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B.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惊天动地

C.母亲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D.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辆汽车从我身边疾驰而过,溅了我一身泥水。

B.《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

C.“掩耳盗铃、七步成诗、邯郸学步、画龙点睛”,这都是寓言故事的成语。

D.你给远方的好朋友寄一张自制的新春贺卡,真是“礼轻情意重”啊!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王母娘娘是封建统治者、封建势力的代表。

B.天河是封建统治者用来迫害、压制劳动人民的工具和手段。

C.牛郎勤劳能干、织女善良贤惠,他们两人是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

D.以上选项都正确。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我能给这两个生字宝宝找到好朋友。

咂 哟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实在是__________,一首_______________的散文诗。(《白鹭》)

2.少年__________则国_______,少年______则国______,少年______则国______,少年______则国______,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______则国______,少年______则国___________,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节选)

3.学习了《落花生》以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人要做__________。(请用书上的话回答。)

4.《牛郎织女》属于民间故事,我还知道的中国民间故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书,被人们称为________的“长生果”。我还可以把书比喻成:__________。(请写一句完整的话。)

6、区别字组词。

锐(   )   搅(   ) 绪(   )   辈(   )

兑(   )   觉(   ) 者(   )   悲(   )

7、读一读,完成下面的填空。

1.诗情画意。

诗中有景亦有情。你看那“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好一幅村民晚归图;“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水乡春汛图;“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那却是一幅忧愁难眠图。诗中情亦是难忘。你品那“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的读书情。

2.至理名言。

名言警句指引着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向。葛洪说的“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____”,教会我们惜时;朱用纯说的“一粥一饭,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教育我们勤俭。

8、根据拼音写字词。

(1)今天,阳光míng mèi______,爸爸开车zài______着我们去参观qín______兵马俑。

(2)mù______春时节,wéi______一的朋友也离开了这座城市,他感到孤独极了。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为了整个班,为了______________,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nà nuó)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________。

黄昏时候,____________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_____________,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jiān qiān)灭。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1根据课文内容在空白处填空。

2给划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划横线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列两个句子中“才”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

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渐渐熄灭

②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二十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志愿军为什么要迅速地拿下“391“高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年仅十三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1、短文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几个方面刻画了王朴的小英雄形象,请按要求摘抄语句。

(1)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子是对人物___________的描写,该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文中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黑体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什么?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除了王朴,你还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至少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旅  行  鸽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shì sì)乎还有些有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森林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黑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

如果用木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或者  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了。到1880年,成群的旅行鸽只能在个别地方看到了。即使这样,那里的猎人还是每年向餐桌提供三百万只旅行鸽!

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1909年,曾经有铺天盖地般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中。1914年9月1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那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旅行鸽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或读音。2分

(2)用 画出文中描写旅行鸽绚丽多彩的句子;并用   从文中画出反映旅行鸽铺天盖地的句子。2分

(3)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这里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1分)

(4)选择正确的答案:旅行鸽命运的改变主要因为它  (   )1分

A.长得好看   B.数量繁多   C.味道鲜美

(5)读文章最后两段,写下你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地明亮起来。

想起临睡前母亲说今天该采茶了,赶紧翻身起床。清水洗漱后,素面朝天地向屋后茶园信步而去。

沿着春草丰满的小径向前,向前。晨露盈盈在我穿行游走的身后滴答作响,行不远,就看见母亲拎一小桶埋头在茶树丛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青茶。天地间迷蒙着薄薄的清雾,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泥土特有的味道,茶树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伸出一只只浅嫩的小手,一定是想抓住这个春天轻灵的羽翼吧!

母亲含笑嗔怪我昨日旅途风尘仆仆了一天,太累,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鸟舌般俏皮柔嫩的新芽,一边听她细声轻语絮叨着如烟的往事。

一场场春雨飘过,茶树喝饱了水,滋滋地直往外冒着青翠的嫩芽,从清明到立夏前都是采茶的季节。那时候,青山茶场的千里茶园里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远远放眼望去,碧绿葱翠的茶山上星罗棋布地遍撒着一个个俏生生的采茶姑娘。她们如翩翩彩蝶穿梭在一条条绿色长龙间,头带草帽,腰挎竹笼,双手起舞,上下翻飞,一片片,一叶叶,采摘着满垄的希翼和梦想,茶树兴奋地颤抖着发出淅淅沥沥的欢唱。少女时的母亲便是那群茶姑里的一个。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母亲说,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我一旁听了吃吃地笑,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茶姑们的消瘦大致是劳累所致吧。

