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是(    

A.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B.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C.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D.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里,用另外一个造句。

  干净 整洁

(1)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 )又暖和。

造句:

响亮   明亮

(2)松鼠的叫声很( )。

造句:  

 

3、下列每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应接不暇   心旷神怡   人影绰绰

B.完壁归赵   不记其数   津津有味

C.不可估量   呕心沥血   富丽堂黄

D.鬼计多端   众星拱月   路不拾遗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工整规范地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__________________

5、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爸爸工作( )很繁忙,( )不会忘记检查我的作业。

(2)树木( )能绿化环境,( )能净化空气。

(3)乞丐( )饿死,( )不吃别人给的带有侮辱性的食物。

(4)他( )马马虎虎地把考查卷扫一遍,( )一丝不苟地检查。

(5)(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红霞             ( )的水面

( )地飞出来       ( )的颜色

( )的榕树             ( )地划着船

7、《狼牙山五壮士》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8、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 )珍贵——( )销毁——( )宏伟——( )

【2】选文中第1自然段在结构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凡是”“统统”“任意”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赏析佳句,并完成练习。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1】句子写出了太阳_________的特点。

【2】作者把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太阳进行__________,更通俗易懂。请用这种方法把句子补充得更具体:小区的广场很大,相当于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孙悟空一调芭蕉扇

一天他们感到天气炎热,觉得奇怪,唐僧让悟空前去了解情况。悟空来到一座庄院,打听到这里叫火焰山,山上八百里火焰,无人能过。

唐僧师徒决定在这座庄院里过夜,顺便想了解过山的办法。庄主告诉他们,西南方一千里处有个翠云山芭蕉洞,洞主铁扇公主有把芭蕉扇,扇一下火就灭了,扇二下则刮风,扇三下即下雨。这里的老百姓每隔十年拜求她一次,请她施法降雨才能种些粮食糊口。

悟空听他这样一说,就驾着云来到翠云山,向一位樵夫打听铁扇公主的住处,那个樵夫告诉悟空说:“我们这里的人把铁扇公主叫罗刹女,她是牛魔王的妻子。”悟空一听,心想:“坏了,当年我收伏她的儿子红孩儿,现在她肯借扇子给我吗?”

悟空果然猜对了,罗刹女听说孙悟空来了,立即拿着青锋宝剑,走出洞门叫道:“孙悟空在什么地方?”悟空连忙上前行礼说:“嫂嫂,我是牛魔王当年在花果山结拜的兄弟。”罗刹女一听这话更生气,指着孙悟空就骂,怪他当年不该收服红孩儿。

悟空为了借到宝扇,就让罗刹女在头上连砍了十几下也不还手。罗刹女见一点也伤不到他,吓得扭头就走。悟空见罗刹女不肯借宝扇,从耳朵中掏出金箍棒,拦住她的去路,两个人在翠云山上打了起来。

罗刹女和悟空一直打到晚上,见悟空越打越有劲,知道不是他的对手,就取出芭蕉扇一扇,立刻一阵狂风,把悟空吹得一个跟头接一个跟头地翻了一夜,直到天亮,总算抱住一块峰石,落到小须弥山上。悟空想起灵吉菩萨就住在这里,决定去向他请教。

【1】以上文字是“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中的“第一调”。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

【2】《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充满非凡奇特的想象。请摘抄或概括地写一处来证明。_____

【3】第三段中画线句子是对孙悟空______的描写,所起作用不是______

A.突出孙悟空胆小怕事;

B.反衬出孙悟空为助师傅过火焰山迎难而上;

C.为下文“罗刹女听说孙悟空来了,立即拿着青锋宝剑叫道”做了铺垫。

【4】读完这段故事,你觉得悟空的特点是______

12、阅读短文,并按要求做题。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更主要的是老锁匠为人正直,每修一把锁都告诉别人他的姓名和地址,说:如果你家发生了盗窃,只要是用钥匙打开的家门,你就来找我。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徒弟,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装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开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有什么,您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徒弟。

A.物体的颜色

B.寻找

C.挑选

【2】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 )

A.分不开

B.不解决

C.不明白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敬重( ) 郑重( ) 必胜无疑( ) 易如反掌( )

【4】写出下列带点的字的读音。

( ) 业( ) 真( )

【5】两个徒弟谁开锁技术高一些?在文中用“ ”画出老锁匠选二徒弟为他的接班人的理由。

“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什么?

【6】打开保险柜,师傅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时,大徒弟的表现是 ,说明他 ;而二徒弟是 ,说明他

【7】读完短文后,你想对大徒弟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次考试

一位美国的教育家要在我国的小学生中做一个试验。

一天, 她到一所学校,让校长找来三名四年级学生。

她从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又取出了3个系(ji xi)着绳子的小铅锤,她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先后把小铅锤都放到瓶子里。

她对三个学生说:“这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你们现在还在一口没有水的井里玩。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说完以后,她又问:“记住了吗?”

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记住了。”

美国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叫:“危险!快上来!一、二……”

小梅低声对其他两个同学说:“快,你第一、他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说完,三个小朋友各自安稳地把三个小铅锤提了起来。

那个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什么?”

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问。小梅不假(jia jia)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当然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那位美国教育家激动地抱起了小梅,抱了好久才放下。她对校长说:“在美国,这样地实验我做过多次,但每次由于争先恐后地往外提铅锤,都把瓶子拉翻。今天,我的实验成功了!”

