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对《白鹭》中的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句话概括写了白鹭颜色和身段的精巧。

B.“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这句话连用四个“那”字,从“簑毛、结构、喙、脚” (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C.“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句话中“不安稳”与“悠然”矛盾,写出了白鹭栖息在树顶不自在的样子。

D.“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这句话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加了对白鹭栖息特点的神秘感,产生无限的遐想。

2、课文内容理解。

1父母二人对巴迪的同一首诗评价不同,其原因是(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2下列对《父爱之舟》一文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意在强化“我”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B.作者写父母深夜为蚕宝宝添桑叶,既写出了父母的辛劳.也由此引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C.“我”懂得体谅父母不易。因此住旅店不愿父亲花钱换好房间,读书时为交不起学费使家人困窘而心酸哭泣。

D.本文多从小事着笔,写父亲为“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借船送“我”考学等,从细微处表现出贫苦生活中父爱的深厚与伟大。

3读下列两个句子,完成练习。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抹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从“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可体会到___________,从“龟裂”一词可体会到_______

2)第②句连用四个“立刻”,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恩惠 妨碍 千珍万确

B.殿堂 烦琐 一知半解

C.轮换 崩塌 难以置信

D.迷惑 允诺 振天动地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作者感到悲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__________。全诗讽刺了南宋权贵们___________的现象。

3.“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少年中国的_____________和对中国少年的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句子,联系有关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①用“﹏﹏”标出句子中重复出现的词语。

②从重复出现的词语中可以感受到: 。这一写法叫

6、补充歇后语。

1)蚌里藏珍珠——______________   

2)包公审案子——______________

3)拔浪鼓——______________  

4)白布进染缸——______________  

5)拔了毛的鸽子——______________

7、把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寸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国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肖磊把原本很有趣的事情讲得______________

2.那些叶子四散开来,______________般围着一朵花。

3.屠呦呦潜心研究,____________,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疾新药——青蒿素。

8、按课本内容填空。

(1)我从心底里知道,______________也好,______________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________。在________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2)这是我第一次真正________的哭,与在家里________的哭、____________的哭、________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3)夫君子之行,静以____,俭以________无以明志,非宁静____

(4)一粥一饭,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九寨沟原始森林

穿过一行行白桦树底下的小径,我踏着

白雪,踏着青苔,踏着飘落的树叶,踏着锋利的岩石,走进了密密的森林。我站在高高的云杉树底下,抚摸着被熊猫啃光了叶子的箭竹,想透过蓊郁的树丛,寻觅天空里的阳光和云彩,却无法找见它们完整的影子。当我低下头,想寻觅同来的旅伴时,却也找不见他们的踪影,不知道究竟躲在哪儿了。

在这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里,只听到呼啸的风声,簌簌的树叶声,却听不到人声,瞧不见人影,也找不到很想瞧见的熊猫,只剩下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漫步。我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总是瞧见人挤着人,中国的人实实在在膨胀得太厉害了。像九寨沟这样安静的地方,真是很不容易找见的。我多么想在这儿长久地坐着,多闻一下峡谷里野草和树木的芬芳,多吸几口清香和纯洁的空气,好把尘世的纷扰和混杂的噪音,一股脑儿都暂时忘却。

这高山上的原始森林,真是个变化无穷的地方,我刚才还从树叶的缝隙里,看到掉落的一缕缕阳光,一会儿却又乌云密布,浓雾滚滚,像是夜幕降临了,树叶里幽暗得真有点儿令人害怕,能在这儿露宿过夜吗?正在惊惧中间,四周却渐渐明亮了起来,原来是飘着一片片的雪花,还夹着霰粒,飒飒的,啪啪的,打在红桦树上,打在我脸颊上。我正想躲避时,太阳光亮晶晶的,像多少璀璨的珍珠和玛瑙,在闪闪地发亮。

(1)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岩石 ( )的树丛

( )的风声 ( )的珍珠

( )地漫步 ( )地坐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句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九寨沟原始森林的奇异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lěi  lèi)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1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jī jǐ)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jiào  jué )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 )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èi  bē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画“√”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勤奋( )   拜访( )

【4】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1)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   (2)持续 支持 忍心 耽误

(3)持续 坚持 信心 耽误   (4)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5】你觉得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

【6】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7】请把文中的中心句抄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中心句:  

我的感受:  

 

 

11、阅读短文。

父亲的“狠招”

①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文化。父母为了让我有出息,在我11岁那年,把我送到了县城的小学里读书。看着班上同学们穿着整洁漂亮的衣服,用着精美的文具,我自卑极了。A我没有勇气和同学一起玩,学习成绩也很差,总是盼望着能快点到周末,那样就可以离开学校回家了。

②有一次,我看到班上一个同学拿着口琴在音乐课上吹,声音是那样悦耳,我的心为之一动。

③于是,我在周末回家后,吞吞吐吐地把想买口琴的想法说给了父亲听。父亲沉默了一阵,冷漠地对我说道:“你想买口琴的话,那就自己上山去砍柴卖。”我感到很失落,但脑海里一想到那个精致小巧的口琴,就来了信心;不就是去砍柴吗?我一定要把买口琴的钱攒够!

