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好(shì)             (jiǎn)                    (liànɡ)             无恐(shì)

B.水(yǎo)             噪(ɡuō)                    (pàn)                    影影绰(chuō)

C.裂(jūn)             逼(qiǎnɡ)             力(zhuó)             果实累(léi)

D.隔(jiān)             记(zhuàn)             弱(xuē)                    然无声(qiǎo)

2、本次习作属于 (  )的文章。

A.写人

B.叙事

C.写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衣裳中读轻声;掂量也读轻声。

B. 的斜撇要舒展,下面的中间是一横,不要写成点。

C. 理睬左边是”。

D. 书写时上部的中撇和捺宜长。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再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打开天窗说亮话   ________________

(2)前怕狼后怕虎   ________________

(3)鼻子都气歪了   ________________ 

(4)吃水不忘挖井人   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巴掌拍不响   ________________

(6)含近义词的词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含褒义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8)含贬义的词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借助拼音填入正确的字词。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是我和弟弟神shèng(______)不可侵fàn(______)的领地。我们在里面捉mà zhà(______),玩shuāi jiāo(______),bān(______)手wàn(______),还偷偷nǐng(______)过妈妈自行车上的luó(______)丝,就算在里面léi(______)鼓nà(______)喊都没人管。我们像刚出牢lóng(______)、疾chí(______)飞的jùn(______)马,放sì(______)喧huá(______);它像一位cí xiáng(______)的老人,默默陪伴,静静守候。我家的园子chéng(______)包了我们童年的快乐。

7、知识运用。

(1) 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2)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

(3)妈妈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咱们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如果期末考试没考好,就像去年一样帮妈妈。”我嘀咕着:“这不是_____________——照旧(舅)?”

(4)“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五千仞岳”指_____________

8、读句子,区分句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

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这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       )在一天之内,(       )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意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如文中括号里。

虽然……但是……        即使……也……        无论……都……          既……又……

【2】在短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A.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

B.根据人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或方式对待。( )

【3】填空。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A.短文告诉我们:读书方法因人面异,我们要灵活读书。( )

B.短文告诉我们: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都适合我们。( )

【5】你认为哪个读书方法好?为什么?你有什么读书的好方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听录音两遍,完成练习

小草

当万紫千红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柳绿桃红,春光明媚。然而,每当这时,却很少有人想到那山坡上、大路旁的小草。

小草虽然微小,但是有着坚强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寒冬刚过,小草便发出了嫩芽。无论是高山,还是草原,到处都可以看到小草的身影。她不怕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击,不怕野火烧身,哪里有春风,哪里就有小草。我爱那漫山遍野的绿茵茵的小草。

小草一生,绿化大地,默默无闻装点着人的生活,给人类带来了生命,带来了幸福。它将一生献给了大地,但是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怎么能不叫人敬念呢?我要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我更要歌颂具有像小草一样无私奉献的品格的人。

1写出文中三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叙述顺序是( )。

A. 按事情发展顺序   B. 按方位变化顺序   C. 按时间顺序   D. 按事件内容

3这则文段的主要思想是( )。

A. 本文赞扬了小草无私奉献的生命力。   B. 文中赞扬了小草奉献的精神。

C. 表达了作者敬爱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D. 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关爱。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烟台的海

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莹莹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映 倒影),毎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晚上,平静的海面(倒映 倒影)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走出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话剧。

【1】用“√”标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用“ ”标出短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拟人句。读一读,再写出你读了这句话之后的体会。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出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

冬天:____ 春天:____

夏天:____ 秋天:____

【4】请你分条说一说,烟台的海和人之间的密切联系。

(1)____

(2)____

(3)____

12、育才学校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国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年份

国民图书

阅读率(%)

数字化

阅读率(%)

综合阅

读率(%)

人均纸质

阅读量(本)

人均电子

阅读量(本)

2013年

57.8

50.1

76.3

4.56

2.48

2014年

58.0

58.1

78.6

4.77

3.22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下面是某个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

【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眼睛

在世界射击锦标赛的现场,发生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急死人的新鲜事:50米手枪慢射冠军普钦可夫失踪了!广播喇叭声声急、字字催:“普钦可夫,马上去领奖台!马上去领奖台,普钦可夫!”

实际上,普钦可夫安然无恙、毫发无损。此时此刻,他正躲在一个谁也发现不了的角落里与他的妈妈通电话:“妈妈,妈妈,您看见了吗?您听见了吗?赢了,赢了,得了冠军,破了纪录!”