(1)把括号里不合适的音节划掉。(2分)

(2)结合上下文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不假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受到什么启发?请写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检阅台

祖父·后园·(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有醋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突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就把他的草帽插上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外也怕闻得到的。我就笑得哆嗦起来,几乎没有力气再插上去了。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后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在炕上直打滚儿。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才明白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也大笑了起来,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好不容易停住了,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儿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原因(   )  茂密(   )

戏弄(   )  害怕(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祖母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概括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朝阳小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参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后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完成练习。

健康状况统计表

测试项目

升降趋势

测试项目

升降趋势

身高

肺活量

体重

视力

胸围

体能

影响因素比例统计图

【1】分析“健康状况统计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影响因素比例统计图”,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学们参与度不高的首要原因是场地不够。( )

(2)教师的科学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3)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学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参不参与无所谓。( )

【3】如何让大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请你结合图表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最是读书滋味长

①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②其实,真正的聪明人(       )爱读书,(       )会读书。

③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简,也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书海无涯,以有限生命畅游无限书海,就要细加斟酌。

④读书需入心田。散文家毛姆说,读书(       )为了应付考试,(       )一种享受。当然为应考而读也不能算错。无论是经典之籍,还是时事手册,用心读和不用心读,效果完全不一样。用心读,问前须学,学后要思,即古人所说的“好学深思”,效果自然好。不用心读,即使坐拥书城,也所获不多。

⑤读书当学以致用。读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消遣,一种是使用。把读书当作兴趣爱好和一种生活方式,自然不错。但最好还是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创造,也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长知识;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⑥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关于读书的家传户诵的箴言,如“ ”。最是读书滋味长,热爱读书,学会读书,文化的涵养定会使我们的思想保持鲜活的亮色。

(选自《中学生阅读文选》,有改动)

【1】写近义词。

便捷( )                    寻常(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斟酌: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传户诵: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述了作者的观点。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结合语境,在第⑥段的横线上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作为一名小学生,你一定读过许多书。想想看,哪部名著可视为你“看家”的书?并谈谈你的理由。

(1)名著及作者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 )                    模糊( )

旺盛( )                      确实( )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3】选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 ),运用( )描写,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个“鸟的天堂”( );这里的双引号表示(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第二个鸟的天堂指( )

【5】展开想象,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把“起初周围是静寂的。”情景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鼠,俗名耗子,豕族庞大,种类繁多。如家鼠、田鼠、香鼠、石鼠、梧鼠、东北灰山鼠等,不胜枚举。鼠的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据专家统计,中国现今约有老鼠30亿只,占 世界总数的30%

老鼠的危害之烈,是世人皆知的。它偷吃粮食,在我国,老鼠每年吃掉的粮食就相当于一年粮食总产量的10%左右,同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额几乎相等。它还会损害农田和水利设施,破坏草场,咬坏衣物,传播疾病 备不得人们要群起而攻之了。

诚然鼠有百害,但有时也可以化害为利。

有的国家利用老鼠的灵敏嗅觉,经过一番专门的驯养,将它们到邮电部门、海关、仓库侦察爆炸物,战绩十分显赫。另外,那短短三寸鼠须制成的毛笔,写字劲挺有力,十分难得,远比黄鼠狼行制成的狼毫来得珍贵。据载,苏东坡对鼠毫笔也有特殊嗜好。倘若果真如此,那老鼠也是能引以为了。

1文章介绍了老鼠的哪几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老鼠_________

19、阅读。

海豚(节选)

在海洋中有一种奇怪的动物——海豚,它时时被人们关注着。海豚主食鱼类,它们也会合作觅食,方法是围着一群鱼,一部分组成包围圈,另一部分则在里面往返穿梭取食,食饱后再交换位置。海豚能准确地识别目标。目前人们已经用仪器测到了海豚所发出的各种频率的声音。就是这种声音,才使得它有敏锐的识别目标的能力。当声音遇到物体反射回来,海豚又有特殊的接收装置,它根据声音的反射情况,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

海豚还是游泳能手。它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中,每小时可以游30到40千米,能把船只远远地抛在后头。人们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海豚的皮肤很松软,皮肤外层的许多小管充满海绵状物质,游泳时,整个皮肤表面能随水流像波浪一样起伏,变得和水波的轮廓一致,这就减少了90%的摩擦力。看来这就是海豚游得快的主要原因。

海豚很聪明,是一种进化到高等阶段的哺乳动物。它有一个发达的大脑,而且沟回很多,沟回越多,智力便越发达。一头成年海豚的脑均重为1.6千克,人的脑均重约为1.5千克,而猩猩的脑均重尚不足0.25公斤。有人曾经训练海豚和猴子开电源开关,普通猴子几百次才能学会,而海豚只20次就会了。有一只海豚更聪明,5次就能掌握了。

鉴于这些发现,许多科学家们认为海豚是地球上智能最高的动物之一,并称其为海中智多星。

【1】默读短文,想一想:短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海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_____”在文中画出海豚能准确识别目标的原因。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有人曾经训练海豚和猴子开电源开关,普通猴子几百次才能学会,而海豚只20次就会了。

( )( )( )

(2)海豚的皮肤很松软,皮肤外层的许多小管充满海绵状物质,游泳时,整个皮肤表面能随水流像波浪一样起伏。( )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完成句子)。

(1)一只小苍蝇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太阳光照射着

整个树林。(把两个句子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松树黄色的泪珠淹没了两只小虫。

(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

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下面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脑袋,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腊月,天真冷。 _____

22、句子长廊。

1.水流抚摸着我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2.这时候的科罗西已失去了理智,抄起一个墨水瓶狠狠朝弗朗蒂的脑袋上砸过去。(仿写连动句)

3.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抓住了我。(缩句)

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乐园

请你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朋友能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拥有知心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与朋友交往,难免有摩擦,发生误会。当你被好友误解了,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误会是如何消除的呢?请你以《别了,误会》为题将整个过程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在你认识的人中,谁让你敬佩呢?这个人为什么让你敬佩?用一两件具体生动的事例写写这个人的可贵的精神品质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