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A.警觉(jǐng) 勉强(qiǎng) 狭窄(zhǎi)
B.脱落(luò) 嫉(jí)妒 挨骂(āi)
C.红晕(yùn) 龟裂(jūn) 数落(shǔ)
2、下列选项中,理解有误的是( )
A. “身临其境”的意思是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B. “引人入胜”是引人进入佳境。其中的“胜”指的是胜境,佳境。
C. “戛然而止”是形容声音没有停止。
3、联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
A.见到将军发怒,战士们害怕,不敢回答,也不敢走开。
B.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又没听清将军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C.战士们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他们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此时除了沉默外,还能说什么呢?
4、补充词语,使之与括号外的词语搭配得当。(词语不重复)
潮湿的(____________) 悲痛地(____________) 述说(____________)
荒唐的(____________) 悠然地(____________) 领略(____________)
5、用关联词语填空。
(1)(______)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了,(______)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决心再和齐威王赛一次。
(2)(______)孙膑巧妙地变换了田忌三匹马的出场顺序,(______)田忌以2:1战胜了齐威王。
(3)孩子(______)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______)没有命了。
(4)(______)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______)难以回转身来。
(5)(______)失败多少次,(______)不能失去信心
6、阅读课堂。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论语》)
(2)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善良和正直,做不仁不义的事是不会有好多下场的,正如《左传》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
(3)《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既描写了小艇在水上灵活穿梭的样子,表现了威尼斯的_____美;同时也描写了这座城市沉睡后的寂静,表现了威尼斯的_____美。
7、请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__________:百姓;涂泥沼;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__________: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__________: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__________: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__________: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
8、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临”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_____部,再查_____画。这个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靠近,挨着;②占据高出,对着下面;③来,到 ;④照着样子写和画;⑤ 快要,将要,请为下面词句中的“临”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写序号)
居高临下( ) 夜幕降临(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临街居住( )
9、回答下列各题。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一家外企应聘,无意中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他父母所在的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
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倚在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蒙蒙曙色中是母亲的身影。母亲急急忙忙把用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是热气腾腾的肉汤。短暂的十几分钟,母亲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满足的幸福的催她一口一口的喝汤。天凉,汤冷得快。列车开动时,女孩的母亲捧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节选自《时文精选》苇文)
【1】列车停靠在校站的时间是 (_________)。
【2】喝了热腾腾的汤后,女孩会对母亲说(_______)。
【3】短文表达了(__________)的情感。你能想起母亲为你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事是 (_________)。
10、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完成填空。
(1)《梅花魂》一文通过五件事,来表现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 1 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4_________5 ________。
(2)《小桥流水人家》标题出自我国元代散曲作家______的《 》。
(3)“山一程,水一层”,写出了征途的________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 写出了征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这是 的诗句。
11、课内阅读。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地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他刚喊出“三”,孩子就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文中括号里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读读画线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立刻做出决定:__________________。
【3】从船长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论(1ún lùn)语》记载(zài zǎi),弟子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chǔ chù)世准则,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有一次,孔子在游历讲学途中,口渴得厉害。他看见路边有一眼泉水,正要畅饮解渴时,发现泉边石头上刻有“盗泉”二字。孔子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虽然干渴难忍,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你对选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
【3】这两个自然段各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1)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孔子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德。
【5】孔子厌恶“盗”字实际上是说他厌恶_______________的行为,说明他能时时坚守君子的节操。
13、下面是××小学200名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查统计表,请你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 人数 | 百分比 |
漫画 | 112 | 56% |
科幻小说 | 32 | 16% |
文学名著 | 30 | 15% |
时文杂质 | 26 | 13% |
【1】从表格的数据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份调查统计表,你对这些同学有什么建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上述表格中哪一类课外书?请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向同学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电影里的书
