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哪一个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 )
A.脱落
B.叶落归根
C.村落
D.落潮
2、当你到美丽乡村游玩时,看到有人一路随手丢垃圾。你想去劝一劝。你认为劝说最得体的一项是( )
A.你觉得你乱丢垃圾很开心吗?
B.我就没看到过这么没有素质的人 。
C.你好,这儿这么美丽,如果没有垃圾就更美丽啦。
D.请你立刻把垃圾捡起来,这垃圾多影响美观啊。
3、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
A.乃翁(你们的父亲)
B.默而识之(认识)
C.诲人不倦(教诲)
D.负荆请罪(背着)
4、积累与运用。
(1)古诗中的童年真美,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种瓜儿童,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弄冰儿童,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吹笛儿童。
(2)这半学期以来,我积累了不少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要孝敬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体会到春日山涧的宁静。我还积累了一些有趣的歇后语,如形容依旧如故的“____________”。
(3)汉字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存的最早的字体是________。我最喜欢的汉字字体是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阅读
(1)《城南旧事》中秀贞的孩子叫_______________。
(2)《城南旧事》里在“我们看海去”一章里有个“小偷”,你觉得他是坏人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小兵张嘎》里的两个故事。
例:侦察排长钟亮给嘎子做了一支木头手枪,鼓励他做一个小英雄。
故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窗边的小豆豆》里,巴学园上课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举出一个例子,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屋顶上的小孩》一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段话给你的同学推荐玛格莉特·亨利的《风之王》这本书。要求:介绍大概内容和推荐的理由;语句通顺;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1.“拘”字读____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____,组两个词____________。
2.“乃”字的部首是______________,除去部首还有______________画。在本课中“乃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以令人nán yǐ zhì xìn( )的好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10米跳台guàn jūn( )。为了练好跳水,不管严寒,还是kù shǔ( ),她每天都要坚持练习400多跳。这名zhì pǔ( )的小女孩,用她shòu ruò( )的双肩扛起了中国跳水“梦之队”新的希望。
8、辨字组语。
悔(______) 桨(______) 箭(______) 讯(______)
诲(______) 浆(______) 简(______) 汛(______)
9、阅读
神奇的鸟岛
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缘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骛,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迈着长腿踱步觅食的黑颈鹤……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啊!
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取岛上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雏。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一只黑鹰俯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鹤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鸥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鸟岛的神奇的。
【2】短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鸟,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中的“报警”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鸟岛保卫战”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拓展阅读。
我读书我快乐
儿时的我,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歌声中长大,每次拿起书,看着那毫无生命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读书是我最烦恼的事了。
渐渐长大了,我感到了自己知识的缺乏,每次作文,我都不知从何写起。爸爸、妈妈为我不喜欢读书而烦恼,常常买许多书让我阅读。直到有一天,那天晚上,我们家里开展成语比赛,轮到我说成语,妈妈说出成语的意思,我翻开成语词典,说道:“金蝉脱壳(ké)。”刚一说完,爸爸、妈妈都哄堂大笑,我感到奇怪,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妈妈看我一脸的惊讶,说:“自己看看拼音,到底读什么。”“噢!是金蝉脱壳(qiào)!”我恍然大悟。爸爸严肃地对我说:“以后要注意多读书,那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
从那以后,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当读到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当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时,我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流过眼泪;当我读到《三国演义》时,我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的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的好处无穷无尽。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______)
(2)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______)
(3)杰出的才智和宏达的谋略。(______)
【2】文章的题目是《我读书我快乐》,作者却在文章开头写自己不爱读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章,说说是什么事使“我”下决心要多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文章中的话,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平时喜欢读书吗?读了短文,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八月的一天下午,一群小孩兴致勃勃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十二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在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住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乐器能演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我当机立断,决定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在我的笼子里,让它为我一个人歌唱。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着我的小画眉( )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跟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画眉( )在干什么,发现它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已经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利来看望家父,在我家小住,我把小画眉( )那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母美洲画眉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了。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斑 斓 厄 运 精 辟
2.选择恰当的词语替换文中画线的“小画眉”。
A.小可怜儿 B.小音乐家 C.小俘虏
3.阅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在笼子里。评价一下这种做法。
