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乃”的第1笔是( )
A.丿
B.ㄋ
2、读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这项工作是由李老师负责。
A.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B.这场比赛,日本队负于韩国队。
C.别辜负了老师对你的期望啊!
D.我们身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3、要想把故事讲生动,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
A.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B.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来讲故事。
C.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讲,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 写一写。
你知道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是谁吗?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过七夕节的习俗。
2.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4.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不克 (____)(____)气壮 (____)(____)请罪
(____)(____)之宝 (____)心(____)力 (____)口不(____)
战无(____)(____) 难以(____)(____) 不(____)其(____)
7、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我们经历了__参与了__看见了一次雄伟壮烈的事件__这次事件必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现状并深刻地影响未来__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__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__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__下至唐__宋__元__明__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__所以__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__艺术馆__
8、比一比,组词。
抄( ) 梭( )
炒( ) 峻( )
吵( ) 酸( )
妙( ) 唆( )
9、慈母情深(节选)
①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zhèng zhēng)钱的那个地方。
②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tuí duì)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kù gào)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③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④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2】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酷暑炎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母亲工作环境怎么样?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这句话中的加点词“呆呆地”说明了( )
A.厂房内太热,使我快晕了。
B.缝纫机发出的噪声太吵了,把我都震蒙了。
C.“我”看到母亲的工作环境很吃惊
【5】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当时你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读书再读书
关于读书,让人高兴的是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但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 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 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 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 是呀,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 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 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 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 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 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 看卡通漫画、 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 别忘了 ,“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 明天不致懊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身临其境 ( )
A.从高处往下看。
B.来到。
C.靠近,对着。
D.照看字画模仿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受益无穷 ( )
A.缺乏财物。
B.处境恶劣。
C.达到极点。
D.彻底。
【3】面对读书,作者是既高兴又懊悔。
她高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懊悔的是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可以让读者体验书中人物不同的人生。
B.阅读可以使读者活得更久。
C.阅读可以让读者获取他人的人生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
D.阅读可以跨越时空让读者在书中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5】在作者眼中,读书都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逼近”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从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作者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观察的。
【2】“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___________”字可以看出来。
【3】你是如何理解“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根三个方面来说明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抓住榕树叶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表现它旺盛的生命力。这两段都是_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
【5】从文段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提升。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题“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指的是__________。
【2】用“ ”画出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真挚的爱。
B.诗人把自己比作一只鸟,表达了他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C.诗中的“河流”“ 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D.作者赞美了风雨中顽强唱歌的小鸟。
13、课外阅读
严父
我的父亲很( )我,但是他管教我很( )。
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一天早晨起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迟到了,而且还要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地上学,我竟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来,催促着我。我低声向妈哀求:“妈,今天已经晚了,我就不要去上学了吧?”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瞪着我:“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动。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来拿,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
即使我被打得大哭,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是怕同学看见了要耻笑我。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老师教我们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留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抽搭了一大下。
