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易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执(ào) 监(yù)

B.灰(jìn) 量(gū )

C.迟(yán) 束(jū)

D.伏 (qián ) 抖(sǒu)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看到儿子的失败,做父亲的感到难以置信

B.一阵秋风吹过,叶子翩翩起舞,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树。

C.天空中的鸟儿越来越多,观众应接不暇

D.听了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小组的同学心旷神怡,不知该怎么回答。

3、下列句子不属于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月亮悄悄地爬上树梢。

B.湖面水平如镜,连月亮的倒影也没有丝毫颤动。

C.浪花不停地跳跃着,拍打着柔软的沙滩。

D.夕阳西照,点点归鸦往巢里飞去。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在田字格里正确、工整地写出词语。

lăn duò huà méi huĭ miè fèng mìng jĭng jué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xiá zhăi  căi pái  xián yì lù xù  huāng tá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5、我要邀请几个同学,在小组内一起做个小游戏(按照规律填词语)

一尘不染——两败俱伤——(    )——(    )——(    )——六神无主——(    )——(    )——九霄云外——(    

6、根据意思写词语。

(1)很特别,不同于一般。(

(2)形容数量多,连续不断的样子。(

(3)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4)非常失意和伤感的样子。(

(5)形容陶然、快乐的样子。(

 

7、填字组成成语。(提示:语文术语)

甜言蜜( )( )质彬彬无恶不( )( )过饰非

生花妙( )( )蛇添足死里逃( )( )斟句酌

难分难( )( )不达意不择手( )( )气风发

物极必( )( )不容辞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故地   ( )旅行 (   ) 夕阳

一 (   )角落   一 ( )游船 一 (   ) 方式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文片段:

①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②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抵得上”的意思是:__________

【3】用“一”画出选文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4】用“       ”画出选文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句子。这段话中,作者把 作比较,更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太阳“ ” 的特点

【5】在第①段中,既写了太阳_______,又写了太阳______________

【6】在第②段中,写了太阳既会______,还会_____。这一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了太阳____________的特点。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做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如右图所示)

材料二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快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材料三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写出两条即可。

_______

【2】请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

材料二:________

材料三:________

【3】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还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请你从二十四节气中任选一个节气写一条俗语、农谚或古诗名句,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节气

俗语、农谚或古诗名句

________

________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

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  

这首诗是我国著名作家   的《   》,诗中的纸船象征着   ,象征着 。 这种写法叫  

2)泰戈尔借一只小小的纸船里面的许多意象来表达心声,这支纸船已经不仅仅是普普通通的小船儿,而是满载着他的     的追寻,对   的渴盼。

3)《祖父后园我》是女作家 的作品,表现了祖父和之间   ,表达了作者对

 

12、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海底最深处,“奋斗者”号来了(节选)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已知可到达的地球最深处。

其最深接近11000米,差不多就是珠穆朗玛峰顶上再叠一座西岳华山的海拔高度。

“奋斗者”号下潜的10909米,是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归功于一系列超高难度的国产核心技术。首先攻克的两个关键技术是耐高压的载人舱和浮体材料。其中,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钛合金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具有弹性和强大的防腐功能,用此建造的世界上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潜水器载人舱球壳,空间上比澳大利亚工程师打造的“深海挑战者”号要宽敞许多。“奋斗者”号的浮体材料由成千上万个纳米级大小的玻璃微珠构成,不仅能为潜水器提供足够的浮力,自身也非常结实,经得起海底水压的考验。

其次,完全国产化的声学技术的突破,使得“奋斗者”号“耳聪目明”。当“奋斗者”号下潜后,利用水声通信,不仅能够拍摄到海底地形地貌、海洋生物等影像资料,还能够实时传输。组合导航系统和声呐设备,为“奋斗者”号的巡航作业提供了高精度的水下定位导航,在深海探测科考活动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一次,潜航员仅用半小时便取回了此前布放在万米海底的3个水下取样器,成功实现了“海底捞针”。

【1】短文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奋斗者”号的?简要概括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奋斗者”号上的一员,结合短文说说“奋斗者”号最让你骄傲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请你认识大白鲨(节选)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卵之类的哺乳动物。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作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颗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灵巧   灵敏   灵活)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通过鼻上小孔,大白鲨还能依据地球电磁场,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动时丝毫不差地把准方向。大白鲨游动时,将上下颚收缩在鼻子下边,使头部成流线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1】文中横线处应选填括号中的___________一词。