布谷鸟高声吟唱着不急不慢地巡回在原野,和煦的清风痒痒地拂面而过。说着这些青葱往事时,母亲像往常一样抿嘴笑了。细细看看母亲,她真的老了,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我暗暗叹口气,心里湿湿沉沉的。

吃过晚饭,父亲笑吟吟地问我要不要看茶叶是怎么炒制“出笼”的,他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灶膛里的豆萁随着划起火柴的青烟熊熊燃起,红彤彤的火舌忽忽地舔着锅底,母亲把我们采了一天的青茶叶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赤裸着双手不慌不忙地翻炒起来。一股浓郁的清香蓦地扑鼻而来,飘飘缈缈地弥散开去,一时间连满屋的空气都沉醉在沁人心扉的茶香余韵中。

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渐渐地盈润着我的心……

两个多小时后,茶叶终于烘干焙好,粉墨登场了,簸箕里的新茶条索紧致,纤毫毕现,一共七两有余。望着母亲红肿麻木的手掌,拭着她额头沁出的汗珠,我感动莫名,没成想,每天在手中的青瓷茶碗里舒缓轻舞,婀娜多姿,清香碧纤的茶叶,竟然来得这么艰辛不易。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

【1】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希冀——( )                 艰辛——( )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

②指化装上台演戏。( )

③指女人不施脂粉。( )

【4】这篇短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句话“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有何作用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战国时,(   )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1文中的括号内应填(   )。

A. 齐宣王   B. 齐湣王

2写出画“________”的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画“________”部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4南郭先生不会吹竽,那他为什么能在乐队里一次又一次混过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欣赏

体贴的伤害

左夫

大部分人是在当爸爸以后才学会当儿子的,他却是在父亲去世以后才学会当儿子的。

那些年,他忙于事业,深夜回家,悄悄推开家门,退休的父亲总等在客厅。

他摁亮客厅的灯,老父亲站起身来:“回来啦,饿不饿?要不要我替你下一碗牛肉面?”晚归已是莫大的罪恶,怎么忍心再劳烦老父亲为他操刀弄碗呢!他每每忙不迭地回上一句:“我不饿!我不饿!”接过儿子善意的拒绝,父亲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回卧室。

那是他们父子一天中唯一能相见的时光。他赶早出门时,父亲犹在梦中,待到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等候的父亲也早该进入梦乡。他们的对话一直只是那些,“饿不饿?”“我不饿!我不饿!”“饿不饿?”“我不饿!我不饿!”

后来他上船工作,几年后升为大副,已经考上了船长执照,就等这趟航行结束后接掌真正属于他的船只。然而他收到电报——父亲病逝。

船还在海上航行,他还得等上15天,才能靠港上岸。那是以秒计数的15天啊!父子相处的片段,一幕一幕在脑中重现。

“饿不饿?”

“我不饿!”

如果放下自以为是的体贴,想想父亲等候的心情呢?

如果把“我不饿”改成“我饿了”,这一天中难得的父子对话就不会只剩下一个寂寥的句号,孤单地随着父亲走进卧室的身影而结束。

如果是“我饿了”,那么……

老父亲会很高兴地走进厨房,卷起袖口,下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他会坐在父亲面前,隔着面碗蒸腾的雾气,让父亲看见他吃面的馋相。他们会有一段短短的对话,父亲会因此知道他今日的种种,他也会因此知道父亲的期待。

他可以说:“谢谢爸爸,牛肉面好吃。”父亲便会觉得这一天的结束很满足。可是,没有——这一切从来不曾在现实中发生。

他只说过:“我不饿!”这个体贴的惊叹号结束了一切温暖的可能。父亲期待的午夜牛肉面从来没煮成,因为儿子自以为是的孝心。

这碗牛肉面变成了空中牛肉面,与父亲失望走回卧室的身影一起在大脑存盘。

面对苍天大海,回顾父亲深爱,他痛哭感叹:为体贴父亲而拒绝了父亲的体贴,现在却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常陪陪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父母的深情至爱,当是天下儿女的永恒情怀。

他15天后下了船。抛下船长执照,放弃人人羡慕的高薪,回到陆地工作。他失去了父亲,但他还有赎罪的机会——他还有母亲。

【1】“接过儿子善意的拒绝,父亲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回卧室。”其中“善意的拒绝”具体指的是( )

A.退休的父亲想和儿子聊聊天,儿子因为很累想早点休息而拒绝。

B.退休的父亲想为晚归且饥饿的儿子煮一碗牛肉面,儿子不让煮。

C.退休的父亲想为儿子做点事,儿子拒绝了父亲的好意。

D.退休的父亲总在客厅等晚归的儿子,儿子不让他等。

【2】文中他们父子一天中唯一能相见的时光是什么时间?(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深夜

