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积累运用。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_____,______。” 

2.古语有云:“____,____。”不可改也。 

3.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胆颤——(   ) 磅礴——(   )

蜿蜒——(   ) 攀缘——(   )

3、根据含义填写合适的四字词语。

(1)形容水势大,奔腾起伏。( )

(2)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

(3)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

(4)指各种颜色。( )

(5)形容迟钝的样子。( )

4、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克服困难]屠呦呦在研究抗疟疾药物时遇到很多困难,但面对困难,她________畏惧退缩,________迎难而上。

(2)[以身试药]在药物研究过程中,屠呦呦曾以身试药,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________要确保药物试验的准确性。

(3)[取得成就]经过多年研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她和她的团队还发现了双氢青蒿素,它________能治疗普通疟疾,________对治疗恶性疟疾有着独特效果。

5、下面的对联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绩,请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具体所指:

(1)收二川——_____   (2)排八阵——_____

(3)六出——_____   (4)七擒——_____

(5)三顾——_____   (6)取西蜀——_____

(7)定南蛮——_____   (8)东和——_____

(9)北拒——_____   (10)用火攻——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的困难多,艰险多。

【4】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住他们。

【5】理解第五、六两句,选择正确答案。

(1)“暖”字暗示了红军战士( )后的心情。

A.强渡大渡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2)从“寒”字可以体会到( )

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使人感到很冷。

【6】从诗中我们知道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7、古诗赏析二。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主,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②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③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麟般整齐排列。

【1】了解诗人通过写哪些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补全下列思维导图。

 

《江上渔者》

《陶者》

《农家望晴》

人物: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首诗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三首古诗。

(1)《江上渔者》一诗将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反映了渔民______________

(2)《陶者》一诗将“______”与“______”两句进行对比(用原诗句回答),写出了_________,体现了当时社会的________

(3)《农家望晴》一诗中“白发老农如鹤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鹤立”一词比喻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__的心情。

【3】下列对三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君看一叶舟”中的“一叶舟”突出了打鱼的船很小。

B.“鳞鳞居大厦”一句中的“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

C.《农家望晴》一诗中的“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喜悦的。

D.这三首诗都是悯农诗,写出了当时劳动人民生存的不易。

【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三首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请你回忆课文,将诗歌内容补充完整。

【2】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首句以直白的语言和豪迈的气势,写出了长征途中虽然困难重重,但红军却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B.颔联中五岭和乌蒙指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几座险峻的大山,从中也可以看出长征途中线路多,危险大,但红军毫不畏惧,视死如归。

C.尾联对仪工整,主要想突出岷山白雪皑皑,风景如画,以及作者对岷山千里雪景的喜爱之情。

【3】从文字内容中想开去。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全诗第二句。透过句中字眼,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的________________精神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同步阅读。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________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________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________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________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

2这首诗把乡愁分别比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海峡指的是________。

4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描述最为准确的句子是(   )。

A.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10、课内阅读

  船长哈尔威________上,________,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________。人们透过________,凝视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________,________做人之道。面对________,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________。

1将选文的内容补充完整。

2船长哈尔威虽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可是他心里一定在说:历史,请永远记住这一天,我愿以我的死引起人们的重视,让沉船的悲剧不要再发生。我就要走了,亲爱的朋友,面对灾难一定要沉着!面对灾难一定要________!面对灾难一定要________!面对灾难一定要________!再见了,我的朋友!再见了,我的亲人!再见了,可爱的世界!”

3哈尔威船长和轮船一起沉人了海底。文中把哈尔威船长沉人大海时的形象比作________,这表现了哈尔威船长________的品质。我能用这样几个词语来表达人们对他的敬意和怀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时30分,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从此走上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

材料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Loɡo由正圆形、写意的太极阴阳鱼、北斗星、司南、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等要素组成。北斗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又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和通信服务,同时还寓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1】北斗导航系统共发射_________颗导航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2020年7月31日正式开通。北斗导航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项功能。

【2】想了解有关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相关信息,我要认真阅读(     

A.材料一

B.材料二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LOGO的组成要素有正圆形、写意的太极阴阳鱼、_______________、网格化地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寓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

12、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孬(nāo)兵

①“你是我当兵三十年见过最孬的兵。你知道孬是什么意思吗?我来告诉你——孬,就是不好,就是懦弱,就是胆小,就是软骨头。”

②班长惶恐,连长害怕,营长焦急,团长也不敢说话,都站得笔直,看着气急败坏的将军。

③“我不奢求你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如果还是一个男人,就给我跳下去。你,是一个男人吗?”将军指着士兵,眼睛瞪得快要爆裂开来。

