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能形容郑和远航这一历史事件意义的成语是( )

A. 水土不服 B. 奇珍异宝 C. 互通有无 D. 令出如山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价格便   便宜行事

B.   

C.种机   种花生

D.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讲民间故事时,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比如添加人物对话、细致描绘人物形象。

B.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有的活泼,不需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C.读《将相和》一文时,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要求写成语。

(1)表现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描写自然景物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出自寓言故事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______条街,其中大泥坑在______上。

6、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   夜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而飞

1.根据意思,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多。_______

2.用“心(  )神(  )”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6分) 

英勇奋(   )   全神贯( )   横七竖(   )   悬崖峭( )   

举世闻(   ) 众星拱(   ) 玲珑(   )透 亭台楼( )  

诗情画(   ) 天南地(   ) 奇珍异(   ) 斩钉截(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与感悟。

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猛然间,与一声巨大的轰鸣同时,铁塔顶端的烟云腾空而起。这一刹那,人们最期望也是最担心的伟大时刻到来了。在这一刹那,远远近近的人们的心脏跳动间歇,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分布在不同距离,差不多同时听到了轰鸣声,同时看到了上升的蘑菇状烟云。一开始所有在场的人都毫无反应,他们许多人张着嘴,先后从愣神中醒过来,多数人是到烟云形成蘑菇状大火球的时候,才突然欢呼雀跃。远处观测的人们举起双手,斜着身子顺势倒在沙坡上,用两脚乱蹬着沙石。这种时刻,一切常规的鼓掌和跳跃都无法发泄出胸中兴奋的激情。只有在满地石头的戈壁滩上打滚,才能稍微获得一些心理上的平衡。

邓稼先热泪盈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很想痛哭一场。他和同事们六年的辛劳、煎熬,都随着原子弹的烟云一起升上天空,也变成一朵美丽的大蘑菇。他所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超级回报。邓稼先克制住激动,努力克制着,终于他的理智敌不过情感的冲力,滚烫的泪水流了下来。他的胸中一股东西在翻腾,不断翻腾,他什么话也没有说。

几千里之外,北京的周恩来总理在话筒里等待着实验结果的报告。基地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兴奋地大声汇报说:“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了!”周总理在电话中兴奋地说:“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我立刻到人民大会堂去!”

在周总理的日程表上,当天傍晚是在人民大会堂和其他中央领导人一起,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全体演职人员。周总理满面笑容大声地向全体人员首先说的是这样的话:“今天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周总理将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刚说到这里,在场的三千多名文艺工作者先是一阵惊愕,接着便是狂热的欢呼……

(选自《邓稼先传》,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高兴得大声呼喊,像雀一样地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

(2)因心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眼眶,形容非常感动或激动。( )

(3)全世界都震撼了,形容带来的影响十分强烈。( )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写出“蘑菇状烟云”升起后人们的表现。

①远处观测的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邓稼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周恩来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一刹那,远远近近的人们的心脏跳动间歇,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分布在不同距离,差不多同时听到了轰鸣声,同时看到了上升的蘑菇状烟云。

(2)“上升的蘑菇状烟云”指______。从“人们的心脏跳动间歇”可以感受到人们______

他和同事们六年的辛劳、煎熬,都随着原子弹的烟云一起升上天空,也变成一朵美丽的大蘑菇。

(3)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了“______”,这样写语言生动,表达了他们收获成功时欣慰的心情。

【3】结合材料,写理由。

文章最后写道:“周总理将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刚说到这里……”为什么说这是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结合下面的材料,写两条理由。

材料:

年轻的新中国要想不受别国的欺侮,想把自己的腰板挺得更直,就必须拥有原子弹。

——摘自竭宝峰《邓稼先献身科学的故事》

这些知识分子以他们的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工作,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可低估的。

——香港《大公报》

中国核爆炸是改变世界形势的壮举。                                     —新加坡《阵线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月迹(节选) 

费平凹

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也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着竹窗帘闷着,缠着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我们还要她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圈,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望月(节选)

赵丽宏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个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1上述两个节选内容,文字很细腻,非常富有画面感。试着用横线各画一处对月亮动态描写的语句。

