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运用。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语有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改也。
3.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巧填关联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织女( )美丽贤惠,( )心灵手巧。
(2)天上( )富丽堂皇,( )织女并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美好生活。
3、写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______)
2.如果你做了对不起大家的事情,大家一人一口唾沫,也会把你淹死!(______)
3.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______)
4、草原印象
作者初见草原,草原给他留下的整体印象是:__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__。
5、我来填一填。
仙人掌有五百多品种生长在墨西哥,( )墨西哥境内多山缺水,仙人掌耐旱,根须又长又发达。当地农民利用它来防止水土流失、固定流沙、保护农田。小一点的仙人掌还可以种到花盆里,放在桌角窗台当作观赏植物。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应是:( )
A、是因为 B、然而 C、可是
(2)仙人掌的作用很多,文中列举了这些: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某人
(印度)泰戈尔
你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
爱之神发现了你
【1】这首诗所赞美的“你”和课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和《有的人》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欣赏。
乡 愁(cóu chóu)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fén féng)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到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
例:窄窄 矮矮 浅浅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4.读读诗歌,完成填空。
(1)这首诗把乡愁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指_________海峡。
5.选择正确的理解,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
(1)作者对母亲、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2)作者难以排遣的乡愁。
(3)作者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题。
【2】解释词语意思。
别枝:_________ 茅店:__________
社林:_________ 见: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匆匆》选段,然后按要求做题。
,有再来的时候; , ;桃花谢了,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按原文填空。
【2】选文第一自然段用连续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3】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为什么会流逝的疑问与困惑。
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惋惜。
C.选文开头提出这个问题,却并未作出解答,表明作者想不通这个问题。
D.作者在这一自然段回答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原因,因而在开头提出这个问题。
【4】“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三自然段四个加点字用得好不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匆匆》一文,你一定受到很多启发,请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写对时间的看法。
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有四份阅读材料,认真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火警电话号码统一定为“119”。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19”是汉语“要要救”的谐音。因此,1992年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消防宣传日。
(材料二)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的火灾,控制蔓延。不同种类的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不同物质的火情,使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材料三)发生火情,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牢记火警电话——“119”。
(2)向接警中心,准确报出失火地址、着火物、火势大小及着火的范围。
(3)将自己的姓名、电话戎手机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报警后,立即派人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及时扑救。
(5)如果火情发生新的变化,要立即告知公安消防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力量进行部署。
注意: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更不能假报火警。
(材料四)遇到火灾,怎样才能安全逃离呢?学会逃生自救技能,关键时刻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逃离危险,保全生命。
火场逃生自救72字口诀,你看懂了吗?
【1】这四份材料围绕着_____介绍了四方面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内容选择恰当答案,把序号填进 里。
①小强一家外出旅游,住进宾馆首先应该做的是_____。
A.打听附近哪里有美食。
B.观察“紧急出口”“疏散通道”等标志的位置及方向。
C.打开电视机,观看节目。
②图书馆里有一个书架的图书起火了,小张选择_____灭火最合适。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3】下面的标志 表示的是安全出口。( )
A. B.
C.
【4】判断下列做法的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①位于商场七层的电影院着火了,观众赶紧乘坐电梯下楼逃生。_____
②如果山林大火蔓延开来,这几种轻便的灭火器往往起不到太大作用了。_____
11、填空
(1)按课文填空。( )天空中挂着(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 ),向一匹猹( )刺去。
(2)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从闰土给“我”讲( )、( )、( )、( )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 )少年。
12、安塞腰鼓(节选)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亢奋:____________
蓦然:____________
【2】体会文中画“ ”的含义。
【3】“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选文中出现了______次,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
【4】通过学习,安塞腰鼓表演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静静的植物园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听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 ……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 ……令眼睛望得可远可细。仿佛,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天涯海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胜负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来。
【3】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段中的两处横线上分别补写上一个句子。
【4】结合文章,说说“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开国大典》节选,完成要求。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概述上文后两个自然段,完成填空。
(阅兵式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文中“分号”隔开的句子前后内容分别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场面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其中哪些是“点”?哪些是“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侧重对群众的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
【5】仔细品读文末一句,聚焦“欢喜和激动”,联系时代背景说说你的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载入史册的合影 饱经风霜的脸 屏幕前的老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春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江北、江南的山川和田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在“——”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假期,重庆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朝天门广场人头攒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__________,磁器口古镇__________,武隆喀斯特旅游区__________。
(2)仿照例句,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围绕下列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冷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19、按要求完下列句子。
(1)她大眼瞪着 很委屈地说 别羞 大姐姐 我也是女孩儿(给句子加上标点)
(2)他的小嘴撅起来。(改为比喻句)
(3)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仿写排比句)
(4)啊,真是菊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花的馨香。
(改为感叹句)
(5)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
(6)把原句改成下面的句子行吗?为什么?
原话: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改后: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20、按要求写句子。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明,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轻松习作。
面对嘲讽,夏洛蒂仍然选择了坚持写作;面对阻挠,钱学森毅然选择了回归祖国……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选择,选择诚信,选择谦让……请以“难忘那次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选择的过程写具体,把难忘的原因写清楚。
(2)书写规范、整洁,字数450以上。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及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