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其他三句在描写景物的方法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lù) 眼眸(móu) 辞别(cí)
B.抵御(dǐ) 等待(dai) 抖擞(shǒu)
C.漆黑(qī) 盛衰(shāi) 人影绰绰(chāo)
3、《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_____ __风光的喜爱之情。
A. 乡村田园 B. 农村田野 C. 乡村村居
4、根据语境填写名言和古诗。
(1)君子和小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就像《论语》里说的:“君子______,小人______。”他们的胸怀也不同,“君子______,小人______”。
(2)老师总是教导我们:“______,______。不要总觉得自己读书很辛苦,因为身边总有比你更辛苦的人。”
(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的牧童;感受到了诗人听到收复大好河山的消息后“______,______”的欣喜若狂。
5、选词填空。
激烈 剧烈
1.我的心( )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2.( )的战斗打响了,山冈上响起了战士们豪迈的喊杀声。
聪明 聪慧
3.书是阳光,能照亮人生之路;书是钥匙,能开启( )之门。
4.小李是个( )的孩子,挺讨人喜欢的。
6、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_______(宋)苏轼《冬景》
②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③人人都需要微笑,但所有人中______________,对它更加需要。(西班牙民歌)《微笑》
7、给形近字组词。
蹲_____ 蹈_____ 瞪_____ 啄_____ 舔______
遵_____ 滔_____ 澄_____ 琢_____ 添____
8、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北京的gōng diàn( )的建筑群是世界上hǎn jiàn( )的建筑群,它们规模宏大,金碧huī huáng( )。其中,故宫被设计者设计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是当时的huóng quán( ) 和地位的象征。
9、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茅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茅士绳结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五十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掉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聘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这位朋友答到:“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断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以局部的牺牲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即使遇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果断的取舍。
(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3分)
舍弃—( ) 果然—( ) 果断—( )
(2)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3分)
(3)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4)亚历山大剑砍绳结,说他是“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想一想,用传统的思维方式会怎样呢?(3分 )
(5)孩子果断地“割掉中毒的脚趾”。你认为他这样处理正确吗?如果是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2分)
10、群段研读
片段一: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选自《跳水》
片段二: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选自《琥珀》
【1】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只有“四十秒”却说“时间太长”?
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那么长,却说“一转眼就过去了”?
____________
【3】比较两个片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
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拳”释一个梦
2016年11月6日,一个中国人在拉斯维加斯,苦战12局后,夺得WBO(世界拳击组织)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完成了“奥运金牌+世锦赛金牌+亚运会金牌+全运会金牌+职业拳击世界冠军”的超级全满贯伟业,这项成就即使是泰森、阿里等名将都未曾触及,这个人就是邹市明。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邹市明是在一期亲子节目上,小吃货胖轩让老爸邹市明妥妥地红了一把,从那以后,无论邹市明走到哪儿,都被称为轩轩爸爸,可他的真实身份却是世界拳王。邹市明靠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不仅是超级奶爸,更是中国拳坛举足轻重的拳王。
虽然邹市明现在是世界闻名的拳王,但他小时候却是一个会被女生欺负的瘦弱男孩。内心的倔强和不服输,让邹市明决心做自己的英雄。14岁时邹市明进入体校学习武术,两年后,体校推广拳击运动项目,邹市明被拳法深深吸引,一边看一边跟着比画起来。他灵活的步伐引起了教练的注意,力劝他改练拳击。
