都(      )。嘎羧也舍不得乡亲们,它(      )地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后才上路。它来到曾经(      )的打洛江畔,冲着太阳发出(      )的吼叫。最终在百象冢,它和曾经(      )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2、注音并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中华经典文华积累。

1.玲玲在作文中引用了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来写春雨滋润万物的情景,我知道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

2.其一人_____,惟弈秋之为听。(选自《学弈》)

3.《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引用_____的名言“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来证明人死的意义不同,号召全党全民发扬_____的精神。

4.老师的教诲有时会让人心里不愉快,但是一想到“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这句话,便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4、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地球所拥有的矿产资源是非常有限的,_____不加节制地开采,____会造成资源的枯竭。

____种下了这些绿树,我们_____守住了这片热土。

③地球____是人类的母亲,_____是生命的摇篮。

5、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   ,变成一条条   ,她变成了科学史上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联系上下文,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加点字的意思。

(1)已衾枕冷       _______     (2)见窗户明       ________

【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我们知道宋词有词牌名和题目,元曲也有曲牌名和题目。请你猜猜,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由竹子折断的声音想到昨夜雪下得很大;马致远看到如此萧条的景象,想到了远离家乡的自己。古诗中还有很多奇妙的想象、有趣的意境,比如:

“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4】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多选)

《夜雪》中,诗人白居易通过(       )等多种感官来描写夜雪的。

A.视觉

B.触觉

C.听觉

D.嗅觉

【5】《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表现了作者此时____________的心境。

7、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_________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

【2】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注释解释词语及诗句意思。

1.解释词语:

客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曾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问候。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新课程标准的编写,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着。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又针对《新闻晨报》曾报道的“上海市小学一年级新版语文课本中删去8篇古诗”的新闻,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无疑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的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在明显下降。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都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材料三)

网上有人问: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有什么意义?

网友溪山:当孩子旅游,感叹景色优美时,不是只会说:“哇,好酷哟,中国真美啊。”而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网友mupeng: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我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地,就长大了。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夏天,跟着爸妈去湖边玩,小舟在荷叶间穿过,知道了什么是“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秋天,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北风凛冽,天空阴沉,到了家,围着炉子取暖,知道了什么是“红泥小火炉”……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种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首诗,那句词。

(选文有删改)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为完成“讲名人与经典的故事”这个任务,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一。_______

(2)材料二中画“________”句子的意思是外语学好了就能提高母语水平。_______

2材料二中主要谈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3结合语境,下面几句诗填到材料三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老树呈秋色

b.红泥小火炉

c.接天莲叶无穷碧

4在“小学生该不该背诵古典诗文”的辩论会上,假如你是正方代表,请参照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三条理由。要求:用一段话写,先总说观点,再逐条简要说明理由,注意分号的正确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爱的真谛

(前文提要:原本养尊处优的家狗巴克被绑架到北方后,换过好几任主人。巴克在残暴的上一任主人哈尔手里,受尽了折磨。在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时,桑顿救了它。)

在桑顿细心照料下,巴克身上的伤口全部愈合,而那些原本过度劳累扁下去的肌肉,也已经重新隆起来了。巴克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整个长长的春天,巴克就待在桑顿身边。日子过得很是舒畅,它时常躺在河边漫不经心地望着解冻后的 河水,看河水从遙远的地方呼啸而来,然后又滚滚而去。自从被绑架以来,巴克第一次过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它甚至有些喜欢上

这样的生活了。

除了巴克之外,桑顿自己原来还有两只狗跟随着他。一只名叫斯基特,是爱尔兰猎狗;另外一只名叫尼格,是警犬和猎犬混血的大黑狗。它们对于巴克这个新朋友从不嫉妒也不欺负。它们像亲兄弟般,一起分享桑顿的慈爱和宽厚。

自从遇到了桑顿之后,巴克才真正地领略到什么是爱。

即使在温暖的南方,虽然法官和它的家人都对他不错,巴克也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陪法官的儿子们去打猎时,它只不过是他们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和法官的孙子们在一起玩儿的时候,它也只不过是在尽监护人的责任;它和法官本人之间则是一种庄严而高贵的友谊。

桑顿救了它的一命固然是理由之一,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桑顿是 一位理想的主人。他把那些狗当孩子般看 待,喜欢坐下来搂住它们的脖子,或者是把它们抱在怀里和它们东扯西扯。他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巴克从不让桑顿 的身影离开它的视线。桑顿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形影不离地跟在他后面跑。

从它来到北方以后,它的主人一个换过一个。这种匆匆的离去,让巴克觉得任何一个主人都是不长久的,对此他很担心。它怕有一天桑顿也会离它而去, 从它的生活中消失。

这种日夜的担心使它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做噩梦。每次从噩梦中惊醒时, 它就立即爬起来,冒着寒风跑到桑顿的 帐棚旁边,静静地站在那儿,倾听桑顿熟睡中均匀的呼吸声。直到证实了桑顿并没有离开它,它才依依不舍地回到自己的窝里去。

