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徂()”的意思可能与以下哪个选项有关?(  )

A.行走 B.而且 C.得到 D.出租

2、读下面的故事,转换思维,选出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是个瘦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天,他遇到一个有钱的胖资本家。资本家用讥讽的口吻对萧伯纳说:“萧伯纳先生,看到您,我便知道世界上还存在闹饥荒的现象。”萧伯纳也笑着回答:“

A.你不知道瘦的人身体更好吗?

B.而我一见到您,便知道了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

C.这还不是你们这些资本家剥削的?

D.没办法,我是个穷文人,怎么能和你们这些资本家比呢?

3、根据《中国少年说》的内容,按课文内容填空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 ,少年 ,少年 ,少年 则国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①强       国强       ②智       国智       ③富       国富       ④独立       国独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选词填空。

坚定   坚强   坚决   坚持

(1)通过这次成功的试验,大家更加(   )了完成任务的决心

(2)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要勇于克服,做一个( )的人。

(3)人民解放军战士向党和政府表示,(   )圆满完成(5)12四川大地震救灾工作。

盼望   希望   愿望   渴望

(4)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新人,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   )。

(5)长大了做个解放军是我的(   )。

(6)四川大地震后,灾区的儿童(   )着能早日回到学校上课。

 

5、看拼音,写词语。

dīng zhǔ huī huáng sǎo zi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xiāo huǐ xī han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____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

2.《猎人海力布》这个民间故事表现了海力布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选一个写一写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峡之秋》是我国当代作家_________的作品。课文详细描绘了_________当日三峡从_________到_________不同时间段的景色,表现了三峡之秋的_________。

8、莫高窟有精妙绝伦的彩塑中的精妙绝伦形容            ,我还能用四字词语                 来形容这些塑像。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1】文中画“_____”的句子描绘了_____,从文中两处省略号你体会出_____

【2】从哪里能看出“我”懂得父亲的不易?用“﹏﹏”画出来。

【3】为什么父亲觉得委屈了“我”?

__________

【4】父亲给“我”做了一个什么玩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

10、阅读。

阿拉丁神灯的故事

阿拉丁和一群孩子正在街角嬉戏玩耍。离他不远的一个神秘人已经kuī他好几天了。这人是一个擅长占星术的魔法师,是来自摩洛哥的摩尔人。经过近距离观察之后,魔法师确信,阿拉丁就是他要找的人。

魔法师走到阿拉丁身边,问道:“孩子,你的父亲是裁缝师吗?”

“是的,”阿拉丁望着有些奇怪的陌生人说,“可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我可怜的弟弟哟!”魔法师听到这话,竟捶胸顿足地哭起来。他告诉阿拉丁:“我是你父亲的哥哥,当年我远走他乡时,他还没有成婚……”阿拉丁见他说得声情并茂,便相信了他,领他回了家。

魔法师进屋后,就趴在阿拉丁父亲生前坐过的椅子上狂吻。他的这些举动让母子俩很感动,也相信了他是阿拉丁的伯父。魔法师临走前留下好些金币,还说第二天会带阿拉丁去做大生意。

第二天一大早,魔法师便领着阿拉丁来到丛林中的一块空地。他站在那儿,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就听见周围一声巨响,大地竟然裂开了,地上露出一个长方形的云石板。

魔法师告诉阿拉丁:“抓住上面的铜环,口中念着自己的名字打开它,进入地道,穿过十二级台阶,就会看到一座长满珍珠宝石的花园,千万不要去留恋那些珍宝。你径直走进大厅,会看见大厅天花板中央挂着一盏旧油灯。你顺着旁边的挂梯爬上去,把油灯摘下来,再带回来给我就行了。回来时,你尽可以在花园里拿走你喜欢的宝贝,有了这些,你就能成为人人敬仰的富翁啦!”

