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B.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C.敏而好学,不下问。(可耻)

D.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以求之者也。(勤勉)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xiá)   逼(qiǎng) 默而之(shí) 夜幕降lín  )

B.nìu)   允nuò )   集(zhāo)   龙(qián )腾渊

C.xiè)   娇(jiāo)   送(zèng ) 误入途(

D.老(shuāi)  大chén)   胆qiè ) 果实累(léi

3、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意思是( 

A.生气 B.依靠 C.自恃 D.恃才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我喜欢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1)“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2)“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3)(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三个语段运用了________描写,表现出武松________(缺点)而又不失________(优点)的性格特点。

6、写几个描写梅花的词语。(至少四个)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2)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

(4)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6)我们在感叹无法回报伟大的母爱的时候,经常会想起《游子吟》中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汉字

qīng

fēng

jì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予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1)两段选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就这两个方面概括鹅的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鹅同鸭和狗的叫声相比,鹅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鸭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狗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

(4)“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句中,“更”字有__________的作用。

(5)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这热辣辣的生命之美<节选>

一般来说,好风景给人的是陶醉,是沉思。但我一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却被这里的风景激动得直想狂呼高歌。

班加罗尔的风景,全在街上的花和树。我们平时说花,不外乎桌上瓶里的插花,窗前盆里的鲜花,还有花圃里精心侍弄的花,田野里烂漫绚丽的花。可这里却是轰然一树的花,满街满城的花,而且是一色火红的花。一出机场,迎面就是几株叫不上名的大树,满树不是绿叶,全是火红的花朵。车子进了城,就在花树搭成的胡同里钻行。后来我才辨清,这红花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国南方也有的木棉树,花很大,且常年四季地开;一种是火把树,类似国内的绒线树,有叶,很细碎,花却是特别硕大,红肥绿瘦,反显不出树叶。怎么可以想象?街上合抱粗的巨木擎天而立,( )绿叶扶疏,( )红花万朵,在明媚的阳光下如火苗狂舞,直拥到五六层楼的窗前;又如红绸飘落,直垂到路边,扫着车顶和行人的头。向来赏花,人为主,花为次,花是人手中的玩物,眼中的小景。而现在,反次为主,这花上下半空,前后一街,将人结结实实地裹在其中。席卷天地八方来,红花热血共沸腾。好像一个酒徒,平时能有一两杯好酒已庆幸不已,现在一下被推到酒海里游泳,醉了,醉了,醉得不知东南西北。

红花之外便是绿树,树棵棵大得惊人。苦楝树一伸臂就护住半块蓝天,棕榈树矗立着就是一根旗杆,大榕树的根接地通天,要是照一个特写镜头,你准以为是一片小树林子。总之,一棵树就是一个停车场,就是一个绿色的庭院。一行树就是一条蜿蜒的堤坝,就是一座逶迤的山脉。树浓荫蔽日,层绿无边。人在树下,如在一座神秘的教堂里一样。对中国大地上的绿色我本就十分留意,天山风雪中松柏的凝绿,华北平原上春风杨柳的新绿,江南池塘中荷叶的碧绿,但是,( )我头脑中的哪种绿,( )无法形容眼前这异国巨木的绿。这是在北纬12度的骄阳下被烘烤着的泛着光闪闪亮晶晶的油绿。举目之中所觉的已不是颜色,而是一种释放着的能量了。

在印度的日子里,无时不在与红花绿树相伴,出门车在树下钻行,进宾馆先献你一个花环,访问完再捧上一束鲜花。一天,我深夜归来,桌上插着一束红玫瑰,茶几上放着水果篮和一洗手小钵,钵中可人的清水上飘着三片殷红的花瓣。灯下,对着这三瓣沁人的馨香,我独坐沉思,竟不愿上床了。我本无心,这红花绿叶却枝枝叶叶拂不去,直追客人到梦中。我想红花绿树是专为来装扮我们这个世界的。造物者( )选了这两种颜色,( )它代表着生命。你看所有的动物、植物,哪个能离了血红素和叶绿素呢?难怪红花绿树这样叫人激动。它是热辣辣的生命,将自己奔腾不息的力,借了红绿两色来显示给我们。生命不息,花树就永远伴随着我们。

我明白了,当我们爱红花绿树时,其实是在爱自己的生命。

【1】把下列关联词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无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不是……而是……

【2】班加罗尔的红花树主要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3】“举目之中所觉的已不是颜色,而是一种释放着的能量了”中的这种“能量”指的是( )

A.太阳散发出来的力量。

B.北纬12度的太阳的热能。

C.树的力量。

D.红花绿树表现出来的生命的活力。

【4】联系上下文,请你说一说作者看到班加罗尔的风景时,为什么会“激动得直想狂呼高歌”?

