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耜”字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A.追逐

B.播种

C.农具

D.官职

2、班里要开展“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口语交际活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想了解的对象提问时,要边听边记录。

B.交流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打断别人,直到弄明白为止。

C.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问,也可以围绕个话题提问。

D.在班上和同学们分享时,要有条理地发言。

3、与“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表达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这么远,箭能射得到。

B.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C.这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_________

(2)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_________

(3)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__________

(4)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___________

5、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红日初升,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

(2)夫君子之行,_______,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诸葛亮)

(3)随着课文我们知道了“四时景物皆有趣,动静结合互衬托”,如:“竹喧归浣女,______”“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4)在清少纳言笔下,春天最美是_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_;秋天最美是_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_

6、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

春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他被后人尊称为______。与大诗人______

起被称为________。

(2)这是一首(   )。

A、五言律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诗中写眼前景物的诗句是(   )

A、一、二句   B、三、四句

C、五、六句   D、七、八句

(4)运用夸张描写,表现离乱中的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

A、一、二句   B、三、四句

C、五、六句   D、七、八句

 

7、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莫等闲,__________ ,空悲切。

(2)__________,克俭于家。

(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然后工整地把词语写下来。

gū dú     lǎn duò     qīn lüè     fán zhí     jīn bì huī huáng

( )       ( )       ( )       ( )       ( )

huǐ miè     dǎn qiè     lí míng     jī xiè     yìng jiē bù xiá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说说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心惊胆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属于故事的(起因   经过   结果)部分(用“√”选出)。用一个小标题概括选文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了“四十秒钟”,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画出描写船长语言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船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美丽的田野

  ①田野是多么美丽啊!

  ②早晨,田野像仙境似的。一来到田野,举目远眺,使你心旷神怡。蒙蒙的云雾,还带着湿润润的露水,这样的环境,你会不由自主地说:“真凉爽!”如果你来到田间,看到周围都是白茫茫的,把你和整个田野都笼罩在一起,又像白纱披在你的周围。

  ③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东方渐渐升起来,发出万道光芒,洒满大地。

  ④中午,田野里有“隆隆”的机器声,“呱呱”的青蛙声,小溪那清脆的流水声,奏出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

  ⑤傍晚,收工了。农民们神采飞扬地从地里挑着一担担金黄的稻谷回家去。

  ⑥田野多么美丽啊!

1词语填空。

_____目远_____  心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飞扬

2根据不同的读音分别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为本文分段。

4短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把这些词语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声音像一曲美妙、动听的的交响乐?在文中用“﹏﹏﹏”画出来。

6你能知道是什么季节的田野吗?你是从哪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拐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祖父的这一手,并不以为奇,就 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 着他的袖管, 着他的衣襟,直到 出帽子来为止。

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的袖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好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儿,你来找吧!”

这样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是第一次演似的。

别人看了祖父这样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用一种方法抓掉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祖父一天到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祖父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1】《呼兰河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动词填入文中第3自然段恰当的横线上。

摸 找 抱 撕

【3】文中主要描写了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从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_______(多选)的祖父。

A.和蔼可亲 B.宽容、忍让 C.孩子气十足 D.懒惰、游手好闲

【4】读文中画“ ”的句子,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在作者的心里“另一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顾念他人

①有一位大集团的总裁,在一家大饭店招待一大批客人,大家( )用餐( )谈论公事,气氛很融洽。

②用餐快结束时,这位总裁对身边的助理说:“请你帮我把烹调牛排的厨师叫来好吗?”坐在总裁身边的朋友随即注意到,总裁只吃了一半牛排,还有一半留在盘子里,朋友立刻担心,接下去的场面一定很难堪。

③助理找到厨师,把他带到总裁桌旁。厨师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召唤自己的人来头很大。...生,请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厨师望着剩下一半的牛排结结巴巴地问道。“哦,不,牛排一点问题也没有,”这位总裁说道,“牛排做得很好吃,但是我只吃了一半。”厨师和几位用餐者面面相觑。总裁继续说道:“原因不在_________,实在是因为_________。我今年已经八十岁了,胃口大不如以前了。我( )请你来,( )我担心,等会儿盘子被送回厨房时,你看到吃剩一半的牛排,心里会有挫折感。”

④如果你是那位厨师,你会有什么感觉?是温馨?是被尊重?还是受到鼓舞,对自己的工作更充满自信?这是一则真实的、顾念他人的故事。

⑤它告诉了人们这位总裁之所以能在商场上叱咤(chì zhà)风云的秘诀。

1填空。

“厨”是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笔,应查音序是______

2读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既……又…… 虽然……但是……

一边……一边…… 之所以……是因为……

(1)大家______用餐______谈论公事,气氛很融洽。

(2)我______请你来,______我担心,等会儿盘子被送回厨房时,你看到吃剩一半的牛排,心里会有挫折感。

3根据下列意思从文中第③节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望着都不说话。______

(2)叫人来。______

4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1)第②节中朋友担心“接下去的场面一定很难堪”一句中的“难堪”的意思是__________,朋友想象中难堪场面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第③节中总裁的话补充完整。

