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嫂(sǎo)子 筛(sāi)选 牛虻(máng) 扔(rēn)掉
B.裂(liè)开嘴 稀罕(hǎn)酿(liànɡ)酒 瞌(kē)睡
C.好歹(dǎi)监狱(yù)拘(jū)束 挨(āi)着
D.珊shān瑚礁jiāo 箩筐kuàng 拗ǎo不过 趁chén机
2、2016年8月,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 ( )
A. 孔子号 B. 墨子号 C. 孟子号
3、下列四大名著中描写外貌的句子相对应的人名,正确的一项是( )
(1)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组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
(3)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4)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知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A.薛宝钗 张飞 周瑜 九头虫
B.贾元春 关羽 贾宝玉 黄袍怪
C.晴雯 武松 林冲 牛魔王
D.王熙凤 鲁智深 刘备 沙和尚
4、读拼音,写词语。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jiānɡ yù(____)辽阔,有美如xiān jìnɡ(____)的自然风光,也有灿烂huī huánɡ(____)的历史。
(2)圆明园的huǐ miè(____)是中国文化史上bù kě ɡū lianɡ(______)的损失。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别出心(______) 守(______)相助 众志成(______)
6、回顾所学完成下面各题。
1.“情”有多种。爱国之情: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陆游的遗憾与悲愤;而龚自珍则表达出“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的满满期待。赞美之情:“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__________,________!”思乡之情:“风一更,雪一更,聒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2.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__________,第二要有_________第三要有____________。”多读书,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正像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我们正值读书的好年纪,因此要珍惜啊,就像陶渊明所说:“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
3.“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作比较的方法,写了___________。(用简练的语句概括)。
4.“家是温暖的港湾,在你累了的时候,停下来歇一歇”“家好比一把伞,帮我们遮风挡雨”。还可以把家比喻成什么?请你写一两句话,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________的________和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fēn fù(_____) xiāo huǐ(_____) diàn táng(_____) shāng yì(_____)
yĭn bì(_____) ēn huì(_____) dīng zhǔ(_____) chóu xiè(_____)
9、阅读。
最后的时刻
①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gāng)。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②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③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④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⑤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⑥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⑦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⑧“同志们,永别了!”
⑨“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⑩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题目“最后的时刻”指的是____________。你是从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______。
【2】第①自然段通过对江姐_________的描写,表现出她面对敌人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③自然段,想一想,江姐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朗读第⑧自然段时,用( )的语调更能表达出江姐的情感。
A.低沉悲伤
B.舒缓轻快
C.高昂深情
【5】除了江姐,你最敬佩的革命英雄还有哪些?请最少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墨香里的年味
①父亲是书法爱好者,能写一手好字,楷书、隶书都来得。从我记事起,常有人上门求字。到了年底,左邻右舍来托父亲写春联的更是络绎不绝。父亲总是有求必应。
②父亲对写春联很上心。为了避免重复,父亲在春联内容的选择上下足功夫。父亲有一本《春联集锦》,每选好一副对子,他便用铅笔做上记号。为了亲朋拿到合适的对联,他会仔细地询问门框尺寸,根据尺寸大小,裁好红纸,再根据选定对联的字数,将纸折成相应的方格归类摊放。
③准备就绪,父亲就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写春联了。只见父亲左手压纸,右手握笔,弯下身子,屏息凝神,一笔一画写得苍劲有力。不一会儿,一句吉祥的祝福语便跃然纸上。每写好一副春联,父亲都会仔细地看一遍。如果有不满意的,便重写一副,再平铺压住晾干。那些天,父亲忙得不亦乐乎,家里铺满一副副散发墨香的春联。父亲写的楷书端庄大方,隶书轻重有致。来取对联的人家看了都要称赞一番。
④到了年三十,吃过早饭后,人们就陆陆续续地贴春联了。我们家春联都是父亲贴的,父亲贴春联的认真劲儿丝毫不逊于写春联。每回都把春联粘得很结实,以至于换新春联时,总要用小刀才能把旧春联剔除干净。父亲爬上梯子,把新春联放在要贴的位置,然后让我们后退,看看春联是否放正了。有时不放心,他会让我和母亲帮忙按住对联,自己下来验收一番。
⑤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一颗颗璀璨的烟花破空而起,它们在黑暗中盛开,那明亮的轨迹在空中舞动,像是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朵。父亲站在对联前,仰望着绚烂的烟花,不由吟诵起来:“合家欢乐迎新春,内外平安好运来……”此时,父亲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⑥时光荏苒,流年似水。父亲写春联已有数十个年头。如今,各种花样繁多的春联印刷品应运而生。小摊前,熠熠闪光的烫金对联耀眼夺目,颇具视觉冲击力。但每到年底,依然有亲朋请父亲写春联。来人说,还是贴手写的春联好,更有年味。
