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毛泽东的名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表达的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D.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树梢 红晕 炭火 述说 B.大雁 走廊 慌唐 愈发
C.静寂 竹竿 烦琐 未免 D.涨潮 纠正 访问 辛酸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一样的是( )
A.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 我们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B.山洪暴发,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 这些不满郁积在他的心里,今天终于暴发了。
C.这个苹果水分充足,又脆又甜。 他的话里有很大的水分。
D.花生价格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 “占小便宜吃大亏。”爸爸经常这样教育我们。
4、将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写在括号里:
1.彩灯喷泉被人们装点得像仙境一样。___________
2.花儿纷纷展开她们美丽的笑颜,迎接春天的到来。___________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___________
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__________
5.到夏季,便绿得更浓,更深,更密。__________
5、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便宜________ | 美________ | 高高________ |
高贵________ | 深________ | 成熟________ |
6、根据所学古诗、课文内容填空。
(1)从《将相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个小故事里,我认识了__________的蔺相如和__________的廉颇。
(2)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体会到了虞世南的高洁品格;从“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林升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及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愤怒;从“美哉,_________,___________!壮哉,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梁启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从“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懂得了时间不等人,要抓住大好时光努力学习。
7、名言警句填空。
1.关于珍惜时间的:“_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2.关于勤俭节约的:“克勤于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忐忑不( ) 自( )自受 心( )肉跳 汹( )澎湃
1.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 )
2.心神不安的样子。 ( )
3.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 ( )
4.形容波涛声势浩大的样子。 ( )
9、阅读理解
大白鲨
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 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做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 (灵巧、灵敏、灵活)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通过鼻上小孔,大白鲨还能依据地球电磁场,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动时丝毫不差地把准方向。大白鲨游动时,将上下颚收缩在鼻子下边,使头部成流线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文中横线处应选填括号中的(_______) 一词。
【2】“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中“可以”所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大白鲨捕食海豹、海狮之类的捕乳动物时,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5】“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一句中所说的“受到误解”,具体是指(_________)
【6】在说明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时候,运用(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0、课内阅读。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 )这里的人(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 )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文中表现了乡亲们的哪些美德?(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摘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选文的中心句,再围绕给出的中心句续写几句话。
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课间的校园,是同学们欢乐的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跑进家来的松鼠(节选)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副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着,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
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
松鼠跟我们一样,一个星期没有吃到糖。
①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②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爸爸在餐柜门上装了个小钩子,免得松鼠钻进去。但是松鼠继续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一见到面包皮、榛子、核桃、小骨头什么的,马上叼走藏起来。
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到家时累极了,草草吃了饭就睡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那儿比较凉快,放一夜不会坏。
第二天早晨,我们惊奇地发现篮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儿去了?
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
