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中秋的夜晚,天空晴郎,月亮又园又亮,此时赏月,仿佛看到嫦蛾抱着玉兔遥望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节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例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常想制作读书笔记本的封面,名字为《幽幽书香》,他还想配一句名言,让封面上的内容更加协调,不合适的是( )
A.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D.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用《论语》中的句子解释是( )
A.敏而好学
B.诲人不倦
C.默而识之
D.不耻下问
4、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荒 ( ) 叔 ( ) 光 ( )
及 ( ) 单 ( ) 宗 ( )
5、把下面诗句、名言、歇后语补充完整。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
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必自毙。——《左传》
6.飞蛾扑火——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汉字。
fēn fu_____ chán____绕 放shào____ chénɡ____清 bō____放
chì____色 nuò____言 胆qiè____ 应fù____ 建yì____ 士bīnɡ____
7、按要求写出歇后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西游记》的歇后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水浒传》的歇后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9、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葡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文中有两个问句,第1个是_______,第2个是______。请将第2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在文中找出蔺相如“往回赶”原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廉颇和蔺相如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①日日盼望的端午节终于到来了,我又吃上了美味可口的粽子。
②一大早,奶奶就忙着煮粽叶、洗大枣、泡糯米……,为包粽子做好了一切准备。吃过早饭开始包粽子。奶奶是包粽子能手,她的手很粗糙,包起粽子来却很灵巧,不光速度快,粽子形状也好看。奶奶熟练地把粽叶折成三角形或枕头形,装上糯米、红枣、红豆等食材,塞满裹紧,缠上红红绿绿的丝线,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就完成了。奶奶顺手把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香喷喷沉甸甸的,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看右看看。我紧贴在奶奶身边,先是递个粽叶递个枣,放上几颗红豆,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学着包起了粽子。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我两手笨拙,顾此失彼,好半天才包出一个软骨囔囔、奇形怪状的粽子。奶奶的脸上笑开了花,还不停地夸奖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心里美滋滋的。只用了两个小时,盛粽子的大盆就满了。接下去的环节是煮粽子。 奶奶把粽子整整齐齐地放在大铁锅里,舀上一大锅水,然后添柴烧火。根据奶奶的经验,粽子煮熟后要在锅里焖上一段时间。这时候,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我的口水已经流出来了。我一次次跑进厨房,忍不住想揭开锅盖,看看粽子熟了没有。奶奶总会笑咪咪地把我赶走:“小馋猫,再等一会儿!”中午时分,奶奶终于把锅揭开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绿绿的粽叶,看到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把旁边的米都浸红了。咬上一口,糯糯的,甜甜的,这是世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刚吃了一口,奶奶就派我给不会包粽子的街坊邻居送粽子,于是整个巷子都溢满了粽子的清香。
③这个端午节太有意义了!我永远不会忘记。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字上面的横线上。
【2】②段是按_________(时间、空间、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段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描写(人物描写角度),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这个端午节太有意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练习。
年轻的国旗
①小镇只有一所大学,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中国来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副其实五朵金花。珍妮是她们的头儿。五朵金花同吃住同进出,像一家子出来的。其实就是一家子。
②学校每年春天搞一次隆重的国际街坊节。在小镇主要街道、广场上,让各国来的师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街展示自己国家的食品和工艺品。到那天,各界名流与方圆多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来凑热闹,在此欢歌笑语,尽情玩乐。
③五朵金花耐不住好奇,头天就跑上街看街坊节的准备情况。几个姑娘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嘻嘻哈哈,踌躇满志。突然一个姑娘说:“奇怪,我好像没看到中国国旗。”广场上空飘满各色国旗,她们一面面数过,就没中国的,怎么回事?
④姑娘们一下子惊呆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珍妮的脸涨得通红,跟国旗那么红。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找校长当面问清楚。
⑤白发苍苍的校长先生面对为何别国的国旗都有,却偏偏没有中国国旗的提问时,很显窘迫:“是吗?让我了解一下,保证尽快答复你们。”“好,”珍妮说,“我们就在这儿等。”
⑥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校长对姑娘们说:“校董们大多同意悬挂中国国旗,并为这个疏忽像中国学生道歉。明天一早,你们会在广场上看到中国国旗的。”“真的吗?”“真的。”
⑦晚上,珍妮她们突然接到校长秘书的电话。秘书说:“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我只是说,我找不到中国国旗。”“如果我借你一面你会挂吗?”珍妮问。“当然,当然挂。”“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广场上等我。”
⑧“你有国旗?”姑娘们把珍妮围起来。珍妮红着脸低下头,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对不起,我没有,可我不信就找不到一面国旗!”姑娘们立刻打电话到北京,到纽约,到所有可能有国旗的地方,最后终于联系上位于波士顿郊外的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怎么给你们?”电话里的人问珍妮。“麻烦你把国旗放在你家门前的信箱里,我这就去取。”“珍妮,你疯了?”珍妮笑笑:“开车单程五小时,争取九小时赶回来。你们明儿一早直接在广场上等我。”
⑨不知那一夜姑娘们是如何度过的。可以确定的是,太阳升起时,广场上的中国姑娘还是五名,一个也不少。珍妮把鲜红的中国国旗交到校长手里。就在校长秘书升旗的瞬间,姑娘们一字排开,请校长为她们在国旗下合影。
⑩清晨很美,像一支奏鸣曲,随风飘荡。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歌载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自然段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娘们一下惊呆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此时此刻,姑娘们会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④自然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________;第⑧自然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对标题“年轻的国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年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
B.年轻的姑娘们的爱国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
C.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D.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
12、读《松鼠》选段,完成训练。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写出小松鼠搭窝的具体的过程。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的窝通常搭在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窝口有一个_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B.松鼠身上的毛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C.松鼠属于胎生,身上的毛很光溜,很干净。
D.松鼠过了冬就换毛。
13、细读课文深感悟。
“我”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但是父亲却要“我”把它放掉,是因为________。
A.鲈鱼不好吃,卖不掉,所以父亲让“我”放掉它。