①张桂梅有一个梦想: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民族中学任教期间,她发现,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娃从课堂上消失。于是,她走进大山寻找答案。有一次家访经历让她至今难忘:女孩的父母为了3万块钱的彩礼,硬是要将13岁的孩子给嫁出去,张桂梅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无济于事。后来,张桂梅再也没有见到这个女孩这也成了她一生的痛。
②每年寒暑假张桂梅都带着自己获得的一大堆奖状、荣誉,来到大城市的街头“化缘”“帮帮忙嘛,一块两块都可以。”这种看似“疯狂”的举动,换来的是鼻涕、口水、谩骂,甚至被人放狗咬。从2002年到2007年,张桂梅只募捐到了一万块钱。“超人”校长也开始心灰意冷了。转机出现在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北京开会时,她破了洞的裤子吸引了一位记者的关注,促膝长谈后,第二天,《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见诸报端,火遍全国,最后终于筹得建校经费,梦想开始起步。
③2008年8月,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正式落成,9月就开给“抢着”开学。张桂梅担任校长,并招来了17名教职员工。然而随之而来的并不是一帆风顺。因学校条件差,老师们打算辞职,后来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决定留在学校。留住了老师,接下来就是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她开始挨家挨户“抢人”。在家访的路上▢张桂梅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可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更加坚定了她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决心。她对那些女孩的父母说:“一定要让孩子们读书,我们不收一分钱,只要孩子想念,我们都能帮。”就这样,在张桂梅的不努力下,终于把这些孩子“抢”到了校园。
④华坪女高佳绩频出,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2021年,她用贴满膏药的手,“捧”起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因为常年辛苦工作,20多种疾病轮番折磨着她。把药当饭吃,张桂梅撑过一天又一天,拒绝住院治疗,她要把时间留给孩子们。这些病痛的折磨下,她仍然在坚持一项颇有仪式感的工作。每天清晨5点多,第一个起床,从教学楼一楼爬到四楼,把每一层楼道的电灯打开,为学生们带去新一天开始的信号。
⑤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张桂梅点亮万千大山女孩的梦想,照亮她们的前程,她的无私与奉献,感动着千千万万人。
——新闻报道改编
【1】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2】第③自然段内,正确的标点符号是( )
A., 、 、……
B., , , 。
C., 、 、 。
D.。 , , ……
【3】课文第③自然段中多次出现了“抢”字,请你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内容,这篇文章结尾的特点是( )
A.照应开头,体现了张桂梅的梦想很难实现。
B.升华主题,赞扬了张桂梅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C.揭示了主愿,表达了学生们对张桂梅的感谢。
D.首尾呼应,体现出张桂梅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5】电影《我本是高山》在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电影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看过电影后,同学们发表了影评。通过这篇文章,你也了解了张桂梅,一起参与评论吧!把你对张桂梅的评价写下面的方块里。
15、阅读理解。
慈母情深(节选)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_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选文中的画线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__________,还可以体会到“我”的____________。
【2】选文第六自然段写了另一个女人的反应,从___(正面 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朗读这个女人的话时,应该用_______(同情、气愤 委屈、心痛)的语气。
【3】仔细读选文,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我”说的每句话都用了省略号,表示说话或声音断断续续,突出了“我”既不好意思向母亲要钱,又很想得到书的矛盾心理。 (____)
(2)第七自然段中,作者用“塞”字来描写母亲的动作,原因是旁人的劝说使母亲不好意思再给“我”买书的钱,这个字表现了母亲的躲闪、害怕。 (____)
(3)第八自然段连用四个“立刻”,将母亲拼命工作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刻画出一个辛苦、勤劳,对子女充满爱的母亲形象。 (____)
【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我”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 , 。有 的菩萨,有 的天王,还有 的力士。
(2)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 的,有 的,有 的,还有
的。
17、课内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 “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可,能; ②能忍受,能承受。
“破烂不堪”一词中的“堪”应选第( )种解释。
【2】比一比,看看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①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②父亲说:“出来吧!阿曼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类似的话为什么在短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了不起”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①父亲“了不起”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儿子“了不起”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忆读书(节选)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 )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选文的作者是( )
A.冰心
B.郭沫若
C.琦君
【2】选文括号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 所以 ……
B.虽然……但是……
C.不是……而是……
【3】“我”回忆的读书经历有:(1)七岁时,由一知半解到越看越明白,越来越爱读《_______》。
(2)爱读《_______》并将其与《荡寇志》进行比较。(3)十二三岁时看《_______》与中年时再看此书有了不同的感受。
【4】从读书中“我”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请你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性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违背——( ) 崩塌——( )
【2】海力布是怎样得到宝石的?
___________________
【3】打猎时海力布听到了什么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力布为什么变成了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万花筒。
1.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练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乌云密布,天空很快便暗下来了。(给句子后面补充内容,使句子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闪电撕破了乌云。
(1)“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一种动物或植物,一道美食,一处景观,一个游戏的玩法,一份旅游指南…生活中总有我们感兴趣的事物。请选择一种你了解的事物,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或者是学会使用它。自拟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