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王梦》最后的结局是( )
A.紫岚战胜了金雕
B.媚媚战胜了金雕
C.紫岚与金雕同归于尽
D.媚媚与金雕同归于尽
2、下面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活泼,如《松鼠》;有的平实,如《太阳》。
B.《父爱之舟》题目的含义在课文中既指姑爹的小渔船,又指父亲对孩子的爱。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一静一动,呈现出秋雨后如画般的山野美景。
D.《落花生》一文中,作者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描写了收花生的经过。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香飘十里 别出心裁 呕心呖血 与众不同
B.振天动地 倾盆大雨 千篇一律 自作多情
C.天长日久 浮想连翩 如饥似渴 心安里得
D.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念念不忘 守望相助
4、课文直通车。
1.读书“三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读死书,要多积累、多思考、多探索,正如朱熹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不过瘾”说明了____。
A.“我”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B.“我”从此不喜欢阅读小画片了
3.用冰心《忆读书》的话为下面诗句或名言做批注。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待”的解释完成练习。
(1)在“待不了多久”中,“待”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_,字义是_______________。
(2)在“待遇”中,“待”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_,字义是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人物。
(1)头戴纶巾,足智多谋( ) (2)神通广大,镇妖降魔( )
(3)勇武豪爽,打虎英雄( ) (4)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
7、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
(2)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8、课本直通车。
(1)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_________”写出了儿童玩冰时的场景;“_________”写出了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悠闲快乐“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讨人喜欢的样子。
(2)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时候,“官府的榜文”指__________,“郎中”一般指____________。
(4)《草船借箭》让我们认识了_______的曹操、________的鲁肃、___________的周瑜、________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5)“梅花魂”中“魂”的意思是__________。文中梅花的精神是指__________自古以来,我国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物有__________等。
9、课内回顾
“哎呀,”母亲说,“这面糊着魔了,好像有个妖精在里面。”她赶紧把面糊从窗口倒了出去。恰好有个补锅匠经过。“嘿,这面糊可以做顿饭吃!”他一边想,一边包好面糊,放进工具袋。汤姆吐光了嘴里的面糊,哇哇地大声喊叫起来。
“奇怪,”补锅匠自言自语道,“什么东西跑到我袋子里去了?难道是我捡了团面糊,妖精就来吓唬我?”他连忙打开工具袋,一股脑儿倒出里头的东西,然后转身跑了。汤姆带着满身的面糊跑回了家。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恰好——( ) 连忙——( )
2.“汤姆吐光了嘴里的面糊,哇哇地大声喊叫起来”中“哇哇”用来形容汤姆 的声音,还可以写成 地大声喊叫起来。
3.补锅匠“自言自语”是因为他对听到喊叫声而感到 ,短文中“自言自语”的意思是指补锅匠在那里 ,我还能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言 语、 言 语。
4.母亲“痛哭流涕”是因为 汤姆,“喜出望外”则写出了看到满身 的儿子 后的 心情。这两个词都是 描写,并且形成了对比,还说明农夫的妻子非常 大拇指汤姆。
10、阅读说明文,完成练习。
载人飞船的神奇“外衣”
“神舟十一号”飞船运行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在那里会受到太阳的辐射,地球大气的辐射和反照,还会受到许多游离在空间的高能粒子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飞船该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研究人员为飞船设计的神奇“外衣”,就像人类的衣服一样,天冷时能保暖,太阳照射时能防晒,同时衣服还能隔离灰尘、雾霾等有害因素对皮肤的伤害。
研究人员为轨道舱设计了一套厚度约2厘米的外衣,能高效隔离空间环境与轨道舱舱壁间的换热,外衣表面还有一层华丽的复合膜,来提高飞船对轨道原子氧等粒子的防护能力。在返回舱外表面,喷涂了特殊设计的有机热控涂层,为保证在轨期间的返回舱温度提供了有力支持。另外,在推进舱的底部,为有效抑制动机点火后的高温对推进舱内的影响,这一重点区域运用了多层隔热材料,能够隔离的最高温度达900℃。
【1】标题“载人飞船的神奇‘外衣’”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 D. 作比较
【2】“在这样的环境中,飞船该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这句话是( )句。
A. 疑问 B. 设问 C. 反问 D. 比喻
【3】下列不是载人飞船的神奇“外衣”作用的一项是( )
A. 保暖 B. 制冷 C. 防晒 D. 隔离灰尘、雾霾
【4】下列说法不属于第3自然段中飞船轨道舱“外衣”的功能的一项是( )
A. 能高效隔离空间环境与轨道舱舱壁间的换热。
B. 能提高飞船对轨道原子氧等粒子的防护能力。
C. 隔离太阳紫外线对返回舱的强烈辐射。
【5】读画线的语句,说说如果去掉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宝贵(____) 羡慕(_____) 辨别(____)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父亲拿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对比,突出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文中的父亲借花生,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这样的写法叫_______________。
