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哪一项表达有语病?( )
A.《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写的。
B.我们要勇敢地处理和面对校园欺凌事件。
C.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明白了这道题的正确做法。
D.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福鼎市的卫生和交通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2、下列文章归类正确的一项( )
A.《稚子弄冰》《游子吟》《从军行》《牧场之国》
B.《自相矛盾》《杨氏之子》《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
C.《大战红孩儿》《煮酒论英雄》《吴用智取生辰纲》《红楼春趣》
D.《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鸟的天堂》《四季之美》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阅读我国的民间故事,你不仅能领略到动人的情节,还能认识许多精彩的人物,如机智的徐文长、聪慧的巧姑。民间故事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C.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如《松鼠》;有的活泼,如《太阳》。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D.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4、按课文内容填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进步则国进步,__________________,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5、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这大自然的美景,何尝不是一种恩惠。(_____)
2.在北方,玉米是一种很常见的粮食作物。(_____)
3.对于同学们的帮助,王晓红很感激。(_____)
4.这种事情很烦琐。(_____)
5.松鼠是一种很乖巧的小动物。(_____)
6.读了这个故事,我受到了很大的启迪。(_____)
7.听到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消息,同学们都很兴奋。(_____)
6、根据读音写出合适的字。
mèi:姐( ) ( )力 明( ) 相( )好
lián:( )系 ( )爱 ( )花 ( )忙
qīng:( )翠 ( )脆 ( )诉 ( )巧
7、看拼音,写词语。
rěn shòu jìnɡ rán ténɡ ài jǐ lián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quán lì kǎo shì bú xiè qǐ d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8、课文内容我知道。
1.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启发。
2.“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句话中“强大的力量”指的是( )。
A.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 B.老麻雀比猎狗强大 C.老麻雀胆子很大
3.梅兰芳让人尊重的地方除了高超的表演艺术,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门豹治邺》是一篇历史故事。这里主要写了他治理邺城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
不久,我发觉家人们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因为我又开始在家中练,当然是在我紧闭着门的房间里。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她再也不敲门了。当我感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但我不会坐在木椅上练习,而以前我会的。不知为什么,总使我感到忐忑不安甚至羞愧难当的是,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妇人全力以赴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并且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终于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十二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在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拍子,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声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用“声望”这个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不久,我发觉人们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为什么家人们会有这种表情?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中的“秘密”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都是“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耳朵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 “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10、课内阅读
(语段一)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语段二)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两个语段在写物的时候都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将这一物和其他物进行比较来突出对它们的___________情感。
【2】(语段一)全文借物抒情,通过笔下的桂花寄托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语段二)全文借物喻人,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告诉我们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请根据语境写出符合要求并且通顺、优美的句子。
语境:金秋时节,院中桂花盛开……
放眼望去,______________(静态描写)。秋风中,_________________(动态描写)。这院中满树的桂花,让人_____________(写出感受)。
11、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若无其事”的“若”在这个词中应解释为( )。
A.如果
B.你
C.好像
【2】在横线上写出短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九寨沟名字的来历。
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把那些湖泊称为“五彩池”?
