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A.要做一个能挣钱的人。
B.要做一个会做事的人。
C.人要做讲体面的人。
D.做人不能炫耀自己,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2、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比喻)
B.这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拟人)
C.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比喻)
D.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反问)
3、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玲珑剔透(tī)诲人不倦(huǐ)
B.削皮(xuē) 龟裂(jūn)
C.果实累累(léi) 嫦娥奔月(bēn)
4、读拼音,写词语。
lián jié________ chì dào________ qīn lüè________
fáng ài________ bào fā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并依次写出每个词的近义词。
dàn shēng xié shāng piāo fú lù xù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①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6、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①读这句话时,要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②这句话反映了狐狸______________。由此,你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俗语。
(2)“狼来了!狼来了!”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①上面的两个句子,第________句根本没有狼,要读出__________________
的语气。第________句狼真的来了,要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
②牧童第一次这样大叫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写出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而最终“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3)“您的歌声多么美妙!……动听的歌喉吗?”
这段话表面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蝉没有受骗,是因为他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心( )胆( ) ( )( )不得 ( )忙( )乱
神( )妙( ) ( )有成( ) 跃跃( )( )
8、规范书写词语。
9、阅读
驱蚊产品
夏季来临,蚊虫特别猖獗,妈妈们开始准备给室宝购买驱蚊液了。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帮助妈妈们买到合适的驱蚊液吧。
【材料一】美国环境保护署认证的驱蚊液安全成分
成分 | 效果 | 持续时间 | 使用限制 |
避蚊胺 | 目前为止最有效 | 2~4小时 | 幼儿不可超过30%浓度 |
驱蚊酯 | 约避蚊胺10%效果 | <1小时 | / |
柠桉树油 | 约避蚊胺10%效果 | 2小时 | <3岁不可使用 |
派卡瑞丁 | 约避蚊胺10%效果 | 3~8小时 | / |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17年第3号)《农药登记管理办法》规定:2017年8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用于预防、控制蚊蝇等有害生物的产品,应取得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和产品标准号。要获得这些证明,必须通过毒性安全性试验以及药效试验两大门槛。
【材料三】
第一款 驱蚊爽喷雾
全面保障清爽方便安全有效,是创新、安全产品,不含化学成分驱蚊酯,而且不油不腻,清爽干净,成人及儿童通用。它蕴含天然野红茄提取物IBI-246,有效驱蚊虫。
有效成分:野红茄提取物IBI-246 10%、柠檬桉树油5%、蓝胶胺5%
只供外用,净含量100毫升
第二款 蚊不叮
加入10%避蚊胺有效成分,让皮肤不受蚊虫的骚拢和叮咬,对蚊虫有良好的驱避作用。
使用方法:取适量涂抹或直接喷于身体皮肤所需部位。亦可直接喷酒于空气中。
卫生许可证:2007卫妆准字07KK0019
生产许可证:XK16-108 5582
执行标准:Q/321281YQC019
生产日期及批号见瓶身 有效期二年
第三款 防过敏蚊不叮
提炼天然成分,有效祛除蚊、蝇、虱等昆虫,是户内外必备的防蚊用品。本产品适合6个月以上婴儿及成人使用。
用法:距离皮肤或衣物约10~15厘米平均喷射,每隔3~4小时喷射1次。
主要成分:香茅油、茶树油、薰衣草油、芦荟
包装:每瓶70毫升
注意:只供外用,切勿涂于眼部或口部,避免触及伤口,儿童应在成人监管下使用。
第四款 舒爽驱蚊水
驱酯含量4%微毒具有祛、止痒、清凉怡神之功效
成分:乙醇、去离子水、驱蚊酯、香精
使用方法:直接涂抹于所需部位。外用品,勿食用,如若不慎服用,请大量饮水。
农药登记证号:WP20130054
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号:HNP32211-12831
产品标准号:Q/3201JLS022
生产批号及限用日期见标注
如有不适请暂停使用
【1】有一位妈妈想为2岁的宝宝买驱蚊液,请你根据材料一提醒她,一定不能使用含有( )的产品。
A.浓度为15%的避蚊胺
B.驱蚊酯
C.柠檬桉树油
D.派卡瑞丁
【2】阅读材料三,下列驱蚊成分在第一款产品中不含有的成分是什( )
A.驱蚊酯
B.天然野红茄提取物
C.柠檬桉树油
D.蓝胶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驱蚊爽喷雾只供外用,不可吞食。
B.蚊不叮有效期是两年,过期后不能使用。
C.使用舒爽驱蚊水如果出现不适要立即暂停使用。
D.使用防过敏蚊不叮最好直接涂抹在身上,效果最佳。
【4】一位妈妈,她的孩子7个月,她想选择一款纯天然的无毒的驱蚊产品,请你帮她推荐一下,以下四款中,应该选择哪一款?( )
A.第一款
B.第二款
C.第三款
D.第四款
【5】请你结合材料写两点你的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按照要求完成各题。
年画
①年画是中国绘画中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在年节张贴,故称“年画”。
②年画可取材于历史小说,如《单刀会》;可取材于传奇故事,如《八仙过海》;还可取材于民俗生活,如《五谷丰登》。年画不仅取材广,而且流派多。在中国历史上,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的年画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③年画的绘画语言独特,画中的各种造型都很夸张。比如,年画里的娃娃多是“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儿,小鼻子大眼没有脖儿”。
④年画的用色鲜丽,这从民间“红靠黄,亮晃晃;黄喜绿,绿爱红”的口诀中可见一斑。
⑤年画的寓意非常丰富。有的利用画中事物的象征意义,有的利用事物的谐音。如用松、鹤、桃象征长寿,用菊花象征吉祥,用翠竹象征高洁。年画《平安富贵》,画的是大花瓶中插着一束牡丹花。“瓶”字发音同“平”,牡丹花象征富贵,整幅画的寓意就是平安富贵。年画《连年有余》,画的是一位憨态可掬的娃娃手拿莲花,怀抱一条大鲤鱼。“莲”与“连”同音,“鱼”与“余”同音,寓意是连年有余,生活富足。这些寓意广为人知,成为大家贴年画、送年画的依据。
⑥千百年来,年画是中华传统节日的装饰,是人民美好情感的寄托,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1】文中画线的语句,使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②-⑤自然段,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介绍年画的。
【3】“古老的年画将永远熠(yì)熠生辉。”这句话加在短文中哪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最合适?( )
A.第①自然段 B.第②自然段 C.第⑤自然段 D.第⑥自然段
【4】小明寒假时去天津旅游,听说杨柳青年画闻名遐迩,想挑选一幅寓意良好的在过春节时送给爷爷,你建议他选择下面哪幅画?