④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拿起柴刀,独自一人上山砍柴去了。砍柴中被荆棘划伤了手,殷红的鲜血流出来,我将伤口包扎好后,接着又继续砍;遥远的山路,脚被磨出了泡,稍微歇息后我又继续赶路;挑着柴到了集市,两个肩膀已经红肿发痛了,但是拿到卖柴换来的钱,想到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就觉得不痛了。

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5个周末,我终于攒够了买口琴的钱。B我兴冲冲地买回了一个漂亮的口琴,一路上乐滋滋地吹呀吹,一直吹到家里。父亲看到了我手上的口琴,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你长大了。”待我坐下后,父亲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道:“自从你去县城念书后,每次回家我都留意到你的情绪发生了变化。这次让你去砍柴,就是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虽然出身、家境这些东西无法去选择和改变,但是可以努力去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千万不要小看了你自己。”

⑥咱中国人有句俗话:“子不教,父之过。”于是乎,父亲们为了不背上没教育好孩子的“恶名”,一个个使尽了浑身解数,其中有一招屡试不爽,那就是——“狠”!要想孩子成“器”,那可是“狠招”给整出来的!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A句体现了“我”小时候有些爱慕虚荣,羡慕同学们穿的、用的比自己好。

②B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因为买到口琴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2】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我”在砍柴时历经的困难,请简要概括。

①手划伤流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我”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相关依据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惯子如杀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待长辈的严格要求,我们应有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rèn  rèng)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 没你这么当妈的! 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zhēng zhèng)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xiè jiè)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2依据上下文解释词语:

龟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的句子中“我”为什么拿到钱时“鼻子一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这四个“立刻”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因为在那一天,“我”看到了母亲辛苦工作的状态,体会到她养家的不易。

B.自己慢慢长大了,应该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要有着大人一样的担当。

C.“我”内心深处萌发了对母亲的心疼和内疚之感。

13、请阅读短文,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魏佳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早点了,只有魏佳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点心丢了……”“真糟糕!”郭良一边吃一大块面包,一边说:“到吃午饭还有很长时间呢!”

  米沙问:“你把点心丢在哪儿了?”“我不知道。”魏佳小声地说,把脸转过去。米沙说:“你大概放在口袋里,不小心丢的,往后得放在书包里。”

  魏佳越来越伤心。“呜……呜……”

  沃罗佳看到了,什么也没有问,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着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这个伙伴说:“你拿着吃吧!”

1请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1)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

(2)糟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短文拟个合适的标题,写在篇首的横线上。

3你认为哪个小伙伴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材料都是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后引发的相关言论,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廖是一名“90后”大学生,在营销策划公司工作,拼文案、写策划成为她的家常便饭。“写文案的时候,想写得高大上一点,但是常常找不到理想的词,最后只好用通俗的语言代替,却削弱了我要的那种表达效果。”她说。据调查,此现象较为普遍。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材料二:

“键盘打字取代了手写。拼音输入法让字形模糊化,不需记忆字形就能打字交流,导致手生。目前高校“失写症'现象很严重,学生们用电子笔记、拷贝课件、手机拍照等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写笔记,考试时的潦草字迹和连篇错字,常令老师们叫苦不迭。”                                                     (摘自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统尚讲话)

材料三: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同期举办的网络活动“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吸引了上亿人参与。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一个契机能够鼓励国人更多地阅读一些古代典范书籍。他建议从《古文观止》读起,阅读一些在汉语发展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作家的作品,以丰富语言知识储备。

【1】依据材料,说说当下民众在汉字运用与书写上的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说说出现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材料,探究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关于“冰心文学馆”的介绍,然后回答问题。

【1】林晓同学想了解冰心文学馆的展品、去冰心文学馆的路线及周边美食情况,他应分别点击目录中的(          )进行查看。

A.3 7 5

B.2 7 5

C.9 7 5

【2】请你根据表格中的信息,简要介绍一下冰心文学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两句话把你了解到的冰心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在我过生日时,我第一次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屡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在父亲节,我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从文中找出表示以下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 )

B.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 )

【2】请你找出一句文中描写母亲因“我”的感恩而快乐的句子,摘抄下来。

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意思是(       )。

A.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

(1)文中可以用来解释“感恩”意思的一句话是:“____。”

