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他是( )
A.刘备
B.张飞
C.关羽
D.赵云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B.如果我们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那么什么事也做不成。
C.战士们驻守在祖国的海岛,为祖国国泰民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D.游击队想出各种巧妙的办法来对付足智多谋的日本鬼子。
3、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振得那山冈也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肯定句为“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C.“妈妈的眼角已经有了好几条细细的皱纹。”缩句为“妈妈有了皱纹。”
D.“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句中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4、 找出句中的错别字。
1.山路这样奇岖,您驾着双拐,以经送了几十里。 ( )
2.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帽着炮火,穿过销烟,送到镇地上来给我们吃。 ( )
5、填空题。
抑( ) 顿( ) ( )气凝( )
行( ) 流( ) 流( )忘( )
(1)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的《江南春》。
6、我是“地”,我的后面是动词,我的前面应该填写什么呢?快来试一试吧!
(_____)地听着 (_____)地歌唱 (_____)地摇晃 (_____)地响着 (_____)地猜测
7、你能根据拼音把词语写正确吗?
ēn huì fēn fu lǎn duò dīng zhǔ xí gu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huǐ miè qīn luè fán zhí fán nǎo jǐ liá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A.白_____苍苍 B.形影不_____ C.无可_____何 D.手_____并用
(2)像A这样的ABCC式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
(3)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乐乐成了我的好朋友,从此我俩_____。 ②弟弟很淘气,妈妈拿他真是_____。
9、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1】通过这段文字,我知道了作者的读书方法是( )
A.读古典名著。
B.通过比较,选好书去读。
C.不读现代的文艺作品。
【2】作者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读书经历。
看了________________,就会丢下__________________……
10、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峦______,平原______,城乡______。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①tuō。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我们要(维持 持续)地球生态整体②píng héng,让子孙后代( )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 )能(眺望 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1】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①______②______
【2】用“√”标出括号里运用恰当的词语。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序号)
A.蓝绿交融 B.鸟语花香 C.层林尽染
【4】下面不能填入画线句子括号里的关联词是( )
A.既 又
B.不仅 还
C.不但 而且
D.尽管 还
11、阅读理解。
冰淇淋的眼泪
朋友就读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父亲的努力下,去了县城的中心小学,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倒也有滋有味。
可是,朋友渐渐地对那种平淡的生活失去了兴趣,于是就在一个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支援西部的活动中报了名,要求到西部支教。朋友被安置到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不久,朋友就来信说,那里条件艰苦,工作也累,似乎想知难而退。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天,班上最小的一个孩子问他:“老师,书本上说的冰淇淋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城里的孩子都喜欢吃冰淇淋?”
“冰淇淋是一种冰做的食物,里面放有奶油、巧克力等物,吃着凉凉的、甜甜的,在夏天可食用,可消暑、增加人体能量……”他面对一群瞪大眼睛的孩子,忽然感到自己的解说是那样苍白无力。
“老师,巧克力是什么呀?”他刚刚顿住,另一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看着孩子们迷惑的眼神,朋友感到了问题的棘手,就匆匆地应付了几句,孩子们听得似懂非懂。后来,无意中发现了那个县城唯一的冷饮店,他决定为班上的二十几个学生每人买一个冰淇淋带回去。好在那天天气还不是很热,他向老板要了一个塑料盒子,又找来一些棉花、布片,包着装有冰淇淋的食品袋,赶了近二十里的山路,朋友才回到了山村,还好,冰淇淋才稍微化了一点。他将冰淇淋分给了孩子们,看到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心里才稍稍多了一些安慰。
第二个星期,他看到了一个孩子的作文:“我们都很爱我们的老师,他是一个好人,给我们每个人买了一个冰淇淋,很好吃。我们以前谁都没有吃过冰淇淋,那时,我们感动得流泪了,冰淇淋也很感动,它流着白色的泪水……”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遇到了困难就放弃。( )
(2)急迫得不能等待。( )
(3)高兴地呼喊着,像雀儿一样跳跃起来。( )
【2】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六自然段中“赶了近二十里的山路”一句中的“赶”字能否换成“走”?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淇淋的眼泪”表面上指_______,实际上指______
【5】读完本文,你认为文中的青年教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奔跑的母亲
黑马!又见黑马!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整个赛场沸腾了。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27岁的切默季尔,她因此一举成名。
切默季尔的全家都住在山区,除了种地一无所长。一年前,切默季尔还一筹莫展,为无法给四个孩子提供学费暗自伤心。当地盛行长跑运动,若是取得好名次,会有不菲的奖金。此刻她脑中灵光一闪:不如去练习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身体素质缺一不可。她已近27岁,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从未受过专业训练,凭什么取胜?可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丈夫最后也同意了她大胆的“创意”。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她就跑上崎岖的山路。只跑了几百米,她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般。停下喘口气,接着再跑。与其说是用腿在跑,不如说是用意志在跑。跑了几天,脚上就磨出无数的血泡。她也想打退堂鼓,可回家一看到等着读书的孩子,她又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不能退缩!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切默季尔第一次参加国内马拉松比赛,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开始崭露头角。有位教练被她的执着深深感动,自愿给地指导,她的成绩更加突飞猛进。
终于,切默季尔迎来了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她一路跑来,如有神助,2小时39分零9秒之后,她第一个跃过终点线。那一刻,她忘了向观众致敬,趴在赛道上泪流满面,疯狂地吻着大地。
颁奖仪式上,有体育记者问她:“您是个业余选手,而且年龄处于绝对劣势,我们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您战胜众多职业高手,夺得冠军?”