④悬崖上,所有的士兵仰望着将军,身旁一个士兵,在哆嗦,在发抖,双腿像是在筛糠,脸色苍白,双唇紧咬,血从嘴角渗出。

⑤团长轻脚轻手地走到将军身边:“将军,有些人先天恐高,这是正常的事……”话未完,将军怒道:“你说的是有些人,不是军人,战争不允许士兵有害怕的权利。”

⑥士兵依旧沉默,依旧发抖。将军没再说话,用力拉着士兵走向悬崖,系上安全带,挂好保险钩,脸贴着士兵:“孬兵。”士兵没来得及回答,将军反手一把将士兵推下了悬崖……

⑦三个月后,士兵养好了腿伤,连长报告,说士兵面对再脏的泥水洼,也能匍匐倒下了。将军白了连长一眼:“你很闲是吧?”半年后,营长请示,说士兵半年考核射击成绩第一名。将军冷笑:“比得过你,还是打得过我?”一年后,团长汇报,说士兵在野外生存中,生食了老鼠和蛇。正在坐着看地图的将军瞬间爆发:“如果你的团只是这个标准,你可以去新兵连报到了。”

⑧战争打响了,将军属下的团奉命奔赴一线。临行前,将军阅兵,指挥台上,将军的声音响彻云霄:“为了祖国,我命令你们——必须胜利。”士兵们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声音却如同炮声——是。将军走到士兵的队列前,他给一个兵理了理枪带,又拍了一个兵的肩膀,接着又帮一个兵把胸前的扣子扣上,一个一个看下来,将军看到了那个孬兵。士兵睁着钢铃一般的眼睛与将军对视,将军一拳捶在士兵的胸前,士兵纹丝不动,将军大笑。

⑨士兵随即上了战场,两天,五天,七天,半个月后,连长抬着那个孬兵回到了后方。军营门前,连长嘶哑着嗓子:“将军,我团奉命坚守,已完成任务,应到800人,实到5人,请您指示。”那个曾经钢铁浇铸的将军掉下了眼泪,温柔得像一个孩子:“请稍息。”

⑩医院里,将军面对中弹昏迷的士兵又一次发了火:“我命令你醒过来,如果你不服从,就是一个孬兵。”与当年不敢悬崖垂降一样,士兵再一次违背了军令。看着这个带领一个侦察班孤身杀入敌营,被敌方发现时用身体保护战友的士兵,将军喃喃:“你这个孬兵,我怎么跟你妈交代啊……”

【1】根据文章内容,照样子把小说的其他三个情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情节一:______

情节二:孬兵进步迅速,将军仍不满意。

情节三:将军战前阅兵,看到士兵们表现,满意大笑。

情节四:______

情节五:______

【2】文中两处画“ ”的句子主要是对“孬兵”的描写,从中感受到______

【3】“现代高技术战争,要求军人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心态。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就没有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把握。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格,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和锻造出来的。”结合这份材料,说说你对“……将军反手一把将士兵推下了悬崖……”这一行为的理解。

____________

【4】读到文章的结尾处明白了将军与“孬兵”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5】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结合小说中的情节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用“   ”画出表示“张冠李戴”意思的句子。

【2】“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对伯父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伯父经常看书,记忆力比“我”的好。

B.伯父是在说“我”记忆不好。

C.伯父是在间接、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的话对“我”有什么启迪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新中国诞生后,张钰哲一直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几十年来,张钰哲领导的行星观测室,又陆续发现了  颗新的行星,其中有 

多颗新的行星已经由国际小星星中心正式编号。如今,太阳系里(  )有中华星,而且还有张衡星”“祖冲之星”“南京星”“台湾星”……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

(2)给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A.尽管…………  B.虽然……但是……

C.………… D.不仅……而且……

(3)省略号的作用是

(4)文章为了说明说明张钰哲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成果丰硕,且心系祖国荣誉,运用的是( )

A.举例说明  B.数字说明  C.对比说明

(5)如果你发现了一颗行星,你会给他怎么命名?说出理由。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个小蜜蜂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阳光里快乐地飞舞。(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修筑铁路。(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大合唱》真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惨痛的相持阶段。(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花儿开了。

(2)荷塘里的荷花都打着朵。

(3)绵绵的春雨还在下着,滋润着的麦苗。

(4)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就要到来。

 

18、 根据要求改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

(5)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改为被动句)

 

19、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我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缩句:

(2)少年出场了。

扩句:

(3)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

(4)过去的日子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例子,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注意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要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环境:处于青山绿水间的学农基地。

人物:班里的学习委员李茵 班里的淘气包肖阳 热心助人的劳动委员陈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