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句。

(1)夏洛蒂三姐妹 地写作着,很快她们就   ,震动了世界文坛。

(2)夕阳西下,蒙汉人民在依依不舍地话别,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 !”

(3)好曲不厌百回唱, 。初读好书,如 重读好书,如  

(4)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丛鲜花,就吐露一片芬芳;如果你是 ,就  

2、回顾诗歌,完成练习。

作者描述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诗中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势,再现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通过描写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表现出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

3、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2)又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呢?(去掉问号,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4)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积累填空。

(1)《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或轻于鸿毛。”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唯有不断革新,国家才有新进步。正如《礼记》中所说:“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4)即将升人中学,我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填写恰当的诗句、名言、警句或谚语)

5、阅读《长江之歌》的第一小节,回答问题。

1.这里作者采用了第__________人称的写法。

2.“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长江当作___________来描写。

3.“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长江当作___________来描写。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用自己的话说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蕴含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再写出一句描写这个季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直接描写下雨的季节并赞美这场及时雨的诗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从视觉上进一步描绘夜雨景色的诗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含有“潜移默化间对事物产生影响”意思的诗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锦官城”是指现在的城市( )

A.锦城。

B.官城。

C.成都。

D.德阳。

【5】下面对全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句句是“雨”,处处是“喜”。

B.诗人抓住这场雨的特征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

C.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D.诗中颈联五六句只写了夜的黑,与“雨”“喜”毫无关联,实乃败笔。

8、古诗词。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渔歌子》描写的季节是 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

【2】这两首词都采用了_____(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的写法,其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老人与海鸥(节选)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 发生了一件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 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文中先后两次写到海鸥大声鸣叫,海鸥们似乎在说些什么?(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阅读与表达。(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草原》节选

【1】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抄下来,谈谈你阅读的感受,再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仿写一句话。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先生《草原》一文的描写让我们对草原充满了向往,请你变身为导游,向游客介绍草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全家人都惊讶地发现,我这个被宠坏了的小公主,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狠劲儿。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扌周 )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去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我自己到从没叫苦、喊过疼———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宠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不忍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本段中描写练功时所用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巡道工的故事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悠闲――   轻微――     伟大――   出现――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默默无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5本文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次要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出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取蝉( )  

而不知黄雀在其也(

黄雀颈( )

【2】下列句子中的各指代什么?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14、课内阅读。

①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②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刷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1】片段主要表现的是京剧表演中___________的这一表现形式。

【2】用“ ”画出片段中能体现“太像杂技了”的句子。

【3】第①段写的是京剧艺术静态的亮相,这种艺术形式越发能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发能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亮相,它的存在,是为了突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整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

16、为了我们的身体,老班长冒着生命危险去钓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他上课玩玩具,这是事实。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明天星期六,我带你去书城看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人都想听贝多芬弹奏这首优美的《月光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换句式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①“把”字句:________

②“被”字句:________

20、请你写一个“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大胆想象,学习练笔

学习本课的描写方法,写一写你与小动物发生的真实的故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