秋天,当阳光还温暖地照耀着大地的时候,森林里的松鼠总是把蘑菇高高地挂在树枝上晾干。我们家的松鼠也这样做了。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松鼠在“我”家做的两件事。
(1)_________ (2)__________
【2】画“____”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
A.解释说明 B.意思的递进
C.话未说完 D.列举的省略
【3】体会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1)①句中,描写松鼠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词写出了松鼠的__________。
(2)②句中,爸爸知道是松鼠偷走了糖,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_________,还夸奖松鼠_______,表现了爸爸对松鼠的_________。
【4】《跑进家来的松鼠》(节选)和《松鼠》,都流露出作者________。
12、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①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②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盖:原来是。
B.既往:往事。
C.破格:破纪录。
D.乳虎:初生的虎。
【2】说一说文章画线的句子的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少年人和老年人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老人年轻时离开家乡,在另一所城市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事助人、造福乡里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家人责怪他做事麻烦,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很多书,有《艾青诗选》《朝花夕拾》《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及电子邮箱。
家人大感不解,却不愿违背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寄出那些书。
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配不上得到别人的爱。”
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读句子,理解词语。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里“黄金屋”是指:_______
(2)“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这里“试金石”是指:_______
(3)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配得到他资助的孩子”是指_______的孩子。
【2】“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几句话描写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下文哪一部分埋下了伏笔,请用“____”画出来。
【4】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
【5】“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结合最后一段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发:_______
【6】“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仿写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
_______
14、阅读,完成练习。
××恒温保温碟说明书
一、使用方法
1.检查:将保温底座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插上电源,用手轻轻按压保温底座(触摸板触摸开启),可以感觉到开关的通断,并能看到指示灯点亮和熄灭,说明底座工作正常。
2.恒温:杯子第一次使用时,需要清洗干净,然后装满开水或者凉开水,放置在保温底座的圆圈位置,此时微重力开关接通(触摸开关型需轻触一下触摸开关),指示灯亮起,进入恒温工作状态。
3.关机:不需要恒温的时候,将杯子从恒温底座移到桌面,微重力开关断开电源(触摸开关型需轻触一下触摸开关),指示灯熄灭,停止加热。
4.说明:杯子里如果装的是开水,水温会慢慢降低到52~55度左右;如果装的是凉开水,则会慢慢加热到52~55度左右。温度高低与是否加盖有关,室内温度如果过低,对水温也会有影响。
二、清洁保养
1.清洗前先切断电源,静置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
2.杯体按常规方法清洗,避免用尖锐的金属器具刮擦杯底。
3.产品表面可以用抹布蘸少许清洁剂擦拭清洁。
三、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产品的使用质量,请遵守以下内容:
1.使用器具前,请先检查提供的供电电压是否与要求一致。
2.如果电源线损坏,为避免危险,必须由制造商或维修部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更换。
3.产品应放置在儿童、残障等无行为能力人士不能触及的地方。
4.器具在清洗前必须拔掉插头,再次使用前必须把器具插座擦干。
5.器具表面不得淋水,不得浸入水中进行清洗。
6.警告:如表面破裂,不得使用该器具。
四、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 解决方法 |
不加热,指示灯不亮 | ①检查电源是否接通,插头是否松动。 ②检查杯子是否过轻,如果是,则微重力开关型需向下按压一下杯子,直到指示灯点亮为止;触摸开关型需轻触一下触摸开关,直到指示灯点亮为止。 |
接触不良,指示灯闪烁 | 检查桌面是否平整,微重力开关下面是否有异物。 |
指示灯亮,面板不热 | 面板传热有一个过程,电源接通后,需要经过五分钟左右面板温度才能稳定。 如果面板一直不热,则需找售后,请专业人员维修。 |
杯子里的水温过低 | 把杯子底部放在底座圆圈的中心位置,并盖好杯盖。 |
【1】需要检查“杯子是否过轻”时,遇到的常见问题是( )
A.杯子里的水温过低
B.不加热,指示灯不亮
C.接触不良,指示灯闪烁
D.指示灯亮,面板不热
【2】下列不是可能导致“杯子里的水温过低”的原因是( )
A.杯子没有加盖
B.室内温度过低
C.杯子位置不对
D.桌面不平整
【3】检查底座工作是否正常的正确程序是( )
A.放置底座——按压底座——插上电源——指示灯亮
B.插上电源——放置底座——按压底座——指示灯亮
C.放置底座——插上电源——按压底座——指示灯亮
D.按压底座——放置底座——插上电源——指示灯亮
【4】下列描述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恒温保温碟只能加热,不能降温。
B.保温杯第一次使用时,需要清洗干净。
C.保温杯底有污垢,可以用细铁丝网清洗。
D.保温杯可加热水降温,不可加凉开水加热。
【5】小明妈妈回到家,一看到保温碟很脏,就切断电源,马上用水清洗。小明妈妈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妈妈洗完后,随手将底座放在了茶几上,此时小明看见了,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题文)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九一八事变”是 发动的。
2.抗日战争进行了 年,是 年结束的。