对于一位双眼曾患恶性黑色毒瘤的人来说,能够逃脱无边黑暗的厄运,迎来鲜花如海、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全仰赖妈妈柳莎的眼睛和医生巴甫琴科的妙手回春。

8年前,10岁的普钦可夫被确诊双眼患上恶性黑色毒瘤。几十所医院、几百名大夫像串通好了似的,众口一词:做眼球摘除术!不然的话,快则3个月,慢则半年……

命运如此残酷。天真活泼的儿童就得面对要么死亡、要么黑暗的选择。这选择沉甸甸的,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柳莎这是第二次面对这种疾病,丈夫不听医生的话,结果离开人世,她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仅仅两天的时间,她把汽车、钻戒和满头金发换成了现金。她卖得那样果断、那样坚决,她要让儿子在手术前看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大峡谷、法国的凯旋门……

母子俩一路欢笑,怎么看也看不够,怎么说也说不完。普钦可夫忘却了疾病,完全沉浸在母爱的幸福里。

这样愉快的旅程却不得不在中国长城的烽火台上戛然而止,因为柳莎的随身听的声波有力地撞击她的耳膜:眼科专家巴甫琴科发明了视神经诱导接合剂,使移植眼球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一只盲犬已重见天日。

柳莎母子分秒必争、日夜兼程,很快就来到巴甫琴科面前,要求马上手术:把母亲的一只眼球移植给儿子。

巴甫琴科看见了柳莎的眼睛,那是一对世界上最漂亮、最湛蓝、最纯洁的眼睛。

尽管柳莎的眼球和普钦可夫的眼眶配合得天衣无缝,尽管巴甫琴科努力努力再努力,人类史上第一次眼球移植还是失败了,世界上徒添了两只义眼,一只在柳莎的眼里,另一只在普钦可夫的眼中。生活就是这样,撒下了希望的火种,又浇灭了光明的苗。

柳莎要进行第二次眼球移植:把她的第二个眼球移植给普钦可夫。于是,就有了一场艰难的对话。

“你是否知道最可能的结果?”巴甫琴科问。

“知道。”柳莎回答得很干脆。

“你坠入黑暗,你儿子也见不到光明呢?”

“知道,我做好了一切准备,能接受最坏的结果,能忍受一切痛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手术终于成功了。

柳莎和普钦可夫出院的那天清晨,天特别的蓝,风特别的暖,太阳和月亮都赶来看人间最动人的一幕:柳莎背着她的儿子,儿子闪着明亮湛蓝的右眼,发着“走、停、左拐,右转”的口令,母亲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一直向前。

【1】普钦可夫患的是什么病?(       

A.恶性高热

B.恶性黑色毒瘤

C.恶性综合症

D.恶性淋巴瘤

【2】第五自然段中,“不相让儿子重蹈覆辙”指的是什么?(       

A.不想让儿子失去眼球

B.不想让儿子因做眼球摘除手术而去世

C.不想让儿子因不做眼球摘除手术而去世

D.不想让儿子在失去眼球前饱览世界风光

【3】对“巴雨琴科看见了柳莎的眼睛,那是一对世界上最漂亮、最湛蓝、最纯洁的眼睛”这句话的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A.柳莎的眼睛长得很漂亮、迷人

B.柳莎的眼睛最适合做眼球摘除手术

C.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柳莎的眼睛与众不同

D.不仅指柳莎的眼睛,也是在点明这位母亲的爱是最纯洁、最伟大的

【4】第3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A.开门见山

B.设置悬念

C.承上启下

D.首尾呼应

【5】短文描写了巴甫琴科和柳莎的对话,以下哪一项的理解是最正确的?(       

A.柳莎为了给儿子治病,即使自己陷入黑暗也不在乎

B.第二次手术最可能的结果是柳莎和儿子都见到光明

C.柳莎不确定手术能不能成功,她进行了艰难的抉择

D.柳莎爱自己的儿子胜过爱自己,远胜过爱她的丈夫

【6】短文开头描写了一个对比强烈的场景:广播的焦急寻找和主人公在打电话。这样写,对表达中心思想和吸引读者方面有什么好处?请你分别谈一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文末写道“儿子闪着明亮湛蓝的右眼,发着‘走、停、左拐、右转’的口令,母亲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一直向前。”此时此刻,儿子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给短文加个结尾,使文章首尾呼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艺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画线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

