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慌 丢三落四(là)
B.吩咐 糕饼(bǐn)
C.繁值 龟裂(guī)
D.抛弃 悄无声息(qiǎo)
2、这是一个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应该以( )的态度,虚心向别人学习。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五一班举办了主题为“读书与成长”的活动,下列名言中,最适合这次活动主题的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按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按照_______顺序描写了四季的美景。其中,春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夏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秋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冬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
5、字典家园。
(1)“凹”的读音是 ,共有 画,第二画是 ,它的反义词是 。
(2)“戎”的读音是 ,共有 画,第二画是 。“戎”的解释有两种:①军队,军事;②中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戎装”的“戎”应取第 种解释。
6、知识回顾。
1.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鸟鸣润》)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农忙时节男女老少一起忙碌的景象。
3.“牧童归去横生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草船借简》一文中我们认识了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
5.《祖父的园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之情。
7、读句子,体会“才”字的不同意思。(2分)
(1)“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里的“才”表示
(2)“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这里的“才”表示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激励——( ) 效能——( ) 稳定——( )
承担——( ) 教诲——( ) 感谢——( )
9、课内阅读。
①“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②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③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④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⑤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⑥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⑦“试试看吧。”
⑧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⑨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⑩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⑪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⑫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⑬“七十二刀。”
⑭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⑮“你过奖了。”
⑯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⑰“刘伯承。”
⑱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品读⑨自然段,回答问题。
(1)选文⑨自然段段描写了刘伯承的________、________我们从中体会到他此时的内心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⑨自然段要怎样读才合适?正确的选项是______
A.缓慢的语速,沉稳的语气。 B.稍快的语速,自豪的语气。
C.稍快的语速,紧张的语气。 D.缓慢的语速,轻松的语气。
【2】和①自然段中“一针见血”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一言为定
B.一语道破
C.一步到位
D.一本正经
【3】读⑭自然段沃克医生说的话,想想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选择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
你( )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堪称军神!
A.因为……所以……
B.既……又……
C.不但……而且……
【4】下面的选项中不能体现出刘伯承是“军神”的一项是( )
A.与土匪打仗,不幸打伤了眼睛。
B.重伤后如山般从容镇定。
C.做手术坚决不用麻醉药。
D.刚刚手术后就能谈笑自如。
【5】结合资料手术时,刘伯承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拒绝麻药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
10、整本书阅读
三顾茅庐
①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
②过了几天,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仨人冒雪又来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
③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再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④仨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俩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⑤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俩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是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1】仿照上句的格式,你也写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司马徽再荐名士 __________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结合上下文和阅读经验,写出词语的意思。
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
怏怏而归________
【3】选择能概括故事中刘备、张飞、关羽三个人性格的词语,填空。
A.鲁莽粗壮 B.识大体顾大局 C.求贤若渴
(1)从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刘备是具有( )的性格特点。
(2)张飞发狂要去屋后放火时,关羽再三劝说,把张飞劝住,从中可以看出关羽具有( )的性格特点。
(3)张飞劝阻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要自己去用麻绳把诸葛亮捆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张飞具有( )的性格特点。
【4】文中刘备是以哪两个古代贤君求遇人才的故事来勉励自己的?你怎样理解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行为?
