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一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这个老师很厉害,学生都怕他

B. 他总是装作一副很厉害的样子

C. 天热得很厉害

2、诗词填空。

军歌应唱大刀环,____________________,何须马革裹尸还。

3、读小说,我们要关注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

4、补充下列名句。

1.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

5.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填空。

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

2.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大雨倾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水天一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本单元,我们跟随着作家_____去草原领略了草原风光,感受了草原人民的___________,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友谊;跟随宗璞感受了_______的美丽、高洁、愁怨;而__________用花的语言来叙述_____________,描写了花的______与凋谢,借花写出了一种神韵和品格,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先补全诗句,再作答。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填空。

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景从_____写到____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追字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画锦堂。画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画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不胫而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胫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为什么让家人快马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追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赏析

迢迢牵牛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词。

擢:___________________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诗中的叠词有:迢迢、______________、札札、_____________ 等,其中只有“______”是属于拟声词,其他几个都是状态词。

【4】这首诗中通过描写织女的姿态美,意在表现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有虚实之分,眼之所见为实,心之所想为虚。哪些诗句描写的是眼前所见的“实景”?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句子理解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1这样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个句子写得前后矛盾,不合常理。

B. 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孩子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10、阅读下面的文章

算计

夏天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早上还是万里晴空呢,中午时天色就变了,小镇的上空阴云密布,一副山雨欲来的模样。吴老头蹲在巷口,身边的纸箱上面还放着一把雨伞,纸箱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大字:雨伞35元。他抬头望望天,精瘦的脸上露出喜色……

②“唉,这伞是新的吗?”一个男青年在小摊前停下了脚步,手里抓起雨伞问道,吴老头抬头瞅了他一眼,只见这男青年穿戴时尚,脖子上挂着一条粗大的金项链,黄灿灿的光晃的他眼睛都眯缝起来。

③“当然是新的,你看看,包装还是完好的,洋货,好用。”吴老头用手点了点雨伞包装上的那两行洋文,夸道,“这雨伞特好卖,一箱子只剩下这一把了。”

④“骗鬼呢,随便印上两个洋文就冒充洋货。”男青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不屑地说“你以为我没上过学吗?这几个汉语拼音我还认得出来,三十五太贵了,顶多给你二十,卖不?”

⑤“不卖”老吴头斩钉截铁的摇了摇头。

⑥“二十五”男青年抬头看了看天,眉头皱了皱。

⑦“三十五,少一分也不卖。”老吴头气定神闲地说:“反正只剩下这一把了,我不愁卖不出去。”

⑧“好,三十五就三十五。”男青年咬了咬牙。恨恨道:“你这是趁火打劫呢,一把破伞也卖得那么贵。”

⑨“大叔,这雨伞四十卖给我吧。”忽然一阵香风袭来,摊子前多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一上来就抬高了价钱,声音妩媚的说:“快下雨了,不要淋湿了我这身高档的连衣裙,香港买回来的呢。”

⑩“行,你给四十元把雨伞拿走吧。”财神爷从天而降,吴老头不由得喜形于色……少妇也爽快,从香肩上取一下小垮包,拉开拉链就要付钱。

“慢”男青年一声大喝,制止了他们的交易,愤愤地说:“这雨伞是我先看上的,做事总要讲究先来后到吧,懂不懂规矩?”少妇不屑地撇了撇嘴:“哟,你这小伙子就是不讲理,买东西都是价高者得,这规矩你又懂不?”

“哼,你以为自己有几个臭钱就很了不起吗?本来大爷是最看不惯就是拿钱砸我!好吧。我出五十,这雨伞我要定了。”男青年寸步不让。

“七十!”少妇白了他一眼说:“好男不跟女斗,给点风度好不好?”

“一百!奶奶的,我出一百!”男青年似乎是豁出去了,铁了心要争到底。他从身上摸出一张百元大钞,神气地说:“大爷我有的是钱。”吴老头急不可耐的从男青年手上抢过钞票,一把揣进口袋高兴地说:“哈哈,你们俩也不用争啦,这事情我可以做主,这雨伞毕竟是小伙子先谈价的,小伙子一百元成交了。”

“有毛病!”男青年的顽固似乎也让少妇偃旗息鼓啦。狠狠的瞪了男青年一眼,扭着屁股走了。男青年抓起雨伞,抬头看看阴沉沉的天气,也急匆匆向另外一个方向走了。

吴老头掏出一根烟点上,脸上带着狡黜的笑,从纸箱里再掏出一把雨伞放在箱面上。少妇一阵风似的从巷口闪出来,笑嘻嘻的问:“爹,女儿这招是不是管用?”

“管用,管用,嘿嘿,就你鬼点子多。”吴老头笑吟吟地说,仙手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百元大钞递给少妇,喜滋滋的吩咐道:“去打一斤酒买半只烧鸭,我今晚要喝上两盅。”

少妇接过钱,摸了摸手感不对,又举到眼前看了看,忽然脸色都变了,“爹,你怎么不仔细看看,这张是假钱!”

