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朵白云 一块地图 一个盘子
B.一锅汤 一块菜地 一种蔬菜
C.一粒种子 一双筷子 一座小岛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猜测不合适的一项是( )
A.你这条好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或者)
B.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放风筝时用的一种工具)
C.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排好顺序)
D.旧时民间在农村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着很多货郎。(商贩)
3、给成语中划线的字选择字义
①连绵不断________
A.蚕丝结成的片;
B.软弱、单薄;
C.延续不断。
②颜色各异________
A.奇怪;
B.分开;
C.特别的;
D.不同的;
G.别的。
③变化多端________
A.端正;
B.样式;
C.用手平拿。
4、请写出“滴水穿石”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______半______ 心______神______ 应______不______
______星______月 完______归______ 难以____________
1.站在山顶,夾风挟着花香迎面吹来,我顿时______________。
2.你放心,半个月后,借你的两本书准“______________”。
6、写出6个“清”字开头的两字词语,并选取合适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树林,空气格外________。只见泉水从泉眼里涌出,顺势向远处流去,汇成了一条________的小溪。我们喝着________的泉水,听着_______的鸟叫声,真是心旷神怡!
7、看拼音,写生字。
(1)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我们首先要克服胆qiè(____)的心理,jù(____)绝一切诱惑,信守对公众的允nuò(_____)。
(2)jiù(_____)父来我家做客,给我带来了我喜欢的shā(_____)裙和táng(_____)果。
(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qīn(_____)入北京,chuǎng(_____)进圆明园。
(4)tǒng(_____)而言之,松shǔ(_____)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8、下列句子中有两处与教材原文不符,请修改。
拇指在五指中,形壮实在算不上美。
_________________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消防安全图片,完成练习。
1.打开消防栓箱外盖。 2.用快速接头连接出水枪与水带。 3.取出水带,向火场方向展开。 4.开启出水阀,水枪对准火源喷射。 5.使用消防栓灭火器需注意确定火场电源已切断 管理规定 一、管理责任人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二、确保消防设施功能完好、干净、整洁、标识清楚。 三、严禁消防设施前堆放物品。 |
【1】上面的材料重点介绍了消防栓的哪些知识?( )
A.消防栓
B.使用方法
C.管理规定
D.使用方法和管理规定
【2】对消防栓使用方法的概括,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盖——展开——连接——对准喷射
B.开盖——连接——展开——对准喷射
C.连接——开盖——展开——对准喷射
D.展开——开盖——连接——对准喷射
【3】按规定,对消防栓的检查、维护时间,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D.每年
10、读书学文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读《白洋淀纪事》,每遍都要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次学开头、结尾,下次学结构、描写,再次学语言运用……当时,贾平凹没有给他这种读书法起什么名字,我们就叫它“读书学文”法吧!
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写作的方法,其实在古代就有不少人用过。如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就是通过阅读著名作家的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他说:“第一看文章的主旨大意,第二看整体布局,第三看文章展开的主要线索,第四看遣词造句……”通过这“四看”,吕祖谦既读了书,又学会了写。
北宋诗人黄庭坚读书时特别留意作家对作品的修改之处。一次,黄庭坚从开封相国寺得到一本宋子京写的《唐史》初稿。这本史稿是经作者修改过的,稿纸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楷,有的字已无法辨认,黄庭坚却如获至宝,对修改之处读得特别仔细,凡宋子京改过的字句,他都反复推敲,对比分析。这样读下来,黄庭坚收益很大。
这些经验表明,“读书学文”,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从名家的范文中吸取营养,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读书方法。
(1).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本文讲了 、 、黄庭坚三人的读书方法。用一句话总结一下黄庭坚的读书方法。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11、结合《快乐读书吧》阅读实践活动,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坐在城下,想自己千里寻夫送水衣,尽历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这一哭感天动地,直哭了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此非惊动了官兵,秦始皇大怒,下令把她抓来。然而,秦始皇见她生得貌美,便欲纳她为正宫娘娘。她冷笑一声,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上述片段选自中国民间故事( )
A.田螺姑娘筑长城
B.孟姜女哭长城
C.蚕花娘子登长城
D.刘三姐颂长城
【2】片段中的这个故事寄托着( )的美好愿望
A.勤劳的人过上幸福生活
B.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团团圆圆
C.正义的弱者打败强大的对手
D.心地善良的人最终能丰衣足食
12、我们的校长
去年我们学校调来了一位校长,姓龚,50多岁,稀疏的头发,眉毛又浓又黑,鼻子下面一撮小胡须,每天西装革履,手里提着公文包。从来没看他笑过,整天是一副严肃的表情,让人不敢轻易接近他。
一天,我上了一辆十分拥挤的公交车,空气里似乎弥漫着人们焦急烦躁的气息。随着上车的人不断增多,我也心烦意乱起来:大热天里坐这种车,唉 突然我看见了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啊 龚校长 我心头一震。不远处,龚校长正挤在人群中。他依然打着领带,穿着西装,依然提着公文包,留着小胡子,脸上还是往日让人生畏的严肃。他被一个高个子男人挤到了门口,却毫无怨言,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骂骂咧咧。这时疑问像潮水一样涌上我的心头:龚校长不觉得挤吗?学校不是有小车吗?身为一校之长还挤公交? 第二天,我在同一时间上了公交车。我想龚校长昨天一定是偶尔坐公交车而已,可我在车上很快又发现了龚校长的身影。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些校长,去学校有专人接送,还把他们的“豪车”开进学校。而龚校长就不同了,这是一路既拥挤又不能直达学校的车,他宁愿走一段路,还是每天坚持乘坐公交车。( )龚校长给人留下一种威严的印象,( )也许在生活中是一个朴素节俭、平易近人的伯伯吧!说不定在他严肃的面孔下,也有一颗平常的心,毕竟校长也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啊! 糟了,已经是下一个站了,我忘记下车了,望着窗外已经下车的龚校长,我似乎觉得那个瘦小的身影还在我的心中,正在逐渐高大起来……心想:明天要是再遇见龚校长,我一定会向他道一声好,让他知道有个学生非常敬佩他!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请给文中画有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上了公交车后,我为何会心头一震?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实际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漫话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联语,雅称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受欢迎的文学艺术形式。
