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对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理解描述有错的一项是(       

A.《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通过对话,体现了杨氏之子的机智。

B.《威尼斯小艇》通过静态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突出了小艇为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生活带来的无尽情趣。

C.“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句话用动作描写,表现出毛主席内心的悲痛。

D.《草船借箭》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四十六回。

2、生津止渴的意思和遍体生津的意思分别是( )

A. 唾液   B.   唾液 C. 润泽  唾液 D.   润泽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崩塌       召集       压抑       风景名胜

B.灰烬       讯期       执拗       玩好无缺

C.杀菌       稀罕       训良       诗情画义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给多音字组词。

nán(  )   mó(  )   āi(  )

nàn(  )   mā(  )   ái(  )

 

5、给多音字组词。

传zhuàn(____)chuán(____)卷juǎn(____)juàn(____

煞shà(____)shā(____léi(____) lěi(____)lèi(______

6、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不自____________

________掌 手________________

(1)“草船借箭”让周瑜____地说道,诸葛亮真是____

(2)面对同学们的____,他呆呆地坐着____

7、根据句意写词语

(1)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   )

(2)因公务而牺牲(   )

(3)犹豫不决的样子(   )

 

8、看拼音写字词。

píng féng cì  xiù     fó xiàng fǔ bài

(   ) (   )   (   )   (   )

dūn  huáng jié  zuò jì lù xiōng táng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视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给多音字组词。

wéi

___

wèi

___

xíng

___

hánɡ

___

 

 

2从文中选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考虑

   

赞赏

   

忽略

   

 

 

3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读书顺序

读书方法

首先

   

然后

   

最后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5选文选自于课文   ,作者把一本喜欢的书比作朋友、故地、家。

你觉得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10、阅读理解。

珍珠鸟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大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他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第四自然段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前“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了”。选段中小鸟对大鸟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中“淘气”一词在文中要表达什么意思?“再三”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中“感受”一词指代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行文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这个片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尤其—— 新鲜—— 完整——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 地下的烈火指的是什么?

【2】 活棺材指的是什么?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松树的风格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 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敬 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 敬仰)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 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敬意便油然而生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更重要的原因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枝和叶子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读短文,用“√”标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用简短的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借________赞美了具有______________精神的人。

【4】第三自然段是采用(  )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A.总—分—总

B.先总后分

C.先分后总

14、课外阅读

夜读

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读书,使我远离浮(zào  zóo);读书,使我宁静淡

(bái bó)。读书让我在沉闷的日常生活中还能呼吸到一点自由清新的空气。忙完一天的工作,伴着一室的温(xīn xiāng),找一个舒适的姿势,捧一本心(yí yì)已久的书,快快进入那个空灵美妙的读书境界中去吧。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平静 宁静)从容地流连于书籍之间,让书香溢满我的心田,让书香释放我的情感,让书香提升我的境界。今天,留存一点读书的情结,多好呀!

书籍是人生忠实的伴侣。别看它沉默不语,它却能满足我情感的一切需要。至少,它在我(沉闷 烦闷)的时候不会将背(jí jǐ)向着我。有书相伴,在我悲哀的时候让我得到安慰,在我消沉的时候会得到警示,在我兴奋的时候帮助我恢复平静,在我得意的时候也教我不要忘形。无论多忙多累,无论走得多远,随身带一本书,我就永远不会感受到孤独。

书籍是生命旅程的写真。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阅读,是不一样的韵味。年少时候读《三国演义》,读《水浒传》能一口气读到天明。但现在,我喜欢看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的书,体味着人到中年的那种况味。我也不会贪读过久,因为明天还有许多重要的事等着已进入而立之年的我。在这宁静的夜里,哪怕只读个三五页,对我来说,已是一种奢侈,已足以让我感到自豪,感到满足。

窗外夜色渐深,我的睡意渐浓。合上书全,塞于枕下,坦然入睡。(平静 宁静)的读书为我每日的繁忙画上一个(优美 优雅)的休止符。三更有梦书当枕,纵然明日有再我的繁忙等着我,在梦乡里,我们会因气息如兰的一枕书香而露出一丝无忧的微笑。

(1)用“/”画去文中带点字的不正确的读音。

(2)用“——”画出文中括号里用得更合适的词语。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4)填空。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书籍还是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鲧禹治水

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庄稼、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想办法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鲧知道要治理洪水,只有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息壤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它便会迅速扩大,驱走洪水,露出陆地。鲧探听到了秘藏息壤的地方以后,就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了息壤。鲧把息壤放在地上     说一声      果然   息壤马上几里     几十里     几百里地伸展开来   洪水慢慢被赶退了,陆地重新露出来。逃到山上、树上的人们重新回到了陆地,准备盖房子、种庄稼,重建家园。