B.承上启下

C.激发阅读兴趣

【3】用“上至……下至……”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表示朝代的词语。这些词语表现出了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课文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目的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阅读,我能行: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得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本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现代女作家__________。

(2)用文中原句回答,为什么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本文要表达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桂花一开放, 母亲就开始担心了。 母亲为什么要担心?请用文段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主要是写故乡的桂花雨, 而后却又介绍杭州一处小山的桂花, 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唇亡齿寒

春秋时,晋国旁边有两个小国,那就是虢(guó)国和虞国。晋国想要举兵攻打虢国,但是要想攻打虢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于是就以美玉和名马为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但是虞公贪图美玉和名马,还是答应了晋献公的请求,同意借道。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正是虞国的依靠!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又怎么能够自保?虢国一旦灭亡,虞国必然就会随着灭亡。晋国的军队不可以招致,强盗寇贼不可以忽视,这种错误一次都已过分,又怎么可以再次去犯呢?谚语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啊!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

虞公依然不肯接受这一劝谏。

宫之奇眼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亡到了曹国。

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

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目光短浅的虞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出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成了晋国的俘虏。

【1】“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是_________。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

【2】宫之奇在劝谏虞公时,是怎样比喻虢国和虞国两国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晋国想要攻打__________,必须经过__________,于是送了____________作为礼物,请求借道。结果晋献公在灭掉__________后,又灭掉了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故事呢?举出几个写在下面。(最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  )值夜班的看守,(  )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用“  ”画出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能防盗的原因的语句。

3.选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

1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林清玄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晓得啥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特别开心,附近的杂草却特别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而且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也嘲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如何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A(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天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如何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这句话是对百合花的_____(A.动作B.心理C.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百合努力开花的原因是_____

2百合已长出花苞,野草为什么还嘲笑它?假如你是“野草”,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A、B、C哪个位置?在相应位置打上“√”。

5为什么只有百合花自己知道,花朵上的水珠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一说文章题目为什么叫“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轮回

多年前,每到清晨,她要送他去幼儿园前。他总是哭着对她恳求:“妈妈,我在家听话,我不惹你生气,求你别送我去幼儿园,我想和你在一起。” 急匆匆忙着要上班的她,好像没听见似的,从不理会他在说什么。

他也知道妈妈不会答应他,因而每天都是噘着嘴边哭喊着“我不要去幼儿园……”,边乖乖地跟在她身后下楼。

多年后,她年岁渐老,且患上老年痴呆症。他在为生计奔波打拼,没时间照顾她,更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 思虑再三,他想到了一个地方。

在做出抉择的前夜,望着他进进出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她的神志似乎清醒了许多:“儿啊,妈不惹你生气,妈不要你照顾,不要送妈去养老院,我想和你在一起……”哀求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变得越来越弱,最后便成了哽咽。

他沉默了又沉默,反复寻找说服她的理由。 最终,俩人的身影还是出现在了市郊那座养老院里。

在办完手续,做了交接后,他对她说:“妈,我……我要走了!”

她微微点头,张着没有牙的嘴嗫嚅着:“儿啊,记住早点来接我啊……”

那一霎,他霍然记起,当年在幼儿园门口,自己也是这样含泪乞求:“妈妈,记住早点来接我啊……”此刻,泪眼婆娑的他,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1】联系上下文理解“霍然”的意思,用近义词解析。

霍然就是______然、______然等。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3】(1)多年前母子分别时“他”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年后母子分别时“他”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年前妈妈送儿子去__________,多年后儿子送妈妈去_________,他们都是为了____________而分别。

【5】对“此刻,泪眼婆娑的他,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他想到妈妈很不容易,决心不去工作,专心在家里陪伴母亲。

B.他听到妈妈的话心里很难受,禁不住流下眼泪,有对母亲的不舍和情不得已。

C.听到妈妈的话,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跟母亲分别时母亲的固执和绝情,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句子。

(1)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2)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3)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改为“被”字句)

 

21、句型转换。)

1、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影响老师的工作。(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难道小燕子不想飞到埃及吗?(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明星越来越多。(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你是怎么得到它的?为什么它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里面有什么故事呢?请你写一写自己的心爱之物吧!注意把你的喜爱之情融入文字里。不要忘了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写作方法哦!

要求:1.题目自拟。350字左右。2.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