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文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了做人的道理。
B.“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抓住关键语句读”“带着问题读”都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C.“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有一天他故意提早回来竟看到这一切是一位姑娘做的。
②从前有个年轻人到田里耕作时捡回了一个大田螺。
③第二天耕作回来他发现桌上的饭菜都做好了衣服也洗了。
④连续好几天总是有人偷偷地帮他准备饭菜、扫地洗衣。
⑤姑娘原来是田螺变成的年轻人喜出望外。最后他们结为了夫妻。
A.②③④①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③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3、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铺子(pū) 湖泊(pō) 困难(nán)
B.口渴(hē) 渴水(hē) 兴奋(fèn)
C.淹没(mò) 传说( chuán) 挨近(āi)
D.着急(zhuó) 没有(méi) 铺好(pū)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1)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工作的环境比作_______,恰当地写出母亲工作环境的___________,并由此体会到母亲______________
(2)当“我”知道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辛劳工作时,内心是__________的。
2.在安逸享乐的时候要考虑到危难,消除奢侈而提倡节俭。这与魏征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意思。
3.“____________,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妈妈耐心地用这句话教导浪费食物、不懂节约的妹妹。
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我”八九岁时第一次写诗,母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的爱;父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的爱。正是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使“我”走上了成功之路,从而感悟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5.本单元我们感受了父母之爱,也感受了子女的成长。从“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从“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
5、组词。
泄 _____ 牧_____ 骗 _____ 岛 ______ 站_____
屉 _____ 枚_____ 遍 _____ 捣______ 沾______
6、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栗( ) 判( ) 博( ) 训( )
粟( ) 叛( ) 搏( ) 驯( )
7、[经典长廊]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文化,请你根据积累的内容完成填空。
(1)经典诗词,经久不衰。这里镌刻着厚重的爱国情怀: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这里渲染出羁旅的寂寥之情: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里阐释过独特的读书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寄寓了悠闲的生活情趣: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言警句,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要充分利用时间去做有益的事情: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____。它还告诉我们不要浪费,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课文,欣赏语言。《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_______________,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少年中国说(节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____________……《四季之美》: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_______________。《古人谈读书》:_________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精巧 精致 悠然 怡然 安详 安稳
(1)故宫钟表馆里有许多构造______________、造型美观的钟表。
(2)窗外,碧空如洗,几朵白云______________飘过。
(3)为了将功补过,他主动申请去山里工作,以求心里能够______________一些。
9、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幸福铃声
①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②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鞋子,是母亲在灯光下一针针做出来的;盖的被子,棉花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一天一夜时间亲手弹的……
③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④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母亲并不识字,每次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内容。
⑤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的能解决一切困难的聪明父亲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上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候在那里。
⑥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⑦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欢快的歌声和笑声。
⑧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呀。我的论文在一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稿费我拿来买了马海毛,准备亲自给您织条围巾!有一个师兄一直和我每月去做义工,他说他也要给您“打电话”。我们寝室昨晚评比,老爸您获得“最有创意老爸”称号。还有我要对您大声说,老爸,生日快乐!