总裁继续说道:“原因不在_____________,实在是因为____________

5你觉得这位总裁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两三句话写清楚理由。

总裁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理由: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归途中的沉思

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准备为祖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了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校园里到处是音乐、鲜花、美酒。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老师说:“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詹天佑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得连声道谢。

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摩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友谊。( ),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

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黑板上垂挂着屏幕,詹天佑正在听课。

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解:“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屏幕上出现了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 )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英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 )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脸,兴奋地踏上祖国的土地。

【1】用”然”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2】请把文中詹天佑回忆的两段往事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与“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一句相照应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处描写了詹天佑的神态,表现了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请用“﹏﹏”处。

【5】如果当时你也在欢迎詹天佑回国的现场,见到詹天佑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9年9月29日,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请选择其中一位,简要写写其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学溜冰

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果然,此法甚妙。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我想,椅子真是好!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哪!这回他走上冰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嚷着要那椅子。

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了脚步。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真要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是不是?

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你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动于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在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1】选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 ”部分属于_______描写,这部分是一位________的心声;画“﹏﹏﹏”部分属于_______描写,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的心声。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就是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段中,从____________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读书再读书

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

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发现它们都变成了宝石!商人无比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捡得太少了。

亲爱的小读者,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很幸运的是,我从小就爱看书。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捧着厚厚的《女游击队长》囫囵吞枣地看,这份读书的兴趣一直伴随我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小时候从不为写作发愁,考大学语文得了高分,选择职业考上电台主持人,直到今天开始尝试写作……这,都是读书的功劳。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不读书也就不会有今天,但在庆幸的同时我也和那个商人一样懊悔:我为什么不读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呢?这份懊悔来自我在工作的时候,常常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致懊悔,让我们快快来捡宝石噢。

【1】“商人捡石头”的故事中作者形象地把读书类比作_______,把读书获得的好处类比成__________

【2】面对读书,作者是________。她高兴的是____________;懊悔的是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含有加点词的句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句子中“偷”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别人的智慧”指的是________

【5】从文中摘录一句关于读书的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蛛网蚊帐

1930年夏在广西右江,当时邓小平任红七军政委,在一次外出布置任务途中,遭遇到白匪一个连的袭击,在摆脱白匪追赶时,不小心把腿摔伤。危急关头,正巧被我地下党的一个叫金刚锥(zhuī)”的交通员看见,他赶紧背起邓小平,渡过布柳河,钻进离河不远的一个旧瓦窑(yáo)里躲藏起来。瓦窑里阴暗潮湿,蚊子特别多,邓小平和交通员被叮咬得受不了。

邓小平根据生活经验,想出个好办法:他俩悄悄地来到瓦窑外,捉了许多善于结网的花背蜘蛛,把它们放在洞口结网。同时,邓小平与交通员挥动衣服,从里面向洞口赶蚊子。过了一会儿,蜘蛛竟结起了好几张网,网上粘住了不少从外面飞进来的蚊虫。追赶邓小平的白匪并未罢休,搜索到了窑洞口。洞里漆黑一团,白匪连长命令一个排长进去瞧瞧。排长胆小害怕,便推出一个士兵去。士兵无奈,胆战心惊地走向洞口,一抬头发现洞口结了许多蜘蛛网,于是赶紧转身跑回来报告:蜘蛛网都没有破,哪里有什么人进去呀!白匪连长听了觉得有理,于是手一挥说:走!便到别处搜查去了。小平同志的智慧惊人,他发明的这一蛛网蚊帐,不仅挡住了蚊子,还迷惑了敌人。于是蛛网蚊帐的故事很快就在红军中传开了。

1.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1)文中的 这个词语写出了搜寻士兵的胆小害怕。

(2)“白匪指的是(   )

A.脸上涂白粉的土匪

B.国民党军队

C.法西斯军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保持意思不变。

 

3.面对蚊虫叮咬,邓小平想出的好办法是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4.邓小平发明的蛛网蚊帐,给他带来了两个好处:①  

18、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塌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⑴ 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______

   ⑵ 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______

   ⑶ 累得没有一点力气和精神。______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他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概括一下写下来: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⑴ 本文记叙的方法:

    ① 先总述后详述。( )

    ② 先概括叙述后分述。( )

    ③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⑵ 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① 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

    ② 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

    ③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

1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秦王让赵王鼓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选段第二段中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我体会到蔺相如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保持不变。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运用了先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大拇指___________的特点,再_____________

(2)仿照上面语段的写法,根据提示写一写。

在班干部中,______的工作最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爸爸拍下了这张照片。(扩句)

 

2.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

 

3.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成称述句)

 

4. 金文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中有书香伴随,也有浓浓的亲情相依:成长中有同学真挚的友情,也有股股师恩;成长中有快乐相伴,也有痛苦的教训相随……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