3.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16、课外阅读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日本,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文中“豁然开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王若飞狱中锻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屈服(________) 短暂(_________) 坚持(_________)
【5】第一自然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一说,读完文章后王若飞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谈笑风生地走进动物园时,立即被园中的“水上怪物”——河马吸引住了。它先是静静地趴在水中,只露出两只小耳朵和一小块褐色的脊背。远远望去,像是水中的沙滩,或是突出的小岛。接着,只听见“哗——”的一声,河马上岸了!好家伙,池中的水足足退了一尺多!再看它,披着一件又厚又粗的灰褐色的“外衣”,浑身挂着水珠,两只小小的耳朵和一双细细的眼睛与它那庞大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在难以想象的是,支撑它那庞大身躯的腿又粗又短!我们都在笑它,它却毫不在乎,一面蹒跚地往铁栏旁走去,一面晃动两只耳朵向游客致意,还不时地眨着眼睛莫名其妙地看看这,看看那,好像在说,“嗯,你们怎么老看着我?难道我长得不美吗?”瞧它那样子,既滑稽,又可笑,仿佛一位经过特技训练的滑稽大师在表演。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沙滩”“小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外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描写河马外形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马上岸了”“池中的水足足退了一尺多”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这段话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5】作者观察的重点是河马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是抓住了河马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拓展
老将黄盖向周瑜献上一个火烧曹营的计划,并说愿到曹营诈降。第二天,周瑜召集众将士,说要长期抵抗曹军,黄盖却说:“大军压境,要是在这个月破不了城,还是投降为好。”周瑜一听大怒,命将士将黄盖拖出去斩首,甘宁为黄盖求情,被赶出营帐。最后,众将领一起跪地苦苦哀求,黄盖保住性命,但被重重打了五十军棍。
【1】这段故事出自 _________(书名),作者是_________ 。
【2】故事中的人物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叫 _________ ,源于这个故事的一句歇后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最后死于箭伤复发,临终叹道:“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与 “亮”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吾母吾师
母亲是60多年前从中国移民泰国的。我年幼的时候,母亲说泰语很别扭,常常被本地人取笑。
我上四年级之后,有一天,母亲翻出我的旧笔记本、旧书本,开始学习泰文。那时候,我不但没有以她的学习精神为荣,反而觉得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可恼的日子。我被迫做了母亲的教师。当时她36岁,我还未满10岁,而她对字母、发音、语法、字义等等无所不问。有些难字我要不是没学过,就是还不能理解。
通常晚饭之后我做功课,母亲则学泰文。我们坐在饭桌两边,桌下蚊香的毒烟把人熏得昏头昏脑。母亲拿着我的旧课本来读,碰到不懂的字就大声拼出来给我听。有时她拼错了,我就得站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字。我说出读音、字义,母亲就用简单泰文或中文记下来,不久,我那些旧课本都密密麻麻满是她草草写下的笔记了。
她在求学的路上进步之速令人难以置信。不过5年她就什么都可以读了,不论是小说、史书或报纸。泰语娴熟了之后,她又学英语。
母亲现在还做了我几个孩子的教师。这又是个奇迹。我得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母亲于是毫不犹豫给我代劳,把孩子照顾得妥妥贴贴。她把自己过去的艰苦经历归纳成为宝贵经验,传给外孙。她会告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最初看来总是困难的,你尽了力还是觉得似乎永远不可能成功;但是只要锲(qiè)而不舍,总会有得心应手的一天。
母亲发奋求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我明白求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和母亲一样,我36岁才开始修学一些从前没机会学的科目。求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和恒心。
【1】作者的母亲从___________时开始学习泰文,那时我才______,便做了__________ 的教师。每当晚饭之后,________做功课,___________则学泰文。不过______年她就什么都可以读了,不论是 _______、_________或报纸、泰语娴熟之后,她又学________ 。现在她又做了______________的教师。
【2】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成语。
(1)形容坚持不懈。( )
(2)心里怎样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记忆纯熟,心手相应,运用自如。( )
【3】从下面的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无论做什么事,最初看来总是困难的,你尽了力还是觉得似乎永远不可能成功;但是只要锲而不舍,总会有得心应手的那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明白求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求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和恒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母亲奋发求学这件事,你得到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实践题:你的母亲有什么值得你学习,请简单地写出几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爸爸拍下了这张照片。(扩句)
2.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
3.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成称述句)
4. 金文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
22、老师每天的工作都很沉重,但他们毫无怨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学习作。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部分内容,里面的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某本书的某部分内容,仔细再读,写下你的读后感。题目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写完后读一读,同桌互相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