⑨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等我手忙脚乱再插好卡拨电话过去时,商店老板告诉我:“闺女,外面都是白色的呢,你老爸现在应该走进那片白桦林了吧,我这里是看不到他的影子了,你老爸棒着呢!走起路来,谁都赶不上他。”
⑩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想出的既不花钱又可以知道女儿一切安好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⑨自然段中的“即刻”“昂首”你能体会到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能表现“我”尽量为家庭节省开支的做法(多项选择)(____)
A.日常开销靠特困生补助和奖学金。 B.所用物品是家里带去的,没花钱买。
C.用稿费买马海毛为父亲织围巾。 D.大学四年没有回家一次。
E.用最节约的方式与家里通讯。
【4】文章结尾处,“我”做了一个梦,梦中的父亲会对我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把父亲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
10、课文回顾站。
1.多媒体电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 。
2.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主要讲的是 的强大功能,它不仅可以传递 ,还可以传递 、 等信息。
3.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告别网吧, 。 就是把握好 。
4.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 、 、 。
11、鸟的天堂
①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②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③起初四周非常静寂。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④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飞起来了。一只百灵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拍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那歌声真好听。
【1】这几段话选自______的___________,这是作者第____次去那里,时间是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直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说说修辞手法使用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
【3】这几段话主要写了( )。
A.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B.着重写了鸟儿们放声歌唱的快乐情景。
【4】这段话是属于________(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好处是________, _______。(填空)
12、阅读理解。
白猫王子五岁(节选)
梁实秋
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猫做什么事。它吃的不只是溪鱼,睡的也不只是毛毯, 我们的住处没有鼠,它无用武之地,顶多偶然见了蟑螂而惊叫追逐,菁清说这是它对我们的服务。我们吃饭的时候它常蹲在餐桌上,虎视眈眈,但是它不伸爪,顶多走近盘边闻闻。喂它几块鱼虾鸡鸭之类,它浅尝辄(zhé)止。它从不偷嘴。它吃饱了,抹抹脸就睡,弯着腰睡,趴着睡,仰着睡,有时候爬到我们床上枕着我们的臂腿睡。它有二十六七磅重,压得人腿脚酸麻,我们外出,先把它安顿好,鱼一钵,水一盂,有时候给它盖一床被,或是搭一个篷。等我们回来,门锁一响,它已窜到门口相迎。这样,它便已给了我们很大的满足。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猫相当的解语,我们喊它一声“猫咪!”“胖胖!”它就喵的一声。我耳聋,听不见它那细声细气的一声喵,但是我看见它一张嘴,腹部一起落,知道它是回答我们的招呼。它不会说话,但是菁清好像略通猫语,她能辨出猫的几种不同的鸣声。例如:它饿了,它要人给它开门,它要人给它打扫卫生设备,它因寂寞而感到烦躁,都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来。无论有什么体己话,说给它听,或是被它听见,它能珍藏秘密不泄露出去。不过若是以恶声叱责它,它是有反应的,它不回嘴,它转过身去趴下, 作无奈状。
(选自《梁实秋散文集 第 2 卷》时代文艺出版社)
【1】照样子,写词语。
虎视眈眈(ABCC式):_____、____
细声细气(ABAC式):______、____
【2】形容吃饭时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的四字词语是“_____”。它的反义词是_____。
【3】“它吃饱了,抹抹脸就睡,弯着腰睡,趴着睡,仰着睡,有时候爬到我们床上枕着我们的臂腿睡。” 这句是对白猫的_________的描写, 表现了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作者一家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阿尔卑斯山听雪
无论在法国、奥地利,还是瑞士,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看到的阿尔卑斯山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遥远的山林静如图画,玫瑰山麓的雾气正在阳光下消散,露水从蓝栎树和冷银杉的叶子上滴落下来,空气中洋溢着花和阳光的气息。这里是绝对宁静的世界。
我在阿尔卑斯山的怀抱中徜徉了十来天后,才不紧不慢地从瑞士的卢塞恩出发,向着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最美的山峰——铁力士峰攀登。这时正值四月,漫山的树林一片青翠,晶莹的湖水倒映着皑皑的雪峰,牛群在草地上移动,山坡上时有牧人悠闲地仰卧在岩石上看飘浮的云彩。公路旁的杨树整齐地伫立着,直直地伸入蓝天,像卫兵一样守卫着神圣的阿尔卑斯山。经过几小时的疾驰,我们乘上缆车,像飞鸟一般从巨大的松树顶梢掠过。半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了银光闪烁的铁力士峰。山顶上静极了,静得连我自己的心跳都听得到,我目力所及,尽是银装素裹。山下虽然春光正好,春意正浓,但这里却是雪花朵朵。洁白的雪花正一片片地落下来,落在了我的身上,染白了阿尔卑斯山高贵的头颅。我俯下身子,全心倾听阿尔卑斯山,尽情地吮吸着它芬芳的空气。置身于阿尔卑斯山,每走一步,内心都在激荡。
【1】读了短文第1自然段,我感受到阿尔卑斯山的(动态 静态)美。(在正确选项下打“√”)