正在静默的当儿,有人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让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是爸爸。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后来怎么样,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警开大铁栅门的一个学生。
【1】联系全文,在第一段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用“~~~~~”画出全文中心句。
【3】早上我懒床不想上学,一是因为______________二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 ”句子,为什么我鼻子不禁抽搭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对我很严,主要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章最后一段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按要求作答。
追忆童年(节选)
李伟民
①小时候的我,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成长的。小村庄的周围,铺展的是连绵的山,流淌的是弯弯的河,山都是那些玲珑秀气的山,水都是那些清凌凌的水。那个村庄不大,住户也不多,但对于我确实是一片快乐的圣土。村口路旁,那个蹲在树叶尖上梦着的孩子是谁?仿佛他高歌几首童谣,就变成了港台明星;小巷深处,那个月光下舞着的孩子又是谁?仿佛他挥舞几下木棍,就成了一位武林高手。光阴可以从容挥霍,身份可以随意变换,小山村就这样悄悄地收意了我童年的歌声与梦想。
②乡村是最容易感知季节转换的地方,只要春风一吹,燕子一来,满山遍野立即就有所感应。当浓浓的绿色逐渐取代了那片枯黄,繁花就成了这个季节的主角儿,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海。田野里远远电望去,唯美的花海画面你双其位即象派面家的作品。“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童年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清了孩声笑语,现想来那样的游戏方式也真是一种奢修。是的,奢侈有时会指向一种简单。简单到游戏道具可以是几粒石子,一片树叶,几径菜花,一只蝴蝶。童年的快乐,就像是这样的一只蝴蝶,在记忆的花丛中翩翩飞舞。
③乡村的夏天记亿总是与炎热相伴随的。只要记忆的神经,稍稍勾住某个时空里的画面,好像便有火辣辣的太阳在晃你的眼。“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每当太阳快要西坠的时候,就是我在水中婷戏的最佳时间。家家户户大人领着小孩也匆匆赶到池塘边,我们就像下锅的饺子一样纷纷钻人凉爽爽的水中。或蛙泳,或仰泳,或潜泳,或深泳,熟悉水性的大人们耐心地指导并监护着我们。笨拙的泳姿有时会惹来别人的嘲笑,但这也全然不顾,只一味地在水中尽情扑腾。时间真是一位好老师,不多时日,我就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水中游了。童年的快乐,就像这样的一尾鱼儿,常常在记忆的池水里游来游去。
④“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淡黄的草叶,清爽的秋风,稻浪翻滚,瓜果飘香。我的儿时身影,在这样的图像映衬下,逐渐清晰。秋月高挂,村里人家的房前屋后,都堆着农田里收割来的稻草堆,而这里就是我与伙伴们的游乐场。你追我赶,我藏你找,你言我语,我欢你笑。月夜下的稻草堆见证了我童年的欢乐。当雄鸡一声暸亮的嗓音,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秋阳暖照大地,小伙伴们就相邀去村后的小树林,寻找树上掉落的一种又硬又小的果子。有人说,这种坚果可以榨油;有人说,这种坚果可以用来制作照明的物质;还有人说,这种坚果可以制成某种食品。但其结果往往总是认真地寻找并带回家来,之后就不知道扔在何处了。童年的快乐,就像这样的坚果,一粒粒镶嵌在记忆的丛林中,抹不去也扔不掉。
⑤自然,冬天里最盼望的是下雪了。有一天的傍晚,天空阴沉沉灰蒙蒙的,不一会儿,空中就落下了雪子。雪子颗颗光洁透亮,像珍珠,像玻璃球,像宇宙中的精灵。到了晚上,我辗转难眠,不知外面雪下得怎样了。一直到了后半夜,我终于还是从暖和的被窝里爬了起来,从窗户里往外瞧,柳絮般的大雪纷纷扬扬,飘然而落。我这才安心下来,心想着明天的雪景,还想着明天雪中的游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第二天一早推开门,外面果然是一片银装素裹,清莹圣洁的童话世界。随即心中升腾起无限的欣喜,立即喊醒左邻右舍伙伴们快快起床。我们到了村前敞阔的雪地里,堆起可爱的雪人,打起激烈的雪仗,滚起大大的雪球。童年的快乐,就像这洁白的雪花,飘洒在记忆的天空中,沉淀成七彩板似的梦。
⑥冰心先生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我的童年的岁月,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快乐无忧的童年时光,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美好而又极其短暂的,如雨后彩虹,像刹那焰火。霍金的《时间简史》告诉我,宇宙中有一种叫“黑洞”的神秘天体,人只要能穿越它,时光也便能倒流,可以追回到童年时候去。这使我很震惊,也曾幻想着自己能够有机会完成这样的一次穿越。
【1】“奢侈”的基本意思是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作者在文中说:“是的,奢侈有时会指向一种简单。简单到游戏道具可以是几粒石子,一片树叶,几径菜花,一只蝴蝶。”那么,你对文中的“奢侈”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小山村就这样悄悄地收藏了我童年的歌声与梦想”,那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呢?请概括地写出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村夏天的记忆,总是与炎热相伴随。那么,其它季节呢?先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再写写批注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幻想穿越”,这对全文表达的情感起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多处引用了“诗句”,你喜欢哪一个?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松 鼠
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②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③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④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叫声。
⑤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敞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⑥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总是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惹人喜爱——( ) 敏捷——( ) 平常——( )光秃秃——( )
【2】第④段主要从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松鼠的特点。
【3】第③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______”、 “______”、“ ____”等词的使用中,可看出第⑤段划线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
【5】“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这段文字介绍了松鼠储藏食物的习惯、方法,如果把这段文字放到《松鼠》第③段的最后(紧接在松鼠饮食习惯后面),你认为是否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和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带着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我说:“妈,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要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母亲年龄大了,双腿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③横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 1 。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我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年轻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农民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第①段中的“年近花甲”中“花甲”指_____岁。
【2】第②段中加点词“家长里短”中“里”的意思是___。(A.家长 B.街坊 C.里边)整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将第③段补充完整。
……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______
【4】第④段中画线句“我的心灵震颤起来”,“我”的心灵震颤的原因是:。这一段在文中起______的作用。
【5】章中写了不同时间的两次牵手,你能概括一下吗?