2试着对比着读一读,你一定会发现有许多不同之处,按提示填一填。

发现一:第一个片段描写的是________(地点)的月景。第二个片段描写的是________(地点)的月景。

发现二:

第一个片段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感受到月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片段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感受到月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时景物皆成趣。从片段中你找到描写景物的密码了吗?试着借用上面的写法把校园的变化写具体、写生动。

今天好冷啊!寒风阵阵,瞧,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是打开中国文化的一把金钥匙。月色的皎洁、月夜的宁静、月亮的阴晴圆缺等都在诗人笔下熠熠生辉。试着默写两句由月亮表达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快手刘》(节选),完成小题。

快手刘(节选)

冯骥才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荼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地下钻过去的?

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己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他那时过40多岁吧,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

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土戏法里消磨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快乐呢!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便宣的价格。______

(2)形容话多,说不恰当的话。______

【2】快手刘,外貌特点:______________;职业:___________;特长: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选择合适的选项。

A.扬扬得意 B.疑惑不解 C.信心满满

(1)“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______

(2)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______

(3)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______

【4】读文中画横线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

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料 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 果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干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割开,里面(仍然 果然)有一块宝王。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

【2】这块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壁?它有什么特点?简要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所说内容源自于故事《_________》。

【4】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从下面选,写序号)

A.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也有宝玉。

B.一般的人不识得宝玉,只有非常有经验的石匠才识得。

C.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最终将会显露。

13、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练习。

父亲数钱

李书霞

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 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 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 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再数数。

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岔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 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段中画线部分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父亲一心为了孩子们的学费辛苦工作并为此而感到满足。在你的生活中, 爸爸又是怎样为你操劳的,你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现代文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①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鸣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 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

②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莲,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③……醒来,枕边一片湿。

【1】《父爱之舟》这篇文章的开头是“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再读读选文的结尾,想想结尾的作用是(       

A.照应开头

B.篇末点题

C.总结全文

D.揭示道理

【2】②自然段中的“苦心人”在文中指的是(       

A.那些勤勉努力的人。

B.用心经营的人。

C.文中的“我”。

D.文中的“父亲”。

【3】读一读①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场景,这一场景的描写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自然段中画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体现出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从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总是问母亲: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_____

A.兴盛;繁盛

B.强烈;旺盛

C.盛大;隆重

D.丰富;丰盛

E.深厚

F.普遍;广泛

_____

A.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B.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

C.使人陶醉

2为什么要摇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几句话介绍什么是桂花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喜欢桂花雨?(请从几方面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 (可以有多项选择)  

A.追忆童年时代摇桂花的乐趣。

B.赞美家乡香气迷人的桂花。

C.赞美杭州小山上的桂花香飘十里。

D.抒发怀念家乡的感情。

6用下面的词造句。

无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飓风中的两个瞬间

2005829日,飓风卡特里娜把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4个州变成了人间地狱,遭飓风袭击最严重的密西西比州90%的建筑被毁坏。

  飓风虽狰狞可怕,但人们并没有退缩,他们在这场灾难中演绎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飓风袭来时,有六个人刚刚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市的一个法院里走出来,他们是对簿公堂的原告和被告,情急之下他们不约而同地就近躲在一个立交桥的桥墩下。当时的风力达到12级,连小汽车也被掀到了半空,六个人随时都有被刮跑的危险。怎么办?危急时刻,一个声音突然喊道:快把手拉在一起!喊声让人们恍然大悟,他们抛却了所有的恩怨,围着桥墩把手紧紧拉在一起。那一刻,他们感到别人的手对自己是那么重要。结果,飓风也对这同心连手的六个人无可奈何,他们逃过了一劫。

  强烈的飓风也使洪水泛滥成灾,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城区都被洪水淹没。八个市民坐上了一条小船,小船没走多远,就因负载太重,在水里直打转,并慢慢下沉。不幸的是,他们都不会游泳。眼看着一船人就要葬身水底,就在这时,一位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站起来说:让我跳下去!大家就可以得救了!听了他的话,其他几个人也要跳下去,想把生还的希望让给别人。但中年人对他们大声说:谁也别争,跳下去的必须是我,因为我是所有人里最重的。说完,毅然跳下去了。小船停止了打转并开始上浮,船上的人眼看着这个不知姓名的人被洪水吞没,都失声痛哭起来……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的飓风。不可否认,灾难常会带来惨不忍睹的毁灭,但每场灾难对人们都是严峻考验,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看到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