关于它的起源,有五代说、唐代说、梁代说、晋代说,众说纷纭,至今尚无明确定论。
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为辞旧岁、迎新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多数人认为,春联最晚始于五代后蜀时期,代表作是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贴春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习俗。每到过年,国内外华人都要在自家门上贴一副喜庆吉祥的对联。对联之所以千年不衰,之所以深入人心,恐怕与每年一次的贴春联大有关系。
春联的特点是:字数较少,多为5~11言,还常配以4个字的横批;一般用红纸书写,不裱直贴;内容多与迎新辞旧、喜庆吉祥有关。如迎春咏春:“新联一副报春讯;妙对两行传福音”。
贴挂对联也有讲究。由于对联一般都是竖写的,所以贴挂对联时,必须上联贴挂在右边,下联贴挂在左边。
【1】请简要地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空中恶魔”——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较大,它会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甚至使鱼类等生物绝迹;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
酸雨沉降会导致大片森林枯亡,树木受酸雨侵蚀以后,叶子脱落,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的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眉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革坝林场6000多公顷的华山松96%已死。酸雨还会毁坏农作物,使之减产。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损失经济至少20亿元。
酸雨还严重腐蚀着世界各地的古迹,凡是酸雨严重的地区,古迹损坏速度加快。从柬埔寨吴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从印度泰姬陵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都曾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化考验,如今却难以抵挡酸雨的袭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绝迹( ) 抵挡( )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损失经济至少20亿元。”句子中加点的词“至少”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会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请结合相关句子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条蓝色连衣裙,裙子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 ,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变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 "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荫林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下“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了怎样才能飞得更高。”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个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几个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诚挚的向往。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妈妈在陪伴“我”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对蒲公英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 )
A.“我”家小木屋后的小山坡上有很多蒲公英。
B.蒲公英的花儿白白的,怪逗人的。
C.蒲公英最喜欢飞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D.“我”的梦境里经常会出现蒲公英。
【2】“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妈妈看着蒲公英飘飞远去,对女儿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B.妈妈非常不舍得蒲公英飘飞远去,所以一直看着。
C.妈妈非常欣赏蒲公英飘飞时那轻盈飘逸的样子。
D.妈妈觉得“我”唱的歌像飘飞的蒲公英般美妙,很激动。
【3】第一自然段,作者抓住蒲公英的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它________时的动态描写,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
【4】围绕蒲公英,文章写了五个场景,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把内容补充完整。
童年“我”上山坡,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我”上小学,妈妈____________。→“我”考上中学,妈妈___________。→“我”考上大学,妈妈带“我”看蒲公英时眼含泪花。→“我”上大学一年后,寄诗给妈妈,妈妈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 ) 兴奋——( )
跟随——( ) 茂盛——( )
【6】读文中画“ ”线的句子,说一说妈妈的“向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鹦鹉螺’号的航速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我正在纳闷时,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撞击声。这时,我意识到“鹦鹉螺”号已经完全地停在大洋底下的地上了。我心中更加不安起来。加拿大人没给我发出信号。我很想出去找他,要他改期执行他的计划。我感觉到,我们的航行跟平时不一样,此时逃跑对我们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时,客厅的门突然打开了,尼摩船长出现了。他一看到我,就亲切地说:“啊!教授先生,我还在找您呢,您知道西班牙的历史吗?”