【3】以下选项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段引人入胜,为下文写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情节埋下伏笔。

B.“空中牛肉面”指父亲想为儿子做的事情永远都没有实现,体现了作者深深的懊悔和自责。

C.从“步履蹒跚”这一细节描写可见父亲已是年迈之躯,对于儿子“体贴”的拒绝,老人感到深深的欣慰。

D.“以秒计数的15天”表达了儿子急切盼望回到家给父亲送别的心情,也表达了儿子内心的痛苦、后悔。

【4】“为体贴父亲而拒绝了父亲的体贴,现在却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一句中两个“体贴”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爱,这种爱怎么会变成伤害呢?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他还有赎罪的机会——他还有母亲”一句中“赎罪的机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把这篇文章缩写成一个小故事。(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故乡的雨

多少次梦见故乡的雨!什么样的雨呵?灰蒙蒙,牛毛般似有若无!串串珍珠跌落在肥大的芭蕉叶上!如倒提着的水桶,没头没脑地冲了下来!让台风裹着呼喊咆哮,吓哭了吃奶的婴儿!啊,朦胧中说不清楚。

小时候,最爱看下雨。眼瞅着热毒毒的天,忽然一阵风起,飘来如铅的黑云。人们奔走着喊道;“快落雨了!”晒谷的赶紧搬进箩筐;摆摊的马上躲进骑楼。我们乱跑着,让人推来搡去,又骂着“绊手绊脚”,还觉得有趣得很。雨点打在发烫的路面上,不知是冒尘土还是冒白烟,带一股辣鼻子的“地气”。不一会儿,地上便淌着浅浅的河流,大颗的雨点撞在水面,炸开了,却似朵朵盛开的玉兰—倘若世上真有那样一种透明的玉兰,转瞬之间,开了又谢了,谢了又开了。看看街上,一个行人也没有了,只有路两边窄窄的阴沟里奔腾着流水,那流水喊着唱着,何等欢快!妈妈,海龙王发怒了,雷公电母摇着黑旗……我想,小沟里的流水一定是小喽罗,跟着雷公电母呐喊助威的。我在骑楼下看得入神。二姐从屋里走出来对我说:“小弟,我说个谜语给你猜:千条线,万条线,下到河里看不见。”嘿,她还以为我没猜过呢!头一次我就猜着了。我得意地说:

“谁不知道,下雨呗!”二姐并不沮丧,拉着我的手:“你看!”真的,多么奇妙的景象:雨丝忽闪忽闪,真如“千条线,万条线”,不,简直是千根银丝,万缕白线!我真喜欢这凉丝丝的丝绒世界!

可惜,雨渐渐小了。不过,雨的神采并未消减。此时,它让人品味出一种韵味,这韵律生动而诱人。屋檐下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听,丁丁,冬冬,玲玲……有如童话里的十音钟!在漆黑的夜里,这是守护神的足音吧?乖乖,他轻轻地走过来,又缓缓地走开去。我于是喜欢在雨中酣然入梦乡,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儿!童话里的十音钟,守护神的足音,美妙如天籁!不,是慈祥、温和的母亲唱着催眠曲。啊,童年时代无限美好的时光!

【1】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意(______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芭蕉(______)的玉兰(______)的路面

______)地冲下(______)地说(______)地走开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句中作者把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雨来时,人们_____________的样子。

【5】本文作者用描写故乡的雨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改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想像一下老支书在喊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面文段中你觉得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但愿有个梦

①在我一生中,大概那一年是最值得怀念的了。

②当院子里的柳树刚刚吐出新芽的时候,那间不大的院子里便传出了欢乐的笑声。“姥姥,等我长大了,好高好高,就到村旁的树上,摘一朵白云,给你做衣裳!”“傻孩子,那白云咋能做衣服呢?”于是,欢乐的笑容,同时呈现在一老一少的脸上。春天,我最爱云,它像姥姥那白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又像一团棉花,要是铺在姥姥的床上,一定特别舒服……春天,是白云的季节。或许因为姥姥,我对白云有那样的感情;而因为白云,我对村头的小山、溪流有那样深刻的印象。

③当炎热伴着烦躁的蝉鸣声降临的时候,在葡萄架下和姥姥一起编席子的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时光的美好。姥姥灵巧的手指,把缕缕稻草捆在席中,似乎也把我对她和她对我的爱一丝丝地卷了进去。于是,这草席也就变得非同寻常了。夏夜,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我闭上眼睛,似乎觉得月亮、星星、小草、树木都和我一起睡着了。