可是,天帝很快就知道了鲧偷走了息壤。他大发雷霆,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夺回了息壤。这样一来,洪水又重新泛滥开来,人们又陷入灾难之中。

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一天,忽然一声巨响,鲧的肚子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大禹同父亲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治理洪水,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

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导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治洪工程开始了。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曾经帮助鲧偷取息壤的神龟也来帮忙运送土石;神力很大的应龙也用坚硬的尾巴在地上划出深沟,来引导洪水。

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了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了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人们非常感谢、敬佩大禹,便一致推举他为治理天下的君王。

【1】阅读短文,填空:

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治水,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治水,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两个词。

例:由       西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二自然段空白处加标点。

【4】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表现鲧、禹共同精神的句子。

【5】这个故事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有哪些?它寄托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八仙过海(民间故事节选)

话说有一年,八位神仙打算去蓬莱仙岛观赏牡丹。海面上风平浪静。铁拐李快言快语,说:“我们不如泛舟过海,领略一番海上美景!而腾云驾雾,一眨眼就过去了,又有什么意思呃呢?说着,他把手中的宝物铁拐扔到了海面上。不一会儿。铁拐竟化作一片黑铁小舟。

汉钟离看了,将手中的扇子甩到海面上。这扇子一遇到海水就铺展开来。顷刻之间。变成一条宽大的船。吕洞宾也不甘示弱,拔出他的青龙宝剑甩落到海面上,一刹那,只见宝剑化作一条青龙,驮着他乘风破浪。曹国舅的宝物是两块檀香云阳板,他将云阳板轻轻地丢落在海面上,两块板马上拼合在一起,化作一艘玲珑、精美的檀香小木船。这时,蓝采和抛出手上的花篮。喊了一声“大”。花篮顿时变成一艘花篮船。韩湘子把手中的玉箫投入大海,眨眼之间,玉箫化作了一条青竹符。何仙姑从她手中的红荷花上轻轻掰下一片荷叶,铺到海面上,那片荷叶徐徐舒展,化作一片荷叶舟。张果老骑着他的坐骑驴儿走在最后。他不慌不忙。朝驴儿轻轻吹了一口仙气。那驴儿即刻变成了一只水兽。他倒骑上驴背。那毛驴儿便迈开四蹄,踏着浪花追上前去。

八仙过海,(       )。一时间。东海龙王的水晶宫殿被搅得晃了起来。东海龙王命龙太子到海面上探探究竟。龙太子一到海面上就将何仙姑抢回了龙宫。

七位神仙见龙太子如此无礼,大怒。

铁拐李打开他的另一宝物葫芦,放入水中,只见葫芦“咕嘟咕嘟”两下把东海的海水吸进去一大半,东海龙王大惊失色,急忙命十二只神龟前去抢夺葫芦。吕洞宾手举青龙剑朝神龟砍去,十二只神龟转眼间全部变成了礁石。东海龙王又命十万虾兵蟹将围攻七位神仙。汉钟高高举芭蕉扇,用力一扇,十万虾兵蟹将当即被扇到九霄云外去了。于是。东海龙王披上战袍,亲自上阵,只见张果老拍拍驴儿的屁股,让毛驴倒转身。朝东海龙王张嘴一喷,喷出一束火焰,一下子烧了龙王的胡须。龙王勃然大怒,摇身变作一条巨龙。龙身上的每一片龙鳞都化作刀枪剑戟,朝七位神仙刺来。七位神仙手拿宝物抵挡。

就在这时,南海观音菩萨手持杨柳枝与甘露前来。东海龙王和七位神仙纷纷向观音诉说自己的委屈。观音菩萨弄清事情的缘由后,说:“原来如此。东海龙王,不如化干戈为玉帛,把何仙姑放出来吧!”

