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的别称与年龄段对应的一项是(       

A.期颐——人一百岁

B.不惑——人七十岁

C.花甲——人四十岁

D.古稀——人三十岁

2、下列对《题临安邸》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临安家里的一首诗。

B.诗中“暖风”一词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颓废之风。

C.诗中“熏”、“醉”两个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D.这首诗通过对杭州西湖秀丽风景和达官显贵们奢靡生活的描写,辛辣讽刺了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丑态。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裂

B.笑 起

C.提

D.压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空题

(1)古人崇尚君子之行,而不屑于小人之行,君子和小人的为人不同,请你默写两句描写君子和小人行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常常用“豆蔻”形容年龄(________)的女子,“而立”则指人(______)岁的时候。

5、读句子,回答问题。(6分)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文中___次出现类似的话,这是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______,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_________,也是父亲____________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________充分表现了_______,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__________。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作者之所以说自己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一个常常_______“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_______“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我”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_____________,使“我”不会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所以说“我”是多么幸运。

 

6、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________;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________;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________________

7、结合古诗填空。

(1)《春日》描写了作者踏春时所______、所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____________

(2)《元日》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

8、《瑞恩的井》这篇课文中,瑞恩的梦想是___________。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生命的一部分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见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后也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作者建议我们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2】第3自然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6自然段,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请在文中找到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首尾呼应的两句话是(       )(两个选项)

A.我每天都离不开书。

B.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C.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D.不可一日无书。

【5】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傅雷家书(节选)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看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啰里啰嗦地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感激谁,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1】选文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一类的话”指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

【2】从语言特色方面考虑,填入选文第②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3】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后,你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相信石头也会开花

许多很简单的问题,她都不明白,有的学生背地里叫她傻瓜,让本来就自卑的她听了更难过了。

一次,赵老师在课堂上领着同学们做造句比赛,看谁造的句子精彩。同学们兴趣盎然,一个个不甘落后地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造出了许多优美的句子,赵老师兴奋地不住点头赞许着

忽然,老师微笑的目光停在了一直沉默的方言的脸上,于是热情地鼓励道:“下面请方言同学给大家用相信造一个句子,好吗?”

方言站起来,吭吭哧哧了好半天,终于小声地说出一个句子:“我相信石头会开花。她的话音还没落地,同学们便立刻笑成一团。这时,赵老师将一根手指竖到嘴边,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他走到方言跟前,亲切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大声宣布:“方言造的句子最好。同学们马上不服气地跟赵老师争论起来,他们七嘴八舌地辩解,不管什么花,都只能开在泥里、水里、树上等等,只有方言那样的傻瓜,才相信石头会开花。

可是,我也相信石头会开花。老师慈爱的目光里透着坚定。

老师,您也相信?”同学们困惑地望着他们一向敬佩的老师。

是的,事实会让你们相信方言说得没错。赵老师走到黑板前,用红色粉笔认真地写下了方言的造句。

一个月后,赵老师把一块满是窟窿眼儿的石头拿进了课堂,同学们全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原来,那石头上面竟真的开着一朵同学们熟悉的小花,鲜艳得跟窗台花盆中的一模一样。

此后,尽管方言的学习成绩依旧不好,但再没有谁说她傻了,她跟同学们愉快地度过天真烂漫的小学时光。后来,方言成了一位很有名气的童话作家,写了许多漂亮的童话故事,感动过千千万万的读者。

是的,相信石头会开花,就是相信奇迹会诞生。慧心的赵老师深深懂得——在幼小的心灵上,贴上一枚枚诸如自信、向上这样的红色标签,照亮的必然是一个个精彩的人生……

1.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不甘落后:

吭吭哧哧: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困惑~(   )   敬佩~(   )

反义词:自卑→(   ) 坚定→(   )

3.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4.谈谈你对短文中赵老师的印象。

 

12、课外品读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蝉肉的,因此别的东西也得吃。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这一切都说明蝈蝈喜欢吃昆虫,尤其是没有过于坚硬的盔甲保护的昆虫。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1】在段里作者初步解释了蝈蝈为什么吃蝉的肚子,是如何解释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2】说明事物一定要做到准确地说明,那第段中加粗的词,是否能反映作者说明事物的不严谨,为什么?

【3】指出下面两句话所用说明方法。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  )

【4】选文最后以自然段中尤其一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13、阅读平台。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选文开头引用了一个神话传说,这个神话传说的名称是(    

A.夸父追日

B.羿射九日

C.女娲补天

D.盘古开天地

【2】从写作上看,作者引用这个传说开头的作用是(    )(多选)

A.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

B.揭示这个传说的荒谬

C.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D.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

【3】从内容上看,选文说明了太阳的特点是______。选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等。

14、阅读理解。

我爱家乡的小溪

我永远也忘不了家乡的那条小溪。

春天,细雨绵绵,小溪的水涨满了。鸭子三五成群地扑扇着翅膀在水中嬉戏。毛茸茸的小鹅见了,羡(xiàn xuàn)慕不已,刚下水,看到一群鸭子朝这边游过来,吓得马上逃上了岸。

夏天,(骄 娇)阳似火,小溪的水逐渐变浅了。石蟹挥舞着大钳子在石缝中悠闲地纳凉。小虾在浅水中划来划去,旁若无人。一群大脑袋、小尾巴的蝌蚪也成群结队地在浅水中自由自在地玩耍。有时,它们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

繁忙的丰收季节到了,许多小渠唱着歌儿,源源不断地来到我们的小溪中。溪水变得更宽阔了,简直成了小河。这时,我们一群小伙伴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像鱼儿一样穿梭往来,在水中练习狗刨式、捉迷藏、扎猛子、打水仗。当然,也常招来大人们的责骂。可每一次,我们总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秋天,溪水变得更加(干净 清澈)了,在秋阳的照射下,泛着金光。树叶落在水上,鱼儿把它当作雨伞,蚂蚁把它当作小船,小虾把它当作玩具……

冬天,北风呼呼,溪面结了一层薄(báo bó)薄的冰,几个淘气的伙伴,把冰捞起来往嘴里送,“咔嚓!咔嚓!”好像在吃冰棍。有的还用塑料管在冰块中间戳一个洞,穿上绳子,拿在手上当玩具。

啊,美丽的小溪,你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我爱你,小溪!