⑦我以为,更准确的说法是墨香氤氲的春联里凝聚着一种情怀,饱含着书写者对新年最虔诚的祝福。
(选自《福建日报》,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打“×”。
①第①段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父亲的崇拜之情。 _____
②父亲写的春联端庄大方,轻重有致,有楷书_____
③如今,春联印刷品应运而生,不再有人请父亲写春联了。 _____
【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是 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写出了烟花 _________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选文拍成电影,一个个场景就是一个个镜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一个场景。
镜头1:托写春联
镜头2:________
镜头3:________
镜头4:赏春联
【4】用“﹏﹏”在第③或第④段中画出一处细节描写,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墨香”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它不仅指 __________,还指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几段话出自______。这篇文章以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生的特点说明_________的道理,赞美__________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_________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
【3】体会“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一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逃难(nán nàn)的人流中,一位母亲带着她3岁的孩子,随着人流向远方走去。这位母亲把最后的一点干粮磨(mó mò)碎,喂给孩子吃,看着孩子瘦弱的小脸,禁(jīn jìn)不住落下泪来。她知道,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半个月的饥寒交迫,令她的身子极为虚弱。她怕自己支撑不住,最后孩子也无法活命。想来想去,这位母亲抱着孩子走到一位逃难的人面前。这个人,是她家以前的邻居,是个医生,为人非常善良,她知道,如果现在把孩子托付给他,他一定会把孩子养大成人。
“我一辈子感激你,”母亲给这位邻居跪下了,“请你带着我的孩子一起逃命。”
“不,我不能答应你。”邻居为她和孩子简单地检查了身体状况后,拒绝了她,“我的事情已经够麻烦了,我帮不了你的忙。”
母亲只好抱着孩子,重新上路。
一路上,不停地有人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了。可是,这位母亲却奇迹般地带着孩子,穿过边境线,住进了难民营。
在难民营里,她又遇到了那位邻居。“你和孩子都需要支撑。”那位邻居说,“只有你们互相支撑,才能母子平安。”这位母亲此时才明白了邻居的好(hǎo hào)心。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通读全文,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饥寒交迫”中的“饥”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4】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谈谈邻居为什么拒绝了这位母亲的请求?
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这位母亲起先觉得自己快支撑不住了,最后却奇迹般地坚持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雪山上的小太阳(节选)
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寒风中,雪山似乎也在战栗。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歌声穿透风雪,(驱散 驱赶)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①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在唱着、跳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
这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开心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已经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单薄 稀薄),连呼吸都困难。许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突然,她停了下来,路边坐着一位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你醒醒,你醒醒,快醒醒……”而这位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着:“我冷,我冷,我好冷……”“小太阳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身上的红毛衣,披在了战士身上。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只是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位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着,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才15岁。
(有改动)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对小姑娘牺牲的( )之情。
A.惋惜、敬佩
B.痛苦、后悔
C.悲伤、怀念
D.感激、无奈
【3】品读文中画“ ”的语句,完成下面的表格
句子 | 描写方法 | 人物特点 |
① | 动作描写 | __________ |
②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4】下面对“小太阳”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大家之所以称呼小姑娘是“小太阳”,只是因为她穿了一件红毛衣。
B.“小太阳”不仅是对小卫生员的称呼,也是小卫生员身上的美好品质的象征。
C.小姑娘身上洋溢的热情和活力,就像一轮灿烂的小太阳,温暖着大家。
【5】照样子,续写句子。
她唱过最响亮的歌谣,让疲惫的战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重点段落品析。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zhēng zhèng)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振 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音或字。
【2】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的是( )。