____________
【5】是什么原因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
____________
【6】作者描写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
12、我能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河马是世界上稀有的动物之一。
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全生在脸的上部,几乎成了一个平面,因而当它把身体潜入水中的时候,眼、鼻、耳还能露在水面上。它的一对大门牙,不是向上长,而是向前方平行探出,好像两把铲子一样。它的嘴比一般动物都大,当它张开大嘴时,一个人如果跳进去,恐怕还填不满它的嘴呢。有人曾经亲眼看到河马把一条小船咬成两段。五六厘米粗的芦苇秆子,它咬起来,就好像人们吃韭菜那样容易。
河马不但嘴大,胃口也大。据说它的胃能容纳100千克左右的食物。在动物园里,因为不光是喂草,以喂大麦、燕麦、小麦、胡萝卜等精料,所以每天的食量可以减少到30千克左右。
在它的故乡非洲,河马几乎日夜泡在水里,吃芦苇、水草过活。
【1】河马的身体构造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篇文章的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初冬
初冬的雨丝轻柔地洒在我们的脸上、身上,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着这雨中的景致。树木依然呈现出秋末的景象,完全没有冬天给人的破败凋敝的感觉,地上的小草还挺精神地长着,在这如茵的绿色中,还有几朵不怕冷的小花在零星地开着,向即将来临的寒冬释放着最后的活力。雪松、大叶女贞等四季常绿植物还是一片葱郁,我喜欢的苦楝只剩下圆鼓鼓的略带土黄色的果实了。一阵风袭来,忽见路旁的黄金槐的叶子如雪片般飞舞起来,最后划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便潇潇洒洒地飘落在了我们的脚下。看到这一切,我不但没有感觉到冬的萧瑟,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蛮有风度的灵动之美,仿佛一个失去了青春韶华的女人,即使有一天她要走向衰老,也依然会那么优雅地老去。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抬眼望去,那片片枫林像一个盛装颜料的调色盘,将斑斓炫目的色彩一下子端到我们面前:大红、深红、淡红、橘黄、中黄、紫色……简直是应有尽有,使人目不暇接。山上长满了柏树,一棵树一个绿浪,层层叠叠卷上去,像一个立体的湖泊。山腰之上,黄栌树丛生,枝叶如云,层林尽染。爬至山顶,沐浴着大自然的风雨,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我们不由得做起了深呼吸。当要下山的时候,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于是我们同撑着一把小伞,走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没有了尘世的繁杂,没有了城市的喧闹,这里仿佛成了一块难得的人间净土。
下了小山就可以观赏景观河。河两岸深绿的垂柳拂动着柔软的枝条,倒映在河面上,使河水也染上绿色,仿佛一河翡翠向东奔流。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搭石,一道道玲珑别致的木桥,一座座凹凸不平的假山,一块块多姿多彩的鹅卵石,再加上雨雾笼罩的美妙意境,怎能不使人想起绰约江南、迷人水乡的美丽画面呢?
雨滴纷纷扬扬地洒在柳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雨丝轻打河面,又激起层层涟漪,一圈圈波纹荡漾开去。此刻的自己,摒弃人世间的纷扰,慢慢地洗涤着灵魂,心态便走向平和。伴着雨声,聆听自己的心跳,很平静也很有节奏,仿佛在用心地奏响生命的乐章,心境便变得美丽起来。于是我们在岸边疯疯傻傻地追逐着,欢笑着,一起幸福地走过小桥,一起歪歪扭扭地穿过搭石,一起爱恋地捡起地上飘落的但风采依然的五角枫。
初冬,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它特有的色彩,它在忠实地完成大自然赋予它的使命之后,便将悄悄地离去,但它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选自网络写景美文,有删改)
【1】下列对第1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雨中景物的静态描写。
B.对初冬雨中景物的静态描写。
C.对雨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D.对初冬雨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一阵风袭来,忽见路旁的黄金槐的叶子如雪片般飞舞起来,最后划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便潇潇洒洒地飘落在了我们的脚下。”关于这句话的写作手法,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动态美。
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动态美。
C.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动态美。
D.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静态美。
【3】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写山上树木的姿态美。
B.写山上树木的色彩美和姿态美。
C.写山上树木颜色杂乱。
D.写山上树木的种类多。
【4】下面对这篇文章主题的理解,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初冬雨雾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的热爱。
B.通过对初冬雨雾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的热爱。
C.通过对初冬雨雾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的热爱。
D.通过对初冬雨雾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和生活的热爱。
【5】“山上长满了柏树,一棵树一个绿浪,层层叠叠卷上去,像一个立体的湖泊。”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疑难]“雨丝轻打河面,又激起层层涟漪,一圈圈波纹荡漾开去。”这句话中用了哪几个动词?试仿照这句话的写法,通过几个动词写出景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骆驼祥子(节选)
老舍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备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了,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钱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做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交的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
③(1)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凑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tī( )了两脚,“听听声儿吧,líng dang( )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
④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实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⑤(2)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他揣上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这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zhǎn xīn( )的脚diàn( )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了。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了。
⑥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可是生日!