【2】“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中“可以”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2)在说明“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时,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大白鲨捕食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时,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它的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过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先生所写的《鸟的天堂》。

【2】文中“大的,小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不一;“花的,黑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__很多;“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的_________各异。

【3】“应接不暇”在文中指 。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4】这段节选文字主要是对鸟的______态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的生动画面。

【5】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父爱,在我的名字里

①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和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算命先生给我取了这个名字——金翔。

②父亲为了这个家成天忙于(繁重     繁忙)的农活,仍无法脱离贫困,却造成了他暴躁的性情,加上他望子成龙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特     独立)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这是他的至理名言。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领教中不断加剧加深的,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父亲的“至理名言”中度过的。

③在省城念大学的前两年,想着自己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的管制了!因此,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地给父亲写过一封信。直到大三那年,父亲托人给我写来一封书信时,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zhèn   zhèng)动,我才开始懂得该如何去咀jué     jiáo)和阅读自己生命中一再忽略的、仇恨的那份沉重的父爱。

④信是父亲找小侄子写的,在信中详细地讲述了父亲来信的原因:父亲那晚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吃馍,拿起来刚咬,两颗大牙就莫名其妙地没了,牙和血黏在了馍上……惊醒之后,父亲便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天刚亮就找小侄子写信,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梦见大牙掉是要死人的,而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

⑤读到这里,我对迷信的父亲的举动嗤之以鼻,甚至愤然。信的最后,小侄子讲了一个令他惊讶不已的事,说他在提笔写信时,却记不起我的大名,结果遭到父亲的训斥:“你小子记性也太差了。叫——金翔!”可小侄子却把我的名字写成了“金祥”。于是,父亲一边责怪小侄子写错名字,一边从他手里夺过笔,在纸上硬邦邦地写下“金翔”两个字,然后讷讷地低语:“我这辈子只识这两个字!”小侄子说他当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要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他老人家一字不识,包括他自己的名字呀!

⑥这就是父爱!除了父爱,便再无法解释这种奇异而真实的现象!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灼痛了!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捧着书信,朝着家乡,蓦然跪下——向父亲,向我那一生付出了大爱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回报的父亲,忏悔,忏悔……

(有删改)

【1】文中的“至理名言”指__________;“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地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可看出“我”对父亲的态度是__________

【2】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繁重     繁忙)的农活                    (独特     独立)的管教方式

(zhèn zhèng)动                            (jué jiáo)

【3】父亲给“我”的来信中讲述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信时,“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我”会向父亲忏悔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仔细读这位同学习作中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老师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生活上艰苦朴素。她对同学们和蔼可亲,从不发火,既然有的同学做错了事,她就能耐心地教育。有一次,我经常看见她疼得满头大汗,可他任然坚持给我们上课。同学们都非常孝敬她。

【1】修改这段话中不恰当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这段话写几句简短的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很容易看见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蔽_______   容易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

纹丝不动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划出突出邱少云严格遵守潜伏纪律的句子。

18、课外阅读。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

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这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       )在一天之内,(       )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意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如文中括号里。

虽然……但是……        即使……也……        无论……都……          既……又……

【2】在短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A.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

B.根据人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或方式对待。( )

【3】填空。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A.短文告诉我们:读书方法因人面异,我们要灵活读书。( )

B.短文告诉我们: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都适合我们。( )

【5】你认为哪个读书方法好?为什么?你有什么读书的好方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9、类文阅读

杜 鹃(节选)

郭沫若

杜鹃,bì pì)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báo bó)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héng hèng)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bǔ fǔ)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选自《郭沫若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选择文章括号中正确的读音,画“√”。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四字词语。

(1)欺骗世人,窃取名誉。___________

(2)因饥饿寒冷而哭啼,形容生活极端贫困。__________

(3)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__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省略没有说完的内容。

B.省略同类词语。

C.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

D.表示事物或道理的多项列举。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受到国民党的迫害避居日本。文章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文章写到杜鹃凶狠残暴的情景和莺辛苦哺育雏鹃受欺而不自知,实际上分别隐喻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的标本”,又说“杜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这段话包含了哪两方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用加点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对手下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转述句)

 

3.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2、圆明园的毁灭怎能不说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请围绕你的心爱之物,完成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可以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要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