A. B.
11、(二)课外阅读
林冲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呀?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劈劈啪啪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俅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林冲到沧州后不久,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林冲来到山神庙是因为
。
3.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 )
A.炉火引燃造成草料场失火
B.高俅派人收买牢头放火烧的
4.林冲为什么被逼上梁山?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莲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忽然让我生出了许多感动,我的眼前渐渐地浮出祖母的脸,淡淡地笑着,把我的心照亮。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一年一年地种着一缸荷花。祖母特别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蔫了。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忽一日,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老太太请她进来坐坐,可女人摇摇头,说出一番话来。老太太这才注意到那孩子生了一头的疮。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儿开的药里,要用到新鲜的荷叶。
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不过,小孩儿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了。
家里的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老太太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
【1】在“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中“田田”指的是__________。在读到这句话时,我想到了一句描写江南荷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祖母对荷叶下的功夫让人吃惊”?画上“ ”。
【3】第三自然段中,孩子们的_______与祖母的________形成了对比,体现了___________。
【4】文中“派上了大用场”指的是__________。
【5】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看到这些荷叶,肯定会很高兴。
B.在“我”心中,荷叶所代表的是祖母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13、阅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刷子李(节选)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选文写了刷子李的哪些规矩?(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刷子李刷墙本领高的。
【3】为什么曹小三“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只写刷子李刷屋顶,不写刷四面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移步换行水上景。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缓缓 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摇摆)。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威尼斯人们的日常与小艇息息相关,___,小艇一出动,城市就___了;夜晚,小艇一停泊在码头上,城市就___了,这一动一静的变化,我们将这种写法称为___(A.以动衬静 B.动静结合 C.以静衬动 D.动静分述)。(填序号)
【3】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威尼斯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巡道工的故事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次要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出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美文欣赏。
蚕和蜘蛛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织完了网,蜘妹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我( )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对孔雀说:“听了蚕的介绍,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在短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中的“连忙”一词说明( )
A.蜘蛛自以为是,希望得到奖励
B.蜘蛛性子急
C.蜘蛛非常骄傲
【3】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孔雀为什么说这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_______________
【5】蜘蛛没有得到奖状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仰望布达拉宫
进入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喇嘛灵塔、宝瓶、经幢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布达拉宫!”心中一声惊呼。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顶上。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布达拉,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宫殿。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做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做红宫。( )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 )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飘动。白、红、黑三色的宫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犹如伫立在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
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在一个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布达拉,看到的是布达拉背后的宫墙,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宫墙、峭壁、古柳、经幡的倒影一起映入湖里,使布达拉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
倘若站在八廓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看见布达拉雄伟的宫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
布达拉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章中作者分别从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昭寺的金顶上四个地点来观赏布达拉宫。
【3】“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一句中,“不可名状”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布达拉宫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
马路旁的人行道比马路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小男孩还没满一周岁。此刻,他细弱的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小男孩想从马路登上人行道路的愿望却十分(强烈 猛烈)。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上,但小男孩还没有下定决心把第二只脚也抬上去。他一只脚在马路上,另一只脚跨在人行道上,保持着这样的姿势。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就这么站着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前方的人行道。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想跨台阶?”路旁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道,“大人要帮他一把。”
然而小男孩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 鼓励)小男孩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小男孩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白胡子老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小男孩的头说:“虽然开始有困难,但是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用“√”标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请把“坚持就能胜利”这句话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4】概括写出下面四个人对小男孩的态度。
老奶奶: 妈妈:
小姑娘: 老爷爷:
【5】从短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百花洲。
(1)改拟人句。(1分)
小鸟在枝头鸣叫。
(2)改陈述句。(1分)
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3)改感叹句。(1分)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扩句。(1分)
小朋友来到公园。
21、按要求写句子。
1.秦王真的拿15座城来换。我把玉交给他。(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变换句式。
(1) 一个年过50的残疾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
缩写:。
(2) 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反问句:。
(3) 已经三十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是退休了。
双重否定:。
23、笔下生花。
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写自己读书的喜与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