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木舒克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选词填空。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尽管……可是……   不是……就是…… 

(1)(  )我去找小刚,(  )小刚来找我。

(2)(  )天天的成绩优秀,(  )天天的体质较差。

(3)(  )这个任务很艰巨,(  )我班能完成这个任务。

(4)妈妈(  )关心我的学习,(  )关心我的身体。

(5)(  )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人们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永远的歌声》表达了________之情;《秋天的怀念》表现了________;《“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从父母不同的________中感悟到他们对子女的爱;《花边饺子里的爱》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________之情;《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表达了鲁本对________诚挚的爱。这一个个爱的故事使我们感受到: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________的,使人终生难忘;爱是________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动身访美前,旧时同窗让捎几颗________,用来________,表现了她________的思想感情。由此发出感慨: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________,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4、根据情境写诗句。

1.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阴云密布,下起了大雨,真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2.望着奔流不息、浪涛汹涌的黄河,我吟诵起了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到乡村,看见青山绿水,我心情十分愉快,不由得想起了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学过的内容壊空。

(1)《学弈》:虽__________。为是_____?曰:非然也。

(2)《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_____,如薄雾,被_____

(3)“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让我们明白: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人的规定;如果能把事情做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4)《长歌行》中的名句:“少壮不努力,_____。”劝勉我们要珍惜青春,积极进取,不要老来空自悲叹;而苏轼却在他的《浣溪沙》中用“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希望人们不要空发衰老的哀叹,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什么时候努力都为时不晚。

(5)为了这次艺术素养大赛,明明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练习钢琴曲,结果他却因为紧张没能进入决赛,而花花本没想参加这次艺术素养大赛,却因为另一位参赛同学生病而临时顶替,谁知得了个一等奖回来。这真是“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解释:章:______________     零: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大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句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主人公____________的情感。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逸逛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将这首诗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透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写出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阻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也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4】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_______ ③渡_______ ④抢_______ ⑤翻_______

【5】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的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句式整齐对称,富有韵律美,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首诗中也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这两联是( )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8、课外阅读。

送友人

(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写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李白送别友人时的情境。

4.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明月儿时有

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宋代文豪苏轼的佳句,它曾引起多少人的(A.xiá B.jiǎ)想啊!

②“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都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做出这样的回答是对的。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就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③“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来发亮。当月亮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太阳光照不到,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A.zhuǎn B.zhuàn)动,我们就可以依次看到蛾眉月,半弦(A.xián B.xuán)月、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玉盘似的皓月,就会高悬夜空了。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四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今天的三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九天,也就是说,那时一个月不是三十天,二十九天,而是九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初五有。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七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四十天、五十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了。

⑤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这并不奇怪,这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请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1)(A.xián B.xuán) (2)(A.zhuǎn B.zhuàn) (3)(A.xián B.xuán)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奇谈怪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为什么说“明月儿时有”的答案历来都不是固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④段从三个不同时期说明了月亮绕地球旋转的情况,这三个时期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聚会时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如今,“低头族”早已不是一种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材料二:

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令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一个人“行动”的机会增多,导致不少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彩。智能手机己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材料三:

经常查看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种上、情感上的缺失。同时,长时间接触电视及电脑,脑部过度刺激,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使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自身免疫力。

材料四:

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据《半岛都市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联系材料,试着解释下面的词语。

低头族:____________________

碎片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你从四则材料中所获取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选择下列问题中的一个进行回答。

(1)怎样提高聚会时人们的参与热情?

(2)怎样消除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危害?

(3)怎样应对长时间看手机对身体的危害?