【2】短文画“ ”的句子运用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其中描写树林、湖水、雪峰时,运用的是_______描写;描写牛群时,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
【3】短文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表现了铁力士峰顶______和_______的特点。
【4】“置身于阿尔卑斯山,每走一步,内心都在激荡。”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登上阿尔卑斯山后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
【5】词句积累与书写。请在下面横线处抄写你想积累的好句子,注意书写要工整,布局要合理。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在我童年居住的三合院里,沿着屋檐滴水的沟槽下,摆了一排大水缸。
水缸有半人高,缸口大到双手不能环抱过来,为的是接盛从屋顶流下来的雨水。
下过雨的水缸是浑浊的,放一些明矾进去,等个两三天,水就会慢慢地澄清。因此,妈妈严格规定我们不能去玩水缸里的水。可是,不玩自己家的水,并不表示不玩别人家的水。
我们家正好在去中学必经的路上,每天有成百上千的学生走过。有一些喜欢恶作剧的孩子,路过的时候就会突然冲进院子,每个水缸都搅一下,然后呼啸着跑走。
这可恶(è wù)的举止,使我们又愤怒,又紧张。为了防止水被弄浑,我们终日都坐在院子里,等待恶作剧的孩子。
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整天坐在院子里,有时要上学,有时要工作,一旦稍有疏忽,孩子们就冲( chōng chòng)进来,把水弄浑。
这使我们更陷入痛苦之中。
妈妈看我们被水缸弄得心神不宁,就安慰我们:“你们的心比水缸的水还容易混( hún hùn)乱。那些恶作剧的孩子,根本不用理,时间一久,他们自然就觉得没什么好玩了。你们各自去做该做的事,不要管水。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我们听了妈妈的话,该上学的上学,该干活的干活,不再理会恶作剧的孩子。他们也很快就失去兴趣,水,也自然澄清了。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妈妈的教诲,常常在我被误解、扭曲、诬陷的时刻,从水缸中浮现出来。我们的心像水一样容易被弄混乱,但在混乱之际,不需要过度的紧张与辩白,需要的是安静如实的生活。当我们的心清明,水缸的水自然就澄清了。
如今,我每次走过乡下的三合院,童年院子里的水缸都历历在目,于是我就会想到一个洁身自爱的人,心境就如水缸里的水,来自天地,自然澄清。生命中的曲(qŭ qū)解,是一时一刻的,智慧与心境的清明追求,却是生生世世的。
一秒钟的混乱,可能要三天才能清明,但只要我们能够迈向更高的境界,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1】给文章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孩子们的恶作剧指的是____________,文章表面是写水,其实是写_____________,浑浊的水也就是____________,澄清的水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文,谈谈“水,终有澄清的一天”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智慧宫。
可爱的小鸟
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1】小鸟的外形特点是___________,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描写的。
【2】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水手们非常关爱小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这句话中的“艺术青春”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哪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就举起兵器攻击哪吒。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他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了,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那混天绫立刻把三太子紧紧裹住。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打死了。三太子一死便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条小白龙。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1】下列词语中,有三个是描写龙王父子很坏的,有一个不是,这个词语是( )
A.胡作非为
B.滔天巨浪
C.称霸一方
D.作恶多端
【2】“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太子在和哪吒商量。
B.三太子在向哪吒请教。
C.三太子在向哪吒问罪。
D.三太子在教育哪吒。
【3】哪吒为什么要闹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吒在闹海时打死了谁?最后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哪吒的两件法宝的描述,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打“√”,错误的后打“×”。
(1)乾坤圈是真实存在的宝物,它比大山还重;混天绫也是真实存在的。(______)
(2)乾坤圈和混天绫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法宝,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哪吒的神通广大,也表现出古人在构思神话传说时丰富的想象力。(______)
17、阅读。
白颊长臂猿
①白颊长臂猿体形纤小,体长为45~62厘米,站立起来身高不足1米,体重5~7千克。它的前肢特别长,具有小的胼胝,两臂伸开时可达1.5米左右,站立起来,两手下垂几乎可以触到地面,真是名不虚传。
②白颊长臂猿几乎常年都在树上生活,无论觅食、玩耍、休息、求偶、生殖、哺育幼仔等全部在树上进行。行动的时候,它们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有时它们在半空中还能作出“鹞子翻身”、“苏秦背剑”、“蜻蜓点水”等高难动作,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称之为高空“杂技演员”。我国武术中的“通臂拳”的拳法,可能就是从被神化了的长臂猿那儿模仿而来的。
③白颊长臂猿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清晰而高亢,几公里之外都能听到。它们每天至少鸣唱1~2次,有时多达3~4次。所以,也堪称哺乳动物中的歌唱家。它们的这种习性,既是群体内互相联系,表达情感的信号,也是对外显示存在,防止入侵的手段。遗憾的是,它们高昂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偷猎者正是根据歌声寻找到它们的。
