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根据具体的语境写词语。

神州大地幅员辽阔,沃野千里的草原cuì sè      liú( ),一望无际的大海bì   bō dàng yàng( ),峰峦叠起的山脉wēi é zhuàng   ( )大自然总是把它的一切kāng kǎi( )地奉献给人类。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2)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①两次“沉默”桑娜会想些什么?渔夫又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渔夫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音节,填空。

jiàn______   ____________ 生 沉 ______

4、读句子,回答问题。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将这句话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课文精彩回顾。

京剧是中国的___________,除了丰富多变的___________之外,京剧还有很多奥秘。课文主要介绍了京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特色,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的喜爱和赞美。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情人:多情的人,指自己;一说指亲人。②遥夜:长夜。③竟夕:一整夜。④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⑤滋:湿润。⑥盈手:双手捧满

【1】解释诗句的意思。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写月亮不用“升”,而用“生”,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

【2】将文中词句补充完整。

【3】词中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象,从“_______”可以看出来。

【4】与“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  )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词的上片写了______这些声音,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 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作者及诗句。

【2】这是诗人写在_________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选项题:

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景色的清洁幽雅,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______;后面两句写了______景色的自 然和雅致,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______

A.静态之美 B.动态之美 C.庭院之外 D.庭院之内

【4】诗的后两句中“一水”和“两山”,“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两相对,语言整齐,语句匀称,朗朗上口,这种句式叫做________。请写出其他古诗里像这样句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与理解

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

(材料二)冬奥会能够调动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阳光小学对本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阳光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统计表

性别

经常参加

不经常参加

35.82%

64.18%

20.9%

79.1%

【1】阅读材料(一)可以知道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_____联合举行。

【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光小学六年级男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女生高。

B.阳光小学六年级女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男生低。

C.阳光小学六年级男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女生高。

D.阳光小学六年级女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男生高。

【3】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统计表,用一句话概括统计表中所反映的问题。

________

【4】下面图1是本届冬奥会会徽,图2是本届冬奥会冰上项目的吉祥物“冰墩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一份设计说明。

________

10、阅读。

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

先生,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你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你如此重视我的想法,真是太客气了。在你看来,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你希望知道我在多大程度上对英、法的这一胜利表示赞同。既然你想知道,那么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巴特农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巴特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

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的。以雪松木作梁,以宝石点缀,以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列于内;彩釉灼灼、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白鹮和孔雀,栖息于梦幻的家园。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库,这就是圆明园。它是靠两代人的长期辛劳才问世的,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

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了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巴特农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额尔金的名字。

当初在巴特农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

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口袋,另一个装满了钱柜,然后勾肩搭背,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作法兰西和英格兰。但我要抗议,而且我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强盗,但人民永远也不会。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在此之前,我谨作证: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

【1】文中句子“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中的“奇迹”指的是(       

A.希腊巴特农

B.中国圆明园

C.巴黎圣母院

D.埃及金字塔

【2】这是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写给巴特雷的一封信,信分为三部分:一是交代背景,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二是高度赞美圆明园是“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第三部分内容以下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介绍了一次偷盗行为和两个小偷。

B.描写了野蛮对文明所干的勾当。

C.谴责了将巴特农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额尔金。

D.描述和讽刺英法联军的无耻行径,痛斥了强盗对文明的摧残和毁灭。

【3】以下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表达了对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的圆明园的赞美之情。

B.本文表达了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

C.通过对圆明园的赞美,更加突出了雨果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抨击。

D.表达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行为的赞美之情。

【4】请摘抄两个文中具体描写圆明园奇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提到的“两个强盗”指的是谁?他们在圆明园都干了什么?他们的行径让你心里有何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我们纪念雨果,因为他代表文学的良心。”请你联系这封信的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也许,一切的一切,盖源于那个绿色的梦。

  也许,只有那个绿色的梦,才深深地、深深地植埋于地下。

  梦想着荒漠里腾起绿云,梦想着绿云里闪出妩媚的花朵,梦想着花朵能邀来洁白的小鸟,梦想着小鸟能衔来蓝色的河流和绿色的草地,梦想着蓝的河流奔涌着不息的生命之歌,绿的草地生长着不败的爱情之果……

  于是,深深地、深深地植埋于地下,深深地、深深地饮着这份永无尽头的黑色寂寞。

  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黑色寂寞!