④我最盼望的季节——秋天终于来了。桑葚还青着的时候,我就站在高高的桑树下,舔着嘴唇发愣了。这时,面对这高高大大的树木,我忽然感到自己的渺小。等到桑葚像一串串宝石一样挂满全树的时候,瘦小的姥姥便拿着长长的竹竿到我身边,用枯干的手举着竹竿在树上轻轻敲打着,桑葚就一个个落下来,被我捡进绿色的小碗。当许多邻居的小孩馋得流口水的时候,姥姥便把他们叫来,挑最大最饱满的给他们吃。以后,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⑤可谁能料到,这最美好的秋天后面还有一个寒冷的冬天。那是一个白雪纷飞的日子,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是白的,房子是白的,天地之间,而只有我面前这一片是黑色。姥姥离我而去,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那双灵巧的、编过草席和打过桑葚的枯干的手,这时凉凉的,没有一丝血色。我把它放在我的心上,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

⑥一眨眼,两年过去了。再去姥姥家,桑树也被连根拔掉了。秋天,我爱靠在土墙旁,望着蓝蓝的天,舔着嘴唇,像幼时那样等待着,等待着那个瘦小的身影,从那扇小门走出来……那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只能称为“回忆”了。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

【1】依据本文的行文顺序,分条概括“我”和姥姥之间几件难忘的往事。

_____________

【2】对本文的中心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回忆姥姥一生的经历,赞美姥姥的勤劳、朴素、大方。

B.回忆我小时候和姥姥在一起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希望再回到童年的想法。

C.回忆我与姥姥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

D.回忆我的童年时光,表现我的天真无邪。

【3】下列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对白云的描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姥姥的爱和依恋。

B.第③段中“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写出了作者在姥姥陪伴下无忧无虑、安闲自在的心情。

C.第⑤段中对白雪纷飞的描写,为了突出姥姥去世的时候天气非常恶劣。

D.第⑥段中“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写出了作者对姥姥无限的怀恋。

【4】“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美文,做题。

小时候,一家人团团围坐,长方形的餐桌旁,爸爸总是坐在最远的地方,什么样的好菜佳肴,都搁置在我们兄妹的眼皮底下。

我们吧唧吧唧吃得香甜,从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哥哥读了大学,他第一次从省外回家,带了爸爸爱喝的铁观音。他沏好茶,一圈圈的烟雾飘向坐在餐桌角落里的爸爸。爸爸欣慰地笑,哥哥说,爸,你坐中间来吧,这会儿就不用体现你的优势了。爸爸依然跟平时一样,叨唠一句:①“爸的胳膊长。”坐在那里不移动。妈妈在一旁看了,推推他:“你这老头子,总是仗势胳膊长咋的?快,往前凑凑!”

从此以后,只要哥哥在家,爸爸也不再争夺,幸福地被他推拥到中间的位置。

等到我也带了男朋友回家,那时又有了小侄儿,爸爸的胳膊变得更长,坐在最远的角落里,任凭谁劝,他也不换地方。有时,妈妈干脆就专门拿个菜碟,各样菜给他夹一些。“独享”的时候,②他时常停下来笑眯眯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后来,爸爸比妈妈先离休了,他天天上早市采购各样食材,烹调各种美味,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以神厨自居的爸爸,总是坐在偏席,③看着儿孙们吃得香甜,他花白的眉毛里洋溢着喜悦。④“幸福的人都是胳膊长,爸这辈子都胳膊长哩!

唉,亲爱的老爸,哪里是您的胳膊长,分明是您和妈妈对我们的爱无边呢!

【1】短文近65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__分钟。

【2】第二自然段中“吧唧吧唧”属于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 )的样子。

A.年少无知,在父母面前无所顾忌;

B.吃饭时感到饭菜不好吃,故意为之。

【3】读画“ ”的句子,判断描写方法。(填序号)

句①__________ 句②___________ 句③____________ 句④_____________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E.心理描写

【4】下列对题目“爸爸的胳膊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

B.含蓄地表明了对爸爸的感激与敬意。

C.文题新颖,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幸福的人都是胳膊长”,说明爸爸是个有福气的人。

【5】文章按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的事,通过这些事写出了爸爸是一个________人。

19、课内阅读

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来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1】本文课题为《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请写出与他们的故事相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部长篇小说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洪教头傲气十足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林冲被逼无奈。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

巨人吼道:除了我,谁也不准进来玩。

________________

21、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百字练笔

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