两人追到巷口,可是哪里还有男青年的影子,狂风呼啸着,宛如嘲弄的笑声。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气定神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姿绰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偃旗息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画横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句,揣摩句中吴老头“露出喜色”和“喜形于色”两处的“喜”的原因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男青年买完伞后“急匆匆向另外一个方向走了”,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中的吴老头父女本想算计买伞男青年,结果反被男青年所骗,充满讽刺意味,你认为作者想借这篇小说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故乡一进夏天,就变得美丽起来。山前山后的花成片地开放,还有泥路田埂上的花,虽说都是些不知名的,但她们都在风中绽开了笑脸。女孩子们这时候也很难瞧见了,她们总是躲在花丛里,偷偷地摘下自己喜欢的花儿。有的揣在口袋里□小心翼翼地带回家□有的抓在手里□在风中挥舞着□还有极漂亮的则顺势插在头上,接着脸上腼腆的笑也绽开了,但总还未等你看清,她们就红着脸跑远了。

夏天最热闹的要数河边了。那些贪玩的孩子们早就耐不住夏天的热,巴望着能用水清凉一下。男孩子们总喜欢站在河岸边高高耸起的大石头上,然后纵身跳进河里,溅起又高又清的水花。待到跳下水的孩子刚刚站稳脚跟之后,其他的小伙伴们就会过来与他扭打在一起,这个潜下水去抱他的脚,另一个爬泳过去搂他的腰,“一、二、三”大家一起使劲把他撂倒在水里。这时候坐在岸边的女孩子们就“咯咯咯”地笑起来,她们总是只坐在边上,将脚放入清澈的河水里面,轻轻地打起几圈涟漪……

村头的池塘也常聚集着孩子们,他们总是带着鱼杆、鱼篓到那里去,有的还挎着篮子,因为啊,那池塘里头有鲜艳的荷花。孩子们会悄悄地撑上小舟躲藏到荷叶丛中去,有的顺手摘下几只含苞待放的,拿回家去插在大缸里欣赏。

故乡的夏天真是其乐无穷呀!

【1】给选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______”上。

【2】第1自然段中“”里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选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______”划出来。

【4】选文中划“______”的句子中,作者看到了__________,联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诗云: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作者表面上描写的是陷于孤独困境中的杏花,实际上是通过对杏花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决心,体现作者在同一处境(严寒风雪)下的情感精神与理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是赞美杏花的美丽,用杏花那迷人的身姿隐喻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美好憧憬。而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表面上描写的是杏花被东风吹落,却毫无畏惧的事实,实际上是意在表达诗人面对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短短二十八个字,融景、感触、抱负于一体,蓄意深切,意蕴深长,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1)《北陂杏花》是通过写( ),反映了贬居江宁之后的心境下对于虚静的审美理想的追求,表明(   )与人生操守。

(2)全诗共四句,前两句( ),对杏花的赞赏;后两句(   )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

 

13、课内阅读。

花之歌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马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转,歌唱;我婆婆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有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未完全领悟。

【1】第2段中把花比作星星,而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也把花比作星星,请写出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段中画线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七段中最后一句“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之歌》是《浪之歌》、《雨之歌》的姊妹篇,他们同出于纪伯伦的《组歌》,比较它们在写作风格上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从内容上评价《花之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将“花”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这首花儿唱的赞歌里,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我能行:

晌午,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小树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蝉在枝头拼命地叫着。__________一阵大风吹过,吹得树枝乱摆。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正在忙碌地搬家。不一会儿,风卷乌云,滚滚而来,天像是到了傍晚,一阵比一阵暗。刹那间,闪电似金鞭乱挥,这儿一道,那儿一道,煞是怕人。雷声像爆炸似的,__________响起来。在这电闪雷鸣之中,__________,大雨从天上倒下来了,越下越大,天地间像挂上了无数的大珠链。雷雨中,行人打着伞在泥泞的小路上吃力地走着。白亮亮的雨点打在雨伞上,__________直响。渐渐地,雷声小了,雨点也小了。云散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美丽的彩虹高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中,一股股清新的空气中夹带着泥土香味迎面扑来,天地间变得凉爽极了。

(1)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到文中的空线上。(填序号)

A.哗哗哗 B.轰隆隆 C.啪啪啪 D.呼呼呼

2短文按下雨的过程,写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雨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移居月球的设想就算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3)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啷啷地大响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18、这些哲理,人类怎么可能完全领悟?(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图书管理员把我放在一个奇怪的机器面前。(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请你根据下面这个结尾,合理补充前面的内容,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题目自拟。……望着清洁工阿姨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我想大声对清洁工阿姨说:谢谢您,是您给我们带来了清新、舒适的生活环境,您是真正的城市美容师’”。: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村名、校名和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