⑦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了,买卖也就更顺心了。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至多两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了,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⑧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没有例外。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tī ( )了两脚 líng dang ( )
zhǎn xīn ( ) 脚diàn( )儿
【2】文中写道:“他(祥子)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了。”这个年龄段在古代称作__________。其他年龄段的别称请你也写一写:四十岁________;六十岁________;七十岁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到祥子的手“哆嗦”:(1)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2)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他揣上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祥子的手两次“哆嗦”的原因相同吗?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一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舍先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祥子这个人物形象,请从文中挑选出你最欣赏的两种描写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祥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的最后写道:“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没有例外。”请你预测祥子的希望是如何落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提升。
战胜比珠峰还高的欲望
一位新西兰的登山者和他的夏尔巴人向导,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攀登到了与珠穆朗玛峰峰顶只有短短两米的距离。在此之前,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人达到这样的高度。
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只要向前迈出几步,就可以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登上珠峰的第一人。而这几步,对于谁来说都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居住在大都市的新西兰登山者,深知第一个登上顶峰是自己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但在登上巅峰前的几步,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决定把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荣誉让给他的向导。他认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更有资格第一个登上顶峰。于是,他对向导说:“这是在你的家乡,还是请你先上吧。”
因为他们都戴着氧气罩,这位老实、厚道,只是为了赚些酬劳的向导,并没有听清楚登山者的话,而是从他的表情和谦让的手势中明白了他的意思,但向导绝对不明白首先登上珠峰的重大意义。
向导向前走了几步,登上世界之巅,在那里留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行脚印。
新西兰登山者随后跟上,他们在世界之巅紧紧拥抱,高呼着:“我们成功了!”
新西兰登山者叫希拉里,向导叫丹增,他们冲顶的时间是1953年5月29日。这一天,在人类登山史上记下了光辉的一页。
50年后,在隆重纪念人类登上世界之巅的时刻,人们并没有忘记希拉里的谦让精神。人们赞扬他,说他“在冲顶的那一瞬间,战胜了比珠峰还高的欲望”。
记得有一位先哲说过:“真正的谦虚是接近高尚和伟大的美德,是一切美德之母。” 美德是一个人的内在,荣誉是一个人的外在。美德好比是荣誉的种子,播种谦让的美德,必然会收获人格的荣誉。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
A.而这几步,对于谁来说都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①“几步”在文中指_____的距离。
②“易如反掌的事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_
B.在冲顶的那一瞬间,战胜了比珠峰还高的欲望。
①“欲望”在文中指__________
②_____使希拉里战胜了这个“欲望”。
【3】新西兰人为什么放弃自己梦寐以求的梦想,而把这个唯一的机会让给向导呢?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句子。
【4】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只有拥有荣誉,才会有谦让的美德。
B.只有具有谦让的美德,才可以让你拥有一切荣誉。
16、课外阅读练习。
划船的启示
富尔顿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顿从小只爱画画 不爱读书 一天 老师对他说 孩子 你只是美术好 别的功课都不行 会留级 可是 他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顿去钓鱼。他做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劲极了。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漂,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个状况呢?”
