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音节写汉字。
他站在黄土高坡上,tiào wàng( )着汹涌péng pài( )的黄河,心情无比激动。他曾在这里与日kòu( )战斗过,他曾在这里高唱“黄河在páo xiào( )……”,那是中华儿女用英勇的壮举pǔ( )写的神曲,níng jù( )着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前仆后继。
2、猜字谜。
独留花下人,有情却无心——__________ 独眼龙——__________
自有一日出头天——__________ 边打边谈——__________
镜中人——__________ 丰收年——__________
3、积累运用。
1.《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草长,__________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________长,________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________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____________,不热不大。”
2.《盼》一文是围绕“__________”这个字来组织材料、突出中心的。文中故事的发展过程是:买了新雨衣→________→有雨,但不能出门→_______→_______→享受雨中穿着新雨衣的快乐。
3.(1)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__________。”又说:“处暑不出头,____________。”
(2)以__________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慷慨—(_____) 枯竭—(_____) 贡献—(_____) 毁坏—(_____)
浓密—(_____) 圣洁—(_____) 热爱—(_____) 清澈—(_____)
5、《春夜细雨》前两句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三、四句中的“__________”字和“__________”字用得准确、贴切,前者写出了风的__________,后者写出了雨的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本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著名文学家、___家,有__之称。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浪淘沙:______________ 九曲:_______________
浪淘风簸:__________________ 天涯:_______________
【3】读了下面的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把你看到的画面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读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会怎么办?请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横线上。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与理解。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____。
【2】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给人澄澈、空明之感,由此你想到了李白的哪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古诗内容,把诗人笔下的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游子( )之情。
A.喜爱秋天 B.热爱祖国 C.热爱大自然 D.思念家乡和亲人
【5】望月怀远的诗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九曲:___________ 簸:_______
【2】写出了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黄河一往无前气势的两句诗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下列诗句中,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写出画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概。
B.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神仙,过着幸福的生活。
C.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D.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课外阅读。
索溪峪的野
一走进张家界索溪峪,脑子里一切意念便都净化了,单单地剩下一个字:野。
山是野的。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抱伙成团,便高筑峰上“平原”,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水是野的。索溪象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请树木大叔帮忙,五根大树往索溪身上一搭,反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下一个猛子扎过去。这样的“路”,还可以过汽车。我们到黄龙洞去,六过索溪水,解放牌卡车就是从这水下的卵石路上开过去的。汽车吼叫着,车身摇晃着,水花四溅着,卵石挤碰着,我们的心也砰砰直跳……平生没走过这么“野”的路!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年过花甲的老叟,在石块间蹦来跳去,温习着童年的功课。遇上突然横在面前的山溪,一队人全都手提皮鞋、丝袜,踩着乱石,从齐膝的水中趟过去……满山的嘻嘻哈哈,满溪的亲亲热热。人们,全在这山水中反朴归真,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
【1】读短文,用一个字概括下列风景名胜的特点。
桂林_____ 庐山_____
泰山_____ 黄山_____
【2】短文紧紧围绕“野”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短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比较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如果来到索溪峪,你会怎么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小长廊
(一)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上面的选段出自老舍先生的《 》,第1段主要讲的是 )。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 。
2.通过“万不得已”和“必定”两个词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3.“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4.请把下面的传统节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排排队。
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二)巴菲特找幸福
全球著名投资商、“股神”巴菲特在世人瞩目的“巴菲特午餐”上,设立一个幸福奖,看看天底下谁是最幸福的人。
这个消息几乎一夜之间在全球传播开来。一个星期后,作品雪花般飞到了“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有照片,有视频,也有素描雕刻……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各异。
摆在巴菲特面前的,最多的是这类题材的作品:身边美女相伴,开着宝马香车兜风的“富二代”;家有存款亿万,房产多处的富豪;在摘取桂冠后,笑容可掬的著名演员、运动员……
“这些人固然幸福,但这种幸福又有几个人能得到呢?”
巴菲特并不满足于这些,认为幸福应该是个很简单很容易满足的东西,人人都可以得到,但又不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出来的。
就在巴菲特苦苦地寻找而得不到理想答案的时候,一幅名为《小憩》的作品跃入眼中。巴菲特兴奋地喊起来:“找到了!找到了!”
作品中,一个年轻人戴着安全帽,身子斜躺在建筑工地上的一堆乱砖上,睡得正甜,嘴角边还含着笑。年轻人的怀中搁着个碗,一只手拿着一支筷子,另一支筷子却掉到了地上,像是刚吃过饭。
《小憩》的获奖,很多人难以接受。巴菲特是这样评价的:有饭吃,有事做,睡得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也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容易做得到的,但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得到呢?
1.“笑容可掬”的意思是 。像这样含有“笑”字的四字词语还有 、 等。
2.“一个星期后,作品雪花般飞到了‘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中“雪花般”让我们体会到 。
3.为什么《小憩》这幅作品能够获得巴菲特的幸福奖?
4.根据短文的内容说说“幸福”。
(1)在世俗人的眼里幸福是 。
(2)在巴菲特的眼里幸福是 。
(3)在你的眼里幸福是 。
5.谈谈短文给你的启示。
11、古诗我知道
用菜作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型,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飘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12、阅读。
家徽
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用心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 )——放贼——送鱼——( )
【2】读句子,理解填空。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这句话作者抓住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觉得祖父和“小偷”各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家的“家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②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③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④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⑤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⑦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⑧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初入草原,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请写下来。
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第②句话中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部分,用“﹏﹏”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部分。作者在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写感受的句子还有________。(填序号)
【5】如果你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发出怎样的感叹?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得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解释词中加点的字。
狂风怒号( ) 坠入深谷( )
2.把描写环境恶劣的语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工作作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内心想法的句子。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可以多项选择)( )
A.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B.詹天佑卓越的创造能力。
C.詹天佑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D.詹天佑对待工作的科学态度。
15、我承认这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万花筒。
(1)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19、改写句子。
例: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老师的指导,我们能够取得成功。(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洛宁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春日,_______________
21、下面的句子用连续的动词写出了捕鸟的过程,请你也用几个动词描写一个场景。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根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