东海龙王自知理亏,命人放了何仙姑。铁拐李见何仙姑平安无事,马上打开宝葫芦,倒出海水,海面一下子就升高了。东海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为了给八仙一个交代,东海龙王将龙太子变作一艘雕花大龙船,将功补过。将八位神仙送去了蓬莱仙岛。

【1】在下面的“ ”写出八位神仙的名称,并在名称后面写上他们各自使用的宝物。

(1)______ ______                    (2)______ ______

(3)______ ______                    (4)______ ______

(5)______ ______                    (6)______ ______

(7)______ ______                    (8)______ 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八位神仙打算去蓬莱仙岛观赏牡丹,铁拐李提议泛舟过海。( )

(2)何仙姑将她手中的红荷花铺到海面上,那荷花徐徐舒展。化作了荷花舟。( )

(3)因为龙太子抓走了蓝采和。所以引起其他七位神仙大怒。( )

(4)七仙与龙王打斗是以龙王的失败而告终的。( )

【3】(1)在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空,与括号前面的四个字组成一个八字成语。

(2)请再写一个八字成语:

【4】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的“将功补过”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将功补过”与文中“_________”一话是相照应的。

【5】请再写两个你读过的民间故事: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两个电话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晚都没睡好。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A”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喋喋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撂(liào)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B”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止:“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1照样子写词语。

颤巍巍____________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   结结实实____________

2A处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看完电视后,老王整晚都睡不着?(   

A.看过天气预报,担心母亲感冒

B.看过天气预报,担心儿子感冒

C.看过天气预报,担心自己感冒

4从文中画线的词语“匆匆”“连忙”和“急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王愣住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打“对”,错的打“×”。

A.老王牵挂南方的儿子,却忽略了北方的母亲,而母亲却惦记他。______

B.老王没有想到母亲那边下着大雪,感到惊讶。______

C.老王没想到母亲能从他7岁的“劣迹”一直说起。______

6说说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谚语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会提笔忘字吗?

近两年,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结果有的选手把《现代汉语词典》来回翻了三遍,似乎也不能利索地写出正确的汉字,参加现场体验团的成人们,再一次体验了什么叫提笔忘字。众多网友也在微博上同步秀出自己的听写记录,情况似乎也不理想,有网友惊呼:把认的字都还给老师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小众化电视节目,本来是不考虑什么收视率的,殊不知,该节目一播出,马上就受到了众多学生、家长和网友的热捧。

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词,如今已让许多人一提笔就犯难。在这次听写大会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书写正确率,癞蛤蟆一词也只有30%的人能够写对。这种现象说起来似乎很不应该,但却是真实而普遍的现象。作为一个以汉语为母语、长期使用汉语、生活在中国的公民,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成年人,无论你是与文化教育沾边的人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恐怕都遇到过类似的尴尬。

成因何在呢?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使用电脑的缘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是使用电脑来字的,很多输入法比较人性化,通过联想功能、提示功能,可以让你不会写的字词迅速跳出来。许多字你认识,也能打出来,但其实你根本不会写,只是有了电脑输入法的帮助,不会写的字才变得会写起来。这种电脑输入法依赖只是一种浅层次、模糊性的书写,除前述假性正确外,更容易以假当真。另外,在用电脑聊天、多媒体书写中,人们对写字本来就没有过高的要求,有时候还会将错就错,甚至将之当作一种时髦。如此,又怎么可能确保汉字的纯正,又怎能不导致提笔忘字呢?

1.短文题目中“提笔忘字”四个字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特殊含义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你是怎样概括提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作者的写作目的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告诉人们生活中“提笔忘字”的情况经常会遇到,是难以避免的。

B.告诉人们生活中之所以会“提笔忘字”,是因为使用电脑的缘故。

C.告诉人们造成“提笔忘字”的原因是人们使用电脑以及对汉字书写的要求放低了,呼吁人们重视汉字的书写,维护母语的纯正。

D.告诉人们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很受欢迎。

19、阅读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①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②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③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④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⑤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⑥然而我终将在这个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中国;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⑦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⑧这是我的誓言!

⑨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1】在离岸告别时,我看到了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

A.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B.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

C.两岸是黄土和青草。

D.海水满盈盈的,水面一片金光。

【2】“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 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句中的“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 )

A.句中的“大时代”是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处于民族存亡危难的时代。

B.句中的“大时代”指中国百废待兴,国无宁日的时代。

C.句中的“大时代”是指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

D.句中的“大时代”是指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3】文中关于我的“誓言”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将回到我爱的祖国,驱逐帝国主义

B.把学到更好的经验带回国报效祖国

C.学有所成后回到家人身边

D.求得更好的战斗武器 ,毁灭帝国主义的军舰

【4】朗读第七自然段时应该( )

A.低沉、缓慢

B.明快、中速

C.激昂、渐快

D.亲切、舒缓

【5】第五自然段中“我这样不负责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你认为作者是个罪人吗?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顾全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这样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两种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这座电视塔_______

22、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保持不变。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小作文。

学完此文,你会被女娲所感动,请写一篇150字左右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