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英雄雨来家住______________边区北部还乡河旁的__________村,他爱耍水,_____________本领高。
2、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理解填空。
(1)写文章要善于运用方法。朱自清感叹“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___________,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______”,时间的流逝原本是极为平常的现象,但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引用了“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言,这样写______。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______,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短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______。
(3)诗词总是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表达了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3、请把下列的名言整句补充完整。
1.我们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就是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4.“三人行,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应虚心向人求教;“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启迪我们用思考的方式学习;荀子在《劝学》中开篇就用“___________”来告诉我们学习不可以停止的道理,然后指出“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
4、猜谜。
(1)林字去一半,不作木字猜。若是猜不着,请你想朝代。(打一字)
(2)传言不可信(打一字)
(3)世界上人马最少的军队(打一成语)
(4)独身(打一成语)
(5)卷我屋上三重茅。(打一成语)
(6)言师采药去(打常见文体)
(7)物品谜:两兄弟,手拉手,一个转,一个走。
(8)小燕不喜豪门住(打课文中诗句)
(9)约见于珠峰(打杜甫诗一句)
5、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自由__________ 伟人______________
普通___________ 诚实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翻译句子。请注意加点词需作出解释。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作者陶弘景为南朝人,此文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B. “高峰”、“清流”两句,采用从仰视到俯视的视角来描绘山川之美。
C. “青林”到“竞跃”数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山川的生机勃勃。
D. “康乐”即其友谢中书,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友人共享这山川美景的心愿。
【3】下列各项是对字词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山川之美”与“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之”字用法完全一样。
B. “乱鸣”并不是“胡乱鸣叫”的意思,这里可以解释为“此起彼伏地鸣叫”。
C. “欲界”是佛教用语,指的是“我想要去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
D. “与”本义为“赐予”,这里读作“yù”,可以理解为“置身于(其中)”。
7、课内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___,我还读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
【2】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选取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作为“千山”的代表,选取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作为“万水”的代表。
【4】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
8、阅读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中以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天地。
最亮的光
激光,是一种新型的光,是人造的光,它与太阳、电灯等发出的光是不一样的。它有很多特别的地方。
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散射的;手电筒和探照灯虽然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射,然而,这种光经过一段长距离后,还是要向四面八方散射。激光的确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也就是说,它能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
由于激光发光的方向集中,因此它能发出特别亮的光。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我们如果用眼睛对着电灯看,就会感到刺眼 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暂时目眩的感觉 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甚至永久地失明。
所以,激光引起了军事科学家的注意。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出了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激光武器有激光枪、激光炮等。激光枪不仅能使人的眼睛受到严重伤害,还能灼伤人体;激光炮可用来击落敌方的飞机、导弹等。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击落”的“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击掌
B.游击
C.击鼓传花
【2】下面哪一项概括了第2自然段主要说明的内容?( )
A.太阳、电灯发的光是向四面八方散射的。
B.手电筒和探照灯发出的光经过一段长距离后,也会向四面八方散射。
C.激光与太阳、电灯、手电筒、探照灯发出的光都不一样。
D.激光有很强的方向性。
【3】第3自然段的两个空白处应该填入的同一种标点是( )
A.逗号
B.顿号
C.分号
D.句号
【4】根据第3自然段的内容,把光亮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光 电灯 太阳
B.电灯 激光 太阳
C.电灯 太阳 激光
【5】第3自然段没有运用到的一种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作比较
C.列数字
【6】短文中多次用来与激光进行比较的两种事物是下面的哪一项?( )
A.太阳 电灯
B.电灯 手电筒
C.手电筒 探照灯
【7】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光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光。
B.手电筒发出的光经过一段长距离后会向四面八方散射。
C.由于激光特别亮,所以它能够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光。
D.激光枪、激光炮、飞机、导弹都是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
【8】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只有一个地球》课文节选。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jì jí)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 shuì suì)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 姿)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镜 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划去选文括号中错误的拼音或生字。
【2】文中画“ ”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字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两大特征_______和______。
【5】认真读文段,判断下面问题,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科学家提出那么多设想,人类完全有理由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
(2)读了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1、阅读理解。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
②如果说革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度敬,如同除夕从祖这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
④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根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枝卷烟,噬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他这是在推己及物想像蚯蚓的痛吗?
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稿赏。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土地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呢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候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吗?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⑧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蛰”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_画。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便——( ) 奖赏——( )
【4】仿照文中画“ ”句子的表达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句子“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母对粮食的____________,体现出了父母对泥土的_____________、对劳作的尊重。
【7】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何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请谈谈你的看法。(最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峰嗡喻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二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和人们___________的情景,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春天形象。
【2】用“ ”画出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
【3】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色。
【4】作者把春天拟人化了,把她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从上到下”的描写顺序,用“|”为第4自然段分层,写出第一层的层意。
13、快乐阅读
①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翩跹起舞,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故土。啊,北国的第一场雪!
②一别七个月,这二百多天的时间你到哪里去了呢?噢,你化作了晨霜,化作雨滴,化作青雾……牺牲了自己,滋润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洁白的羽裳,娉娉婷婷,袅袅娜娜,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祖国的北方。
③北方的亲人啊,哪个不对你思之情深?“________________”在冰封大地的寂寞中,在寒风刺骨的凛冽中,在数九隆冬的清冷中,只有你点缀了美丽的北国风光。
④我欣赏这一望无垠的广袤,洁白千里的冷峻,银光闪烁的热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雪野中托起一片金辉,大地一片光明,晶莹如玉,洁白无暇!
⑤然而我更喜爱山区的雪,在那里奇峰叠嶂,镶银点翠,那山,那岭,那树,那林都着上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超逸,站在银峰之巅,眺望浩瀚的雪海,你会马上被自然创造的奇迹迷住,为之陶醉。
⑥“________________”当积雪覆盖着冬麦的苗娃儿们的时候,谁不看见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在第一次暖流漫过来的时候,你悄悄地隐去了,但随后涌起的确是无边的碧波。难怪人们盼你。
⑦啊,北国的雪!
1、第①段写雪,使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 、 。
2、第②段写雪用的是第( )人称?这样写的好处是( )
A.为了区别下文的第一人称,使得文章表达更为清晰。
B.因为雪是物,无法用“他”或“她”来定位人称,只有用你最为恰当。
C.把雪人格化了,一下子拉近了“我”和雪的距离,读时令人倍感亲切,也自然表达出作者对雪的深切喜爱之情。
3、第③段的横线上引用最恰当的诗句是( )
A.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北方的亲人啊,哪个不对你思之情深?”请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写____________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写__________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第⑥段开头的横线上应填上的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对“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这句话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金黄”代表着丰收,这句话突出雪会给农民带来好收成。( )
B.因为雪下面有绿色的冬麦苗,所以颜色呈现“金黄”。( )
C.因为阳光的照射,雪呈现“金黄”色。( )
7、给短文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14、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 ,也是 !”
(2)当我们用根来赞颂您时,您说:“落花会变成 ,果核也会变成 !”
(3)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 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 ,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
15、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头上的那一摞碗突然摇晃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牛对牛郎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缩句)
(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修改病句)
(4)阳光洒满校园。(扩句)
(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用关联词联句)
(6)我们不能够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开展体育活动。(将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8、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19、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件事他一定知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风景无处不在:巍峨的大山、潺潺的流水……这是自然界的风景。请以“________即景”为题目展开习作。
要求:①题目自拟,表达出真情实感;②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