尽管巴克非常爱桑顿,但是,潜伏在它身体内,遗传自祖先的原始气息依然存在。巴克的脸上和身上都留有无数次战斗的伤痕。但是,它的战斗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削弱一分,它的凶猛敏捷一如既往。

斯基特和尼格性格很好,对它友善极了,而且是桑顿的狗。但是,其他的陌生狗接近巴克后,无论对方多么勇敢,它们很快地就认识到巴克是薏不起的。

它心里牵挂的只有桑顿一个人,有时也有路过此地的人会赞扬它、或抚摩它一下。但是,它对那些人都非常 冷漠,而遇上过分热情的人时,它就立刻站起身,掉头走开。

一一节选自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有删改

1通读全文后,你认为巴克被绑架后,遇到桑顿之前,不可能过的是以下哪种生活?请推断。(   )

A. 在宽敞凉爽的庄园里悠闲自在地巡视;

B. 在冰天雪地中日复一日地拉雪橇;

C. 偷别人的食物以慰饥肠,偷学本领挖洞取暖,破冰解渴;

D. 为了争夺领头狗的位置,明争暗斗,头破血流。

2文中多次使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从文中提取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巴克遇到

的人

1_______

法官的孙

子们

3_______

路人

过分热情

的人

桑顿

巴克的感觉

工作上的合作伙伴

2_______

庄严而高贵的  

非常冷漠

4_______

领略到什么是爱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⑦-⑨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你对爱的真谛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典名著往往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巴克接下来的命运如何?请写一段话, 为故事预测一个结局。注意语句要通顺,预测要合理,不少于 3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回忆我的父亲鲁迅》,完成题目。

我的名字是父亲给取的,“先取一个名字‘海婴’吧!‘海婴’上海生的孩子,他长大了,愿意用也可以,不愿意用再改再换都可以。”从这一点来看,父亲很民主,就是这么一个名字,他也很尊重我将来的自主选择。

很多人对父亲在家庭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感兴趣。其实我小时候并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跟别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样。只记得父亲一旦工作,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四五岁的时候,保姆许妈便带我到后面玩,那时候上海也不大,房子后面就是农地,鲁迅觉得百草园有无限乐趣,而我的天地比百草园大得多,有小虫子、有野花,这里也是我的乐土。

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我又追问,他是不是很激动地跟人家辩论?他们告诉我说,他平素就像学校老师一样,非常和蔼地跟人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也就不讲了。人家说,鲁迅的文章很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类的,但那是笔战,是和旧社会、旧思想在对抗,必须要激烈。过去把鲁迅误导了,应该把鲁迅归还到他自己的真面目。

父亲跟我讲的是带绍兴口音的话,他喊我“乖姑”,有点像广东话称呼孩子的方式。七十年前的上海夏天湿度非常大,又没空调,整天身上、背上都是湿漉漉的,每年一到夏天,我总要长一身痱子,又红又痒,又抓挠不得。晚饭以后,跑到二楼,躺在父亲床上,那时天色已暗,但为了凉爽并未开灯。这时候父亲就准备一个小碗和海绵,把一种药水摇晃几下,用药水把海绵漫湿,轻轻涂在我胸上或背上,每搽一面,母亲用扇子扇干,因为有机会亲近父亲,可以不怕影响父亲写作而被“驱赶”,我躺在父母中间,心里无比温暖,直到天色黑尽,父亲又要开始工作了,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三楼自己的房间里睡觉,这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

有的家庭是严父慈母或是严母慈父,孩子依赖父亲或母亲更多一些,但我的家庭没有,就是一种非常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不是看见父亲就远远地敬畏、手蹑脚地,没有这种恐惧、害怕的感觉。

(1)我小时候并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跟别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样是因为(        

A.父亲一旦工作,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

B.我的家庭氛围是非常温馨、平和的。

C.我家房子后面就是农地,那是我的乐十。

D.父亲用绍兴口音喊我“乖姑”,不叫我“海婴”。

(2)第三自然段对父亲的称呼有好几处都是直呼其名,你觉得原因是(        

A.表达对父亲鲁迅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B.这一段讲的是社会上的人眼中口中的鲁迅形象。