“因为我非常渴望那7000英镑的冠军奖金!”此言一出,场下一片哗然。她的话太不合时宜,有悖体育精神。切默季尔抹去泪水,哽咽着继续说:“有了这笔奖金,我的四个孩子就有钱上学了……”喧闹的运动场忽然寂静,人们这才明白,原来,孩子才是她奔跑的力量。瞬间,场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人们对冠军最衷心的祝贺,也是对母亲最诚挚的祝福。
切默季尔成了肯尼亚的偶像,有人说她是长跑天才,有人说这是贫困造就的冠军,还有人说无需理由,这就是一个奇迹。是的,又一个体育奇迹: 不过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
(选文有删改)
【1】选文画横线的句子中“她因此一举成名”的“此”是指______。
【2】文中提到的切默季尔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克服的困难不包括( )
A.年龄偏大,身体营养不足。
B.家庭经济状况不好。
C.没有专业的训练条件。
D.没有高学历,文化水平低。
【3】切默季尔在赛后是怎么做的? 又说了些什么? 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并写出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又一个体育奇迹”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个体育奇迹的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
_____________
13、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喜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身体,去不受句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1).找出选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 )→( ) ( )→( )
(2).画“ ”句子中的“它们”指 。作者把“它们”分别比作 和 。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4、阅读课文,填空:
(1)鲸其实不属于鱼类,而是______________动物。
(2)鲸的种类很多,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一类是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梁山伯,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子。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yè),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一见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念俱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的更具体。
二人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如果让你创造性的复述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小妙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祝英台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与鉴赏
被疑心毁灭
①动物的一生,时时面临着危险。出于防范的本能,许多动物对任何事都揣着疑心,甚至达到了自我毁灭的地步。
②北美绿鸟是住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种候鸟,一生多疑。每次从外面回到洞穴,都要站在窝边( ),长达半个小时不肯进洞,唯恐洞里会有埋伏[甲]它们成天将小绿鸟叼在嘴里,从一块岩石上叼到另一块岩石上。而很多小绿鸟,因为被大鸟叼来叼去,通常在出生后不到10天,便摔死在岩石上,或是葬身大海。
③法国短尾沙皮狗堪称世界上疑心病最重的动物。[乙]它终身不能换主人,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它便生活在惊恐中,连觉也不敢睡。它对周围的一切都存有戒心,并会因为怀疑而绝食,连水也不喝,直到生命结束。
④日本灰松鼠只吃一种红塔松的松子这种松子只有在秋天才能完全成熟,食物短缺使它们的生活总处在艰难中。[丙]秋天,是灰松鼠最忙的季节,它们每天都要费力囤积大量的食物,好把冬春两季的食物都准备好。但囤积好后,它们又唯恐自己洞中的食物被别的松鼠偷去。[丁]于是,它们会往囤积的松子上不断地尿尿。日本灰松鼠有一个特点:谁也闻不得同类的尿味。往食物上尿尿是一种法子,但这样一来,松果就会腐烂。到松果真的腐烂时,它们又将( )的食物清理出洞,再去囤积新的松果……( )。本来可以丰衣足食的灰松鼠,因为自己的多疑,往往在深冬季节因为食物严重短缺而被活活饿死。
⑤从动物的疑心上,我们不难看出,疑心越重,灾难越深,甚至连性命也被葬送。
【1】写出能概括文章说明要点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北美绿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被疑心毁灭的动物,它们为自己的疑心付出了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沉重代价。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不能说明动物多疑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括号应依次填入“左顾右盼”、“来之不易”、“周而复始”
B.第②③④段的第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相同
C.在写法国短尾沙皮狗时,作者采用的说明顺序是先概括后具体
D.囤积的松果容易腐烂是日本灰松鼠食物短缺的根本原因
【5】短文中动物的多疑及其付出的代价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A.做任何事都要怀有疑心,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B.做任何事都不要有疑心,这样会带来灾难,甚至会葬送性命。
C.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因为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D.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退一步海阔天空。
【6】短文在写动物的多疑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忆读书》节选,完成练习
①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②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③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第①段中有一句话可以帮我们把握本段的内容要点,请用横线画出来。