【6】你希望自己做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嗜好”在文中指( )
A.白鹭喜欢在树上生活。
B.白鹭清晨在枝头独立。
C.白鹭很孤独。
D.白鹭心里不安稳。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对照比较。
D.表示转折。
【3】“美中不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白鹭是一首散文诗,赞美了白鹭内涵丰富、含蓄优雅的特点。
B.这句话与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首尾呼应,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C.作者写白鹭是一首散文诗,赞美了白鹭本身就蕴含着诗意的美。
D.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白鹭之美的由衷赞叹。
【5】选文第2自然段写了白鹭低飞,想象一下它飞行时的状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检阅台
_______________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词。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艾森豪威尔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瞬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狙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希特勒认定那天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狙击却流产,事后他怀疑情报不准确。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哪些句子表现出老夫妇俩的处境非常糟糕?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参谋的提醒?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衬托老夫妇俩所处的环境很糟糕。
B.表现出参谋的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C.表现了艾森豪威尔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从侧面反衬出艾森豪威尔的善良和对老夫妇的关爱。
【4】理解“雪中送炭”。
短文中的“雪中送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理解。
题目:_____________
①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②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人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抬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③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200到400年。—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④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第②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的括号内。
A.只要……就…… B.只有……才……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举例子
(1)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200到400年。(______)
(2)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______)
(3)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______)
【5】读第③自然段,回答问题。
(1)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奉王很生气,拒绝( )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历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通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向前走了几步,希望秦王能击缶助兴。(改成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迟到
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也忘不了……
上一年级时,我就有早晨赖床不起的毛病。每天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就发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我上学乘车,他不管你晚不晚。
一天早晨下起了大雨,我醒来就不早了,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在这夏天妈妈还要我穿着肥大的夹袄,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过了一会,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请求 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站到床前,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洋车里,一边哭,一边检查伤痕。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伤痕,我最怕被同学耻笑。
虽然迟到了,但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原委 缘故)。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 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 不尽)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 置于)流出来。
静默之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过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
爸爸点头示意我出去。我征得老师的同意,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从那以后我都是第一个就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工开门。由于这件事,我从此一生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1】用“\”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或音节。