(4)怎样与人得体地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人们会对手机有这么强的依赖性,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梦想皆有神助》一文,完成习题。

(1)一位木材商的儿子,由于从小生得呆笨,人们都喊他“木头”。

(2)十二岁时,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位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当时,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谁,但又怕别人嘲笑,最后,只告诉了妈妈。

(3)妈妈说:“假如这真是你的梦,你就有出息了!我曾听说,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在谁的心中时,就是真心想帮助谁完成的。”

(4)男孩信以为真。他想,他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世界这么大,上帝却一下子选中了他。为了不辜负上帝的期望,从此他真的喜欢上了写作。

(5)“上帝一定会来帮助我的!”他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三年过去了,上帝没有来;又是三年过去了,上帝还没有来。就在他期盼上帝帮助的时候,希特勒的部队却先来了。他作为犹太人,被关进了集中营。在那里,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他侥幸活了下来。

(6)“我又可以从事我梦想的职业了!”他怀着这样的心情走出了集中营。1965年,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无法选择的命运》;1975年,他又写出了另一部小说《退稿》。

(7)接着他又写出了一系列作品。

(8)就在他不再关心上帝是否会帮助他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把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他听到后,大吃一惊,因为这正是他的名字。当人们让这位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作家谈谈获奖后的感受时,他说:“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你说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上帝就会抽出身来帮助你。”

(9)梦想皆有神助!在新世纪里,伊姆雷成为第一位证明人。预言家说.还会有第二位,就藏在有梦想的人中间。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信以为真:___________________

名不见经传: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请说明理由。

①在那里,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他侥幸活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965年,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无法选择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想皆有神助!”一位同学由此得到启示:有了梦想,“神”就会来帮助你,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是要确立梦想,然后只要耐心等待“神”来帮助就可以了。请抓住要点概括凯尔泰斯伊姆雷成功的真正秘诀,以此劝诫这位同学,防止他误入歧途。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四、____________________

4获得“诺贝尔奖”,都会有一段精炼而振奋人心的颁奖词。请仔细阅读文章,全面了解凯尔泰斯伊姆,试着为他撰写一段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短文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片断中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首尾呼应

【2】文中加点的“一次又一次”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断中对五壮士的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在文中用“﹏﹏﹏”画出“面”的描写,用“ ”画出“点”的描写。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好处:

1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因为,鸟是   的花朵,   的花朵,   的花朵,   的花朵,   的花朵……

2.“舟已行矣,   ,求剑若此, !”我能将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 这是寓言故事《 》里的一句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我知道的寓言故事还有《   》《   》等。

3.老舍,原名   ,   ,他的主要作品有《   》《   》等。我最喜欢他的那篇描写济南冬天的文章,我能将文中的这句话补充完整:“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   ,心中便觉得有了   ,有了   。”我还记得《我的母亲》中一句赞美母亲的话:“失了慈母便像 , ,   。”

 

14、阅读。

可爱的地球(节选)

[美国]鲁斯·坎贝尔

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 )有缺点,( )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窒息住了,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都是同样不讨人喜欢的星球。

至于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地球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或自行焚化。但是掺和后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人人称道的斜轴。这个轴形成了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热烈赞成一天有24小时,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跟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怎么样?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

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应当承认,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

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埋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的好。人在月球上邂逅,势必没有什么寒暄的话可说。你也许可以说:“这个季节,陨石似乎多了一点。”以后就只好僵住,相对无言了。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能抹杀。

【1】在文中第一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爱之弥深: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秋万世: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围绕观点作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自然段写金星、火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你来到太空中,回首地球家园,你一定感慨万千,你有什么话要对那个蓝色星球以及生活在那里的同类说呢?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改为反问句)

2.人与山的关系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夸我,我很兴奋。(加合适的关联词)

4.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会了。(改为反问句)

5.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有这绿树。(加恰当的关联词)

6.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字句)

 

17、句式转换。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闹着玩的吗?(改成陈述句)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无分文。 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同学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成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天地。

如果你驾驶着背包飞行器飞离地球,如果你用时光机穿越到200年之后,如果你拥有了一个机器人助理……你会有哪些奇特的经历?请你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想象合理、丰富;语句通顺、连贯;字迹工整、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