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明白了,当我们爱红花绿树时,其实是在爱自己的生命。”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11、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②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③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④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⑤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⑥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纵横交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惶惑无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是什么描写,这样的描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那只螃蟹不幸而又幸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百宝箱。

师恩难忘(片段)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画线的句子把___比作_____,读了这句话,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______

2读了这段话,我觉得田老师是一个___的人。我想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______来赞美田老师。

13、看图并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国邮政于2015年6月13日发行了我国首枚父亲节邮票——《感恩父亲》特种邮票,一套一枚,面值1.20元。邮票规格为正方形,采用胶印加局部全息烫印工艺制作。

该套邮票是中国邮政继2013年《感恩母亲》特种邮票之后,再次使用刮擦工艺发行的一套邮票。刮开邮票上的覆盖层,可显示出感恩父亲的祝福语。祝福语共四条,分别为“爸爸,我爱您”“父爱如山”“祝爸爸平安幸福”“爸爸,您辛苦了”。每枚邮票印制一条祝福语。

【1】《感恩父亲》是中国邮政在____________日发行的一套特种邮票,每枚邮票的面值是_____元。

【2】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该邮票的主题图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续写句子。

父爱是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父爱是一座山,____________;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师的学生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乐谱,喃喃自语。已经3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使得学生对弹钢琴逐渐失去信心。

学生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难度加倍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沮丧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3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呆呆地看着教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教授缓缓地说。

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  )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 )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休止、难度渐升的工作压力,持续提升自我,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锤炼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有了这层体悟和认识,会让我们更欣然乐意地面对未来更多的难题!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 )中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3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大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的解释。

4文中画“_____”的语句,揭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迟到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当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情,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常常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从早晨起就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时间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迟到了,而且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来,听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妈,今天已经晚了,我就不要去上学了吧?”

妈妈是做不了爸爸的主的。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爸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是怕同学看见了要耻笑我。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教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留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正在静默的当儿,有人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让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后来怎么样,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门的学生之一。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举着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

(选自林海音《城南旧事》,有删改)

1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文中已经用“//”分好了段,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之一。

②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我”哭着去上学。

③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来花夹袄和铜板。

④“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A.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句话中的“很严很严”重复啰嗦,没有必要,可以删去。______

(2)“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的可怜和父亲的严厉。______

(3)“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是细节描写,描写伤痕的严重,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严厉。______

(4)“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与上文父亲打“我”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知错就改。______

3对于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父亲很严厉地打了“我”,“我”感到害怕,所以不敢迟到,每天很早到校。

B.因为老师教育“我们”要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我”明白了上学的重要性,所以不再迟到,每天很早到校。

C.“我”从父亲对“我”的严厉与疼爱中,感受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与父爱的伟大,从此不再迟到,每天很早到校,变得热爱学习。

D.父亲给“我”送来花夹袄和铜板,“我”很受感动,从此不再迟到,变得热爱学习。

4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做法?请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一罐果酱》

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家里的食品柜空空如也,幸亏我家有个小菜园,我们只好在后院生起柴火煮菜充饥。

一天     妹妹放学回家     兴冲冲地说     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     捐给穷人     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妈妈冲口而出     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     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能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

直到今天,拥有三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

【1】“皱”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旁,“皱”字第六笔是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空空如也(AABC):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样的人怎么能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缺标点的部分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直到今天,拥有三家酒店的妹妹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这里“送果酱”的人是指_____________的人。

【6】你认为,外婆应不应该让妹妹把家中仅有的一罐果酱送给“穷人”,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造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体会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列举了用汉字书写的古典诗词的美;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2】短文中提到了汉字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语意未尽或话未说完。

C.表示声音断断续续不连贯。

D.表示话题转换或语意转折。

【4】“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理由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从“万国牌”到“全国产现役”:历数国庆大阅兵装备变化。

2019年10月1日上午,国庆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国人为之振奋,世界为之瞩目。

据介绍,此次接受检阅的武器装备全部国产、现役装备,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指挥控制能力更强,打击精度更高,战场适应性更好,作战效能更大。

你可曾知道,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当时受阅的武器装备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式说成“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材料二】

阅兵时间

受阅部队及武器装备

1949年

10月1日

各种火炮119门,坦克、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军马2344匹,飞机17架。

2019年

10月1日

59个方(梯)队,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99A式主战坦克、歼——20战斗机以及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等一批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高精尖武器亮相。

【1】“万国牌武器展览会”反映了当时我国的真实情况:(  )

A.武器的数量多。

B.武器的种类多。

C.武器先进。

D.武器杂、落后。

【2】“全国产现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让我深刻感受到了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我生命的一部分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像,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睡。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了那一摞台历。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是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播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虛有其名,粗读可矣。

爱书吧,从你识字以后,书应是你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有删改)

1请将文中与最后一个自然段相呼应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百无聊赖”的意思是(  )

A.形容人灰心失望,伤心难过。

B.形容一个人所有的想法都破灭了。

C.没有书读,精神上没有寄托,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3文章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章,说说你从中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语言运用。(用上礼貌用语改写下面这句话,使表达更得体)

喂,到阳光小区坐几路公交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例: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照例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人们都爱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

22、老师每天的工作都很沉重,但他们毫无怨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确实,一本本好书陪伴着我们成长,请你以“好书伴我成长”为话题,写一写你的读书故事,让我们分享读书带给你的快乐、启发。要求:自拟题目,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