(2)短文主要写了侄儿向____感恩,“我”向母亲和父亲感恩,“我”的女儿向____感恩这三件事。

17、阅读理解。

广州白云山

人们常用白云珠水来美誉广州,白云指的是白云山,珠水指的是珠江。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素享广州市肺的美誉。它位于广州市东北向,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末段,白云山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相当于澳门特区的总面积,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绿化面积4.2万亩,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植被种类相当丰富,共有植物1038种,据统计,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是广州市的一张生态名片。

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白云山气势磅礴,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上道路四通八达。风景优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白云山很早就闻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了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千百年来,白云山名胜古迹虽多,但屡经兴废,遗存很少,尤以近百年来历尽沧桑,频遭破坏,满目疮痍,到解放时,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断壁残垣。建国以后,经过历届广州市政府的建设和多年的苦心经营,白云山这座千古名山成为广大游人一个可游、可居、可乐的现代桃源仙境。

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区内有四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观光索道——白云索道;全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公园——雕塑公园。

几千年来,白云山几经盛衰,到今天已成为山幽、林绿、气清、景美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4A景点,并以云山叠翠之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

B.白云山历史悠久,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宋朝便以胜地著称。

C.鸣春谷是全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天然式鸟笼。

D.白云山以云山叠翠之名,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2】下面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写了白云山的地理位置、山体面积和绿化植被等情况。

B.文章写最高峰摩星岭,说明摩星岭山势高峻挺拔,令人生畏。

C.文章将白云山面积和澳门特区的总面积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澳门特区的面积小。

D.文章写羊城人们在九九重阳,以登白云山为乐事,说明了羊城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

 

18、课内阅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少年强则国,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从加点的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__________________、自由、______、胜于欧洲、______的中国。

【3】梁启超先生的强国之梦在今天实现了吗?请结合你自己的所见所感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绳子那头

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一幢楼房的六楼的窗户外,有一根绳子,下头吊着一个人——他是我父亲,一个空调修理工。

②暑假的一天,闷热的天气实在使人感觉无聊,我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出发前,父亲专门去买了一瓶廉价的防晒油,在我身上抹了个遍,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③到了雇主家,问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麻袋中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转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了,孩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了。”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释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离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⑤站在窗户边,一股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特别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一声:“手套!”

⑦母亲慢慢递下一副粗糙的手套。

⑧“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⑨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一坠,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住绳子。

⑩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

“没事,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带着笑意说。我却要哭了。

绳子那头喊了声:“拉我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

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太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皮肤,深深的被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他已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岁月啊,你过早地催老了我的父亲!

一会儿,雇主拿来一只冰糕送给正在干活儿的父亲,父亲接过冰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我。

“天儿热,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冰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冰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冰糕

父亲又要下去了,我慢慢地释放着绳子,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我紧紧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那个伟大的人。

【1】第①段划线部分的作用表述错误的项是( )

A.交代了父亲工作环境的艰苦。

B.写出天气的酷热无比。

C.为下文表现父亲的艰辛做铺垫。

D.烘托人物欢喜的心情。

【2】为什么这么热的天父亲还要戴手套?( )

A.怕速度慢影响工作进度。

B.怕工具脱手掉下去砸了别人。

C.修空调时需要用到手套。

D.父亲一直习惯戴着手套工作。

【3】对“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冰糕”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冰糕包含了父亲的勤劳和无私关爱。

B.冰糕让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爱。

C.冰糕让“我”内心感到踏实、幸福。

D.“我”家庭十分贫困,平时很难吃到冰糕。

【4】对第段画横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运用神态描写,体现了“我”对父亲的心疼。

B.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吃苦耐劳。

C.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工作的艰辛使父亲容颜老去。

D.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苍老、工作时动作的艰难。

【5】本文题目是“绳子那头”,如果换成“我的父亲”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段中“父亲的笑”和“我却要哭了”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段中“这种神奇的力量”是什么力量?为什么会有亲切厚重、踏实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一个刮着风又纷纷扬扬下着大雪的日子里,已经显得苍老的父亲睡觉的时候,在自己的被窝里发现了热水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壶伴着父子走过冬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子放错了热水壶。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百花洲。

(1)改拟人句。(1分)

小鸟在枝头鸣叫。

 

(2)改陈述句。(1分)

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3)改感叹句。(1分)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扩句。(1分)

小朋友来到公园。

 

 

22、改为陈述句。

你难道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天地。

题目:2021, ______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提示与要求:2021年即将远离我们而去。这一年中在你身边有许多事、人让你久久难忘而留在记忆的深处。选择你最想写的一件事或一个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表达好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