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顿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里,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交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只靠画画是不能解决的。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顿才领悟老师的话是对的,他决心重新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顿专心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给短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盘算:
(2)领悟: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1)富尔顿是个听话的孩子,他能知错就改。( )
(2)富尔顿的老师很会教育自己的学生。( )
(3)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
17、 纸上谈兵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行军打仗来,头头是道,有时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赵奢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临终前对赵括说:“你不是当大将的人才,千万不要担任将军的职务。如果你当了大将,会给赵国军队带来覆灭的命运。”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犯赵国。赵王听信谗言,任命赵括为大将。有人劝赵王说:“赵括虽然兵书读得很熟,但是不会灵活运用。”赵王不听。
赵括接受任命后,不根据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兵书上的条文,传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攻击秦军。
公元前260年的一天,赵括向秦军发起全面攻击。秦军假装战败,边战边退,赵军一直引诱到秦军大营前。赵括知道中计,忙下令撤军,可是为时已晚,退路已被秦军堵死;他又下令攻打秦军大营,但秦军的防御工事坚固,根本奈何不得;等他下令收兵暂歇时,秦军又四处骚扰,赵军得不到休息。
秦军不忙于攻击赵军,只是将赵军紧紧围困,并切断赵国的援军和粮草救济。几十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成了瓮中之鳖。
九月的一天,赵军断粮已有四十六天,秦军的包围圈也越来越小,赵括决心孤注一掷地向外突围。可还没跑到秦国阵地前,他就被乱箭射死。主帅一死,赵军全线崩溃。饿坏了的官兵,不得不向秦军投降。最后,整整四十万大军全被秦军活埋。
赵国的精锐部队早这次长平战役中全军覆灭,从此以后,赵国便一蹶不振。
【1】用“\”划掉下面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谗言(chán cán) 引诱(xiù yòu)
骚扰(sāo shāo) 崩溃(guì kuì)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比喻逃脱不了的人和动物。 (__________)
(2)比喻一遭到挫折就不能再振作起来。 (__________)
(3)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__________)
【3】赵军是如何成为秦军的瓮中之鳖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被秦军活埋的原因有( )。(多选)
A.赵王顽固,用人不当。
B.秦国兵强马壮。
C.赵括纸上谈兵,他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而是生搬硬套兵书上的条文进行作战。
【5】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赵括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小题。
kù shǔ( )炎夏的lí míng( )是最舒服的一段时间,我喜欢伫(zhù chù)立在院子里,透过大树枝叶的缝(fèng féng)隙仰望蓝天,有时候还能望见yǐn bì( )在叶丛中的鸟儿,愈(yù yuè)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妈妈总是顾不上欣赏这美景,还常常dīng zhǔ( )我:“千万不能lǎn duò( ),要趁(zhèn chèn)着好时光抓紧读书,养成好习惯。”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夏—______仰望—______欣赏—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秀______仰______竞______贯______
透______抑______境______惯______
19、读短文回答问题。
妹妹的角色
①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场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 )地问她。
②“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③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 )。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道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④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⑤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⑥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豆豆”蹦蹦跳跳、摇头摇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 )。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⑦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⑧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 )。这时候,观众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⑨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把下面成语填入短文的括号中。
惟妙惟肖 小心翼翼 面面相觑 费尽心思
【2】短文已用“//”分成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妹妹的情绪发生了多次变化,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 )—— 投入——( )
【3】第⑤自然段中“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的原因是( )
A. 妹妹要演狗,我感到难为情。
B. 又有观众到来,我为他们让座。
C. 我性情内向,见到很多熟人和朋友,挺不好意思。
D. 找到妹妹的名字后,为妹妹的演出是否成功而担心。
【4】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妹妹听从父亲的教导,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
B. 妹妹觉得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很自豪。
C. 排练时妹妹积极参加,非常投入,为演好自己的角色费尽了心思。
D. 演出时,妹妹表演得惟妙惟肖,抓住了观众的心。
【5】爸爸说的“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一句话的话外之意是( )
A.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 B. 少点自私自利,多为别人着想。
C. 发扬自己特长,克服自己短处。 D. 越是毫不起眼,越能取得成功。
【6】妹妹表演的时候,作者多次写到观众的笑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简要概括短文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这句话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跟我学: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句中涉及人称要换为具体的人名。此外,注意要去掉双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21、句子乐园。
(1)天空中撒满了星星。(扩句)
(2)地震吓不怕汶川人民。(扩句)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比喻句。
月亮挂在天空。
(4)造句练习
不是……也不是……而是……
22、将下面的句子改为比喻句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
23、习作。
回忆《题临安邸》一诗,发挥自己的想像,把这首诗改写一篇写景或叙事的文章,然后再给自己的文章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