4.如果你看到一个捕捉蝴蝶的小孩,听了作者讲述的故事后你会怎么做?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木棉花开(节选)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不知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蒴(shuò)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⑤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屑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1】画“ ”的句子中,“火焰”指的是_______。这句话写的是这一事物_________的特点。从“竟”字,我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对木棉所持有的情感态度是( )
A.震撼
B.惋惜
C.赞美
D.惊喜
【3】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木棉花是怎样的呢?(摘录文中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棉花具有怎样的外在特点与内在品质?读第②到⑤段,补充表格。
| 叶 | 枝干 | 花 | 果 |
外在特点 | _________ | 不繁茂 | _________ | 长椭圆形,有棉絮 |
内在品质 | _________ |
【5】本文赞美了如木棉一样的人。请联系实际用一段话写一写你身边有像木棉这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寒假期间,东东一家报名参加“长春三日游"。临行前,东东上网查询了两地的天气预报,并制成了表格,请你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表1:海南三亚天气预报
时间 | 1月25日 | 1月26日 | 1月27日 |
天气 | 晴 | 晴 | 多云 |
气温 | 19/28℃ | 18/27℃ | 19/26℃ |
表2:吉林长春天气预报
时间 | 1月25日 | 1月26日 | 1月27日 |
天气 | 小雪 | 小雪 | 多云 |
气温 | -20/-11℃ | -22/-12℃ | -19/-10℃ |
(1)从表格中,我知道了东东一家的出发地是________,旅游地是________。
(2)根据这份表格,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旅客一则简短温馨的出行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台灯和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 黑暗── (_____)
【2】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 _____ ____ 蜡烛_____ _____ _____
【3】将句子写完整。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把短文分成两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选段一)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选段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选段一写的是作者在________(时间)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场景,主要运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选段二写的是作者在________(时间)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场景,主要运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
【2】选段一“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读选段二“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时,需要重读的词语是“______”,这样就能突出__________________。
【4】再读选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写绿叶的颤动表现大榕树的美。
B.画“______”句子分别从大小、颜色、姿态三个方面描写了鸟儿。
C.选段二展现了“鸟的天堂”由静寂到热闹的变化过程,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鸟在这里自由生活的样子。
【5】把选段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写出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片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首诗吗?默写下来。
________
两个黄鹂呜翠柳,_______________。
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
【2】词语解释。
千秋雪:______________ 泊: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诗人从________的角度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___________。
【4】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很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例如:“壶”是装水的容器;“壸”(kǔn)是宫里的路。“赢”,获胜;“贏”(léi),瘦弱。“祇”(zhǐ),“只(zhǐ)”的繁体字;“祗”(dī),短衣汗衫;“祇”(qí),地神;“祗”(zhī),恭敬。“戊”(wù),天千第五位;“戌”(xū),地支第十一位;“戍”(shù),军队防守;“戎”(róng),古代兵器的总称,军队,军事。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__________;“口”指__________;“月”指__________;“贝”指要取财有道;“凡”指__________。
材料三:据说,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战前,冯、阎商定率军在河南北部的沁(qìn)阳会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蒋军。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bì)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
【1】根据材料一,把下列最恰当的选项分别填在横线上。
①庭__________(A.壶 B.壶) ②__________弱(A.赢 B.羸)
③__________仰(A.祗 B.祇) ④__________卫(A.戎 B.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赢”由五个汉字组成,其中“亡”指危机意识;“口”指沟通能力;“月”指时间观念;“贝”指要取财有道;“凡”指平常心态。 (______)
(2)当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军惨败的原因是选错了决战地点。 (______)
【3】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赏析屋。根据课文完成练习。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突出了爸爸挖得 ,挖得 。这句话不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 ,更体现了 。
(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这句话不仅描写了人物的 ,而且还描写了人物的 和 ,全面地表现了 。
(3)“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句话在文章反复出现了 次,因为这是父亲对儿子的 ,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 ,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 。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表现了 ,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 。
19、阅读《中国载人航天图表》,完成练习。
【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现在已进入哪一步?( )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已全面完成
【2】我国载人空间站正式名称叫( )
A.神舟
B.天宫
C.东风
D.长征
【3】我国宇航员第一次出舱是在(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还没有进行
【4】如果你也能实现飞天梦,你最想与哪个神话故事里的哪个人物一起,会做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按要求改写句子。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
(3)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秋天,熟透了的柿子挂满枝头。(改为比喻句)
3.我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夜都合不拢眼。(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22、按要求写句子。
(1)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很快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
题目:《第一次》
人生中有许多第一次让人难以忘怀,请写出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