可那时拳击并不普及,他的父母也认为拳击是项野蛮无脑并且非常危险的运动,竭力阻止他改练拳击,可是他却说:“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弄条金腰带,做一回拳王。”看到儿子坚定的样子,父母最终选择了支持。
得到支持的邹市明每天泡在训练馆里,跟教练学习动作要领,与陪练对阵切磁,而且结合自身条件,创造了“海盗式”打法。凭着不服输的毅力,他脱颖而出。2000年,他夺得了全国拳击比赛冠军,开始向国际赛场挺进。
2004年,邹市明在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铜牌。这一成绩引起世界著名拳击推广人唐·金的注意,他提出要带邹市明进入世界职业拳坛。邹市明心里清楚,如果自己同意了,就离自己拳王金腰带的梦想更近一步,但他也知道,此时祖国更需要自己,因此他拒绝了。2006年多哈亚运会冠军;2011年巴库拳击世锦赛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两枚奥运金牌。用了8年的时间,邹市明向祖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3年,32岁的邹市明本可以华丽谢幕,但拳王的梦想却指引他继续向职业拳坛进发。因为他知道再不为自己拼,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在职业拳坛的第一场比赛中,邹市明暴露出很多问题,他的前景一度被人质疑,他的内心也异常纠结,但拳王的梦想让他站了起来,邹市明抖擞精神向着拳王梦再度发起了冲击。
2014年,邹市明获得WBO蝇量级国际特设金腰带;2016年,邹市明赢得了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实现了人生的大满贯。
梦想就在眼前,邹市明用自己的汗水与泪水,“拳”释着一个梦。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大满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华丽谢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这项成就即使是泰森、阿里等名将都未曾触及,这个人就是邹市明。
这句话运用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4年,邹市明在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铜牌……2006年多哈亚运会冠军;2011年巴库拳击世锦赛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两枚奥运金牌。
这段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A.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B.激发读者兴趣,引起下文。
C.点明重点,引起下文。
【4】短文重点写了邹市明的哪几件事?请你概括出其事迹和事迹所表现出的人物特点。
(1)事迹: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2)事迹: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3)事迹: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下列是一份对200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表的情况,回答问题。
阅读内容 | 人数 | 占比(%) |
漫画 | 112 | 56 |
时文杂志 | 32 | 16 |
武侠小说 | 30 | 15 |
文学名著 | 26 | 13 |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给同学们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一盏灯下的爱》,完成文后习题。
①皮尔斯十二岁时成了孤儿,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从此,他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无情的车轮不仅夺去了双亲的生命,也辗碎了他美好的少年时代。
②于是大家常常能看见这样一个小孩,他面色阴沉,眼中射出冷冷的光。是的,皮尔斯开始憎恨这个世界,憎恨每一个人。那些日子,他不去上学,整日里东游西荡,欺负爱笑的小同学,给别人的汽车轮胎放气,夜里投石头去打路灯,他用种种极端的行为发泄着愤恨。
③就在这时,一个爱管闲事的人出现了。那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当地人都叫他琼斯太太。琼斯太太第一次闯进皮尔斯的生活,是在皮尔斯痛殴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从那以后,这个琼斯太太竟然缠上了皮尔斯,经常在皮尔斯做坏事的时候突然出现,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废话,这让皮尔斯极为恼火。
④有一天他悄悄地跟踪琼斯太太,知道了她家的位置,于是夜里便跑了过来。他本想扔石头砸玻璃吓吓这个多管闲事的老太太,忽然发现她家的门顶有一盏极亮的灯,于是立刻改变了主意。他一扬手,石头飞出正中那盏灯,灯灭了,传来一阵碎片落地的声音。
⑤皮尔斯有些兴奋地躲在黑暗中观察着,琼斯太太出来了。她抬头看了看,便回屋里搬出一只凳子,颤颤微微地踩着凳子更换灯泡。不一会儿,灯又亮了。皮尔斯又捡起一块石头,想了想觉得这样做容易暴露,便停了手。第二天夜里,皮尔斯又来到琼斯太太的门前,又轻易地打碎了那盏灯。而琼斯太太依然像昨晚一样,艰难地换上灯泡。这一下激起了皮尔斯的斗志,心想我天天晚上来,看你能坚持多久。
⑥于是一场拉锯战开始了,让皮尔斯不解的是,这个老太太家里到底预备了多少个灯泡?终于,在第五天的夜里,当皮尔斯打碎灯泡,琼斯太太更换时,被玻璃划破了手,从凳子上摔了下来,挣扎了半天也没能爬起来。皮尔斯一见祸惹大了,转身欲逃,却听琼斯太太叫他:“皮尔斯,你过来一下,我知道是你!”皮尔斯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⑦琼斯太太对他说:“我屋里有灯泡,快去拿来帮我换上!”皮尔斯还在犹疑,老太太说:“快去呀!你想让我控告你吗?”当皮尔斯换上灯泡,琼斯太太才在光亮中艰难地站起来,她不顾手上的伤,对呆立着的皮尔斯说:“你以为我每天换灯泡是为了和你较劲吗?我可没糊涂到那个程度。你看,这段路上没有路灯,夜里经常有车经过。你还记得你父母吗?他们就是在这条路上被车撞倒的,从那以后,我就在门顶安了这盏灯,我不想再有人被撞倒,也不想再出现你这样的孩子!”
