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中的“计”与“不计其数”中的“计”意思相同的是(       

A.缓兵之计

B.数以万计

C.千方百计

D.不计得失

2、将下列关联词填入括号里,剩下的进行造句。

即使……也…… 假如……将…… 假如……就……

(1)(   )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 )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2)( )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 )不能生存。

造句:

 

3、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施耐庵

B.《三国演义》罗贯中

C.《西游记》吴承恩

D.《红楼梦》吴敬梓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______

(2)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______

(3)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______

5、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____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___和对家乡的_____

(2)“桂花雨”指的是_________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不是说杭州的桂花没有家乡的桂花香,而是借此表达________。仿照这个句式写一句话:_________

6、词语

神采飞(          提心(    )胆       居(    )思危

无( )无(      )( )四海       )( )分说

 )()不绝      )( )无味       含( )待( 

银( )素(          )言谢绝       汗流(    )背

 

7、重点突破吧

1.《将相和》课文中的“将”指的是____________,“相”指的是____________。开始将相不和是因为___________后来将相和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些小故事和本课无关的是( )

A.完璧归赵       B.渑池会见        C.围魏救赵        D.负荆请罪

8、读句子,做练习。

(1)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孩子们________

②运用这种手法写句子:________

(2)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句中描写月光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月光________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庐山落霞

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一个像太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这像一幅什么图画?

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切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1】文中加引号的“广场”指的是___________,“海”指的是___________。

【2】作者称锦绣的云雾为“送行者”,它们送的是(   )。

A.太阳

B.庐山

C.游客

D.作者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云雾随着夕阳下落,在_______和_______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_______,雍容,肃静,这属于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_______,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4】画“  ”句子中的省略号标示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有的说,像__________________。

【5】画“____”的句子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继续在画,这些怪物在水中很会掌握速度,始终与B号的速度保持一致,去似乎没在游动似的。我几乎可以通过舷窗玻璃观察他们临摹下来。当然,我们的艇速也不算太快。B号突然停下来不动了。一阵撞击使它的整个艇体在颤抖着。

“是不是触礁了?”我问道。

“即使触礁也无大碍,因为艇并未搁浅。”加拿大人接嘴说。

1文中其潜艇(B)全名是_______

2潜艇是被_______ 撞击了。

3其结局是_______等人获胜,其中一名船员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而逃生,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  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考验他。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  结实)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看看能否从铁笼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不去看他怎样打开锁。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那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竭  竭尽全力)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故弄玄虚,考验了这位大师。门没有上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曾经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  竟然)越过。

其实,只要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便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确切的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1)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______

(2)小镇居民故意将牢门没有上锁,让胡汀尼搞不清其中的缘由,由此考验了这位大师。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揭示中心的语句。

4认真读短文,完成填空。

胡汀尼是一位魔术大师,他的绝活是__________,然而面对英国某小镇居民的挑战,他__________。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但最终他越过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5写写你读了短文后,从下列句子中悟出了什么,注意画线的词语。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说“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或者你的见闻,对这位一代魔术大师讲讲自己的看法或对他提些建议。可以举个事例来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诉说母亲(节选)

敬一丹

①记不清我妈妈对我说过多少话,但有几句话却会记一辈子。

②“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妈对我这样说。那时候,我家六口人散落在四个地方:爸爸进了呼兰的军管会学习班,妈妈去了北京的凤凰山农场,姐姐去了密山的生产建设兵团,我与两个弟弟留在哈尔滨上学。和当时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家庭一样,家已经没了家的样子。幸好姥爷赶来,这个家才算有了一个大人,我半懂事不懂事的,就开始帮助姥爷持家了。

③当时,家里的一切对外联络都由我担当。写信给天各一方的爸爸、妈妈、姐姐,寄信、寄邮包、发挂号信都是那时学会的。记得姐姐那时信里常写着:给我寄点补丁来吧。我每每对着这样的信发愁,我拿什么寄给她呢?弟弟的裤子还没有补丁呢!那时布票多珍贵啊!布票、棉花票、线票、粮票、油票、肉票、豆腐票、糖票……都小心地放进抽屉里。我熟知那种种票证的用法,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精打细算。

④妈妈偶尔回家看到我给弟弟补的裤子上补丁摞补丁,她说:“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其实,当我还是小女孩时,我就已经跟妈妈学了。妈妈曾拿来两块布,剪上三角口子,绷上方补丁、圆补丁、大扣子、小扣子,让我和姐姐学着做针线活儿,像完成作业一样让她检查。那时我没想到玩一样学的本事,到过苦日子时用上了。

⑤后来我想,假如当时妈妈说:“可怜的孩子!”我也许会哭,为自己,为弟弟;而妈妈说:“得去学吃苦。”我就不以为苦是苦了,而是受了一种鼓励,去学我该学的,甚至以苦为乐。于是,我补衣服的针脚越发细密了,还学会了做棉衣棉裤、缝手套、纳鞋底、绣花。我很有兴致地在书包上绣上红字:为人民服务。还在枕头上绣上菊花,叫作:战地黄花分外香。

⑥苦日子把“物尽其用”四个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行为里。衣服褪色了,染一染;短了,接一接;实在太破不能穿了,也不能扔,用来扎拖布。直到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式拖布,但我仍喜欢自己扎拖布,扎好了,抖落抖落那整齐的旧布条,仍能体会到一种快意,一种成就感。

⑦妈妈的话让我学会吃苦,学会一种积极实际的生活态度,确实让我受用一生。

(选文有删改)

1(提取信息)用“﹏﹏”画出第②段中母亲所说的一句话。

2(合理选择)对母亲说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现出母亲的坚强,表明她首先能在艰苦的生活中乐观无畏。