阿拉丁被推入地道,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按伯父说的话去做。回来时,又到花园拿了些珠宝,然后向地道口走去。阿拉丁来到地道口,因为最上面的一级台阶离地面跨度太大,迈不上去,便请求伯父拉他一把。魔法师让阿拉丁先交出油灯,才同意帮他。可油灯压在衣袋的最下面,不容易掏出来。阿拉丁便说上去后再交给他。

魔法师见拿不到油灯,以为阿拉丁发现了油灯的秘密,便索性把心一横,念动咒语,把地面合上了。阿拉丁这才知道这个家伙只是想利用他得到这盏油灯。阿拉丁解开衣袋把油灯从里面掏出来,看了又看,“没什么特别的嘛,只是脏了些。”说完便用手擦了擦油灯,可这么一擦,奇迹就出现了。一个巨神站在阿拉丁的面前,恭敬地说:“主人,我是灯神,请问你有什么吩咐?”“我……我……我要回到地面上去。”阿拉丁惊得张大了嘴,结结巴巴地说。

阿拉丁的语音刚落,地面轰然裂开,他一下子就回到了地面,灯神也随之隐去,阿拉丁顺利回到家中。

经过这件事,阿拉丁不再贪玩,细心地钻研起经商之道来。他虽然拥有了神灯,但他从不轻易使用它,只是靠点小生意来维持生计。

【1】结合语境,写出“窥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拉丁的父亲是一个裁缝师,他和魔法师是亲兄弟。

B.阿拉丁发现了神灯的秘密,所以说上去后再把神灯交给魔法师。

C.魔法师告诉阿拉丁可以随便拿花园里的宝贝。

【3】魔法师的神力不包括( )

A.他预测到阿拉丁能帮助他拿到神灯。

B.他把阿拉丁推入地道。

C.他念动咒语就能打开宝藏的入口。

【4】梳理故事情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复述故事。请你试着梳理这个故事的情节,并借助图示进行复述。

魔法师找到阿拉丁→_______________→魔法师带阿拉丁去丛林→______________→阿拉丁发现油灯秘密→____________________

【5】魔法师费尽心机最终并没有得到神灯,阿拉丁根本就不知道神灯的秘密,却阴差阳错地得到了神灯,说一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片段,完成练习。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 ① )能拿得动的东西,( ②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③ )运不走的,就( ④   )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当年侵略者闯入圆明园后是怎么做的?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

(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3】“大火连烧三天”,一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

【4】对侵略者这一罪恶行径,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与虎鲸为邻的水母13分)

水母属软体海洋动物,长有细长的触须,一般体重在10公斤以下。而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深海中的水母却与众不同,它们的触须有人的手臂粗,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不但体型大,肌肉也比其他地方的水母强健有力。同是水母,为什么生活在这里的如此(坚强 强壮)呢?

美国蒙特利湾水族研究所的凯文·拉斯科夫,是一位研究水母的专家。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他对这种巨型水母进行长期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与这些水母为邻的(果然 居然)都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如虎鲸、鲨鱼等。

为了(回避 躲避)这些凶猛的动物,水母不得不快速逃命,每天的快速游动把它们的身体锻炼得十分强壮。可是,就算水母逃命的速度再快,也还是经常被那些凶猛的动物咬伤,轻则触须断裂,重则皮开肉绽。令凯文·拉斯科夫惊讶的是,这些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而且很快会从折断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因为伤痛刺激了新陈代谢。水母就是在这样(残忍  残酷)的环境里,在性命攸关的危机中,在肉体剧烈的伤痛里将自己一点点变得强大起来的。

人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遭受这样那样的苦痛和危机,贫穷、疾病、灾祸都是潜藏在身边的凶猛动物,随时都有可能让人们的身心受创。如果不在苦难中选择坚强与抗争,让自己在(锻炼 磨炼)中强大起来,就会被苦难一点点扼杀!

(1)把括号中恰当的词用“△”画出来。(2分)

(2)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4分)

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 (   )

生物体经常不断从外界取得生活必需物质,并使物质变成生物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是一个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 )

关系到人的性命。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 ( )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

(3)短文中画“___ _”①②两句话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4)在第3自然段中把水母变得强壮的原因的句子上画“  ”。(画2处)(2分)

(5)这篇文章给人们什么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流)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慢慢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了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划去文中不恰当的字、词

【2】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浸没(méi )  显露(  lòu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  )  涨——(  )  浸没——(  )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威风凛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人生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方法?在括号内打“√”

