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陈淼淼妈妈的影子是什么颜色?( )

A. B. C. D.

2、用横线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我清(xī xīn)地看见,在天(yá yǎ)尽头,一座(wēi wèi)峨的高山(zhù chù)立着。

(2)(xún shún)着声音望去,一位打扮妖(náo ráo)、高鼻(āo wā)眼的西方女子正边歌边舞,吸引着大家来买(tuó tuǒ)鸟蛋。

 

3、下列小题中,有一项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将序号填在后面括号里(      

A.王孙自可留(指诗人自己)

B.随意春芳(尽)

C.碎乡心梦不成(风雪声)

D.学而不(厌烦)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把词语写在横线上,注意书写端正美观。

fán zhí_____ zhèng qì_____ shuǐ dī_____ rì yè bù tíng_____

guāi qiǎo_____ yī jīn_____ mián bèi_____ mǎn tiān xīng dǒu_____

5、解释下列词语。

(1)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

(2)清晰:_________________

(3)嫉妒:_________________

(4)可怜: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成熟——______  摇曳——______  偶尔——______  消逝——______

7、填入江河名。

①白日依山尽,________入海流。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________天际流。

________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8、看拼音,写词语。

píng héng     hóng wěi     lǎn duò     jī xiè

( ) ( ) ( ) ( )

máng lù     lún huàn     qī hēi     fán zhí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

敬重卑微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在(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3】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

【4】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10、阅读短文。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āng máng 的苏格拉成硬撑着堂起来,扶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我遍(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次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 :“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 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 :“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你[ ]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健在于能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学家一一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打“√”。

2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____的生命,第二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 

4助手说自己“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拓展阅读。

我喜欢(节选)

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地充满了愉悦。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sàn  săn)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

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草莓像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地张jiē jié)着。我喜欢抬头看树梢尖尖的小牙儿,极嫩的黄绿色中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红——它好像准备着要奉献什么,要展示什么。那柔弱而又生意盎然的风度,常在无言中教导我一生最美丽的真理。

我喜欢看一块平平整整,油油亮亮的秧田。那细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在一起,好像一张多绒的毯子,是集许多翠禽的羽毛织成的,它总是激发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欲望。

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小山谷里的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慢慢地,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我喜欢观赏这样的布景,我喜欢坐在那舒服的包厢里。

我喜欢看满山芦苇,在秋风里凄然地白着。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美得那样凄凉。那次,他在梦里得了一句诗:“雾树芦花连江白。”意境是美极了,平仄却很拗口。想凑成一首绝句,却又不忍心改它。联想成古风,又苦于再也吟不出相当的句子。至今那还只是一句诗,一种美而孤立的意境。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喧哗——_____ 纯朴——_____ 舒服——_____ 凄然——____

【3】文章依次写了四季的哪些景物?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文中一处静态描写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处动态描写的语句。

【5】请你用一段话写写学校小花园的景色,要用上动静结合的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

12、美文冲浪岛。

杨志卖刀

  杨志是有名的杨家将的后代。因为脸上有块青色的胎记,就有了绰号叫青面兽。他从小学武艺,长大后成了一名军官。当时的徽宗皇帝要用南方的奇花异石堆起一座万岁山,殿帅府就派十个军官去太湖边押运石头。其他九个军官都顺顺当当地回来了,偏偏杨志空手回来。太尉高俅很生气,把杨志赶出了殿帅府。

  杨志孤苦一人,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他在刀鞘上插了个草标儿,别人就知道这刀要卖了。他在桥上站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叫牛二的流氓,这家伙一贯惹是生非,大家都怕他。

  牛二走上前来,抽出杨志的刀,问:你这刀卖多少钱?杨志说:祖上留下的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撇撇嘴:这把破刀有什么好,卖得这么责?杨志说:这刀有三件好处。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过。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

  牛二说:我不信,你去砍一个人我看看。杨志说:平白无故谁敢杀人?你不信,找条狗来我杀给你看。牛二说:你说的是杀人不见血,没说杀狗不见血’!”杨志不耐烦了,顺手一推,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起来,嘴里说着,来呀,是好汉就砍我一刀呀!杨志气极了,牛二却又拳打脚踢。杨志便对众人叫道:大家都看见的,我杨志没办法才在这里卖刀,这流氓不讲道理要抢我的刀!杨志火从心底起,怒向胆边生,只见寒光一闪,流氓牛二倒在杨家的祖传宝刀下。

1解释火从心底起,怒向胆边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志的刀有三件好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志被称为青面兽,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人物有绰号,请再写出两个人物以及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写杨志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还要写流氓牛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云在蓝天高高地俯视着河流,问:你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要是走一条直线,那水流得多快。    

不可能呀!河流说,你想,地势高低不平,我想走直也不行!就算在平原,盐碱成分不同的土壤,对流水冲击的承受力也不同,我还是走不直。再说,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也使我的水流冲向右岸——当然,南半球则相反。    

你是自然形成的。要是人工开凿的——譬如大运河,流水就直啦!    

运河里的水也是弯弯曲曲地向前流的。你想,水流总有偏移,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就总会冲向岸的一边。当它撞向石岸,又会折向岸的另一边。而且那大运河,单看一段像是直的,整个一看就发现它是弯的啦。即使看起来笔直的铁路,也是这样。    

这么说,笔直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白云想了想,说,假如我在赤道上画一条直线,这难道不是笔直的吗?    

很遗憾,它最终变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圆。    

白云想:这么说来,整体看,事物总是曲折的;直,不过是局部的、相对的。    

这时,白云经过一个湖面上空,它以湖为镜照见了自己。 

1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看的词。 

A白云高高地向下看,它在________。

B河流前后左右地看,它在________。

C白云对着湖面盯着看,它在________。 

3这则故事渗透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精彩阅读。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照样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ABCC式) ( )( )

【2】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

【3】“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农民对待瘪种子的态度是( )

【4】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秉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欺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与 被称为岁寒三友。写出一句描写梅花的诗句

【3】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 ,这段话是对

的赞誉。

【4】按分好的层次写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6、课内文段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 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_____你们要像花生,它_____不好看,_____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本文详细写了_______的经过。

【2】请在文中“_____”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3】文中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__________,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

【4】联系上下文,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

B.不能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

C.做人不能只讲体面。

D.人可以讲体面,更重要的是对别人有好处。

【5】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款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落花生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④“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姐姐、哥哥、“我”各是怎样表述花生的好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说明(     )。

A.说明父亲平时不喜欢跟我们在一起。

B.说明父亲平时不喜欢坏天气出门。

C.说明父亲平时工作很忙。

【3】父亲把花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对比:花生是生长在________,那些水果是高挂_______。从而赞美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这几段话用小标题概括可以是______(吃花生     收花生     议花生),是_____(详写     略写)的。

18、课内阅读。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十里飘香,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里香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于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这个文段选自《_____》。

【2】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_____________

【3】用“ ”线画出写桂花落下来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4】一个“浸”字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

【5】“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天山景物

  七月的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的炎暑就远远地抛在了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九峰群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翠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溪流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能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炎暑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进入天山,感到秋天般的凉爽,是因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格外________,马格外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天山景物的美丽。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只画眉鸟站在树枝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说这是一只漂亮的贝。(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句:它是我国古代造型雕刻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________  

 

22、句子魔术

1.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缩句)

       

2.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改为反问句,意思不变)

       

3.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改成间接引语)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妙笔生花。

20168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1周年纪念日。假如你来到四川广安邓小平故里,欣赏着他的铜像,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平爷爷说呢?请你写两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