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五彩缤纷 震撼天地 蜿蜒曲折 协调有序
B.实事求是 混水摸鱼 长途跋涉 蓬岛摇台
C.不计其数 含糊其词 阴谋鬼计 化为灰烬
D.清澈见底 处景生情 面容憔悴 蓓蕾初绽
2、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B.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C.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D.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3、下面各组划横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供给(ɡònɡ) 停泊(bó) 秉承(bǐnɡ) 翎羽(línɡ)
B.踉跄(qiànɡ) 企图(qǐ) 镌刻(juàn) 诡谲(jué)
C.污秽(huì) 桅杆(wéi) 颧骨(quán) 澄清(chénɡ)
D.监狱(jiān) 晕染(yùn) 船艄(shāo) 山涧(jiān)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学而(_____)(_____) (_____)(_____)归赵
夜(_____)降(_____) 心(_____)神(_____)
5、选字填空。
(1)[殖 植 值] ( )树 养( )
(2)[采 彩 踩] ( )踏 ( )用
6、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除部首外还有______画。“幽”字在字典里主要有四种解释:①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暗;②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③囚禁,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④隐蔽的;不公开的。词语“深幽”中的“幽”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幽居”中的“幽”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7、照样子,找规律,补充词语。
例:不声不响 ______言______语 ______来______往
______边______际 ______信______疑
例:神采奕奕 书声______ ______ 怒气______ ______
生机______ ______ 风尘______ ______
例:异口同声 扬______ 避 ______ ______ 嘲 ______讽
争______ 恐 ______ ______ 腔 ______调
8、结合语境填写诗句或名言。
(1)品味诗文,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怀。陆游临终时还不忘叮嘱他的后代:“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林升对国家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忧虑:“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而梁启超先生则认为振兴国家的重任“不在他人,________________”。
(2)岳飞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我们要趁年轻,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9、品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①)盖子,马宝玉(②)一步,(③)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④)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把下面四个词语的序号分别填到文中①②③④处。
A.举起 B.抢前 C.拧开 D夺过
①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本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句话哪句好?为什么?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顿时,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第______句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扁豆花
院里的扁豆花开了。瞧那花瓣儿小小的,并且蜷曲着,就像小姑娘裙上的蝴蝶边,颜色是那种很少见却很惹人爱的淡紫色。花开得不多,但这儿一丛丛,那儿簇(cù chù)簇,像星星似的散在绿叶中,不仔细看,竟很难发现。其间也还零星地结出几只深紫色的扁豆,形状是弯弯的,很有点儿像小船或天边的月牙儿。更多只长出嫩芽,那么娇娇的,很是惹人怜爱。让人禁不住(惊叹 惊讶)生命的伟大。我们剛出生时,也不是这个可怜样儿吗?所有生命在降临或消失时的节拍都是相同的。
走入院中,缓缓上前近看,发现那即将长成的扁豆的顶端竟连着些萎谢的扁豆花。那本来就已很淡的颜色,此刻就像经水洗过很多遍似的,褪得不见痕迹,甚至是憔悴、贏弱的。轻轻一碰,她竟飖悠悠地落下来,落下来,融进了泥土里。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她是否曾经有过那样鲜艳的色泽和丰美的生命?可她确实有过,因为所有的生命都必须从丰美走向凋(diāo tiáo)零。只不过,她比别人走得更急了点。为了结出果实,为了果实的丰茂,她(情愿 自愿)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我弯下身,拾起脚边的一朵扁豆花,轻轻地托入掌心,借着直射而来的暖暖的阳光静静端详她。隐隐地,鼻子有些发酸。然后,眼前便一片模糊,泪光中,叠印在我眼前的是母亲那和善、慈蔼的面容。
我,喜爱扁豆花!