B.当时没到鲈鱼的捕捞时间,留下鲈鱼是不道德的,违法的,父亲是理解孩子心情的,但道德实践是没法妥协的,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所以要把鲈鱼放回去。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道德实践是很难的,因为道德实践就需要放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如果你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1.用“ ”画出说明身体健康重要性的句子。
2.把第二个“离不开”去掉,你读读看,感觉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校长在这一段的演讲中,要求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跟健康有关的名人名言或格言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为了________,为了________,为了________,①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②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1】文中“________”上所填的内容顺序正确的是( )
①这次战斗的胜利 ②整个班 ③整个潜伏部队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2】对画“横线①”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这句话是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共同点就是“纹丝不动”。
B. 如果把“像千斤巨石一般”去掉,表达的效果就会减弱,不能更好地突出邱少云可贵的精神品质。
C. 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爱国心支撑着他在烈火中一动也不动。
D. 因为烧得太厉害了,所以他已经没有知觉去动一动身体了。
【3】读文中画“横线②”的句子时,应有的语气是( )
A. 激昂,豪迈 B. 欢快,欣喜 C. 愤怒,焦急 D. 低沉,悲壮
【4】文中标下划线的字“才”说明火在他身上烧的时间很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邱少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所以说他是个________的战士。
【5】我想对邱少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不能忘记祖国
宋庆龄十五岁那年,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她是一个文静而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学习非常勤奋。有一天,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广泛收集资料,认真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
讨论的时候,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坐在第一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紧锁着双眉,耐心地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
班长微笑着对宋庆龄说:“宋庆龄同学,请你讲讲吧!”热闹的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宋庆龄虽然有些激动,但仍然温文尔雅地站起来,声调柔和地说:
“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有多少仁人志士正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
哗——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有道理!”
“这些有力的句子,漂亮极了……”
一次,有一位同学问她:
“亲爱的宋庆龄,我们女孩子年纪轻轻的,应该无忧无虑地尽情享乐,你为什么总是想着祖国啊、大众啊?你不觉得这是自寻烦恼吗?”
宋庆龄听了,眨了眨那宝石般明亮的大眼睛,抿着嘴笑了笑,说:“我自己觉得非常愉快。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多么没有趣味呀!”
【1】看拼音,写汉字。
tǎo(____)论 历shǐ(____) yì(____)万 yōu(____)久
gū(____)计 zhèn(____)兴 rén(____)人zhì(____)士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以为(___) 艰苦卓(___) 文明古(___)
交口称(___) 无忧无(___) 自寻烦(___)
【3】为什么说“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4】当时人们为什么把中国比做东方睡狮?
【5】找出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卧看牵牛织女星(节选)
①牛郎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渡过这河流最宽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的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那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联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牵牛星。在秋天的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②若是我们一连几晚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一样,一个在天河的东岸,一个在天河的西岸。可是我们也不要太相信这个故事,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白地熬个通夜。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但也有16光年。
③什么叫作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光年。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④天文学家还告诉我们一件事,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织女星以每秒钟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千米。可是天空是如此广,因而我们观察不出来。依牵牛星的速度来说,得9000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一光年。那么在16个9000年之后,它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这我们用不着担心,一则因为它并不是正对着太阳在移动,二则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改变,说不定在多少年代后,它又离我们渐渐地运了。
【1】③④两段中加点的“这”分别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关于牵牛星、太阳等的天文学知识。
B.织女星比牛郎星更明亮。
C.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4】“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联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探索,你还知道哪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走出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选自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1.“估”是_____的意思,“不可估量”的意思是_____,两个“不可估量”说明______。
2.这句话与__________相呼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勤于读书
读书是世界上最有乐趣的事情,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一生喜欢读书,用功的时候,甚至忘记吃饭睡觉,有所悟时则快乐得忘掉了一切忧愁。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书是知识的宝库,储藏着无数的精神食粮,读书就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是人类最高的享受。新的知识,有趣的故事,美丽的诗歌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安定。
还有,当我们寂寞时,可以从书本中得到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它好像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和朋友,一直跟随我们,鼓励我们,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途迈进。
总之,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由读书可以获得更多的宝贵知识,使生活丰富,因此,我们要勤于读书。
【1】在文中找出“快乐”的反义词________。
【2】文中“知识的宝库”是指________,“钥匙”是指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一生喜欢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为什么要勤于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精神”的不同意思分别写句子。
指(人)品质:________________
指(植物)有活力又生气: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下面两句话。
花生的味道美。 花生可以榨油。
______
23、习作。
《艾滋病小斗士》中的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虽然最终没能战胜疾病,但他的斗志将鼓舞着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磨难,努力走向成功。请你以“我战胜了________”(如:胆小、粗心、贪玩……)为话题,写一次成功的经历。
习作指导:1.根据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2.选择恰当的一两件事情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做到重点突出;3.要写出自己成功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