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照原文填空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_____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___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______洒满了银光。——《月光曲》

2、按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1)鲁迅先生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莫基人。“……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_,手捏_________,……”这是鲁迅笔下一个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形象。《好的故事》运用象征手法描绘了_________。在侄女周晔眼里,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2)《只有一个地球》从_________的角度,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________。我们可以设计“___________”这样一条宣传语,号召人们保护地球。

3、填写量词

一________松鼠      一________帽子      一________鹿角

一________面包      一________镜子      一________方糖

4、看拼音、写词语。

guò  yǐn    yā  yā  àng rán    jiě zhī yuán 

(     )     (   )         (      )

 

5、根据读书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写出了雨中西湖的景象。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描写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4.《___________》这部日记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四年级男孩子的成长故事;《____________》则讲述了小雨来的成长经历。

5.鲁迅先生这样说:“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再按要求答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大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兄弟举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诗人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下列词语。

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气概。

【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的特点。

B.“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风浪急猛、浩瀚绵长的特点。

C.“如今直上银河去”一句,通过想象,表现了诗人厌世避世的愿望。

D.“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借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浪漫主义情怀。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全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所给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 )     ③渡( )     ④夺( )     ⑤翻( )

【3】诗文中__________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是“万水”的代表。“万水千山”在诗中的意思是( )

A.指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数。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4】诗歌最后两句中,“三军”指________,“开颜”指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表达了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灯祭

迟子建

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fèi   téng)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fèi   jiù)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huì   )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浑浊,只好弃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   miè),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还真顾家啊。”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将死的光芒总是灿烂夺目的。

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fèi téng     fèi jiù     huì hé     xī miè

( )       ( )       ( )       ( )

【2】“称心如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我可以从文中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

【3】如果我想给别人介绍这种玻璃灯的做法,我要看哪个段落?根据内容填一填。

重点看第( )自然段,做法:准备冻玻璃瓶——( )——准备比灯罩略大的木质底座——( )——铁丝穿过两个眼在顶端扭结一( )——半截红烛固定在钉上一( )——大功告成。

【4】如果想体会作者提灯过年的骄傲,要侧重读哪些段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1928年初,时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的夏明翰不幸被捕了。‖

敌人满脸杀气地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若有所思地说:“姓东!”

“胡说!”敌人拍着惊堂木,“你明明姓夏,为什么乱讲?”夏明翰从容不迫地说:“你们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就当然应该说姓东!”

敌人无言以对,硬着头皮继续问:“多少岁?”

“共产党万岁!”

“籍贯?”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们的籍贯是全世界!”夏明翰越说越激昂,“我们坚信,共产党必胜,红旗一定会插遍全球。”

敌人慌了,急欲收场,便匆忙问道:“有无宗教信仰?”

“我们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不像你们已收捧圣经,一手拿屠刀!”

敌人别有用心地说:“那就是说你没有信仰啰?”

“怎么没有信仰?”夏明翰大声宣布,“我信仰马克思主义!”‖

夏明翰入狱后,敌人企图从他口中得到党的机密,特派人到狱中“规劝”,遭到夏明翰严厉痛斥。敌人又施加各种酷刑逼问。可是软硬兼施,均告无效。1928年3月200日,便对夏明翰下了毒手。‖

临刑前,敌人问他有无遗言,夏明翰厉声喝道:“给我拿纸笔来!”

他接过纸,饱蘸浓墨,写下了使革命者振奋、反动派丧胆的五言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面对敌人的枪口,他高呼着“共产主义万岁!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了。‖

【1】按要求给下列词语分类词语分类,把序号填在相应括号里。

①满脸杀气②英勇就义③前仆后继④从容不迫⑤软硬兼施⑥丧胆⑦激昂⑧企图

(1)可以描写革命者的词语有______

(2)可以描写敌人的词语有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1)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软硬兼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 ”的句子,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明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已用“‖”划分成四部分,请照样子为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受审——入狱——________

【5】把下面两段话分别加到短文开头之前和结尾之后,使短文首尾呼应。

A.一首斗志昂扬的《就义诗》,鼓舞了无数后来人前仆后继加入革命洪流中,谱写了一曲胜利的约章。

B.夏明翰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位钢铁战士,他的《就义诗》写得惊天地,泣鬼神。

_____应加在开头之前,_____应加在结尾之后。

11、__________________

①诸位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就送你们一句话吧。

②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如果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会被后来的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购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个小时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个小时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看几乎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个小时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个半小时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⑨再会了!我要看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1.说说文末的“器”是什么意思,再写出一个含“器”字的成语,使所含“器”字的意思与文末的“器”意思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与其意义相近的古诗句。(至少连续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列举了达尔文的事例作为论据,请概括一下,写在横线A处;另外在横线B处再补充一个同类事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下文,你觉得在第⑦自然段的横线处应填的名言是(  )

A.易卜生说:“你的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B.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C.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郭爱克说:“科学就是勤奋,勤奋就是要紧紧抓住时间。”

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给这篇文章加上一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12、课外阅读。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杨红缨

①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上次老爸送我的一本书还放在抽屉里,书名是《鲁滨孙漂流记》,书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

②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扉页上有几行字,头两行是毛笔写的: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赠维儿

③下面落名吴敬山。吴故山是老爸的爸爸,我的爷爷,那么这本书是当年我爷爷送给我老爸的。送书的时间是1965年6月1日,现在推算起来,是我老爸12岁那年“六一”儿童节那天,爷爷送给他的。

④接下来的两行字是用钢笔写的,龙飞凤舞,一看就知道是老爸写的:

学生会存     赠缅儿

⑤下面落名是吴维。

⑥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给我,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⑦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孙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⑧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⑨后来,鲁滨孙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做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⑩若干年后,鲁滨孙救下了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又过了好几年,鲁滨孙在孤岛附近发现一般英国船。他和“星期五”终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

我很喜欢《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我也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是这个样子的: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篮子,挂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像鲁滨孙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本文选自杨红缨《男生日记》,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孙漂流记》,小说主人公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经历了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B.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C.这本书扉页上写有爷爷给“我”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D.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

【2】下面这句话插入文章______比较合适(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A.第①自然段和②自然段之间

B.第⑥自然段和⑦自然段之间

C.第⑦自然段和⑧自然段之间

D.第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

【3】吴缅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是因为(   

A.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

B.鲁滨孙非常勇敢,救下“星期五”。

C.鲁滨孙身着羊皮短衣短裤,样子非常酷。

D.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4】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读书笔记可以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写的。

【5】文章描写了“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6】先写出文中的一句名言,再结合你自己的经历或读过的书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链接。

仙人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像温室里的花朵那样娇气,它几乎不需要人们特别的照料便能茁壮成长,而它的用途却非常广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强——(   )   特别——(   )   照料——(   )  

2.这句话有几层意思?

3.这段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联系全文回答: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4、课外阅读。

蚂蚁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如果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就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在体积,在于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阅读短文,思考:文章写了蚂蚁让“我”感到意外的两件事,一是_____,二是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滋润”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

【3】读第④自然段,写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再写出和“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⑤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从蚂蚁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其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联系生活中的真实的人和事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渔夫对安娜说:“你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实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盛开,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载入史册的合影   饱经风霜的脸   屏幕前的老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9、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璧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童年的生活是色彩斑斓、无忧无虑的,你与小伙伴之间肯定发生了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根据生活中的小事情,发挥想象,写一件有趣的事。要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故事情节想象合理,具有趣味性;正确分段,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