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牛郎织女(节选)
①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sāi shāi】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②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liě liè】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他商量一些事。 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用“√”在【】内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第①自然段这句话能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
【3】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对牛郎的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牛郎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4】文中的“美中不足”是指____________。
【5】选择题:这两个自然段在整个民间故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 )
A.突出了哥哥嫂子的恶人形象,使牛郎的身世更让人同情。
B.讲述了牛郎和老牛结下的深厚感情,使故事具有更多不可思议的情节。
C.为下文老牛变得会说话,道破“仙女下凡”的大机,成就牛郎织女的奇缘埋下伏笔。
【6】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加上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在第②段的横线上把情节写具体,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菊花
①俗云:“赏菊之趣在于赏花。”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以黄、红、白、紫为主。黄的如“黄昏弄月”,金光灿烂,华贵雍容;红的像“金背大红”,绚丽夺目,热情奔放;白的有“白西施”,淡妆素裹,高洁怡雅;紫的是“紫玉蓬”,苍劲有力,凝重浑厚。还有一种叫“绿牡丹”的,花呈绿色,青翠欲滴,恰似碧玉,煞是名责。另有“墨荷”的黑紫堪称花中一绝;更有那“碧玉勾盆”,粉碧兼备,娇而不艳;“凤凰振羽”,红黄相间,妖娆多姿。各种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②菊花的花形也是千姿百态,风貌迥异。这是花瓣的千姿百态所致。瓣分挂瓣、匙瓣、平瓣、管瓣四种。每一种又有内曲、反卷、龙爪、毛刺等形态。各种花瓣以一定规律进行组合,形成一种保持机体均衡、疏密相间的参差美,并由此构成了龙、风、狮、虎四种栩栩如生的优美造型:龙类若舞若飞,潇洒俊逸,花儿内部短瓣紧抱,外部长瓣飘洒,像“龙盘蛇舞”;凤类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花儿内部花瓣疏松或紧密内抱,外部花瓣自然下垂,如“天女散花”;狮类威武雄壮,魁伟挺秀,花儿大部分为匙状花瓣,且长短不一,相互重叠,排列参差,变化多姿,如“醒狮图”;虎类则刚劲沉稳,充盈丰满,舌状花瓣回心而抱,呈层瓦复叠状,似虎爪捕食,如“虎啸长天”。
③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不仅它的花序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其嫩茎、叶、根亦可供药用。此外,还能做成各种精美的佳惯,如菊花肉、菊花囊、菊花酒、菊花糖等。这些菊花食品不仅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再者,杭菊还是驰名中外的清凉茶原料。至于那自古就有“虫见愁”之称的除虫菊,则是效力极高的天然杀虫剂。菊花还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的奇异功能,被人称赞为“空气的卫士”。
④菊花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确是一种值得大力发展的珍贵花卉。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①②③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是怎样说明菊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菊花的颜色以黄、红、白、紫四种为主。
B.龙类造型的内部长瓣紧紧合抱,外部的短瓣自然下垂。
C.菊花的花、茎、叶、根都可以做药材使用。
D.人们称赞菊花为“空气的卫士”,是因为菊花能保护环境、净化大气。
【6】古代文人对菊花大有赞赏,下列诗句中,属于咏菊的诗句是( )。
①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③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④曲沼关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3、短文
我的妈妈
我爸爸在外地工作,平时我跟妈妈一起生活,妈妈经常教育我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要说谎。可是,有好几次我发现妈妈也在“说谎”。
那时,我们每个人每天吃两个鸡蛋,所以我长得胖胖的,可妈妈却和原来 一样瘦。一次,我做完作业就去看妈妈煎蛋。啊!蛋香扑鼻,谁见了都要馋涎 欲滴。我想,两个人应该煎四个鸡蛋,怎么锅里只有两个呢?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你一定在骗我。”她说:“你还小,要多吃些营养丰富的东西,身 体才能长得棒,我不吃,没关系。”原来是这样,难怪每次吃好的食品时,妈妈都说:“我已吃过了,你吃吧!”妈妈呀!你为什么舍不得吃呢?我呆呆地想着,想着,终于懂了:这是妈妈爱子女的一片心意。我鼻子一酸,泪水就在眼 眶里打转转。
冬天,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妈妈为我洗这洗那,刺骨的冷水无情地把妈 妈的手冻得像红萝卜。我看见妈妈用冻僵的手抹肥皂,肥皂常常从妈妈的手中 滑掉。我问妈妈冷不冷,她笑着说:“不冷。”这话我哪会相信?