【1】请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拼音或词语下打“√”。
【2】短文写了哪几种扁豆花?( )
A.盛开的扁豆花和深紫色的扁豆。
B.院里的扁豆花、萎谢的扁豆花和脚边的扁豆花。
C.盛开的扁豆花和萎谢的扁豆花。
D.深紫色的扁豆花和浅紫色的扁豆花。
【3】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扁豆花,由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让人想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隐隐地,鼻子有些发酸。”作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而鼻子发酸,所以这篇短文作者是借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 )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写上恰当的汉字。
【2】画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的句子。
【3】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摇花乐,其中“________”字写出了“我”的期待之乐,接着又用“________”等动词写出了“我”的参与之乐。
【4】“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飘落的桂花比作雨,写出了“我” ________的心情。
【5】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味浓郁,即使花谢了,香味仍然存在。
C.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气已不受季节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12、阅读理解。
珍珠鸟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大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他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第四自然段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前“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了”。选段中小鸟对大鸟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中“淘气”一词在文中要表达什么意思?“再三”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中“感受”一词指代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行文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摘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中的建筑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前者有的仿照________建造,有的根据_________建造。
【2】根据词语结构特点再仿写一个。
亭台楼阁:___________ 天南地北:天_____地_____
【3】联系语境,给汉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入( )里。
“异”的释义有:A.有分别,不相同;B.奇异,特别。在“奇珍异宝”一词中释义为( )
【4】仿照句式写句子。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不但……还……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信息传递的变化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晚上,在边关的城墙上,几个手持刀枪弓箭的士兵正在巡逻。
突然一个士兵指着前方的山头惊叫一声:“烽火!”大家定睛一看,前方山上果然燃起一堆堆熊熊大火。“火速报警!”士兵们急促地赶到高高的烽火台上,点燃了一大堆柴草。片刻间,只见身后一座座烽火台上一堆又一堆的火光冲天而起,在向远处的将军报告敌兵入侵的情况。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一条大道旁的驿站前,一匹奔跑得筋疲力尽的马浑身汗湿,一个差役气喘吁吁地从马背上滚落在地,手里举着一封文书递给另一位骑马待发的差役:“河南闹了旱灾、蝗灾,800里加急向京城报告!”那人接过文书,一扬鞭子,快马已消失在一片黄尘里。
到了19世纪,在英国有了专门传递信件的邮政部门。要把家里的事告诉远方的亲朋好友,你只要写封信,贴上“黑便士”——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邮票,邮差就可以把信送到指定的地点。不过那时的交通很不方便,寄信花费的时间太长。等到1835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点线交错搭配的电码,不论是公务还是私事,人们可以发电报,即使相隔遥远,消息也能很快就传到。但是,收发报机不是家家都能有的,而且掌握这门技术也很不容易。要发电报,你得去电信局。后来,贝尔发明了电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话从有线的发展到无线的。即使到了遥远的异国他乡,也能够利用手机和家里通话报平安,通讯变得十分方便。
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上网学到很多知识,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加工、利用各种信息,可以收发E-mail(电子邮件),一瞬间就可以把各种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
从古到今,信息传递都很重要,传递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不断地发明创造,推进了信息传递的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将词语补充完整。
异( )他( ) ( )疲( )尽 气喘( )( )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急促—( ) 方便—( ) 伟大—( )
【3】信息传递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演变,分别是通过 、驿站、 、 、 、计算机来向人们传递信息的。
【4】如果你要告诉远方的亲戚朋友一些事,你会采取哪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呢?
15、课内阅读。
桂花雨 (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文中有两句是对“我”的语言描写,第一句应读出( )的语气,第二句应读出( )的语气。
A.亲切 B.兴奋 C.期待 D.赞
【2】下列对第一自然段的概括,最合适的是( )
A.盼望摇花
B.母亲摇花
C.摇花之乐
D.花雨之大
【3】文中哪些地方让“我”感受到了摇花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都说“八月桂花香”,为什么作者却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
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我能行。
画眉
①画眉是雀形目画眉科的鸟类。“画眉”这个名字相传是我国古代绝世佳人西施给它取的,并且还有一个传奇故事。
②画眉的顶毛紧密而薄,头门宽而有棱角,眉额凸起,顶毛的麻花既细密又清晰。侧头部,由顶部至喙部,犹如刀斧切削而下,再俯视其头形,好似人戴了一顶鸭舌帽。
③该鸟为普通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 000米以下的山丘的浓密灌木林中,喜欢在晨昏时于枝头上鸣唱。画眉性格隐匿,胆子极小,领域性极强。雄鸟性凶好斗,平时只有在秋季才会三五成群地出现。叫声明亮悦耳,为鸣鸟中之佼佼者,常被捕捉饲养而成为笼鸟。
④画眉食性杂,但全年食物以昆虫为主,如蝗虫、蝽象、天社蛾、金龟甲等都是画眉最喜欢吃的。
⑤它不仅是重要的农林益鸟,而且鸣声悠扬婉转。由于画眉的叫声悦耳动听,又能仿效其他鸟类鸣叫,所以历来被民间视为笼养观赏鸟,并被誉为“鹛类之王”而驰名中外。
【1】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画眉头部特点的比喻句。
【2】画横线的句子是( )
A. 中心句 B. 过渡句 C. 总起句
【3】请你用小标题概括②③④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据说画眉的名字是古代美女貂蝉取的。 (____)
(2)画眉“主要栖息于海拔1 000米以下的山丘的浓密灌木林中”,这句话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____)
(3)画眉食性比较杂。(____)
17、延伸阅读。
女娲补天(节选)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把词语补充完整。
金( )四( ) ( )( )星星
【2】请你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女娲补天的过程写清楚。
( )五彩石→( )五彩石→( )五彩石液体
【3】文中加点文字突出说明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女娲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 优秀)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旅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 (jié jìn quán lì),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 检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脆弱 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震 振)作起来,睁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面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被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着千万人的斗志。
【1】用“\”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或字。
【2】根据文中拼音写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文中诗句补充完整。
【4】短文从哪几件事表现了陆游的爱国情?