C.这样称呼更能表现鲁迅与旧社会旧思想的对抗。

D.作者不喜欢社会上对鲁迅“横眉冷对”的形象塑造

(3)下面三则材料中材料( )有助于理解“人家说,鲁迅的文章很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类的,但那是笔战,是和旧社会、旧思想在对抗,必须要激烈”。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材料二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鲁迅先生的笑声是很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材料三 毛泽东主席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4)本文写了与鲁迅先生相关的四件事,请你用小标题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作时要保持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讲“过去把鲁迅误导了,应该把鲁迅归还到他自己的真面目。”联系上下文,谈谈作者想还鲁迅怎样的真面目,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大义灭亲

春秋时,卫国有位正直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儿子石厚,却帮助卫庄公的儿子州吁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国君之位。州吁和石厚很暴虐,引起了民愤。石碏对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愤恨。他设计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与陈桓公商量好,将两人处决。人们称赞他的行为是“大义灭亲”。

【1】文中( )杀害了卫桓公。

A.石碏

B.石厚

C.卫庄公

【2】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 )

A.石碏

B.石厚

C.州吁

【3】文章告诉我们( )的道理。

A.得民心者的天下

B.只要犯错就必死无疑

C.对待犯罪之人,哪怕是亲属也不能徇私情,应使其得到应有的惩罚。

13、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剧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而西方戏剧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戏曲必将走向世界。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指风格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_________

②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_________

【2】中国戏曲的传统技艺性指的是什么?请用“____”在原文中画出来。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除了戏曲,还有    (至少写一项)。

【3】中国戏曲的“写意性”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4】根据你对中国戏曲的了解,(《贵妃醉酒》《哈姆雷特》《牛郎织女》) _______不是中国戏曲传统剧目;(收官、耍花枪、粉墨登场) _______不是出自戏曲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

【5】体会短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感受艺术之美,完成填空。

短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是运用了 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中国戏剧 ______________的特色。

短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成功的梯子

李 春

①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的儿子在年少时就酷爱足球,并且初露锋芒。

②有一次,他与小伙伴们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比赛后,大家都精疲力竭,有几位小球员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燃着香烟吸着,借以缓解踢球带来的疲乏。这个小伙子见状,也索要了一根吸着,他得意地抽着香烟,看着淡淡的烟雾从口中喷出来,觉得潇洒极了。不巧的是,刚才这一幕正好被前来看望他的父亲撞见。可是,聪明的父亲当众并没有说他什么。

③到了晚上,父亲坐在椅子上目光严肃地问儿子:“你今天抽烟了?”

④“抽了。”小伙子低下了头,准备着接受父亲的训斥。

⑤可是,父亲还是没有那样做。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屋子内来回走了好半天。他强忍心中怒气,在思考一个最佳的教子方案,等考虑好了,他才开口对儿子讲话。

⑥“孩子,你踢球的确有几分天才,如果你勤学苦练,将来或许会有点儿出息。但是,你还应该明白足球运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是,今天你抽烟了。或许你会说,我只是第一次,我只抽了一根,以后不再抽了。但你要记住,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每次你都会这样想:仅仅这一次,不会有什么的。但日子久了,你会渐渐上瘾,你的身体就会慢慢变坏,变得不如以前,而你最喜欢的足球可能因此会渐渐地离你远去。”

⑦父亲顿了顿,接着说:“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发展,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地方滑去,主要还是依靠你自己。” 说到这里,父亲问自己的儿子:“你是愿意在烟雾中损坏身体,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足球运动员,你自己做出选择吧!”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递给儿子,“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些钱就作为你抽烟的费用吧。”说完,父亲就转身出去了,丝毫也没有责怪儿子。

⑧儿子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得掩面而泣。过了一会儿,他止住了哭泣,拿起那叠钞票,来到父亲面前。“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一定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⑨从此,这个小伙子更加刻苦训练,16岁就入选巴西国家队,三夺大力神杯,成为一代球王。他就是享誉全世界的足球运动员——贝利。

⑩贝利的成功跟父亲的一番教导是分不开的。父亲是成就球王的天梯,因为他记住了父亲的教诲,更爱他的足球事业。

  (选自《中外故事》,有删改)

1请以一句话简单概括本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成功的梯子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句子分别体现了父亲什么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列举出贝利成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么看待贝利父亲的教子方法,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的财产被消防队员抢救出来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然而,大家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

改为陈述句。

(2)他这样关心我,我十分感动。

改为反问句。

 

 

 

17、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例如: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19、按要求改句子。

(1)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2)这条干涸的小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修改病句

(3)这是一条河流。(扩写句子)

(4)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一叶扁舟。(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这些设想是遥远的事情。(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新鲜事发生。家里,奶奶迷上广场舞、我学会了购物;班级里,今天的数学课真有趣、演讲比赛我获奖了、胆小的同桌举手发言了;小区里,家家装上可视电话、人人都讲起了普通话;暑假里,林中捡蘑菇、游乐场玩耍、摆路边摊;……请你以“ 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围绕“新鲜”来写;

(2)把事情写清楚、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