第一次: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
【6】从两次牵手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 “地下的烈火”指的是什么?
【2】 “活棺材”指的是什么?
18、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我原本想着替人照顾孩子,挣点钱补贴家用,没想到……”提起发生在16年前的往事唏嘘不已。
②1955年出生的刘芳是湖北麻城人,年轻时跟着丈夫来到黄石,生育了3个女儿。1988年,小女儿仅1岁多时,她的丈夫因故去世。家中失去了顶梁柱,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窘境。刘芳开始靠打零工赚钱养家糊口,做过油漆工、当过保洁员、摆过水果摊……
③2007年7月的一天,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刘芳做起兼职保姆。一天,一名男子抱着两岁多的儿子小杰来到刘芳家中,请刘芳帮忙照顾,每月工资800元。不料,小杰的父亲在支付两个月的工资后,便失联了。
④尽管生活拮据,善良的刘芳并没有将怨气迁怒在小杰身上,仍然一如既往地悉心照料着小杰。小杰3岁时,刘芳将他送进幼儿园,重新摆起了水果摊。
⑤“你都是50多岁的人了,何苦为难自己呢?”“哪天小杰的父母找上门来,你什么都落不到。”看着刘芳每天都这么辛苦,亲戚、朋友、邻居纷纷劝说她放弃抚养这个孩子。但是,当放学回来的小杰亲热地喊着“奶奶”时,刘芳的心融化了。“就算是养只猫养只狗,时间长了也会有感情,何况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刘芳说。她知道自己肩头的担子很重,唯有一步一步咬牙走下去。
⑥在最艰难的时候,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让刘芳的步子迈得更加坚定。当地教育局了解到刘芳的困难后,将小杰调整到了离家很近的小学上学;当地社区为小杰中办了低保,逢年过节都上门慰问……
⑦在对小杰的教育方面,刘芳从不含糊。自从小杰上学后,她每天要求孩子早晨6点起床,在家里学习半个小时后再去学校。这样的坚持,一直到小杰上高中住校后才结束。
⑧刘芳平时生活节俭,但对于小杰,她十分舍得花钱,想方设法地改善他的伙食。“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饮食不能太清淡了”,而平时她一人在家时,很少吃荤菜。
⑨16年来,刘芳的三个女儿深深地理解着母亲的善良和选择。她们把小杰当成亲人,辅导他做作业,给他做好吃的,为他付生活费,带他出去旅游……
⑩从无奈接手到视如己出,刘芳对小杰付出了全部。“我要是把孩子带废了,社会上的人会说我,他的家人也会怨我”,刘芳这句朴素的话语,透露出一份沉甸甸的善良和责任。
【1】在横线上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2】以下阅读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多选题)。
A.读到第①自然段时,不懂“唏嘘不已”一词,可以停下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得知它的意思。
B.读第⑦自然段,第一眼看到“在对小杰的教育方面,刘芳从不含糊”时,可知本段大致意思。
C.要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尽量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准确。
D.读到第①自然段时,可以带着问题读课文,如: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替人照顾孩子?这样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快,阅读的速度也快了。
【3】文章第⑩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对刘芳的 _______描写,你从中体会到 _____________。请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刘芳在抚养小杰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困难?请你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刘芳对小杰的教育很重视。
B.刘芳的三个女儿很理解妈妈的选择。
C.亲戚、朋友、邻居纷纷劝说刘芳收养小杰。
D.刘芳和小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很多帮助。
【5】根据①﹣⑨自然段,想一想刘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给文段加上题目: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探望——(______) 痛苦——(______) 客气——(______)
【3】“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的善良。这句话在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老人有伤不方便坐就要直接说,为什么还要接受姑娘的让座,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真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句子花园
1.改成双重否定句:我的时装展推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父亲对他们说:“希望你们做花生一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激励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在我们周围,既有让人心动的自然风景,也有让人感动的生活情景。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写你印象中最深刻的风景。要求:语句通顺,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做到动静结合、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