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内外积累填空。
(1)诗中有景:春日之美,“____,____”春风吹拂、百花盛开的绚丽之美;夏日之美,“_____,_____”的急雨之美;秋日之美,美在与友人尽享秋色,“待到重阳日,______”;夜色之美,辛弃疾笔下半夜“明月”“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_____,_____”;乡村之美,美在自然风光,美在丰收的喜悦,孟浩然去拜访老朋友,见到了“_____,_______”的田园风光。
(2)诗中有情: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陈与义远行途中轻松畅快,心旷神怡的心情;李白在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之下送别友人,诗句“_______,_______”正是他于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真实写照;在变与不变的对比中,“______,_____”流露出贺知章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文天祥为国家安宁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尽在诗句“______,_____”中。
(3)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古有伯牙“方鼓琴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少选之间而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我们往往用成语“_______”来表达。____为盲姑娘即兴创作《月光曲》时,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的脸上,照着她_______。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_______。面对这美妙绝伦的乐曲,我们可以借用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极度地赞美它。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他主持修筑了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施工的________。《詹天佑》一文按照工程的进度,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内容。
②《怒吼吧,黄河》介绍了诗人________和作曲家________创造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情怀。
③《一句话》中的“一句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皮鞋匠静静地听着。________,_________。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_______, _______。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__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___________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__________。
4、读句子,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画横线的部分。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生动逼真(________),不仅精彩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好像珠子串在一起(________),而且很有幽默感。
5、语言感悟。
我们身边有许多值得珍惜的事物,欧阳修认为应该珍惜名节,他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认为应该珍惜知己,他赠给瞿秋白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度诗人泰戈尔认为应该珍惜美好的春光,有诗为证:“春天把花开过就告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阅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完成选择题。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之情(①悔恨 ②爱国 ③自豪)。
7、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默写《浪淘沙》。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错。
①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_____)
②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
③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
月
杜 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大舞台
丁香结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古人发明丁香结的说法,其原因是什么?用“ ”在选文中画出相应句子。
【2】你能写出哪些关于“丁香”的名句?(请写出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结,是解不完的。”这里的“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5】你从“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回顾课本中精彩的句段,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句话是 说的,文中多处运用 、 、 的表达方法,表达了作者
。
2、《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居里夫人的“美丽”是指: 、
、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赞誉居里夫人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矗立 屹立 耸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 遥望 俯视)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热烈 热情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语,用“ ”画出。
【2】文中“惊天动地”是表示声音________的词语,“气壮山河”写出了五壮士的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五位壮士在跳下悬崖之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银杏
①银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
②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
③可是,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在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存活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④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的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叫“公孙树”。
⑤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行。一点儿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的定林寺中,据说有3000多岁了,直到今天它还果实累累。
⑥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⑦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树根能够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使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一个让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1】人们为什么称银杏是“植物界的恐龙”( )
A.因为银杏长得跟恐龙一样大。
B.因为银杏和同时代的恐龙一样普遍。
C.因为银杏和恐龙一样灭绝了。
D.因为银杏存活的时间和恐龙一样长。
【2】人们把银杏称为“_____”“_____”“_____”。在这里引号表示_____。
【3】文中画“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和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
【4】银杏长寿的原因是( )(多选)
A.银杏根系极为发达,树根扎得深,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
B.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
C.银杏存活的时间和恐龙一样长。
D.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能抑菌杀虫,使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5】下面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__________
【6】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要学会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重要语句和段落。在这篇短文中,如果想重点了解银杏“长寿”的秘密,就要详细阅读第_____自然段;要想了解银杏悠久的历史,就要重点阅读第_____自然段。
13、欣赏《最后的晚餐》并阅读其相关资料,对其中某个人的神态进行描写。(不少于200字)
《最后的晚餐》取材自基督教《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设立圣餐》的一节,在逾越节的一个晚上,耶稣预知他的死期将临,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在一起进晚餐。正在进餐时,耶稣对众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门徒们听后,顿时引起闪电般的反应,他们个个感到突兀,有的转身。有的站起,向主发问:“主,是我么?”耶稣回答:“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出卖我。”犹大就问他:“拉比,是我么?”耶稣回答:“你说的是。”
达•芬奇于1495-1497年费时三年为一所修道院的餐厅所作的壁画。这幅画着重刻划耶稣的门徒在听到主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的时候所表露出来的不同的心理反应。
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画家把十三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划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画家把耶稣安排在既是画面中心,又是视觉中心的位置,用背景中大门的透光,更加清楚地衬托出耶稣的形象,餐桌。墙壁门窗和天花板的处理取平行透视,都集中地消失在基督的形象上,这一切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首先吸引到基督身上。并且有意识地把两侧的门徒和耶稣分开,初看耶稣似乎很孤立,实际上内在情绪和感情以及整个事件都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十二个门徒三人一组平均分配在两边,以其各自的动作和表情与基督发生联系和呼应,整个环境和道具的处理比较简单,为的是更加突出激动的人物,再通过这些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将整个画面的中心引向基督。
14、课外阅读。
太空“清洁工”
①辽阔的太空,有许多人造航天器围着地球运行。
②这些航天器从设计、制造到发射上天,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行中哪怕出一点小问题也会造成难以估价的损失。可是偏有一些“捣蛋鬼”不时威胁着它们的运行安全。这些“捣蛋鬼”就是讨厌的太空垃圾。
③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设计寿命极限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能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些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会遭殃。
④有没有办法清除掉太空垃圾呢?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专门用来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清洁工”,它可以帮助解决太空垃圾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它装有4台摄像机,能够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起进入稠密的大气层,这时剧烈的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就会将它们一同烧毁。从地面上看,就像天空坠落的流星一样。
⑤有了太空“清洁工”,外层空间会干净许多,航天器的运行也安全多了。
【1】关于太空垃圾,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卫星、航天器、火箭残骸都是太空垃圾;
B.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太空垃圾,立刻就会遭殃。
C.太空“清洁工”可以直接烧毁太空垃圾。
【2】③④自然段中都有提示主要意思的关键语句,请用“ ”划记出来。
【3】联系下面的材料,完成答题。
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
这一句中的“不到”说明___________。“100万美元”不也是挺贵的吗?请联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句子。
(1)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2)这条干涸的小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修改病句)
(3)这是一条河流。(扩写句子)
(4)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16、这件事他一定知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照样子,仿写句子)
雪花落满了操场,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把”字句: 。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改为反问句: 。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仿写一句话: 。
19、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是幅画。(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被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