④长臂猿科动物是我国仅有的现生类人猿,与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被称为四大类人猿,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它们在身体构造上有许多方面和人类极为相似。例如牙齿都是32颗;胸部只有一对乳头;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很发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比人类少一对。它们的妊娠周期、月经周期和胚胎发育过程都与人类极其相似。因此,长臂猿科动物是动物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⑤但是,随着近代人类经济活动领域的扩大。原始森林不断被开发,加上无端的乱捕滥杀,使我国长臂猿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显著下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它们很快就会在我国的土地上消失!
【1】请你写出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的“这种习性”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来。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
【4】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画“_______”处缺少了以下3个句子,它们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①从7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绝迹,目前仅剩70只左右,即使在森林中,也很难听到白颊长臂猿的叫声了。
②其中白颊长臂猿的处境最危险,它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限于云南南部的勐腊、江城、绿春和建水等几个县境内。
③60年代初期,白颊长臂猿尚有一定数量,甚至在县城中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总数约有500~600只。
18、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用“___”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细读选文,请将句子和对应的象征含义连一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中国的巨大声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中国的伟大前程。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祖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3】对选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并非“老大帝国”,而是有着灿烂前景的“少年中国”
B.创造强大未来之国,责任在少年身上,少年强大则国强大
C.意思是: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D.老年人都已老了,建设国家只能靠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19、阅读
大象的乡愁
①大象伏兰特来自印度,是一家马戏团的明星演员。它既温和又敬业,但辗转各地多年后,有一天它却 wú yuán wú gù“发疯”了,给马戏团和观众带来不小的wēi xié和 má fan。
②当地警察要求马戏团老板处死它,老板无(耐 奈)地答应了。临刑前,一位(戴 带)礼帽的小个子先生匆匆赶来,他(竟然 果然)要求老板给他两分钟时间治好大象,并自愿立下生死文书。老板同意后,这位先生径直进入铁笼。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所有观众起立鼓掌高声欢呼,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小个子先生感慨地对老板说:“大象伏兰特没有发疯,只是思念故乡想回家了。它从小就在印度长大,所以我用印度语同它谈了一会儿心……”
③后来,马戏团老板细看生死文书上的签名,发现这位小个子先生竟是英国一位有名的作家和诗人——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先生。原来,( )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起,( )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学会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1】根据第1节中的拼音写词语。
wú yuán wú gù wēi xié má fan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2】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处(chǔ chù)死 径(jìng jìn)直
【3】在第③节的括号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用“√"选出第②节括号中合适的字、词。
【5】简答。
文章第②节中这样写道: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疯”字上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概括第②节节意。(字数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这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缩句)
2.湖面飘来小船。(扩句)
3.英法联军摧毁了艺术瑰宝圆明园。(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被”字句:
“把”字句:
22、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②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
23、表达与交流。
每一种平凡的事物都能给我们以启迪,就像我们从落花生身上知道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就像我们看到荷花就想到要出淤泥而不染……请选择你熟知的一种事物来写,要抓住它的特点,并联想到生活中有类似特点的人,从而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