B.这句话是母亲对儿女最好的教育,事实也证明让儿女受用终身。

C.这句话是母亲告诉儿女要学会吃苦,学会享福。

D.这句话教会了作者如何去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与磨难,成了她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使她能够在平凡小事中不断获得满足。

3(整体感知)读短文,填一填。

(1)第④段中画“____”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___的场景,抓住母亲的动作:__________,表现了母亲的___________

(2)第⑥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表观点)仔细读读下面这两句话,想一想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我熟知那种种票证的用法,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精打细算。

(2)那时我没想到玩一样学的本事,到过苦日子时用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情感)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感悟道理)为什么吃苦也需要“学”呢?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巡道工的故事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

“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着遮阳的草帽,可是脸上的汗水仍然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往下流。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拿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然后火车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了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方,一盏红灯在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突然山洪暴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他的身影渐渐地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而我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工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1用“  ”从短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2在短文中用“  ”画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并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横线的内容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既写了回忆的内容,又写了现实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有很多像巡道工一样默默奉献的人,请你举一例,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那里,只要听见这哥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明族的自毫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曲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被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我国国歌原名《_________》,由_______作词,聂耳作曲。

(2)我国国歌开头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画横线句子中的错别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以此”中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聂耳是怎样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jiě shì ( )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是吗?”爸爸故意jīng qí ( )地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

1、 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2、 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3、 形容雨大的词是 ;“奇妙的东西”在文中是指   ;用“——”在文中划出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词意思的句子。

4、 文中最值得我牢记的一句话是 

5、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附加阅读题。

海马

你也许不会相信,海马竞是一种鱼。它们生活在较热的浅海里,用鳃呼吸,有脊椎骨,身体内部的组织和生活的习性,全跟旁的鱼没有什么差别。奇怪的就是它们披着一身坚硬的甲胄,有棱角的,由环节相连而成的甲胄(zhòu),叫人看了以为它们不是一种鱼。因为它的头部像马,人们就把它们叫作“海马”;又因为它们像传说中的龙,人们又把它们叫作“龙落子”;却不把它们叫作色。

海马身长一般在十厘米左右。它们的全副甲胄是由骨质的多角形的鳞片组合而成的。头部的骨骼也露在外面,两只眼睛很大,嘴突出成为一个长管子,开口在管子的尖端。除了背鳍和一对胸鳍,旁的鳍都已退化了;背鳍和胸鳍也很小。尾巴细长,能像大象的鼻子一样卷起来。休息的时候,它们就把尾巴卷在海藻上,来固定自己的身体。因为它们几乎全身是硬的,游泳很缓慢,全仗胸鳍和扇形的背鳍来运动。最特别的是不论休息的时候还是游泳的时候,它们的身子老是直立着。有几种海马周身长着海藻一样的突起,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伪装。

大多数鱼类一次产成千个卵,雌鱼把卵产出之后就不再照顾了,让卵自己去孵化。海马却不是这样,肆海马产卵很少,得保护着孵育,这孵育的工作却是由雄海马来承担。雄海马的胸部下面有一个皮囊,能接受好几条雌海马产出的卵;皮囊盛满了,囊口就闭拢。皮囊的内层很柔软,血管分布很密。等幼鱼长成了,囊口才开启,放幼鱼出来。雄海马的皮囊,很像雌性胎生动物的子宫,这样孵育当然安全多了。还有人说,曾看到过幼海马离开了父亲之后,遇到危险,还会躲进父亲的皮囊里去。

因为海马附着在海藻上休息,所以在较热的浅海里很容易捕捉到。海马的肉不能供食用。在中药铺里可以买到晒干的海马,据说是一种滋补药。有人相信妇人分娩的时候手里拿着干海马,可以避免难产。这种说法当然是迷信,可是跟海马孵育的安全性倒颇有点儿相应。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打“√”号,错的打“×”号。

①海马是生长在海里的一种鱼。( )

②孵育工作由雌海马来承担。( )

③海马在海中游动很缓慢。( )

④海马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

【2】短文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至少找到3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文中获得了海马的哪些信息?(至少写出4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海马的外形特点与你见过的一种鱼的外形特点做比较,用几句话表达它们的不同或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马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与理解

少年中国说

红日初升,__________。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__________。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__________,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将短文中画线部分补充完整。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用自己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________________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文章感情充沛,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5】为了实现强国梦,中国百年来在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的杰出代表。请选择其中一位人物,用简洁的话语介绍他(她)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句子细体会,回答问题

(1)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说明鲸____________的特点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说明鲸____________的特点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说明鲸____________的特点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蝙蝠是世界上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它是各种高风险病毒的主要宿主。科学家在蝙蝠身上发现了4000多种病毒。它是携带了多种可怕病毒的“超级毒物”。

材料二: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经相关检测,2020年1月7日,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科学家推测它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这种病毒通过唾液、飞沫,直接或间接地传播,存在人传人的情况。

材料三:专家指出,导致武汉封城的新型冠状病毒来自武汉市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该市场内野生动物,则可能是最初病毒的携带者、传播者。

【1】从材料一中,我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中,我得到的信息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是蝙蝠传染给人的,不会人传人。

B.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的情况。

【3】读了材料三,你想对贩卖野生动物的人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为了保护动物,请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缩句:它是我国古代造型雕刻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________  

 

21、请根据“拐弯”一词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行路时转变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思路发生转折或说话委婉:____________________

22、(1)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缩句:

(2)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小作文

国庆就要到了,请你帮学校德育处拟一份通知,告诉各位同学:此次国庆放假时间为10月1日至10月8日,10月9日返校上课,发通知的时间2020年9月30日。

要求:注意通知的格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