1飓风中的两个瞬间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刻,他们感到别人的手对自己是那么重要句中的那一刻指的是______________

别人的手对自己是那么重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些考验中,我们看到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中的美丽人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中年男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

科学证明,节约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神圣法则。

稻秆和麦秆等植物都是空心的,其奥妙就在于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稳固的结构。草本植物在风力和果实重力的作用下,杆子会发生压缩、扭转和弯曲,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实心圆截面杆子和空心圆截面杆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显然,植物长成空心杆有利于将攫取的营养集中到果实上来,同时也缩短了生长期,这不是绝妙的生长方法吗?另外,我们常见的葡萄、杨梅等都是圆球状的,这是因为建造圆球形物体所耗费的材料最少,而容积却最大。

例如,恒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这就是共同的节约法则起到的微妙作用。众所周知,水是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比热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据测定,在35时,水的比热最小,这意味着,动物体温为35时,为保持体温恒定所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最少。又比如,蜻蜓的翅膀长只有5厘米,面积4.6平方厘米,重量仅0.005克,然而,它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每秒钟能扑动20至40次,飞行速度达到每秒15米,这种翅膀的构造真可谓是节约的典型了

自然界在进化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节约法则,极大地启发了人类的智慧。例如,人们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是按照螺旋状排列的,夹角是137°30’,这样的叶序排列使植物的采光面最大。于是,建筑设计师就借鉴这个采光原理,设计建造了一座13层高、按螺旋状排列的大楼,结果表明,每个房间都充满了阳光。人们还从下雨的时候雨滴成为前圆后尖的形状得到了启发,设计制造了阻力很小的雨滴状小汽车,空气从车前轻拂而过,在车后也不会形成空气漩涡,行驶速度每小时可达300千米。

【1】围绕“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这句话,课文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植物如此,动物在发展过程中也极其惊人地贯彻了节约的法则。”这句话应放在第_____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_____自然段之间。

【3】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①空心杆子的草本植物在风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压缩、扭转和弯曲。__________

②动物体温为35℃时,为保持体温恒定所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最少。__________

③将汽车设计为雨滴型,这样需要的材料最少而空间最大。__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实心圆截面杆子和空心圆截面杆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

__________

【5】画“ ”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

18、阅读与理解。

5G生活“触手可及”

材料一 1G到5G的发展

 

(注:1G、2G、3G、4G、5G,分别指第四、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材料二 5G的特点

 

1从材料一可以发现,手机拥有短信功能始于(   )网络时代。

A.1G B.2G C.3G D.4G

2从材料二可以发现,5G除了容量巨大外,还具有的特点是( )

A.人员密集、速度超快 B.流量需求大、人员密集

C.速度超快、资费降低 D.下载速度可达每秒100MB,且资费低

3仔细阅读材料一,纵观1G到5G的发展,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功能越来越多 B.功能越来越智能化

C.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D.应用范围越来越小

19、课外阅读。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子!”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没有时间,小樱子来帮帮老师好吗?”

“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 丁香 凤仙花 鸡冠花 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碧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她再一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

“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锈得连边都没有了。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

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1】请给第7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优美( )                    高不可攀( )

反义词:自信( )                    停滞不前( )

【3】“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这段话对人物的( )( )进行了描写。

【4】请你找出短文中表达小樱子在浇花这件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

惊恐——( )——( )——( )——豁然开朗

【5】“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6】联系上下文理解“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 文中“强烈的阳光”是指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老师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8】“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联系短文和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注意运用动态或静态描写的方法)

过了一会儿,太阳落山了。

_______________

21、照样子,选择带点的关联词语另写一句话。

例: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在飞行。

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训练营。

1. 一个脸蛋儿俊秀、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正扶着一个头发全白、臂弯里夹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安步地走出来。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祝福弹琴姑娘。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爱的文章,有严厉的爱,有鼓励的爱,《奇特的家书》一文又让我们领略了真爱的最高境界——大爱无言。我们都在爱的呵护中健康成长,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选材真实,叙事清楚,有真情实感。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