1)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

(  )比喻   (  )拟人   (  )设问

2)在钱塘江人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  )列数字  (  )举例子  (  )作比较

3)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  )作假设  (  )列数字  (  )作比较

【6】大海的呼吸叫_______,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拓展阅读。

要坚决把老百姓的耕牛找回来

  一天晚上,邓小平正在工作,警卫员进来报告说:有一位姓漆的老人来告状,说他的耕牛被解放军牵走了。

  邓小平亲自接见了漆老头,详细询问了他丢失耕牛的情况,并说:要真是解放军牵了你的牛,一定会还给你的。他心想这一定是误会,就叫区武装工作队好好查查。

  第二天中午,工作队同志回来向邓小平同志报告说,前天夜晚,二纵十三团在黑河村和抢劫老百姓财物的土匪打了一仗,耕牛是土匪抢去又被十三团同志抢回来的,(   )不知耕牛是谁家的,(   )仍在十三团养着,他们准备开个群众会,要群众来认领被土匪抢劫的财物。邓小平听了十分高兴地说:十三团考虑得很好,要他们在群众会上好好地宣传一下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欢迎人民群众监督人民军队。

  当天晚上,那位姓漆的老人提了一篮糍粑和一袋红芋来到邓小平住处,一定要见昨天接见他的那位首长。当他见到邓小平同志时,连声说:我是来请罪的,你们军队这么关心老百姓,我却冤枉了你们,全家人非要我来请罪不可。邓小平说:一点儿误会,没关系,你丢了耕牛向我们报告,说明你老人家相信我们。漆老头一定要邓小平收下糍粑和红芋。邓小平说:我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准随便收老百姓东西的,望你老人家理解我们。漆老头说: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穷人,你们不是说军民一家吗?邓小平看一时难以说服他,又见他满脸惭愧之情,便说:我们收下你的东西,但必须付钱。他叫警卫员拿一块银元给漆老头。漆老头说:长官,你吓死我了,这点东西最多也只几十文,你给我这些钱我怎么也不能收。邓小平说:军民一家,算我们互赠礼物,你的东西我们收下,这一块银元,算我们赠送你的礼物。漆老头大概也感到难以推辞,收了一块银元,千恩万谢地走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短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塑造邓小平的光辉形象。

3漆老头的耕牛到底被谁牵走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邓小平知道老人丢失耕牛的事情之后,他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当老人向邓小平请罪时,邓小平又是怎么对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起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得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得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服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1】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女儿和父亲都哭成了泪人,因为( )

A.他们心疼夏老师。

B.夏老师取得成功,他们很激动。

C.被夏老师无私而崇高的母爱所感动。

D.为夏老师的付出而高兴。

【3】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划线句子说:“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句中“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孩子屏住呼吸,一丝不苟,瞄了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他还在专心致志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有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大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清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往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描写小男孩专心致志打弹弓的两个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孩子打弹弓非常差的原因是______;“我”想教孩子打弹弓,他的母亲拒绝了,这是因为______

【4】品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母亲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你从这一细节描写中体会到母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的眼睛看不见,最终却打中了瓶子,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徐渭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他的诗,被袁宏道尊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问题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水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问题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你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竹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上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着竹走到一口井

边,然后把竹向并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文章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 ”上。

【2】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问题来考徐文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文长怎样解决了伯父给他出的两个难题?请用“ ”画出来。

【4】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复述故事可以“添油加醋”,当徐文长顺利解决了伯父给他出的第一个难题时,伯父会怎么想呢?请你在尊重文章原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力量和警告的力量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里的“幸运”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篇课文多次采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请以下面的文字做故事的开头,写一个片段,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______________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仔细看左边的故宫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故宫从整体来看是长方形的。 ______

(2)故宫有一条南北中轴线,三大殿、御花园等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______

(3)故宫四周有三座城门:西华门、东华门和午门。______

2故宫博物院决定自2018年6月开始实行周一全年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你想想看这是怎么回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紫红的小果实让太阳烘烤得熟透了。(改成字句)

21、照样子,把下面加点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全神贯注

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面的句子,回想自己成长中类似的“第一次”,用一段话写下来。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 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夕阳愤怒地挣扎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火红的夕阳,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