【1】请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下打“√”。

【2】短文第二到六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顺序来写的。如果我们给文章配个四季图,我们可以配春季小溪里鸭鹅嬉戏图,夏季小溪里_______________,秋季小溪里______________,冬季小溪里____________

【3】第七自然段是短文的______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关于这篇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是写景的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描写的。

B.这篇文章描写了小鸭子、小鹅、石蟹、小虾等在小溪里嬉戏的情景,为小溪增添了活力,并借助这些事物表达出作者对小溪的热爱。

C.文章题目为“我爱家乡的小溪”,作者应该抓住小溪来写,而不应该写那么多小溪之外的事物,这样有点偏离重点。

15、搭石(节选)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向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理所当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_当作“理所当然”的事。

【2】选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情景,表现出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的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之情。

【3】选文中画“ ”的句子可以概括为(        )

A.止步

B.礼让

C.友好攀谈

D.相背而行

【4】第二自然段中“美好的情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走搭石时,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情景?乡亲们会怎么做?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语言的艺术

(文段一)晏子见了楚王。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文段二)周恩来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一次,他接见美国记者,对方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他听后没有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叫马路。”对方又说:“总理阁下,在美国,人们都是抬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都低着头走路呢?”他又微笑道:”这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的,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要低着头走路了。”寥寥数语,使对方哑口无言。

1文段一中楚王的话“难道齐国没人了吗?”最恰当的理解是(   )

A. 楚王不了解齐国,觉得齐国没有人。 B. 楚王想了解齐国到底有多少人。

C. 楚王嘲笑齐国没有人才。 D. 楚王嘲笑晏子无能,借此取笑齐国。

2晏子与楚王这一次斗智,采用的策略是( )

A. 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 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 举例说明 ,贬低对方

3填空:在这段文字中,楚王共笑了两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的话回答)楚王第一次笑是因为____________;第二次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段二,周恩来在面对外国记者的“不怀好意”问话的情况下,他是如何化解的,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子和周恩来总理都是著名的外交家,你觉得他俩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生活阅读

长江流域史上最长禁渔期来了!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通告称,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拯救长江生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作为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长江孕育了无数灵动的生命:被称为“天生微笑精灵”的长江江豚,憨憨的样貌曾打动爱心无数;被称为“长江女神”的白鳍豚,从中新世晚期“穿越”而采,导有“水中大熊猫”之誉。可让人揪心的是,在整个长江流域,2003年,白鲟已不见踪影;2007年,白鳍豚宣布功能性灭绝;2017年,长江江豚存1012头。据农业农村部统计,长江流域濒危鱼类物种达到92种,濒危物种接近300种。春季三四个月的禁渔,已经于事无补,十年禁渔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十年之期,才可以让长江四大家鱼繁衍两至三代,从而恢复数量,才能挽救长江中更多的生灵。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十年禁渔,让长江得以喘息,是对长江负责,是对长江沿岸的人民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期待十年之后,长江水清鱼美,生态彻底改观。

【1】长江禁渔计划从__________________日开始实施(最迟自__________________日实行),为期十年。

【2】请你为“长江禁渔”写一则醒目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

【3】毛毛家住长江边,最爱吃的是江鲜,他看了长江禁渔的公告后很不开心。看了选文内容后,你是否有话对他说,请你把想法告诉他。

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唇亡齿寒

春秋时,晋国旁边有两个小国,那就是虢(guó)国和虞国。晋国想要举兵攻打虢国,但是要想攻打虢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于是就以美玉和名马为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但是虞公贪图美玉和名马,还是答应了晋献公的请求,同意借道。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正是虞国的依靠!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又怎么能够自保?虢国一旦灭亡,虞国必然就会随着灭亡。晋国的军队不可以招致,强盗寇贼不可以忽视,这种错误一次都已过分,又怎么可以再次去犯呢?谚语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啊!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

虞公依然不肯接受这一劝谏。

宫之奇眼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亡到了曹国。

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

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目光短浅的虞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出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成了晋国的俘虏。

【1】“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是_________。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

【2】宫之奇在劝谏虞公时,是怎样比喻虢国和虞国两国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晋国想要攻打__________,必须经过__________,于是送了____________作为礼物,请求借道。结果晋献公在灭掉__________后,又灭掉了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故事呢?举出几个写在下面。(最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走遍天下书为侣

①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八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②似乎很难做出选择。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唯有一本书——一本你喜爱的书,才可能是一位永远亲切而有趣的旅伴。它将伴随你,带给你无穷无尽的想象和欢乐,使你不断地感知和发现新的真理;它将帮助你战胜寂寞和孤独,帮助你去认识世上的善恶和美丑。

③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④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⑤书还能让你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1】默读短文,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梳理文章信息,分条列一列。(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⑤自然段,作者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这种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示: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

【4】作者的读书方法与下面哪句名人名言不相符( )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D.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他难以回转身来。(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通过阅读四大名著,可以增进很多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给句子加标点。

故宫   万里长城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敦煌莫高窟等旅游胜地   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历史   地理   建筑等许多方面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麻雀拍打着翅膀。(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

提示:“尝试”也就是试一试。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记叙一次尝试的经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