A.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3】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2】从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会让你想到哪一些人?请你选择一类人,用一段话把特点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故事片段答题。
铁拐李火冒三丈,凸额一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龙头拐杖掷入惊涛骇浪之中,仙杖顿时变成劈涛斩浪的龙舟,他轻身跃上龙舟,似离弦之箭穿涛破浪而去。
诸仙怕铁拐李遭到意外,袒胸露肚的汉钟离以乐鼓凫(fú)水,紧紧尾随而去。他双腿盘坐在鼓面上,忽飞浪尖,忽落涛谷,紧闭双目,氽(tǔn)向龙宫。
张果老牵来瘸腿毛驴,朝背脊上倒坐,喊了声:“得儿,嘟!”凌空扬起一鞭,瘸腿驴竖直两耳,昂首嘶鸣,扬起四蹄,踩波踏涛,只听“嚓……嚓……嚓……”浪花飞溅,如履平地。
英俊潇洒的韩湘子,力足气畅,对准笛眼,轻轻吹曲而随。声调直冲九霄,浪姑涛妹欣赏着悠扬婉转的仙笛,醉迷迷地闪开一条通道,簇拥着韩湘子,翩翩起舞。
何仙姑身背花篮,篮中采撷的昆仑仙山五颜六色的奇葩异草,馨香扑鼻。海涯碧宫中的龙婆龙女、虾奴鲤姑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抢夺彩篮里的鲜花,插上鬓(bìn)髻(jì)。于是龙女们索性用花轿抬何仙姑进了龙宫。
手执拂尘的吕洞宾,从腰间解脱黄澄澄的宝葫芦.揭开葫芦盖,左右摇曳,顷刻缕缕紫雾缭绕,结成一朵绚丽的彩云,托住莲花瓣座,载着吕洞宾,飘悠悠如乘舻(lú)舢(shān)。
曹国舅敲击油光溜溜的竹板,演奏民乐俚曲,吟今唱古。鳖臣龟相听得摇头晃脑,惬意乎乎,让曹国舅脚踩龟背鳖肩,乘风破浪,飞速前进。
蓝采和不紧不慢,小心翼翼地端放玉板,须臾(yú)间银光灿烂,飞云流霞照射龙宫,飞溅起惊涛骇浪,震得龙宫楼宇瑟瑟摇曳。
巡海夜叉四面探察,查明是八洞神仙醉游龙宫,正在各显神通,连忙禀报东海龙王。
【1】写一个八字成语概括选文内容:__________ _________
【2】整齐的短句,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读上口。从文中抄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清楚下面两位神仙是怎样过海的。
何仙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国舅__________________
【4】你读过这个故事吧!后来,哪位神仙在过海时出现了什么意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想象,加上动作、语言等描写,把巡海夜叉查明情况、禀报东海龙王的情节写得更具体。(不少于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雪的功能令人惊奇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在某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该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第②自然段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 )是文中的过渡句。
A.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B.据报道,在某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
C.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
D.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3】梳理第④自然段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的手冻伤了,可以用雪水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不用其他药物。
B.我们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
C.邻居王阿姨得了红眼病,我可以建议她每天用清纯的雪水清洗。
D.小明的爷爷年纪大了,他经常提醒爷爷不能喝清纯的雪水。
【4】短文主要介绍了雪的哪些功能?请梳理全文,简要概括其中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从 丛),像泉水流(径 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jīn jìn)不住(涌 诵)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sì shì)一(副 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lè yuè)章。
【1】在“□”处填写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错字。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 ) 愉悦——( ) 亲切——( )
【4】你喜欢读书吗?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选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的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敏锐)。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亮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的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 )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 )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 )到地面来,但是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儿中间。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隐蔽 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它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1)画去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在第二自然段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笨重——( )
危险——( )微弱——( )
(4)作者抓住了松鼠身体哪些部位的特征进行描写的?照样子写一写。
例:四肢:灵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画出描述松鼠搭窝的句子,并写出表示松鼠搭窝时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对病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怎能不充满骄傲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未来的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语句通顺,想象合理。
3.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