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列古诗词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赵钱孙李,________________。”   2.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

3.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5.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6.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其中第6句诗句出自王安石的诗《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主要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哲理。

2、给下面两个字注音并扩两个词。

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飘带舞   翠色____    一______千里

______大无朋   顾影自____    ____芳自赏

1.看着____的大草原,我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

2.你看那杨柳刚长出嫩叶,____,惹人喜爱。

4、填空。

1.《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_____”的英雄人物是_____

2.“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_____

3.“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领袖分别__________

4.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_____

5.《三国演义》中以_____的两次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出与“笑”有关的词。

(1)无意义地一个劲儿地笑。________)   (2)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________

(3)轻蔑地笑。________)   (4)阴险地笑。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唐〕朱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比作________

2在本诗中指什么?渠水非常清澈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___,我还读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

2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千山的代表,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万水的代表。

4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呼唤。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庭院中。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象是____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幽静。 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拓展阅读。

十岁报童的演讲

  艾弗森:约翰,你从没有想过要换一份赚钱的工作吗?

  约翰坚定地说:没有,因为我做律师的祖父告诉过我——成功最大的秘密就是坚持到底,(   )在我每周只赚3美元的那些日子里,我(   )没想过要换一份工作。我一直坚信自己能够赚到我希望的那么多的钱。果然,现在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除了自己送报,我还雇了8个帮手,把送报的区间和客户扩大了许多。目前,我正筹备成立一个送报公司,准备尝尝当老板的滋味哩。

  艾弗森赞赏地追问:当年和你一起送报的那些人中,现在有比你赚钱更多的吗?

  约翰骄傲而果断地回答:没有,他们中倒是有不少人很后悔当初没有像我那样坚持下来,其中有四个人现在已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这时,艾弗森总裁激动地站了起来:谢谢你,约翰,你今天给我们做了一次极为精彩的演讲。说着,他递给他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

  约翰很惊讶:你付给我的报酬太多了,我只不过随便说说我的经历而已。

  艾弗森总裁赞赏地抚摸着约翰的头:孩子,我相信,你今天这番演讲的价值,要超过我所支付报酬的一万倍。

  谁都不会想到,当年十岁报童一次极为简单的演讲,竟如一粒火种点燃了许多一度消沉的心灵,凯利公司一步步壮大成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跨国集团,报童约翰本人后来也成为美国报界大亨”。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的骄傲________的意思,它还有另一个意思是________。

3十岁报童的演讲有什么特别的价值?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0、类文阅读

童年的春节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粘,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盏,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节选自《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1(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添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人如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策略)为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下面阅读文章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完成写一段有关灯笼的介绍性文字的任务,可快速略读全文,找到第2自然段内容仔细阅读。特别注意那些描写灯笼寓意、灯笼种类、灯笼夜市的文字。

B.为完成体会传统民风民俗对人们的影响的任务,先默读浏览。要特别注意描写各种民风民俗时大人、小孩的反应,关注关键词句。

C.为完成讲一个有关春节过年的故事的任务,可以主要关注第1自然段中的吃饭、贴春联,第2自然段中的祭灶王爷和花灯夜市,还有第3自然段中的元宵节过后烧灯笼的故事。把它们连起来讲述。

D.完成以上任务,不需要特殊的阅读方法,认真读每一自然段文字即可。

3(阅读方法)根据阅读任务,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提取相关信息。

(1)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画上“﹏﹏”。

(2)在福州,灯笼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样式分,文中儿童玩的灯笼有:____________

(4)按照材料分,灯笼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理解)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祖父只忙着写春联和吉利话,“我”就站在一边帮他一起写。 _____

(2)从“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如灶糖、灶饼,“我”最喜欢的是灯笼。  _____

(3)在福州过年时,大家都会送灯。送灯的数目,总和孩子的数目一样多。_____

(4)元宵过后,光彩辉煌的日子过完了,“我”最无奈的是和灯笼告别。_____

11、雨还在下

(1)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

(2)男人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他拉亮灯,推推身边的媳妇。媳妇一骨碌爬起来:“咋?屋里进水了?”男人说:“我是担心咱爹咱娘……”

(3)“说梦话吧?爹娘不是住在咱家吗?咱住的可是爹娘的老屋。要塌,也是这里塌。咱那屋,结实着呢!”

(4)“结实归结实,可那边地势低,万一进了水,不是闹着玩的……”

(5)“门前有土埂,屋后有排水……哪能呢?睡吧,睡吧。”

(6)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

(7)男人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这回,媳妇也跟着坐起来:“你到底折腾个啥?还让不让人睡觉?”

(8)“我还是不放心……咱爹咱娘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屋里一旦进了水,跑又跑不得……”

(9)“要不,你去看看?”“嗯,看看。”男人说着,麻利地穿衣,下地。

(10)“把我一个人撇屋里?”媳妇说,“我也去!”

(11)男人和媳妇穿好雨衣,摁亮手电,拧开门,一头扎进暴雨里。

(12)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

(13)男人和媳妇跌跌撞撞来到自家门前。一切安好。

(14)媳妇说:“我说没事,你偏不信。这回安心了吧?”

(15)男人和媳妇跌跌撞撞地原路返回。刚到院门口,眼前的一幕就把他们惊呆了——他们住的屋子塌了……

(16)男人和媳妇紧紧地相拥在一起,脸上淌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17)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雨还在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___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多选)

A.渲染环境,突出雨很大。

B.衬托出男人和媳妇对爹娘的关心。

C.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3】文中哪句话与第(15)段中房子塌了的情节相照应?在文中用“ ”画出来。

【4】男人和媳妇出门的原因是__,结果是___

【5】如果让你用一句名言赞美文中的这对夫妇,你会选( )(填序号)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泛爱众,而亲仁

C.百善孝为先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节选)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

②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③《中国诗词大会》在题目设置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题目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丰富的诗词类别,节目中的所有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为营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比赛场面,节目还运用了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手段。

④节目设计的嘉宾解读环节,是该节目的亮点之一。点评嘉宾结合现场嘉宾作答的题目,讲述诗词中的故事,既挖掘了节目的深度,又增加了看点。

⑤《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获得了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

材料二:

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都担任过中国诗词大会嘉宾,下面是对他们的介绍:

康展: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讲座:《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清照》等。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代表讲座:《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大隋风云》等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代表讲座:《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于谦》等。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代表讲座:《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读<史记>》系列。

【1】两则材料中为我们推荐的节目是:《______

【2】如果要了解这个节目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应选择材料______(填数字)。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节目的基本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想了解嘉宾的情况,应选择材料______(填数字)。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四位嘉宾都同时参与过的另一档节目是《______》。

【4】材料一是按照______的结构方式写的。

A.总分

B.总分总

13、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 潸了。

【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如此匆匆而过的时间,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句子,完成练习。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

【1】朗读这句话时应该读出的____的语气,需要重读的两处是“_____”和“_____”。

【2】我们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盲姑娘不但______,而且______。她真是贝多芬的知音啊!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燕子从湖面掠过。(扩句,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

16、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17、(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2)张华站起来说:我要去做作业了。(改为转述句)

 

(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4)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不得不认输。(改为肯定句)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6)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修改病句)

18、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19、照例子,选择一个词语或自定词语,发挥想象,把一种情感写具体。

例句:(沉重的心情)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欣喜落狂、激动、沮丧、饿、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1)“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欣被授予评为南丁格尔奖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都为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的品质而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无止境,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你一定也有过“盼”的心情吧,盼放假,盼生日、盼春游、盼运动会……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写一段话,注意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把“盼”的心情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