【2】根据第①段的内容梳理信息,补全下列表格,并完成练习。
取 | 《西游记》 | 《水浒传》 | 现代文艺作品 |
精彩 | _____ | _____ | |
舍 | 《封神榜》 | 《_____》 | 现代文艺作品 |
_____ | 索然无味 | 朦朦胧胧、堆砌华丽词句、无病而呻 |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挑选书的标准和________、_________、语言风格三个因素有关。
【3】作者在第②段中用俗语“________”简单、明晰地写出了读书时“______”的重要性。
【4】第④段是冰心对儿童读书寄予的期望,包含了三层意思,选一选。
读书好( ) 多读书( ) 读好书( )
A.博览群书 B.择善而读 C.开卷有益
【5】要实现冰心先生对儿童的期望“多读书”,提高阅读速度是一个好办法。请你写出两个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到山的那一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的这一边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当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时,田野里的土变得松软无比。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 体味 体验)不到的。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听到亲切(温柔 温热 温暖)的呼喚:“琳琳,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个够,别回城里就忘了呀!”是啊,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此刻我不仅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更重要的是,我在家乡的怀抱里,感受浓浓的乡情。
“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鸣,各家各户(陆续 连续 继续)打开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务,便挽着一大篮衣服相邀到小河边。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使蹲在菜地里,用稚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奶奶到小河边择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在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这时候一边是菜一边是我,奶脸上放射着爱的光芒,祖孙喜洋洋地回了家。遇到乡亲们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会得到一些小动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鳅,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着,鼻子闻着,真舒服!
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递 塞 送)给我一个刚煮熟的红薯,因为我人小个矮,小狗、小鸡经常会跟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我舒心地笑了,捧着(温柔 温热 温暖)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柔 温热 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我离开了小村庄,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解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从哪四个方面写了我对故乡的美好的记忆?请试着概括一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一份浓浓的乡情”在文中主要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美文欣赏。
茉莉花(节选)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茉莉花的身边,几滴露珠在茉莉花的叶子上滚动,就像一颗颗珍珠,把茉莉花点缀得更加美丽。它那诱人的香味更让我陶醉其中,给我带来无穷的快乐。
多么朴实的茉莉花啊!它没有牡丹花的富丽华贵,也没有茶花的艳丽,更没有百合花的美丽。在万紫千红的花圆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儿争奇斗艳,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人类,它的清香使人忘记所有的烦恼,它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泡茶喝……
茉莉花是无私的。在夏天里,为人们送去清凉,摘几朵茉莉花,用它泡上一杯茶喝完后让人感到爽快,再加上沁人心脾的清香,更使人心旷神怡,忘记了夏天的酷热与焦躁。
茉莉花是坚强的,不需要人们的特殊照料,只需在泥土里、雨水里摄取一些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1】解释词语。
万紫千红:_____
争奇斗艳:_____
【2】在第2段中,作者把茉莉花与_____、_____和_____对比突出了它的_____。
【3】作者在文中写到了茉莉花( )的高贵品格。(多选)
A.朴实
B.无私
C.勇敢
D.坚强
【4】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呢?用几句话介绍它的品格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一段话写出你对书的认识,用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捧起书来,读书吧!
21、句子训练。
1.我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和我们形影不离。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之所以把“诸”念作“者”,是因为我只学过“者”字。
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忆读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写的。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仿写句子: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潮声把大地震得好像颤动起来。(改成“被”字句)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3)黄冈美丽富饶是个最美的地方。(修改病句)
23、习作练习。
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以《抹不去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