妈妈说“谎”,使我常常地感动,但心里却不好受。
1.解释词语中画线的字。
馋涎欲滴 欲:____________ 疑惑不解 解:__________
营养丰富 丰富:__________ 北风呼啸 呼啸:___________
2.判断,正确的打“√”。 妈妈说“谎”,我心里不好受,是因为:
(1)妈妈对别人要求严,对自己要求不严。 ( )
(2)妈妈说谎话,不诚实。 ( )
(3)妈妈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致。 ( )
(4)妈妈为了我而吃苦、操劳,我很心疼妈妈。 ( )
3.读文章填空。
文章写了妈妈说谎的两件事。
第一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件事情说明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读书要讲方法
“一生勤苦书千卷”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诗句,也是他毕生勤奋学习的真实写照。多看、多写、多商量,就是欧阳修学习上的经验之谈。他在平时的学习中,坚持做到多读优秀作品,多动笔练习写作,多和朋友讨论文学中的问题。靠这“三多”,欧阳修的文学水平提高得很快。
有一次,洛阳的镇守修了一座房子,请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各写一篇文章庆贺。三人写好后,欧阳修发现尹师鲁的文章语言精练,结构严谨,非常佩服,决心向尹师鲁学习。于是,他登门拜访尹师鲁,和他讨论写文章的方法,一谈就是一个晚上。欧阳修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将自己的文章修改后,交给尹师鲁看,尹师鲁看后惊叹地说:“欧阳修的进步,真是一日千里啊!”
欧阳修善于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唐代韩愈读书时,总要列出提纲便于理解、记忆;宋代朱熹提倡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古人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自古以来,凡是学有所成的人都很重视学习方法。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中也要讲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____
(2)(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____
【2】欧阳修的学习经验是_______;韩愈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朱熹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广州南站→G70北京西站 Guang zhou nan Bei jing xi 2021年01月11日 12:50开 05车06F号 ¥862.0元 网 二等座 限乘当日当次车 始发改签 4401132007****2428 张小明 买票请到12306 发货请到95306 中国铁路祝您旅途愉快 | 乘车须知:☆请妥善保管车票。☆请凭车票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乘车,如改签、变更到站或退票请提前办理。票、证、人不一致的,铁路部门有权拒绝进站乘车。☆免费携带品上限为成人20千克、儿童10千克、长宽高之和160厘米(动车组130厘米),超过上限请办理托运。不得携带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禁止或限制运输物品、造成人身伤害的大件硬质物品、妨碍公共卫生及损坏污染车辆的物品。☆12306.cn(含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是唯一官方网站,为公平购票,请勿通过其他网站和技术手段抢票。 |
【1】我能从高铁票中找到以下信息。
(1)出行日期(______) (2)始发车站(______) (3)列车车次(______) (4)座位号(______)
【2】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信息判断以下行为是否可行,可行的打“√”,不可行的打“×”。
(1)小明的车票弄丢了,他打算借用弟弟的车票验票进站乘车。(______)
(2)小明的爸爸要携带重量为23千克的物品乘车,他应该办理托运。(______)
(3)小明乘车时忘带身份证了,他想趁着人多溜进去乘车。(______)
(4)小明购票后想提前一天出发,他可以直接去车站乘车,不用办理改签。(______)
16、课内精彩阅读。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读这段话我用了______(多长时间),知道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无线电”是指_____________“有线电”是指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走进大自然(节选)
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追着会飞的花朵,我们走进大自然。
让小锤去叩醒每一块山石,让画笔去访问每一片花瓣。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网住一个个斑斓的秋天。
1.第一节小诗中,我们走进了 、 、大自然。
2.第二节小诗中,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18、阅读短文。
永不凋谢的玫瑰
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②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③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④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sǎn sàn)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走过来,弯下腰,(亲切 亲热)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⑤奶奶病得很重
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
奶奶有点不相信
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
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
女孩害羞地说
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chàn zhàn)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
⑦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动 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
【2】给文中(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打“ √”。
【3】给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
【4】读中品味。
(1)用心读①—⑥自然段,用一两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2)认真品读五、六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 ”上。
【5】深层探究。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玫瑰”吗?请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请给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挑_________( )_________( )
泡_________( )_________( )
【3】在括号里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
(1)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
【4】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________________
20、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练到后来,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越来越大。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扁鹊退了出去。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把鲈鱼放回湖去。(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你喜欢漫画吗?如果要给一位同学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先想想他(或她)在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这位同学特点的事情来写。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