【2】下面三句话中的省略号各属于哪种用法?请将序号填到括里。
A.表示语气的断断续续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引文中的省略部分 D.表示列举的省略
(1)只听他在摇头晃脑地背着:“远上寒山石径斜……” ( )
(2)“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 )
(3)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 )
【3】文中说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打开”“拿”“递”“拿出”等一系列极为细腻的动作,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静默时,我为什么流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爸爸”的教育使“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落花生》片段,按要求做题。
①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②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③父亲接下去说:“ 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很有用。”
④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讲体面,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⑤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⑥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在文中_____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选段①中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_____,却具有内在的可贵之处:_____。
【3】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4】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采用 的写法,借落花生来赞美那些在平凡的工岗位上 的普通劳动者,在生活中、我们身边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有 。(至少两个)
【6】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扶
①外地出差,我在林荫道上散步,当我从一个拄拐杖的老太太身边路过时,只听“咣当”一声,拐棍滚落地上,老太太倒在了我的左脚边。
②我刚想伸手扶一把,许多因扶摔倒老人而惹上麻烦的镜头,便马蜂一样向我涌来。就在几个月前,丈夫工作出了点问题,不但受到处分,还被冤枉赔了几十万元,家境就这样陷入困境。而眼前这位倒下的老人,扶吧……可不扶……
③“阿姨,你是不舒服吗?”我想救老人,却不敢去碰她。
④老人家勉强点了点头。我便喊起来:“快来人啊!这位阿姨身体不舒服。”
⑤这时,前面漫步的几位老人已赶过来。有人说,她这是心脏病犯了,得赶紧吃药。我一听,慌忙地从口袋取出速效救心丸喂给她。
⑥这速效救心丸对我晕车很有缓解作用。久而久之,每出远门,便总备着它。我刚喂老人吃下药丸,就有一位老先生说:“她脖子上不是有钥匙和电话号码吗?还是给她家人打个电话好些。”
⑦我想也是。打通电话,是个中年男子接的,是阿姨的儿子。他说他这就过来。大概几分钟的样子,老人精神好多了,看来不再有生命危险。我小心扶她到不远处的长条椅上坐下,正要离开,她却一把攥紧我的手嚷起来。她的舌头已不当家,透过含糊不清的声音,我听出她在喊:“你不能走,你得等我儿子来!”
⑧天哪!我刚救了她的命,她就来讹我?我的家庭刚遭困境,如果再被讹一把……情急之下,我用力一拧胳膊,挣脱老人,拔腿就逃。
⑨后来,老人的儿子打来电话,我赶紧关机。回到家,为了保险起见,我换了新号。
⑩半年后,因为钱紧,无力出书,多亏一帮文友,为我搞了募捐出书的宣传活动。宣传海报刚贴出不久,就有个中年男人给我打来电话。他说:“嘿,我还是找到你了吧?”
⑪我的心不由咯噔一下,顿时感觉索命的无常来到了眼前。中年男子欣喜地笑着说:“你忘了,我母亲摔倒的事,你怎么跑了呢?”
⑫我啪嗒挂掉电话,愤愤地想:“明明我做了好事,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心口怦怦地跳着,正要关机,对方却发来短信:我已经了解你的全部情况,姓名、年龄、家庭住址……
⑬我的手不住地发抖,拨通电话问他:“你到底想怎样?”
⑭他依然欣喜地笑,说:“当初,我妈犯病倒在地上,你冒着风险给她喂药,扶她到椅子上休息。如今,你出书经济有困难,我怎么能不扶你一把,完成你的心愿呢?”
⑮我仰望苍天,不知为什么就流出两行热泪。
【1】短文围绕“扶”写了两件事,用上“扶”字概括出来。 _____
【2】面对摔倒的老人,“我”的内心极度矛盾,请联系上下文,把第2自然段中两处省略号的内容合理地补充出来。 _____
【3】阅读第9~15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我”关机,换新号的原因是 。
②补充完成下面的心情变化图,并概括出“我”相应的表现。
③根据如图试着分析“我”的心情从绝望到感动的原因: ;由此,可以发现文中的“我”是一个 的人。
【4】有网友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做了好事不必逃;也有人说:“做好事只求心安理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做?联系实际说一说。 _____
20、按要求做。(8分)
(1)公园里有菊花。(扩句)
(2)为了祖国的明天更辉煌,一定要努力学习。(修改病句)
_________
(3)汉字难道不美吗?(改陈述句)
(4)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修改病句)
21、句子花园
1.缩句: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词序,句意不变: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反问句: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做笔记丰富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加了我的理解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句子。
1.把他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改为“被”字句)
蝈蝈不肯叫。(改为疑问句)
23、习作。
本册课本中的角色各有特点,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人也是这样。请选择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注意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