  没有言语,没有阳光,没有欢呼,千年万年,有的只是一种强烈的生存欲望和绿的梦想。

  缄默是惟一的语言。也许,惟有缄默才能真正表达万语千言也难以表述的丰蕴内涵。缄默也是一种灵魂的独白。在无月的黑夜假如你悉心谛听,黝黑而神秘的森林里有一颗热情的灵魂在痛苦地呻吟或欢乐地喊叫。

  有什么比家雀和秋蝉更乐于絮絮叨叨的呢?就成全它们吧!让它们一千遍一万遍尽情地陈述着肤浅的生命感悟吧!根无须表白,根永远默默无语,用生命的伟大为人类撑起一片绿荫。

  缄默,才有力量倔强地延伸。

  每天每天,都是一场无言的抗争。与坚硬的地壳、与冰冷的岩层、与灼人的干渴或泛滥的洪涝。根痛苦地扭曲着身体,探寻着点点沃土,吸吮着滴滴甘露。千年万年,生生不息,于是,才有了这宇宙的伟大奇迹:树木──树林──森林……

把绿的荣耀托给森林,把美的微笑交给花朵,把爱的温柔送给草地,把生命的歌声让给长流不息的江河。却把苦难和寂寞永远地、永远地留给自己。在深深的、深深的地下,永远地、永远地生活着盘错着虬曲着一个可歌可泣的根之家族!

也许,会有风暴,但风暴只能推折地上的茎,却不能摧毁地下深植的根,或许,会有野火,但野火只能将大地化为焦土,却不能烧掉根的绿色的梦想。而风暴和野火过后,漫山遍野照旧奔涌出那神奇的绿。

是的,只要根在,生命之绿便永存!

1】解释下列词语。

缄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歌可泣: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本文表达观点的句子。

                                                                  

3】第段和第段的关系是什么?

                                                                  

4】写出第段和第段陈述的对象。

段:                                                                  

段:                                                                  

5】第段通过什么同什么的对比,赞扬了什么?(不超过20个字)

                                                                  

                                                                  

6】概括第段的段意。(不超过15个字)

                                                                 

                                                                  

 

12、阅读《丁香结》,完成下面小题。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文章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2】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文中第①段画线句。

有的宅院里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可头望。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引用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香结》写到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请写一写引发你思考的一种植物,写清楚这种植物象征着什么,以及由这种植物想到的人生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一罐水

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栋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来到屋前,只见井已被石头填没了。法国士兵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们问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维龙上尉命令道:“搜!”士兵们到处乱翻,终于找到了一罐水。他们一拥而上,争夺水罐。维龙上尉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

可是维龙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小女孩:“你也喝一点。”母亲缓缓地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喝吧!”小女孩也捧起杯子,喝光了半杯水。

维龙见此,才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水很快喝光了。法国侵略军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已在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人们都(纪念 怀念 赞颂)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1】根据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1)一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饮而尽: 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维龙上尉命令道:‘搜! ’这句话表现了侵略者行为的________(果断  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十分_______(憎恨 冷淡)。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_______(狡猾 无耻)。

【3】在短文最后一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画上“√”。最后一自然段表达了西班牙人们怎样的感情?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虎门销烟

①1893年6月3日,天钢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上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嘻嘻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看去呀!”

②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灯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放得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③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过去,那里的英国人【趾高气扬 扬眉吐气】,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④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望销烟。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⑤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可以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⑥执行销烟的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翻去,一团团白色的烟雾从池子里网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⑦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佩 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洗耳恭听,连声称是。

⑧将近两万箱鸦片,经过23天才全部销毁。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1】把【 】里不恰当的词语用“/”划掉。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欢乐地呼喊,高兴得像麻雀一样地跳跃。 __________

(2)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__________

【3】第①自然段加点词语“沸腾”,原意是指水烧开了,在文中是形容_______________

【4】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是关于__________________场面描写,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代表性人物,生动地描写了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从而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5】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字句: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改为反问句: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仿写一句话:  

 

16、字句改为字句。字句改为字句。

1.幸而存活的树苗被狂风暴雨吹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过来把椅子扶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与戏曲有关,如“压轴、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语文课上,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的教室里热得像蒸笼一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班同学都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上加点字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穿过微云,月光洒在海面上。(将这句话描写得更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宝玉纵身跳下悬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请根据这句话想象补充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漫画,写感想。

下图是一副漫画,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这幅漫画讽刺的生

活中的那一类人。把你的感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