⑧那一刻,皮尔斯的心里轰然一声,潸然泪下。是的,琼斯太太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他的心灵,只是他不愿面对,不愿承认。那一点一滴的关爱,就如雨水般浸润着他干涸的心田,又如春风融化了他心底的坚冰。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心田开出了花朵,坚冰融化成清溪。他知道,在这清溪花影之中,生命中的美好自此长流不绝。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东游西荡:______
拉锯战:______
【2】文章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皮尔斯的_____, 从中可以看出皮尔斯_____。
【3】“而琼斯太太依然像昨晚一样,艰难地换上灯泡。”具体写“艰难地”语句是_____。
【4】“这一下激起了皮尔斯的斗志”,“这一下”是指_____。
【5】听了琼斯太太的一番话,皮尔斯的心里“轰然一声”是因为_____,“潸然泪下”是因为_____。
【6】对“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心田开出了花朵,坚冰融化成了清溪”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就在这一瞬间,皮尔斯变成了好孩子。
②就在这一瞬间,皮尔斯心中温暖了。
③就在这一瞬间,老人的举动唤醒了皮尔斯的爱心。
④就在这一瞬间,在老人的影响下,皮尔斯内心的冷酷变成了温暖。
【7】看完本文,你一定对文中的琼斯太太印象深刻吧,你认为琼斯太太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朋友
①六岁的时候,我曾经急着要当一个拳击手。因为没有训练用的沙袋,我就拿自己的小熊当沙袋来练拳。我把它放在沙发上,摆好,以便打起来顺手些。
②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它的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黄色的,玻璃做的;大的是白色的,是用一个纽扣做的。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的眼晴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和我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③我瞧了它一会儿,突然想起好久好久以前我跟它形影不离的情景来了。那时我走到哪里都拉着它: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羹匙喂它;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儿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声地给它讲故事。那时候,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为了它,把命献出来我都舍得。可它,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的真正朋友,这会儿却坐在沙发上。它坐在那里,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
④ 你怎么啦 妈妈问道 出了什么事
⑤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啦。我转过脸去,沉默了好长时间,为的是不让妈妈从声音里猜出我的心事来。我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后来,稍微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感情以后,我说:
⑥“没什么,妈妈。我不过是改变了主意,我永远也不再想当拳击手了。”
【1】用“√”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两手朝上举着,似(sì shì)乎在和我开玩笑。
(2)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qiāo qiăo)声地给它讲故事。
【2】给文章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把文章中描写小熊外貌和神态的句子画上“ ”。
【4】文章中哪些句子写了“我”回忆的与小熊形影不离的情景?请画上“﹏﹏﹏”。
【5】为什么“我”改变了主意,永远也不再想当拳击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趣味故事:
孝心
一个16岁的女孩子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小女孩并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是者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得很沉很沉了。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愈来愈来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辛地支撑着一个家。她就是女孩的母亲。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女孩的双眼。于是,她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将月饼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它让母亲尝尝啊!
一天一天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着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妈妈,您尝尝这个……”
其实,月饼早已经发霉了……小女孩不懂。
小女孩日日夜夜的孝心就是这样的结果口小女孩是不是太傻了口不口世上有愚昧的人口却没有愚钝的孝心啊口
(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把加横线的词换成其它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第2自然段中小女孩由月饼产生联想的句子。
(4)第3自然段中,小女孩说的话在朗读时应读出( )(急切 喜悦 热爱)的语气。你在朗读时还喜欢读哪一段?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小女孩是什么态度?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这是一个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的故事。
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1)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泪,(2)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了,他忏悔了。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1)部分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葵花子的描写衬托了_______________。
【3】画线(2)部分通过写母亲凑路费,写出了母亲的____________。
【4】结尾处儿子为什么给母亲跪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震旦鸦雀
①张浩一动不动地蹲伏在一片芦苇丛中,通过镜头观察着一只美丽的小鸟。这鸟实在太漂亮,黄嘴粉足,颈前的绒毛一片雪白,像是系了一条优雅的围巾。身体玲珑饱满,当它站立的时候,头部和尾部都骄傲地翘起,临风顾盼,气宇轩昂:而当它动起来的时候,又变成了一个跳跃的精灵。