此时此刻,我精神恍惚,头脑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是深知自己国家的历史的人,也会说不出一句话来的。
“怎么了,阿龙纳斯先生?”尼摩船长又说,“您听到我的问题了吗?您是否了解西班牙的历史呢?”
“不太了解。”我木讷地回答。
“许多学者都不知道,”尼摩船长说,“来,请坐吧。我来给您讲讲它历史上的一段奇闻轶事吧。”
说着,尼摩船长优哉地躺在了一张安乐椅上。我机械地坐到了他身边,心中暗暗思付船长是不是已经发现了我们的逃跑计划。
【1】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作者是___国的____。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
【3】用“√”标画出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尼摩船长所讲“奇闻轶事”是指
A.西班牙历史上沉没的宝船 B.西班牙历史上的战争 C.在西班牙沉没的法国宝船
【4】认真读倒数第一自然段,回答:
①“我们的逃跑计划”中有____、____、__三个人。我们的逃跑的时间是___点钟。
②“尼摩船长优哉地躺在了一张安乐椅上。”这句话写出了尼摩船长__的心情。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情是因为:_____
17、阅读理解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人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__________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俩的科学幻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科学幻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莱特兄弟是如何努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各地观众被香玉剧社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每到一处,剧社都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演出场场爆满。观众们踊跃地把自己的积蓄投进募捐箱。许多爱国民主人士,用高出票价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买票,支持他们的义举。在广州演出的时候,有一位从南洋回国的华侨特地来到后台,拉着常香玉的手说:“我们华侨在国外也过得很苦啊!祖国母亲多年来受人欺侮,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儿女也没有地位。这次我回国,看到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真叫人高兴啊!可惜我带的钱花完了,我值钱的东西就剩下这块金壳手表了,我把它捐给你们,表表我们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吧!”说着,他就捋下了手表交给了常香玉。常香玉十分感动,收下了这块金表,并当即让人到剧场门口拍卖。立即有人买下了这块手表,出价是六十万元。但买主又把它交给常香玉,说:“我再把它捐献出来!”接着第二个人又买,出价一百万,买后又捐献了。于是,许多人买了又捐,捐了又买,反复多次,到最后这块手表的价钱上升到一千万元!
1.“捋下”一词中的“捋”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部首 ,再查 画。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是 。
2.“每到一处,剧社都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演出场场爆满。”这是因为 。(用原文填空)
19、阅读
霍金少年时
霍金是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全世界知名的当代物理学家。
1942年1月8日,他在牛津诞生。十分巧合的是,这一天恰好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
霍金的父亲弗兰克・霍金是一位有名的医生和生物学家,母亲伊莎贝尔研究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他们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小时候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一次,他竟然想出了11种能够出入自己房间的方法。平时,他还喜欢摆弄小玩意儿制造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当他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时,他与几位同学找了许多种零件,组装了一台简易电脑,那台电脑还能回答问题呢!在当时,电脑可是个稀军物。所以,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轰动,许多人都争着去参观。
1959年,17岁的霍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牛津大学。有一次,老师布置了13道题,其他同学费了很大的カ气,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解出一两道题,而霍金一个上午便做出了10道题。在同学们眼中,他简直就是一个具有高智商的外星人。
霍金对当时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厌恶,他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有一次,物理老师让他做几道题,他不但没做,还把错误标出来给老师看。老师看过之后不得不说:“霍金对这门课程比我了解得还多。
大学期间的霍金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爱好广泛。他喜欢古典音乐,对科幻小说也特别着迷。在划船比赛中,喜欢冒险的他还常常担任舵手呢。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小时候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 __________
(2)他与几位同学找了许多种零件,组装了一台简易电脑。 __________
(3)霍金对当时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厌恶。 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第6自然段中的过渡句。
【3】从哪几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霍金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多选)__________
A.他能想出11种出入自己房间的方法
B.他喜欢制造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C.小学五年级,他与同学组装了一台简易电脑。
D.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牛津大学。
【4】你党得霍金的成功与什么是分不开的?你最佩服他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它是我国古代造型雕刻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或照样子写句子。
(1)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把名言补充完整)
(2)我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月亮。(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久不见,你的脾气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恰当的歇后语)
(4)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帽子。孩子难以回转身来。(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她红扑扑的脸上眼睛一闪一闪的,好像明亮而美丽的珍珠在闪耀。睫毛又密又长,尤其黑,像被浓墨染过似的。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仿佛飞舞的彩蝶。(照样子,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照样子,把画面写具体)
月亮慢慢升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写一个你身边熟悉的人。
要求:1.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2.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
3.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