①30岁受奸臣打击并不灰心,苦读兵书,认真习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以__________为顺序,以__________为线索记叙的。
19、课外阅读。
生命的感动
生日那天,妈妈郑重其事地拿出几件东西给我看。那是什么?是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哎呀,太难为情了,快收起来吧。
一双用绒线一针针钩出来的小鞋子,一件粉红的围兜,一个大眼睛的娃娃,还有一本从我出生到上幼儿园的影集。
妈妈说:“这些东西我一直保存着,想等你长大了给你看。现在你不小了,这些记录你成长的物品,也许能让你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对生命的热爱。”
爸爸在一边笑,他似乎沉浸在我小时候天真可爱的乐趣中。他闭着眼睛回忆道:“那天,我把你妈妈送进产房,就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第一眼见到你,我那个开心啊,没法说。你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像草叶上的露珠一样轻柔,小脸红扑扑的,像玫瑰花瓣一样美丽。你是爱与美的珍品,让我们无比欣喜,有女儿真好!”
“寒冬腊月,你用的尿布都是先放在我怀里暖热了才给你用的。”爸爸又说。我听了心里也暖暖的,爸爸的爱更让我怦然心动。
我仔细打量那双小小的鞋,简直无法相信我的脚曾是那么小。打开影集,哇,刚出生的我也这么一丁点儿,什么也不懂,只知道把自己的手往嘴里塞,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那是我吗?不可思议。爸爸妈妈真有本事,把这么一点儿大的小东西养育成现在的我,多不容易。
我幼时娇小孱弱,听外婆说经常要送去医院吃药打针,还常常发生点意外。有一次,保姆不慎将热水瓶放在我玩耍的小桌旁,被我碰翻,滚烫的开水把我的双脚烫得像两只红萝卜。幸亏及时送医院,要不我早成了残疾人,现在我的脚上还留有淡淡的疤痕。还有一次,我从木马上摔下来造成脑震荡,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在医院陪伴我度过漫长的治疗时间。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妈妈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凝聚到我的身上,她为我唱歌,为我朗读诗歌和童话,音乐和诗歌融入了我幼小的心灵。
望着面前孩童时用过的物品,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十多年生命的每一个日子,我始终被爱包围,无论我用什么形式来回报我的爸爸妈妈,也只不过是滴水之于长河,那份感动将会伴随我的一生。我将尊重因爱而孕育的所有生命!
【1】父母为什么一直保存着“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用“______”画出来。
【2】短文写了“我”回忆自己成长中的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在第一眼看到“我”的时候,感受怎么样?请你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多选)
A 父母之恩是难以回报的,因为父母的爱像江河一样博大 。
B “我”要像父母爱“我”一样去爱所有的生命。
C 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D 回报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5】你的父母一定为你保存着儿时用过的东西,找出来,感受成长的快乐,体会父母的爱,然后写一写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保持不变。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门豹惩治了官绅。 西门豹教育了百姓。(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门豹对巫婆说:“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这姑娘不漂亮。”(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这些爱都叫我们难忘,伴随着我们成长,请你以“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记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也可以向大家讲述发生在别人身上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