②这种鸟叫震旦鸦雀,极其珍稀。两天前,张浩是无意中发现的。他是一个摄影师,却从未斩获过大奖,这次比赛对他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他想拍摄一组震旦鸦雀哺喂雏鸟的画面,而这个鸟巢里刚好有两只尚未出巢的雏鸟,他的运气太好了。
③震旦鸦雀开始喂食,张浩的心跳得厉害,他调整了焦距,开始拍摄。但是浓密的芦苇在风中不停地摇摆,妨碍了他的视线。他换了两个机位还是不行。
④这让他很是着急,明天就是摄影大赛的截稿日,他还没有拍到满意的照片。
⑤忽然他想到了什么,悄悄从包里拿出了一把小刀。等雌鸟飞走后,张浩开始割芦苇,只一袋烟的工夫就在芦苇丛中割出一条小径,他知道这样做对雏鸟很不利,因为震旦鸦雀必须借助浓密的芦苇隐蔽才能得以安全,否则很容易被红隼、白腹鹞等猛禽发现,但是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割好芦苇后,他打开镜头,果然视线好了许多,但支撑鸟巢的五根芦苇仍然是个难题,因为等一会拍摄时其中的三根必然会遮挡母鸟喂食的画面,大大影响照片的美感。但是如果把其中的三根芦苇剪掉,鸟巢就会变得很不稳固,随时有可能被风吹倒。
⑥张浩犹豫了,他,点燃一支烟,蹲坐在相机前。他又想到了摄影大赛,这次大赛的级别很高,在这次大赛中获奖是一个摄影师梦寐以求的荣誉。他踩灭烟头站起身来,轻轻走到鸟巢前,小心翼翼地剪掉那三根芦苇。
⑦现在,他隐蔽在一撮芦苇后,把镜头伸到前面,视野一片清晰。一阵风轻轻地吹过苇叶,震旦鸦雀来了,这次公鸟也来了,张浩的心突突地跳得厉害。只见公鸟变成了一个称职的警卫,立于芦苇之上向四周眺望。母鸟则开始哺喂。当巢中的两只幼雏伸出鹅黄色的小嘴接受母亲的喂食时,张浩屏息凝神,按下了快门。
⑧之后的几天,张浩每天都来到这片芦苇地,观察着这一对震旦鸦雀以及它们的雏鸟。他希望这一窝雏鸟能顺利出巢,而不要发生什么意外。这一天张浩又早早来到那片芦苇地,他估摸着再过两天雏鸟就能顺利出巢了。当他接近鸟巢的时候,忽然一只大鸟猛然从芦苇丛中蹿出,迅疾地展翅飞去。”啊……”张浩惊讶地叫出声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急忙向震旦鸦雀的巢穴跑去。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鸟巢已经被破坏,凄凉地在风中摇摆,地上是一小摊血迹和一些零散的未成形的雏鸟羽毛,母鸟也不知去向,只有公鸟在空中凄哀地盘旋鸣叫。
⑨张浩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⑩这时他的手机发出了振动,他翻出手机,是摄影大赛组委会发来的信息,告知他,他的摄影作品《震旦鸦雀》获得了大赛一等奖,特此祝贺。
【1】根据故事内容,将情节补充完整。
→
→
→
→
【2】读第⑤自然段,张浩为了拍摄震旦鸦雀喂补雏鸟的画面,做了哪些不利于震旦鸦雀的事?请分点概括。
①_______
②_______
【3】读第⑥自然段描写张浩动作、神情的句子,揣测他的内心。“张浩犹豫了,他点燃一支烟,蹲坐在相机前。”此时,他的内心_______,“他踩灭烟头站起身来,轻轻走到鸟巢前。”此时,他的内心_______。
【4】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摘抄三个让你特别有感触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_______。
【5】第⑨段,“张浩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一句中的省略号透露了( )
A.思维的中断
B.省略了情节
C.心情的复杂
D.场面的悲惨
【6】“张浩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已经表示震旦鸦雀的故事结束,那短文最后一段写张浩获奖有无必要?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观点:_______
理由:_______
18、课外阅读积累与运用。
看不见的爱
①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我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静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④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⑤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那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那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⑥过了很久,那男孩动作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静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啊!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啦”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⑦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我便转身向回走去。
⑧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
(选文有删改)
【1】“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中,加点字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
【2】第②⑤⑥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通过对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 、神态 描写,体现了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描写,点明了时间_________,表明了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坚持练习,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_________。
【4】读完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只青蛙
两只青蛙是邻居,一只住在远离道路的深水池塘里,另一只住在路上的小水洼中。
池塘里的青蛙劝邻居搬到他那里去,一起过更美好、更安全的生活。邻居不听,说难以离开住惯的地方。结果,过路的车子把它轧死了。
同样,有些人在不良的习惯中混日子,在他们还没有醒悟之前,就死掉了 。
【1】住在小水洼里的青蛙被车子轧死,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给你的启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使其意思不变。
①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②多可爱的小姑娘啊!
21、按要求,写句子。
(1)窗边吹来的风缭乱了外祖父平日里梳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描写“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胖墩儿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用上多个动词仿写句子,表现人物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具体的情景表现所给成语的意思。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父母的爱是滋润的春雨,如绚烂的夏花,像静谧(mì)的秋月,更似温暖的冬日。请打开这份珍贵的记忆,从一件件小事中再次感受父母对你无私而伟大的爱,然后把其中的一件写下来。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